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爆破作业在各类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尽管爆破技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但在爆破作业中的各类事故仍常有发生,其中拒爆事故不但令爆破技术人员非常棘手,也给处理拒爆事故的作业人员带来人身安全方面的威胁。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方法——事故树分析(FTA),对爆破工程中常用的电爆网络进行了分析。通过定性分析,求出了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及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通过拒爆事故影响因素的分析,计算出了拒爆事故发生的概率,并相应提出了降低拒爆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漏电保护器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误动或拒动现象。为了更好地发挥漏电保护器的作用,有必要了解产生误动和拒动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从总结实践经验得知,出现误动、拒动情况的原因及防止办法如下: 极数选择不当 不按供电方式选择漏电保护器,将招致误动作。对于三相四线式线路,应选用四极漏电保护器。 接线错误 这是导致漏电保护器误动作或拒动作的主要原因。常见的主要问题是: 1、漏电保护器负荷侧的中性线应通过其零序电流互感器。而有些却将其跨接或并联跨接至负荷侧,造成误动作。 2、保护线和中性线兼用,漏电时不能检测到全…  相似文献   

3.
根据图论的基本原理,以非电导爆管起爆系统拒爆事故为例,介绍了Petri网事故模型的建立,以及应用Petri网进行事故分析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某油田集输站管道上多只安全阀拒动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因地排罐呼吸阀损坏,罐内形成的蒸汽混合物沿管道进入安全阀腔体内,冷却后产生凝水聚集,在长期高温潮湿环境下阀体内部、弹簧及弹簧底座发生电化学腐蚀,产生的腐蚀物造成阀杆与弹簧底座、导向套粘连,致使站内所有安全阀拒动失效。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及预防措施,避免了因安全阀拒动失效造成承压设备损坏及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城市控制爆破工程的爆破事故和爆破公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爆破事故和爆破公害是关于爆破工程中的安全问题 ,笔者对爆破事故中的早爆、拒爆和爆破公害中的爆破振动、爆破空气冲击波、爆破飞石进行了详细论述 ,分析了爆破事故及公害产生的原因 ,从而给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 ;进而依法采取了爆破安全管理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6.
擅自变更投保车辆的使用用途,并未能如实及时地向保险公司申报情况,发生事故后,到保险公司索赔遭拒,于是诉至法院。近日,法院审结了此案,支持被告拒赔保险金。  相似文献   

7.
王欣 《安全》2008,29(2):5-7
漏电保护器是防止直接接触触电、间接接触触电的非常有效的装置,是实现安全用电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介绍漏电保护器安装使用的场所、安装方式、接线方式和技术要求,漏电保护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及注意事项,防止和避免漏电保护器在实际应用中出现误动、拒动、频动等现象,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安全用电的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8.
1991年3月4日,我矿一坑在一次总装药量为5t的落矿大爆破中发生拒爆事故。这次大爆破系采用非电微差导爆管加导爆索网路,母线由两个采场各引出2根导爆索顺向并拢组成。起爆方法,使用2发8~#工业火雷管各连接一根8m长导火索,并将起爆雷管用绝缘胶布缠包数层于距母线末端0.5m处  相似文献   

9.
在井巷掘进施工过程中,爆破后的掘进掌子面常常留下深度不等的残留炮眼。有时,个别残眼中还会留下拒爆的雷管和炸药。这时,如果打眼工在残眼上钻凿炮孔,很容易发生事故 因此,国家颁发的《爆破安全规程》第2条款中明文规定“严禁在残眼上打孔”。但是,不幸的是.我矿去年9月接连两次发生残眼爆破事故,1名工人死亡,3名工人受伤。经过事后的综合分析,发现两次事故都不是打眼工直接在残眼上打孔所致。事故告诉人们,要避免残眼爆破事故,需进行综合治理。 我矿的第一次事故,发生在去年9月3日白班,那天,北矿区某矿坑5号巷道掘进掌子面上,正在钻凿中…  相似文献   

