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用综合指标和一元分布拟合筛选重点污染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次将综合指标和数理统计一元分布拟合方法运用于重点污染源的筛选,通过筛选排污量离群单位来确定重点污染源.研究了污染物排放量的分布,污染源各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在进行重点污染源的筛选时,针对污染源所处不同地理位置或不同排放去向,可造成不同危害程度的问题,采取了对污染源所处地理位置或排放去向进行加权的方法;针对当污染源排放多种污染物,多参数筛选难于综合考虑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综合参数进行筛选的方法.采用的重点污染源的筛选方法更具有理论依据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污染场地的优控筛选是国家和地区污染场地管理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提高污染场地修复的高效性和经济性。研究以污染源强、污染途径脆弱性和受体敏感性作为筛选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基于综合环境风险的优控重金属污染场地筛选方法。通过调查某市15个砷渣污染场地,利用综合环境风险指数法分析区域不同污染场地的危害程度,据此推算不同污染场地危害 程度大小次序,并设置不同情景进行敏感性分析,从而筛选出某市优控砷渣污染场地名单。结果表明:污染场地H15和H12在不同权重情景下均处于高危害程度水平,为优控污染场地;H2在多数情景下危害程度较高,确定为备选优控污染场地。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环境管控目标,快速识别优先控制污染物,于2022年以典型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污染源产排污状况和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结果,将污染评价和环境风险相结合,优选污染源超标率、地下水环境污染等级、生物毒性参数和环境迁移转化参数作为筛选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计算各污染指标综合得分,建立筛选地下水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方法体系。筛选结果显示,该产业集聚区的优先控制污染物相关指标包括:硝酸盐、耗氧量、石油类、总硬度、亚硝酸盐、镍、锌、硫酸盐、甲苯、氨氮等。筛选结果与园区主导行业产排污特征和地下水质量现状相符,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为科学、精准管控高风险区地下水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国家重点监控水污染企业筛选方法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国家重点监控水污染企业筛选的方法。建议通过增加筛选因子,拓宽统计范围,采用分类筛选的方式改进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筛选方法,并由环境监察、税务和工商等部门联合确定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  相似文献   

5.
筛选识别成都市多环芳烃(PAHs)污染重点源和区域,采集57个土壤样品,利用人体暴露风险模型对16种PAHs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与新都工业集中发展区连片区局部有PAHs潜在渗漏风险,污染源主要为工业企业和交通源,农业面源、生活污染源等不直接产生PAHs;土壤PAHs主要来源途径为企业VOCs排放与沉降、汽车尾气与大气中PAHs沉降、废矿物油泄漏入渗;PAHs主要离去途径为入渗地下水、冲淋径流进入地表水、植物吸收;智能设备制造、化工用地存在PAHs人体健康及环境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地下水水质的高频监测,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梳理国内外地下水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以上海市典型水文地质特征与环境质量状况为例,探讨地下水在线监测点位布设、指标筛选、监测方式及监测井设计等技术要点。首先,优化监测点位布设,对需要开展高频监测的区域或重点风险源开展在线监测,以代表性点位反映总体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其次,综合筛选监测指标,除常规参数外,优先选取水体中的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作为在线监测指标,在具有潜在有机污染的区域,选取水中有机物、水中油等作为有机污染指示性指标。应进一步加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为指示性指标的确立提供依据。再次,合理确定监测方式,根据取样方式以及污染源风险等级,设置相应的微型站和小型站。最后,优化监测井设计技术方案,进一步研究不同井管材质对地下水中无机或有机污染物的长期吸附(解吸)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标准提出了工业区环境空气中47项VOCs指标的预警值。根据VOCs污染物的有毒有害性和异味特征、浓度特征和光化学活性特征,分别定义了T-特征污染物、C-特征污染物和O-特征污染物,并提出了各类特征污染物的筛选方法。将VOCs预警值和特征污染物筛选方法应用于上海市工业园区在线监测点,结果显示预警值较为适用,可以达到较好的预警目标;特征污染物筛选结果合理,且能从不同角度反映各站点周边污染源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胜利电厂污染源和污染治理措施回顾评价的方法和内容。回顾评价采用现场调查,与一期环评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重点放在污染源、污染治理措施的调查分析上。  相似文献   

