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我国21世纪农业清洁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现代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使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清洁生产因突破了传统的终端污染控制的被动局面,在工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然而,以高度集约化和大量化学物质投入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农业,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为达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农业清洁生产应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模式和农业环保策略,其关键是开发绿色农用品,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分解模型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鉴Islam的研究思路,构建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分解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90~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农业面源污染演变的内在驱动机制,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业面源污染演变受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减污效应的共同影响;(2)规模效应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为正,这说明农业生产规模和农村人口规模的扩大会增大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结构效应的两个重要方面(经济作物比重的提高和畜禽养殖业产值比重的提高)都会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减污效应开始初步发挥,二者都能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这为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扩展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系统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对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2点扩展:1将已有研究的3维、4维模型扩展为一个包含人口资源、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环境资源、社会资源5个子系统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2在自然资源子系统中土地资源基础上,加入了水资源和能源资源两个重要指标。其次以新疆为研究区,应用扩展后的模型分别选取中国、西北5省、西部12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10省区四个参照区,分析了新疆1978-2011年相对资源承载力演化过程和2011年的新疆相对资源承载力状况。结果显示:1新疆总体处于人口承载相对富余的状态;2以2001年和2009年为两个拐点,可将新疆相对资源承载力变化大体分为稳步上升期、动荡期和陡峭上升期三个阶段;3自然资源是新疆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42011年,在西北5省中,新疆综合承载力位于第2,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明显;在西部12省,新疆综合承载力位于第7,社会资源略有优势;新疆综合资源承载力仅相当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10省市综合承载力的5.83%,只有自然资源承载力高于10省市平均水平。表明新疆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富余是以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的消耗为前提的,因此新疆在可持续发展中更需重视环境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提升。通过实证分析,扩展后的模型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各研究区域承载力的变动情况,为承载力定量化分析及其承载力贡献因素差异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资源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现代农业也迫切需要将农业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了分析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作者选取中国1990-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考察了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农业技术人员及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在短期内会偏离长期均衡.当偏离均衡时,长期对短期偏离均衡的调整力度为59.8%;存在从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农业技术人员到农业经济发展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反向关系得不到实证支持.但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增加农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提高农业机械利用效率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压力的演变规律,是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运用1998~200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模型对经济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选取各省化肥投入密度、农药投入密度、畜禽粪尿排泄物密度作为度量农业面污染源排放量的指标,选取各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源排放量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三类污染源与人均GDP均处于曲线上升阶段,自发到达农业面源污染减排拐点还需较长时间。政府应强化农业环境政策的干预力度,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6.
糠醛工业属重污染行业,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糠醛工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尽快出台糠醛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我国糠醛工业生产实际,针对糠醛工业主导生产工艺方面的清洁生产方案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给出了糠醛工业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废物、管理、员工和产品方面的清洁生产参考方案。作者认为,随着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不断深入,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终将成为清洁生产审核的重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7.
矿山清洁生产示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山清洁生产具有双重性。矿山生命周期决定了矿山清洁生产体系的特殊性。矿山清洁生产体系是由培训体系、生命周期清洁生产体系和监合与审核体系构成的一个系统,生命周期清洁生产体系包括从资源勘探-规划设计-开发-闭矿-后续土地利用与监测的各个阶段。与其他行业相比,矿山清洁生产难度大且明显滞后,开展矿山清洁生产示范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第三产业中宾馆饭店、旅游园林、学校等试点单位开展清洁生产的具体措施 ,分析第三产业清洁生产的特点 ,建立第三产业清洁生产的标准规范 ,提出可操作的第三产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程序方案 ,探索第三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清洁生产的回顾与展望——世界及中国推行清洁生产的进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促使清洁生产在新的世纪里持久深入地进行 ,有必要对其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总结 ,也非常有必要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判断预测。本系列文章共包含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回顾了世界范围内及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进展情况 ,第二部分归纳了国际上清洁生产的成功做法和发展趋势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未来几年内的清洁生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是实现农业增长模式转型、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的区别,认为二者本质相同但在创新驱动要素、知识供给源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理清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其次,引入环境友好农业技术推广程度为过渡指标,运用VAR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体上,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每增加1%,引起农业经济增长增加0.375%,而环境友好技术推广程度每增加1%,则引起农业经济增长增加0.542%;在短期内,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在滞后2期与滞后3期才缓慢地显现出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在长期内,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广程度对经济增长的推进作用是缓慢且长期有效的,而农业经济增长是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持续的动力,对技术创新的推广起到先强后弱的促进作用。最后建议从促进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完善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政策机制、改革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制度等方面进行政策调整,使得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更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环境因素的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虑环境因素,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1999-2008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率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以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变动对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东部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而中、西部的差别很小,中部略低于西部;1999-2008年间各年的ML指数均值都大于1,表明中国农业每年的生产率都在增长;中国农业生产率的改进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均值为0.997,农业技术效率在轻微退步;忽略环境因素会高估我国的农业生产率增长.