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琪 《环境工程》2022,(1):305-307
<正>文学艺术是人类的宝贵财产,自产生起便不断滋养着人类精神,而文学翻译正是通过吸纳别国文学作品滋养本国国民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不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关于翻译层面的研究由来已久,研究成果也是多种多样,如“信达雅”理论、功能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目的论等均是翻译领域的著名理论成果,由清华教授胡庚申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则是基于跨学科视角研究翻译问题,在翻译领域引起剧烈反响。在此之后,很多学者开始立足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文学翻译,《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文学翻译研究》便是研究结果之一。阅读该书不仅能更加深入了解生态翻译学理论,还能为文学翻译策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解构主义的深入理解,阐释了解构主义对翻译学的重要作用,而后以解构主义的视角对韦努蒂的翻译理论进行了深度的探讨与分析,从伦理观的深层意义上对翻译学进行了重要研究,旨在对翻译进行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针对生态文明视角下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研究-以盐城大丰为例.介绍了研究的意义,对研究区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大丰区概况、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和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生态视角下沿海城市土地利用的保障对策,主要有:特色开发,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城乡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实施动态监管,建立评估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以盐城大丰为例,分析其在土地利用中的情况和特点,并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出发探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生态保护"又要"经济发展",并努力以"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我国提出并倡导绿色发展的理念。如何理解、推动、落实绿色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的关键。针对这一关键问题,本文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视角,从政策演变与概念关系入手辨析了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与内涵,并系统性地识别了落实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长江经济带为范本,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制机制建设、产业转型与转移、污染治理三个方面分析了落实、推动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为"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先行示范。  相似文献   

5.
田晓苗 《环境工程》2022,(2):251-252
<正>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是国家民族各项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研究民族花鸟画,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的具体要求。此外,生态文明理念是应对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而提出的,其理念内涵为尊重、顺应与保护自然,与以自然元素为绘画对象的花鸟画高度契合。为此,民族花鸟画是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的重要构成,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分析民族花鸟画具有可行性。由许建初、杨建昆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西南民族生态绘画》一书,基于生态视角详细论述西南民族绘画作品,其研究视角与逻辑思路对开展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民族花鸟画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晶 《环境保护科学》2017,43(1):111-113
目前,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面对新的挑战,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绿色经济、建立县域生态消费保障机制;另一方面要转变传统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以产业结构重组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推进生态产业发展,从而创造出一种由生态产业支撑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核心是整体保护与系统治理,强调生态保护修复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关联的系统性、协同性。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基于整体综合视角聚焦景观结构与功能演变及其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机理,重点关注过程耦合与空间集成。面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战略需求,景观生态学“格局与过程耦合-时空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景观可持续性”的研究路径能够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重要学科支撑;依据格局-过程互馈机理识别退化、受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基于景观多功能性权衡协调社会-生态需求并确定修复目标,应用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多层级修复网络体系,建立面向景观可持续性的多尺度级联福祉保障。  相似文献   

8.
王连娣 《环境工程》2023,(2):256-257
<正>人类语言发展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全世界范围内对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都很关注,并将这种关注演变成一种“生态元素”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语言翻译教育层面,经济交流带来的语言翻译需求增加让现代教育对小语种翻译教学逐渐重视,将环境保护意识融入到翻译教学中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创新途径。当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目标层级上,主动将专业教学与环境保护意识紧密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平衡”是世间万物之本,而生态健康却与自然、社会、政治以及人体平衡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健康已成为现代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生活。本文提出了“平衡”是生态健康之本,从一个新颖的视角一“平衡”,简明地论述了平衡在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与生态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文章中阐述的观点值得思考,对如何理解和审视“生态健康”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现象频发,人们已经深刻感受到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生态环境问题一跃成为国内学界的研究热点,相关论文和专著也接连问世.不同于过去局限于伦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理论,学者万希平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书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视角出发,以社会整体结构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梳理和探究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领域展开的社会批判及其理论建构,并且指出这些内容所具有的共同的反生态性的特点,以此来论证生态系统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一种无法避免的形式.这种以社会制度贯穿始终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进行的理论分析,不仅有利于明晰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还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有成果.  相似文献   