9.
重点行业的关注污染物与环境危害简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的高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许多原有的污染行业面临着废弃或关闭,因而产生了大量的污染场地(又称为"棕地").污染场地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呈现潜在的风险,限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对筛选的10个重点行业的工艺过程进行简要描述,总结了重点行业的工艺过程,潜在的污染源区以及关注污染物的迁移和持久性,并分析了污染物对人...  相似文献   

10.
基于3S技术的桂林市南溪河污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区小流域常是水污染较重的区域,又是污染源密集的地方,其非点源污染的监测与评估,需要实用方法。本调查基于3S技术,开展流域的监测与评价,包括空间定位的精度控制、非点源的遥感分类解译、采用排污系数对非点源污染评估、对污染源及污水管网做GIS空间分析。结合水质监测进行污径比和水环境容量的评价。重点讨论了城区人口解译方法和污染源评估方法,探讨典型城区非点源污染监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统一和改进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42  
在分析我国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以国家对全国水环境质量系统管理需要为目的 ,提出了对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要求 ,并针对综合污染指数法的缺陷 ,提出了改进的综合水质指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南通市某钢丝绳行业集中区降尘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南通市钢丝绳行业集中区重金属污染问题,分析降尘中的铅、镉、铬、铜、镍、铁、锌、锰等重金属含量,并采用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降尘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集中区降尘中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Zn>Pb>Cd>Cu>Fe>Mn>Ni>Cr,铅、锌为主要污染因子,铅、锌污染级别均处于重污染级别。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国家"大气十条")明确了到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的阶段性目标。在借鉴国外有关空气质量达标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组织实施"大气十条",需要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目标,围绕空气质量达标管理这条主线,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标准、技术以及评估、考核等一系列方法和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鹭 《干旱环境监测》1997,11(1):8-10,58
分析了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提出的评价方法和使用范围的局限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际,提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描述污控因子,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方法,给出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步骤,并以实例说明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与水质类别判定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对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定性、定量方法作了详细说明 ,并就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与水质类别判定之间的相互关系、矛盾及总体的量化关系进行了分析 ;同时 ,对目前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将土壤中重金属浓度以区间形式表示,运用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分析模型得出风险区间。为区分风险等级并引入区间数排序法,建立了一种基于不确定性的区间数排序法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不同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和同一研究区域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采样区的风险最大,其区间排序向量为0.275 5,区间向量排序为ABDEC,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排序结果一致。区间数排序法考虑到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量化结果更加客观直观,为风险管理提供较为精确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斌 《干旱环境监测》2005,19(4):243-245
随着地膜在农村的广泛使用,在增加了农民收入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污染,这种“白色污染”逐年加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文在对库尔勒市农村“白色污染”开展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农村“白色污染”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徐衍忠 《干旱环境监测》1997,11(1):39-42,45
论述了含汞等7类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介绍了6种有机溶剂的3种贵重金属的回收与提纯,以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是以全省重点污染源年排放申报登记数据和江苏省环境水系的编码成果作为系统设计的基础。该系统的功能框架设计是在征求了环境监测管理部门使用意见后逐步形成的,系统设计采用分模块平行开发方式,以微软新一代先进的开发平台,NET作为开发环境,用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存储全省总量监测数据。该系统具有对重点污染源废水,废气污染物监测的收集,汇总,分析,查询和报表打印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市采暖季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定量评价乌鲁木齐市采暖季空气污染近五年的治理成效,给环境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市采暖季空气质量的浓度、级别和变化规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PM10、SO2、NO2三项污染物的浓度都有所下降,空气质量级别的污染天数呈现明显的月变化规律。乌鲁木齐市采暖季空气的重污染状况有所遏制,但SO2污染凸现,在下一步的治理工作中,加强尘污染治理的同时要加大对SO2的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