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含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萃取、硅胶-氧化铝柱层析分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北京大气PM10颗粒物中含氧有机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和分析。根据其质量色谱图和特征碎片离子、标准谱库和保留指数,鉴定出酞酸酯、正脂肪醇、正脂肪酸、甾醇、左旋葡聚糖等系列化合物。用内标法进行定量,酞酸酯、左旋葡聚糖、β-谷甾醇、胆甾醇等的浓度分别为545.96~772.46ng/m3、56.98~190.23ng/m3、5.95~16.74ng/m3、2.27~4.52ng/m3,说明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含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比较严重。左旋葡聚糖、β-谷甾醇季节性变化规律表明,生物质燃烧源对北京的大气污染有一定的影响,且秋季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油漆厂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废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中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本文采用Gc/Ms方法对油漆厂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废水的化学成份进行了全面分析,采用色谱法分离出37个组份,质谱鉴定了其中25个组份的化学成份,并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含量,占总色谱流出峰面积的93.24%,本文为该废水处理方法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有机化合物的毒性常常是同其结构,而不一定同其类别有关。因此,为了对空气质量进行可靠的监测,要求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检测器,以测定大气中通常是含在复杂混合物内的微量特定化合物。对这类分析任务而言,主要手段为气相色谱法。本文讨论了火焰离子化、电子捕获、热离子三种检测器对各种结构及各类化合物的响应,给出了以硝基苯、苯基氰、苯甲醛、苯甲醚、甲苯、二甲苯及苯乙酮为代表的34种有机化合物的相对灵敏度数据及其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4.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质谱结合已知物定性、内标法定量,对石油工业合成副产废水中的含氧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共获得C1-C8八种正构脂肪醇和二种有机酸的准确结果。  相似文献   

5.
三氯乙烯是最常见的土壤污染物,但其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二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等也大量存在。如果任其残留在土壤中,这些化合物可能污染作为饮用水使用的地下水。至今,对有机化合物污染土壤的处理上可采用的技术主要是就地封闭或易地掩  相似文献   

6.
第六十九类 N-卤代化合物 活性特点: 含有N-X键的许多化合物显示出不稳定性和爆炸性,同时又是氧化剂。二氟基化合物,包括从二氟化氨、四氟联氨至聚二氟氨基化合物等一系列物质,是众所周知的爆炸性物质。因此,在处理这类物质时需采取防范措施以避免其爆炸性危险。  相似文献   

7.
蒋利桥  赵黛青  何立波 《环境科技》2006,19(3):17-19,23
综合分析了含氧替代燃料的来源、成份和燃烧后尾气排放特性.着重阐述了含氧替代燃料应用中污染物排放特点:虽然含氧替代燃料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炭氢化合物和煤烟等常规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但醇和醛类等非常规污染物排放会明显增加,这些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及环境影响在国内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对含氧替代燃料应用过程中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及抑制机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张晓红 《环境保护》1993,(10):43-43
三丁基锡化合物为金属化合物中少数毒性较大的有机化合物之一。1985年以来,世界各国广泛生产和使用,其产量已居金属有机化合物生产的第四位。三丁基锡化合物大多被用作农药,并被用来生产船底及鱼网防污涂料,以防止藤壶、藻类、贝类在船底  相似文献   

9.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对监测水体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相微萃取是一种新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与其他技术联用可对多种样品基体中挥发、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测定。目前,该技术在毒性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的应用很少。本文结合固相微萃取在有机锡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对其原理、技术特点进行介绍,并对固相微萃取中的萃取涂层、衍生化试剂及其溶液酸度、萃取时间及样液盐度、反应体系温度等参数对有机锡化合物测定的影响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有机过氧化物燃爆事故的预防湖南张家界市劳动局安全科王保卫所谓有机过氧化物,指的是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O—O—)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酸、酮过氧化物、二烃基过氧化物、过氧酯、氢过氧化物、过氧化二碳酸酯等。这类化合物的重要特性是热分...  相似文献   

11.
本发明是在含芳香族有机化合物的废水中加入界面活性剂,即从过渡金属化合物及碱土金属化合物中至少选择一种加进废水并混合后,通入臭氧与该混合物接触,使有机化合物迅速分解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由于添加微量的界面活性剂,容易产生微小的气泡,可提高臭氧与废水的接触效率。而且界面活性剂在液面所产生的气泡很稳定,即使反应装置内水的深度不大,也可视为延长了臭氧的滞留时间,从而大大减少臭氧的逸出。再则,添加过渡金属(Fe、Co、Ni、Ru、Rh、Pt、Os、Ir、Pd)化合物及碱士金属(Ca、Sr、Ba、Ra、Be、Mg)化合物,由于废水中这类金属离子存在的缘故,有机物分解所生成的酸类使废水PH降低,可防止有机物分解速度的极度恶化。  相似文献   