11.
王惠 《环境工程》2023,(2):300-301
<正>1972年斯德哥尔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的召开,带动了全世界人民开始思考人类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在影视行业,以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为目的的思考,逐渐被融入于电影中,“生态电影”一词亦随之产生。在本土语境中,中国生态电影行业发展源流如何?如何立足于全球化生态文化语境中,凸显自身特色?中西方生态电影怎样诠释自我形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如何体现文化背景和审美异同,又如何将影视艺术服务于现实社会?这些都是在生态环境多元化背景下,生态电影需要去探究的问题,也是中西方生态电影突破自身、打破文化禁锢,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文化生态”,即将生态理念融入文化研究领域,在文化生态视角下,强调生态整体性。基于文化生态视角探索非遗保护之路,标志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由单个的项目保护,转变为对文化项目的整体性保护,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所共存的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等环境要素整合,系统性开展保护工作。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生态思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基于此,由方李莉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于2020年6月出版的《“后非遗”时代与生态中国之路的思考》一书,立足后非遗时代背景,基于生态化视角全面研究中国非遗保护理论与实践,是广大非遗保护与传承相关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书籍。  相似文献   

13.
<正>当人类社会从个人本位走过社会本位、再到生态本位之时,人类社会的权利基础也随之从自由权时代到社会权时代、再到生态权时代。生态权是一种不同于环境权的权力。环境权重在对环境的保护,对显性环境危害进行制裁;而生态权以生态系统的持续保护为原则,侧重对长远的、隐性权利进行保护。因此,生态权是环境权发展到生态社会的产物,是环境权的现代发展,是一种严格的人类生存权。  相似文献   

14.
生态经济市概念内涵 自从1987年亚尼科斯基(O.Yanitsky)与雷吉斯特(R.Register)分别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以来,对生态城市概念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层出不穷,也有很多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应用(黄肇义等,2001).本文所提出的生态经济市概念是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视角下,对发展目标理论进行反思后提出的一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种建设生态城市的模式,也是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视角下对生态城市内涵的一种理解与阐释.  相似文献   

15.
生态资产概念、特点与研究趋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对生态资产中易混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界定;在阐述生态资产概念、特点的前提下,指出生态资产研究应在目前已有的静态生态资产研究的基础上,以动态和开放的视角开展生态资产耗损、生态资产转移等研究;初步构建了生态资产研究体系和应用框架,探索了生态资产研究趋向,提出生态资产研究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在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把环境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绿色文明意识,以新的眼光和高度去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而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世界。德育融合,弘扬生态道德传统的学校德育往往从人文和伦理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教育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具有局限性和滞后性,必须改革创新。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是一种新的德育视角和内容,它要求教育者从人文与环境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生态…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人居环境的地方性与适应性: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河流域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其人居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中,并且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人居环境空间与自然、社会各要素的耦合过程,源于人地关系变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动态、综合、系统性的适应机制。因而揭示系统适应性机制是解决黄河流域人居环境困境的关键。为此,本文以“地方性与适应性”为视角,邀请来自黄河流域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的专家学者,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城乡发展、遗产保护等视角解读黄河流域的人居环境特征,并为适应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寻找可持续策略。核心观点如下:总体而言,黄河流域的人居环境适应性具有多尺度空间关联性和历史地理依赖性;黄河流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但不同区段的自然环境面临着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推动人地耦合关系的绿色化;黄河流域特别是上游沿线聚落具有鲜明的开放性、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交融性特色,多民族协同共荣发展是必由之路;黄河中上游因复杂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窑洞等特殊的聚落空间,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转变和消失,留住传统聚落的文化基因,亟需分级分类推进其演化进程;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内外辐射带动是流域全境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城市结构的优化提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环境工程》2021,39(2)
生态理念如今已经成为各国所奉行的一种行动理念,它反映了人们逐渐意识到应该为自然负责、为长期发展做出检视自我行为的想法,并推动着社会经济与文明的进步.生态理念开始逐渐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之中,尤其体现在建筑业.建筑师们在对建筑物进行规划设计以及室内陈列时,应充分贯彻生态理念,与时代号召相呼应.博物馆是具有系列性和代表性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方方面面,并与生产力布局、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理念、制度体制紧密相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性工程。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绿色化纳入生态文明,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并以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突破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环境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文精神为先导、以科学为依托的新型文化。它在本质上要求根据社会结构体系内部的有机联系,将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协调统一发展纳入环境发展的总体设计中。环境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它的发展对我国的未来有着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绿地保护”的思考,分析了欧美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差异,并进而提出了发展自己的环境文化:“中国式”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