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人类和环境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其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最佳结构功能的新的生态系统。由于人类——环境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大系统,环境问题的产生又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因而,环境管理的实质是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人作为高等智慧生物,具有最大的复杂性。要对人的行为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目的是摆在环境管理人员面前的十分艰巨的任务。十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践清楚地表明,环境管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占有极  相似文献   

2.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环境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发展不仅仅是区域经济实力、经济水平的现状发展,更应是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合理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社会的完善管理以及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等方面的和谐统一。这样的社会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高境界。区域环境规划是一个合理安排与规划区域开发活动,以较小的经济投资换取最大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过程。它是协调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也称为持续发展,其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必须控制在自然资源和环境…  相似文献   

3.
1传统生产力概念的缺憾传统生产力概念把生产力只理解为人类社会向自然界索取的能力,而不同时理解为人类社会对自然界必须有所偿还,维护和保持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的能力。这种生产力观的片面性是造成当代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使人类社会在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以往的生产力概念出发,历史上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也同样是元限的,这必然导致在经济发展中采用了一种粗放式、资源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对自然资源的大肆浪费。这种掠夺式经营只关心近期和局部的经济利益,无视资源环境和长远的…  相似文献   

4.
周泽宇 《环境教育》2006,(12):62-63
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环境的任何改变都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环境恶化一直是困扰人类生活生产的大难题,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过分强调经济的发展忽视环境保护;治理生态环境必须结合我国国情,以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我国实施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和以强化环境管理为中心的方针出发,阐述了当代环境管理的内涵以及在我国走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来完善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以实现既发展社会经济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十年前,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成员们,受托于联合国第38届大会,在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下,用了900天时间,到世界各地实地考察,系统地研究了人类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向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份《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此份长达数百万字的报告,明确地把环境与发展这两个紧密相联的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指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只能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持久、稳定的支承能力为基础,而环境问题也只有在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才能够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7.
我国环境管理模式的总体评价及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渊源流长,但人类对它的系统管理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世界各国在政策、制度、措施的选择、设计过程中,明显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道德水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就我国而言,就经历了从行政管理为主到多种管理方式综合运用的变迁过程,尤其市场经济确立以后,在环境管理方式中越来越多地引人或准备引入基于刺激为目的环境管理经济手段。本文以行政手段、经济手段这两种普遍适用的常规管理方式为基础,分析我国环境管理现状及完善的对策,探讨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行政命令机制与经济激励机制协调发展的环境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     
现代世界上突出的四大问题是:人口、粮食、资源与环境。其中,人是主体,环境是客体。而粮食与资源则是由人类取自环境的。广义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即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围绕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它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在现代人类社会生产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已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复杂。因而,探素二者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性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就成为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前沿 《环境教育》2007,(2):59-60
环境标志是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绿色消费兴起的情况下产生的,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和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同时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地球资源迅速减少,臭氧层屡遭破坏,“三废”污染加剧,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等,人类逐渐认识到无法离开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在改造自己寻求发展的时候,必须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相互促进和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世界进入了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持续发展的绿色时代。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强环保工作与构建和谐青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爱珍 《青海环境》2005,15(2):47-49,56
构建和谐社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谋求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理念。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和严重破坏,都会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紧张,从而引发人与社会的矛盾。良好的环境和生态秩序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目标。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与环境优化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因此,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乡镇环境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解决方法学问题。笔者联系当前乡镇环境规划工作实际,提出在乡镇环境规划工作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一、紧紧依靠政府牵头组织制定和落实规划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目的是调控、规范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减少污染,防止资源破坏,从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毫无疑问.环境保护部门作为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能部门是这项工作的中坚和主力,但是,由于环…  相似文献   

12.
纵观人类发展历程,在原始时代,人和自然的关系浑然一体,进入农业时代这种关系逐渐松弛,而进入工业时代这种关系就变得尖锐对立起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到本世纪60年代末,在一些发达国家才有环境法的出台,用环境法来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这时环境管理的概念才被逐渐引入。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是环境管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环境管理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各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把环境保护融入其中。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各不相同,环境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有很大的差异,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管理的方法多、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地球表面及其物质系统组成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自然地理环境简称自然环境,其内涵是受自然规律制约的地理环境;其外延则包括未受人类活动直接影响(或者影响微弱)和已被人类改造利明了的两种形态的地理环  相似文献   

14.
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背景 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源于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盲目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对全球资源和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影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威胁,人类也逐渐认识到其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于是1987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索取的程度已经超越了生态平衡的界线,造成近些年来频繁出现沙尘暴、暖冬、地震、洪水泛滥等严重的灾害,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必须把生存环境保护好。可以说,没有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就不能发展进步,而且要逐步走向灭亡。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主要靠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只要人类不断地靠科技技术,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用经济的手段改变环境、保护环境,捉使生态环境永远保持平衡,人类才能永续发展。从这一点上说,我们一定要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与我国在历史上同属传统的东亚小农经济国家,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具有共通性。日本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随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调整适应,政府也数次推动乡村振兴。对比研究中日两国农村环境管理及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虽然两国在农村环境管理上有相似性,但也有较大不同,我国不能完全照搬日本的农村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必须走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特色道路,循序渐进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在开展农村环保工作的具体举措上,日本也有较多可借鉴之处:一是以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保障农村环境管理;二是以精准的财政补贴支撑农村环境管理;三是以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标准体系服务农村环境管理;四是以规范的行业和市场服务体系推动农村环境管理;五是以亲民务实的环境宣传教育助力农村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7.
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资源,具有使用价值。而现代工业的发展,正破坏着环境资源的使用价值。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就不得不采取措施以恢复其使用价值,但是在环境资源使用价值的恢复过程中,同样凝结着人类的一般劳动,从而使恢复后的环境资源成为一种特殊商品,由于环境价值的存在,国家就可通过经济的手段以征收排污费的方式,来提高资源的再生和恢复能力,防止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以保证社会发展与经济目标的实现。因此,排污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好坏,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搞好环境管理。 (一)城市环境管理的指导思想根据国家环保法和我国环保工作的实践看,应该明确的指导思想是: (1)促进生产发展的观点。城市经济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城市对现代化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要搞好环境保护,就不能发展生产;要发展生产,就搞不好环境保护,把环境与生产发展割裂开来,把环境管理与生产管理对立起来。按照这种思想去管理环境是行不通的。只顾生产,不顾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在工业化社会以来的几百年中,依赖其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利用化学科学的成就,创造和生产出大量的化学物质,不断地满足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需求,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另一方面利用化学和化学过程也对环境的污染负有一定的责任。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化学工业向大气、水和土壤等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20.
关于环境管理的涵义现在尚无一致的看法,一般认为:运用经济、法律、科学技术、行政及教育等手段,限制(或禁止)人们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鼓励人们改善环境质量,通过全面规划、综合决策,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达到既能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不超出环境的允许极限的目的。根据环境管理的手段可作不同的分类,按其性质,一般主要可以分为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科学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为了保证环境管理顺利进行,实现环境管理的目标,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我国环境管理的方式也经历了从着重行政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