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凤眼莲净化水体中甲萘胺,苯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凤眼莲有发达的须根和根毛,具有生长繁殖快,耐污性强等特点。它在吸收污水中的营养成分同时,也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使水中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有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元素,在凤眼莲根部和叶都富集后不继续降解;有些有害物质如氮、磷作为营养物质而被吸收;而酚、洗涤剂等有害物质在凤眼莲体内被逐渐降解。对凤眼莲净化酚的研究文献较多[‘,’],证实根、叶的细胞对含酚污水的净化能力明显,水体中酚含量小于ling/L时不会在凤眼莲植株中残留,酚量大干20mg/L时凤眼莲出现中毒现象。对凤眼莲净化水体中重金属的研究更多卜一‘],…  相似文献   

2.
湿地植物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涛  周律 《环境工程》2009,27(4):25-28
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考察了黄花鸢尾、水葱和梭鱼草3种挺水植物对类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吸收速率、吸收容量和吸收贡献。结果表明:短期内,各种湿地植物污水中氮、磷的吸收速率比较稳定,但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各种植物对氮、磷的吸收速率却有较大变化,4月份,水葱对氮、磷的吸收速率最大,8月份,梭鱼草对氮、磷的吸收速率最大。在整个生长期内,黄花鸢尾对氮、磷的吸收容量一直保持最大,在10月下旬分别达到21.5和4.16 g/m2,因此其对二级出水中氮、磷去除的吸收贡献也最大,分别为30%和73%。这表明湿地植物的选择不仅要考查其对污染物的吸收速率,更要关注其对污染物的吸收容量,并且湿地植物的吸收作用对类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去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集室内环境空气中菌落,经培养后分别将微球菌属、葡萄球菌属、芽孢杆菌属、曲霉属、青霉属的纯培养物转接到培养皿上,然后放入环境测试舱密闭环境中进行放大培养。分析菌落放大培养前后环境测试舱内空气中VOCs组成及其含量水平。结果表明,检测的100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有42种化合物在扩大培养后浓度升高,而30种化合物的浓度下降。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既能分解空气中的一些毒害性有机污染物,也能产生一些毒害性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4.
麦芽糖假丝酵母10-4降解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为了探索微生物处理多种酚类污染物的可能性,研究了高效脱酚菌麦芽假丝酵母10-4对15种酚类化合物的降解能力及降解生理。该菌能利用二元酚及三元酚为生长碳源,降解3种二元酚最快,300mg/L浓度48h能去除97% ̄99%,甲酚、硝基酚和氨基酚均不能作为生长碳源,硝基酚和氨基酚可以作为生长氮源。在培养基中添加碳,氮源可以明显促进该菌的生长和提高对这些取代酚的降解能力,300mg/L浓度的单硝基酚可去除  相似文献   

5.
氧化塘是一种和自然水域自净过程极其相似的污水处理法。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由塘内的好氧性细菌进行氧化分解,而细菌赖以生长、繁殖的氧,主要由塘内繁殖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来提供。污水氧化塘处理法涉及的问题较多,本文仅就氧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底泥吸附和污水有机物降解实验 ,研究了高COD浓度污水与洁净底泥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洁净底泥对高COD浓度污水中的污染物具有吸附作用 ,且在起始段此作用较明显 ,但在后期的作用就下降很多。底泥固相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水相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去除率 ;但对于不同来源的污水 ,并非按照同一比例增加 ,污水性质显著影响底泥的有机污染物吸附量。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由于其作用缓慢 ,在开始的阶段 ,对水相有机污染物的减少远没有底泥吸附所起的作用大 ;但在后期其累计的作用将明显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和工业污水的处理。近年来的研究证明,活性污泥法不仅能降解污水中以BOD_5表示的一般有机污染物,而且也能去除污水中大多数痕量有机毒物。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有机毒物已进入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环境中扩散和迁移。在城市污水中,  相似文献   