10.
范律师说法     
肇事方拒付医疗费,我该怎么办问上个月,我骑车时被一辆小轿车撞伤,交警部门认定小轿车司机吴某承担本起事故的全部责任。事故发生后吴某将我送到医院,垫付1万元为我办了住院手续。如今,我为治疗已花去1.4万多元,对方却不再为我支付费用,我的伤还没有治愈,我该怎么办才好?读者:桑杰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配电线路在运行中发生短路、过负荷以及导线或电缆接头处接触电阻过大而引起导线过热、产生火花和电弧引起火灾事故的原因。并针对上述原因 ,提出安全用电 ,预防配电线路发生火灾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多米诺效应中多事故点协同作用的后果,将并联系统概率模型运用到贝叶斯概率计算过程中,体现出多事故点协同作用对多米 诺效应传播的概率影响;后果分析部分从人、物、环境3个方面出发,对事故的后果影响以及事故预防提出建议措施。最后运用模型对实例进行 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多事故点协同作用下储罐的多米诺失效概率增大,罐区危险性增强,可以通过对储罐设置安全屏障等措施,有效的切 断导致事故最大概率的链条。  相似文献   

13.
城域突发事故灾害发生机理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域突发事故灾害发生机理涉及事故灾害致因、演化过程、发展规律3个主要方面;从典型事故致因理论入手,探索城域突发事故灾害致因有本质原因、基础原因和直接原因;事故致因要素之间的综合作用是城域突发事故灾害发生机理研究的关键,可考虑建立与之对应的数学模型,运用突变理论,对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城域突发事故灾害演化是一个流变-突变过程,并满足尖点突变模型,引发因素和控制因素两个参数决定事故状态的变化;总结城域突发事故灾害的发展规律,指出城域突发事故灾害沿链条传递,并呈现一定周期性,研究成果可为事故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周琳    薛宇敬阳    刘希扬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10):185-190
组织管理原因是一类重要的事故致因,对其全面了解才能有效预防事故。就组织管理原因对事故的作用机理、定义与内容、事故分析对其研究的现状进行文献综述。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在一维链式事故模型和系统论为基础的事故模型中,组织管理原因对事故作用机理不同,但对事故发生都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研究中,组织管理原因没有统一的定义和内容,但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事故致因的特性能得到共识。现阶段常见的事故分析模型对组织管理原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但仍需继续完善。最后,对组织管理原因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快速断电安全技术中半导体中性点开关结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目前半导体中性点开关的结构 ,工作过程 ,性能进行了分析 ;现行中性点开关所存在的问题为电路拓扑结构不合理 ,关断时间过长或过短 ,过长不满足快速断电安全技术的要求 ,过短又易引起过电压 ,使中性点开关失控。笔者提出了采用绝缘门极双极性晶体管 (IGBT) ,构成半导体中性点开关的可行方案。同时指出 ,开发新型快速断电安全技术装置 ,将大大提高我国煤矿安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某电厂300MW机组锅炉在投产运行仅仅13260小时便发生了屏式过热器爆管事故,经初步分析该不锈钢管弯管是由于固溶化处理不当,在残余应力、热应力及氟离子等共同作用下,在奥氏体晶界薄弱处产生晶间腐蚀微裂纹,继而不断发展并最终造成爆管事故的发生。建议加强原材料验收检验及规范锅炉运行操作规程,以最大限度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人工免疫原理的事故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生物免疫识别模式,分析事故预防过程的实质是抑制潜在危险转化成事故的控制过程,分析比较事故预防与生物免疫识别模式在作用、生存环境、动作触发源等的共性,构建了基于免疫识别模式的事故预防系统并建立了事故预防数学模型;定义事故预防系统的识别率、失效率、误判率并给出了数学表达式,指出监测生产系统各环节状态信息是否符合系统的安全要求就是识别潜在危险的过程,是事故预防的关键,基于人工免疫原理的事故预防数学模型具有较强的健壮性、自适应性和动态防护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一起电路事故,分析了静电与漏电的特性,提出了判别与排除设备静电与漏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为研究煤矿安全政策的事故防控作用(控灾作用),在安全政策条款和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凝炼出42个煤矿安全政策控灾因子,运用解释结构建模方法,通过两两对比建立42个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矩阵、建立可达矩阵并划分因子层级,最终建立煤矿安全政策的控灾作用模型。结果表明:安全政策42个控灾因子对事故防控的作用从强到弱分为5个层级;安全政策的科学性、安全监察体系、国家宏观利益是安全政策控灾的重要因子,其次是地方政府、矿主利益、地方安监体系和安全管理机制,而煤矿生产系统、煤层赋存特征及安全科技等因子由于受安全政策间接作用其控灾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