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  相似文献   

2.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并对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作出了具体部署。这对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2013,(22):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在北京闭幕,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分16个部分分别阐述了需要深化改革的内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决定》提出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是对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与完善,是对我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中共中央、国务院于近日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个方案是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和部署。《方案》中首先指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及原则,随后明确了于2020年之前必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有三个特点:一是深化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相提并论,并把“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作为六个“紧紧围绕”之一进行统一部署。二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的地位,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把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等内容充实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来。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安排和部署,明确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相似文献   

7.
正《条例》对珠海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覆盖面较广泛,并具有多处全国"首次"的创新亮点,如首次落实《决定》中"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要求,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近日,珠海市充分发挥特区立法权作用,率先在广东省立法出台首个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珠海市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紧密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通过立法形式把相关部署和要求在珠海予以制度化和法制化。其中,以法规形式明确各类主体功能区管理要求、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离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以《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为依据,参考中国综合生态环境区划方案以及四川自然区划、气候区划和林业区划等方案,根据四川省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四川省分为5个生态区,13个生态亚区,36个生态功能区。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对科学有效地管理四川省生态环境、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政     
《环境》2015,(10)
<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正式出台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国家将推出1+6生态文明改革组合拳。"1"就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6"包括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相似文献   

10.
周生贤 《环境保护》2013,(24):10-12
十八届三中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安排和部署,明确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并要求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等一系列环境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为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和环保部《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环发[2015]20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重庆市扎实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工作,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环境监测服务工作机制,激发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活力,促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7年7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专家论证会。《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由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编制完成,对我国生态空间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对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重要性进行了评价,确定了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提出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的15名院士和专家听取了区划编制单位汇报。经论证,该区划获得一致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以下是吴晓青副局长的讲话,题目为编者所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等是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应从江西实际出发,以"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为目标,唤醒公众的生态意识,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立法,全面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的巨大突破,绘制了我国中长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蓝图,为我国下一步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明确了思路、方向、框架和重点。本文对该方案进行了系统解读,包括出台的意义、理念与原则、主要内容,以及下一步推进实施的建议等。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15,(12)
<正>12月2日,第二届珠海生态文明建设学术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国内的环保专家围绕"生态文明·改革创新"的主题,就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祝光耀、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陈敏、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明,以及其他政府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共六十多人出席了本次  相似文献   

16.
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典型研究案例,根据互助县自然条件、地貌类型、资源状况、生态区位、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情况,按照地域连片、主导功能相对一致的原则,对全县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全县主体功能区划,在研究区域范围4个生态功能区及4个主体功能区合理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生态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构建互助县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本刊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要求,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统领,重点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为议题,策划选题,以期为"十三五"绿色环保新蓝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围绕《珠海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概述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的原则与目标,并从生态资源,经济发展两方面分析生态示范区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2013,(23):1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新目标,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民关注、全民期盼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指导,以确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手段,以建设美丽辽宁为目的,结合辽宁省环保工作实际,从对策建议、保障措施等方面入手,就如何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行了阐述,为辽宁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