8.
进水浓度、C/N比、植物种类是影响垂直流型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研究了菖蒲(Acorus calamus)、香蒲(Typha orientalis)、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和水葱(Scirpus Validus)等4种植物湿地在不同碳添加及C/N比处理条件下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和季节动态.结果表明,4种湿地植物在不同C/N比(2.5∶1、5∶1和10∶1)进水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在一个生长季内4种湿地植物对主要污染物的平均去除效率为:COD 63.41%~78.02%,TN 33.19%~52.86%,TP 52.64%~73.16%.当C/N为5∶1时,香蒲湿地的COD和TP去除效果最佳,而当C/N为2.5∶1时,菖蒲湿地的TN去除率最高.夏末秋初(7—9月)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较好,而冬季(11月—翌年1月)去除效果明显下降.总体而言,合理地调控进水浓度、C/N比,选择最佳的湿地植物,可显著提高垂直流型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刚 《环境科技》1996,(1):38-39,44
徐州钢铁厂焦化分厂排放的污水,经荆马河流入大运河。由于水质差水量大,既威胁徐州地面水厂取水,又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因此控制焦化排污总量意义重大。1存在的问题焦化分厂排放的废水主要包括来自生物脱酚的含酚污水和来自煤气冷却系统的工业水。其中,含酚污水水量约为40吨/小时,工业水水量约为60吨/小时。工业水主要用于对含酚污水的稀释,稀释后焦化总排水的污染物浓度见表1。从青中可看出我厂外排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对周围水体污染严重。2控制措施焦化分厂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生物脱酚。现通过对生物脱酚进行改造,控制焦…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水管网中污染物冲刷与沉积规律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桑浪涛  石烜  张彤  付博文  金鹏康 《环境科学》2017,38(5):1965-1971
为探明城市污水管网中污染物的冲刷与沉积规律,对西安市污水管网进行实际调研,结果表明,污水支管和干管的沉积物厚度时变化较大,变化量分别为0~24 mm和0~12 mm,管道污水中颗粒态污染物发生沉积和冲刷的概率高;而污水主干管的沉积物厚度时变化较小,管道内颗粒物沉积与沉积物冲刷水平维持相对平衡.为进一步明确污水中污染物浓度变化与水流流速的关系,建立了污水管道冲刷与沉积模拟中试装置,研究了不同流速下管道中碳(有机)、氮、磷三类污染物含量和粒径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污水流速的增加,冲刷强度增大,管道中污染物浓度急剧升高,通过粒径分布监测结果可知,管道中有机污染物易存在于粒径较大的颗粒物上,氮、磷类污染物易吸附在粒径较小的颗粒物上;当流速小于0.6 m·s~(-1)时,污水中颗粒态污染物的沉积作用大于冲刷作用,发生物理沉积,造成污水中碳源不足,当流速大于0.6 m·s~(-1)时,水流冲刷强度增大,沉积物被水流大量携带,但污水中碳类有机污染物的增加比重大于氮和磷类污染物,使现有污水碳源不足得到改观,利于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碳源需求.  相似文献   

11.
采油废水人工湿地处理效果及植物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中试系统处理采油废水,考察湿地植物生长状况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湿地植物对有机污染的吸附情况,并分析了湿地植物对氮、磷的吸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出水达GB 898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湿地植物的生长状况与人工湿地的COD及NH 4+-N去除率呈现一定的耦合关系。芦苇及藨草均能吸附多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植物吸收是人工湿地去除氮、磷的途径之一,但并非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章采用GC,GC/MS对珠江三角洲某市饮用水源水和河涌水中半挥发性、非挥发性微量有机物进行调查分析,共检测出226种有机污染物,其中有14种美国环保局优先控制污染物,6种中国水环境中优先控制污染物,B水厂污染最严重,A水厂水质最好。结果还表明该市饮用水源水及河涌水已经受到了生活污水、石油烃、洗涤剂、塑料增塑剂、有机农药和工厂排放的污水等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石油的开采、加工、输送及使用过程中,对大气、土壤、水体带来了严重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危害尤为严重。植物修复以其处理成本低、吸收污染物的生物量大等优点已成为人们普遍能接受的去除污染物的首选技术。植物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去除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即植物直接吸收有机污染物;释放分泌物和酶,刺激根区微生物活性和生物转化作用;增强根区的矿化作用。植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有:环境条件、污染物的浓度和滞留时间、营养元素、表面活性剂、根系分布等。通过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机械-微生物-植物多技术联用等措施,可提高石油烃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4.
挥发性酚类往往是工业废水和地面水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利用城市污水养鱼时,将对鱼体的含酚量有所影响。污水含酚浓度高时,会导致鱼的急性中毒症状;浓度较低时,则可导致鱼体对挥发性酚类(以下均简称为酚类)的积累。后者是普遍而常见的。我们就城市污水中含酚类废水对鱼肉酚含量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并对室外自然条件下污养与清养水体中的鱼酚残留量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由于矿区生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较低,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有机污染物在生物氧化池内得到较彻底地降解,剩余污泥量少,每千吨生活污水产生剩余污泥量为2~3t。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研究江段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两岸工业排放的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弃物及生活拉圾。污染源主要位于右岸,上游右岸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总浓度高于左岸,下游两岸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总浓度趋于一致。两岸沉积物中污染物总浓度随距离的规律如下:右岸:C=92.044S^-0.3028 R=-0.962 左岸:C=9.231e^-0.005s R=0.946在该段沉积物中共检出51种有机污染物。其中致  相似文献   