12.
卤素指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由于卤素单质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泼性,常常与活泼金属形成离子型盐,其中卤素是-1价阴离子。除氟外,卤素均显正氧化态(+1,+3,+5,+7),其化合物的键是极性共价键,其中最典型的是氯、溴、碘的含氧化合物和卤问化合物。在含氧化合物中常包含卤素与氧原子问的双键。  相似文献   

13.
环境化学物质氯代芳香族含氧化合物中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种类,它们既不是自然界固有的化合物,也不具有工业技术用途和生产价值,其中比较知名的有两个系列的三环化合物:多氯二苯并—对一二恶英(简称PCDD_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_s),其化学结构如图。  相似文献   

14.
采用色质联用技术,定性分析液化气脱硫剂中各个组分,并对其中的主要组分进行了详细结构分析,对N-甲基二乙酶的质谱分裂情况进行了探讨,为新产品的开发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餐厨废物生化处理设施恶臭排放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妍  王元刚  卢志强  韩萌  商细彬  曹阳  张君 《环境科学》2015,36(10):3603-3610
选择目前国内餐厨废物成功进行资源化处理的代表性城市西宁、北京和宁波,分别对其处理处置情况进行调研并设置采样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各企业主要恶臭排放工段的恶臭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对各企业主要恶臭排放工段的臭气浓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餐厨垃圾生化处理企业的排放物质种类主要为醇、醛、酮、酯的含氧烃类,但对恶臭贡献最大的是含硫化合物,其次是萜烯类物质;综合西宁、宁波和北京的调研及分析结果,可初步考虑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施典型恶臭物质为乙醇、柠檬烯、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醚、乙醛、乙酸乙酯.  相似文献   

16.
有机地球化学中最近的多数活动都是从事从沉积岩和原油中分离和鉴定有机化合物,其目的在于阐明这些化合物产出的地质和生物化学意义。特别是对古代沉积物中烷烃、卟啉和氨基酸的研究。为远至早前寒武纪地质时代就存在生命形式提供了化学证据。但是,如果认为任何这类化合物本身就为沉积岩中的有机物的生物成因提供了有力证据的话,那将会产生很多麻烦。例如,代表无环异戊二烯烃特征的首尾结  相似文献   

17.
名词解释     
光化学烟雾各种燃烧设备排出的废气与空气中的氧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二级污染物质,其代表产物包括含氧有机化合物过氧化有机化合物、臭氧等,称为光化学烟雾。工厂烟囱的排气,汽车尾气、家用煤炉或油炉的排气中都含有氮的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和其它氮氧化合物如一氧化氮、三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等,在日光中由紫外线作用与空  相似文献   

18.
聚硅酸金属盐类混凝剂的絮凝机理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粉煤灰、硫铁矿渣为原料制备出系列聚硅酸金属盐类絮凝剂。采用Ferron分光光度法对其形态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聚硅酸金属盐类的最优形态Alb 和Feb 含量明显增加,产品稳定性增强。从理论上初步分析了这类絮凝剂高效混凝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力  余轶松 《环境工程》2013,(Z1):601-60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因其准确、快速、高灵敏度等优点在环境监测中被广泛应用。综述了GC-MS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应急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例如可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农药类、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二恶英、恶臭及有机硫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最后对GC-MS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以及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生物质能源利用的发展。生物质基长链化合物因富含多种官能团和多种结构,在制备高值化学品方面优于短链化合物,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生物质基长链含氧化合物可用来制备燃料、聚合物电解质和可降解塑料。生物质基燃料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和三丙二醇单甲醚(TPGME)具有高十六烷值和含氧量,且能与柴油很好地混溶而备受关注。聚合物电解质作为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新方向,目前更多采用石油基作为聚合物基质,而天然大分子聚合物纤维素、木质素和淀粉同样能用来制备凝胶态和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此外,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的聚乳酸(PLA)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更容易被环境中的微生物降解并不产生其他影响。概述了PODE和TPGME的制备方法和燃烧特性,天然聚合物大分子制备凝胶态和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以及PLA和PBS的合成路径及其化学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制备生物质基长链含氧化合物及其他高值产品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