在上述结论基础上,对如何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率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引人注目的两项实践。正确认识、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将资源环境要素纳入经济系统内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结合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概念意义下,本文从宏观历史层面阐述了我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必然趋势及其长期曲折、交错推进的过程特征。分析了以废物循环作为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实践误区,提出了以清洁生产为基础推进产业生态化,结合强化末端管制,以及围绕建立“绿色”市场进行制度创新为基本内容的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循环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农户是循环农业最直接的生产主体,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本文以湖北省六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市区为研究范围,借助农户调查的微观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因子分析法和OLS方法,建立"循环农业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回归模型",从计量角度测量了各种外生性因素对循环农业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地理位置和环境设施等因子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政府、农业技术协会和农业企业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农业企业和技术协会为直接影响,政府为间接影响.二是"政府+协会+农户",以及"政府+企业+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对提高农户技术效率具有更明显的效果.对此,本文认为,必须将农户、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和农业技术协会联合起来,做到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共同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制: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核算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制分析框架,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1990-2006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呈现增加的趋势,主要分布在人口众多、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地区。②农业面源污染形成的一般机制是:经济发展导致农产品需求结构、农业结构的变动等都会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环境因子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产生量的差异;对农产品消费数量的增多和对耕地的消耗增大,农业生态系统面临更大的生产集约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农业面源污染;经济发展同时也导致公众对高质量环境的需求增多,环保意识也大大提高,为农业面源污染管理政策提供了有效执行土壤,另外,经济增长也为加大环境投资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可能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③实证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演化、技术进步、环境管理制度等方面是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应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管理政策创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农业经济、农产品生产、畜产品生产和农业多功能性四个方面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格局的特征,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速度将由以往的急进式转变为温和式,2020年前后中国农业在产值上将进入农牧基本平衡阶段,以牧为主的生产格局将最先在经济发展水平的中间地带出现;粮食生产呈现向主产区集中趋势,区域供需不平衡现象更加突出,东北地区作为国之粮仓的地位将日渐巩固,黄淮海地区由目前的供需有余转为供需基本平衡,长江中下游地区由目前的供需基本平衡转为供不足需;畜产品总体呈现北强南弱态势,肉类、禽蛋生产将进一步向黄淮海、东北地区集中,西南地区的奶业发展有较大的空间;农业的盲目垦殖与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与文化传承功能的全面衰落,尽快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是提升农业多功能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是揭示生态与经济互动关系及其系统耦合要素演变过程的一种有效分析方法,农牧模式的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是开展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利用黄土丘陵沟壑区各监测站数据和吴起县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坡度等数据,模拟分析了吴起县种植业作物产量与泥沙流失量随人均梯田面积的变化特征,评价了吴起县草畜业生态经济耦合现状并模拟分析了预计可达到的生态经济耦合指数.结果表明:坡耕地改梯田不仅能小幅度增加作物产量,而且能大幅度减少泥沙流失量,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耦合指数可以定量表征生态经济耦合过程及其状态,吴起县目前农牧模式生态经济耦合过程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草畜业模拟生态经济耦合指数仅为992.20 元/t,大规模开展舍饲草畜业不可行,未来需在加强草场管理和合理载畜的前提下,逐步取消禁牧(放养羊)政策.  相似文献   

17.
在资源短缺和环境容量不足的双重约束下。清洁生产成为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清洁生产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一是促进我国清洁生产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本文回顾了我国清洁生产领域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2005年12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出台的《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做了重点说明,提出了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模型与实证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从消费压力人口视角探讨碳排放问题,有利于正确判断和把握气候变化压力的人文因素,以及人口与消费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机制.本文通过对STIRPAT模型的扩展,应用岭回归方法计量分析人口、消费及技术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对我国1980至2007年碳排放情况的统计实证结果表明,扩展的STIRPAT模型对中国国情有较高的解释力.居民消费水平、人口城市化率、人口规模三个因素对我国碳排放总量的变化影响明显;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口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力已高于人口规模变化的影响力,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模式等人文因素的变化有可能成为我国碳排放的新的增长点;技术进步因素在此模型中对我国该阶段碳排放的解释力有限,表明我国未来通过技术进步减缓碳排放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issue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ubsidy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iming to make it provided more rationally and scientifically. It is started wit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financial subsidy. It is really necessary and crucial to implement the financial insurance due to the bad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But the subsidy should be provided more rationally because financial subsidy has lots of negative effects. A model in competitive insurance markets developed by Ahsan et al (1982) and a farmers' decision model are developed to solve the optimal subsidized rate. Finally, the equation is got to calculate it. But a quantitative subsidized rate is not made here because the calculation should be under some restricted conditions, which are always absent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So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some subsidy for the ex ante research and preparation to get the scientific probability and premium rate.  相似文献   

20.
The issue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ubsidy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iming to make it provided more rationally and scientifically. It is started wit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financial subsidy. It is really necessary and crucial to implement the financial insurance due to the bad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But the subsidy should be provided more rationally because financial subsidy has lots of negative effects. A model in competitive insurance markets developed by Ahsan et al (1982) and a farmers' decision model are developed to solve the optimal subsidized rate. Finally, the equation is got to calculate it. But a quantitative subsidized rate is not made here because the calculation should be under some restricted conditions, which are always absent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So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some subsidy for the ex ante research and preparation to get the scientific probability and premium 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