17.
银纳米颗粒对水葱早期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挺水植物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为受试物种,研究柠檬酸钠-银纳米颗粒(N-AgNPs)对水葱早期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gNPs显著促进了水葱叶片的生长,与N-0 mg·L~(-1)(对照组)相比,N-5 mg·L~(-1)、N~(-1)0 mg·L~(-1)、N~(-1)5 mg·L~(-1)、N-20 mg·L~(-1)处理组水葱叶片的生长速率分别增加20.7%、37.6%、42.9%、47.7%,生物量分别增加77.3%、158.2%、95.5%、127%,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23.3%、67.7%、85.2%、80.5%.N-AgNPs浓度与水葱的生长速率、生物量、叶绿素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N-AgNPs浓度增大提高了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的光能转换效率(F_v/F_m),且N-AgNPs浓度与F_v/F_m呈显著正相关关系.N-5 mg·L~(-1)处理组水葱叶片PSⅡ功能反应中心开放度(ΔFv/Fm)最大,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快,光合电子传递活性(qP)最大.然而,随着N-AgNPs浓度增大,水葱叶片PSⅡ功能反应中心开放度减小,光合电子传递速率逐渐变慢,光合电子传递活性逐渐降低.另外,N-AgNPs浓度增加降低了水葱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膜脂过氧化作用减弱;N-AgNPs浓度增加降低了水葱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水葱自我调节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8.
从处理腈纶废水的混合细菌SAT13中分离出一株化能自养细菌T12,命名为排硫杆菌T12(Thiobacillus thioparus T12)。该菌在含硫氰酸钠和硫代硫酸钠的无机合成培养基中生长较快,对硫氰酸钠和硫代硫酸钠的氧化能力很强。氧化的最适pH为6.6—7.6。在培养基中存在某些有机污染物的条件下不影响菌的生长和氧化硫氰酸钠的能力。当酚、丙烯腈和氰化钾等毒性大的污染物质浓度分别在125、225、5mg/L时即开始抑制硫氰酸钠的氧化。  相似文献   

19.
为从生活污水中回收水资源并同时减少后续处理的反应器容积,本研究采用水通道蛋白正渗透膜对生活污水进行浓缩,并探究不同汲取液对生活污水的浓缩效果和膜污染的影响.在污水体积浓缩至初始的1/10时,氮、磷等浓度浓缩倍数仅为1~3左右,而有机物和金属离子浓度浓缩倍数约为4~7,浓缩后污水COD/TN从2.9增至10.9,生物脱氮潜力明显提高.由于汲取液的盐反向扩散和原料液中污染物浓度的升高,高离子强度是影响污染物截留率的重要原因.浓缩时采用高浓度汲取液会导致膜表面出现结垢,膜污染严重.采用MgCl2作为汲取液可有效减轻浓缩过程中的盐度累积,且Mg2+的作用还可促进微生物活性,但这也可能导致水通道蛋白的分解.  相似文献   

20.
一、制定氨氮排放标准的必要性在工业污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各种有机化合物,其中有机氮化合物,它最不稳定,在水中主要受到微生物的分解,在分解过程中,有机性的氮化合物不断减少,而无机性氮化合物却逐渐增加,最后以离子态(NH_4~+)和非离子态(NH_3)两种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