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因此,解决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就更为迫切。我们不能等待经济发展来引发人口出生率的自然下降,只能在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人口的出生率的视角切入,利用生命周期理论的模型构建了二元经济结构下居民储蓄模型。并通过对2000—2013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线性模型修正异方差后对出生率的变化对中国家庭储蓄率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了出生率对中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差异化影响。实证发现:出生率带来的对储蓄率的正向作用抵消了其所带来的负向作用,出生率对储蓄率呈正向关系;通过分地区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出生率对储蓄率的影响会因地区不同产生差异,但东部和西部地区仍然是显著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锡盟把计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采取有力措施,克服了人口基数不断增大,进入婚育年龄人群迅速增加的不利因素,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1994年全盟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6‰,计生率达84.5%,综合生育率85.4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09‰以内。  相似文献   

4.
人口是人口、资源与环境巨系统中最根本的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将直接加大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并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所以,长期坚持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必须要统一认识,增强控制人口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扎实稳妥地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齐抓共管,保证人口计划的完成。  相似文献   

5.
从"单独二孩"政策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政府针对中国人口现实情况不断做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政策调整,尽管有可能缓解长期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适龄劳动力短缺及"未富先老"等社会问题,但人口政策调整的长期效果却有待验证。为此,本文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和Leslis模型等方法,对"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背景下中国未来人口出生率的冲击和波动趋势作出预测,并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所带来的对生育率及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展开分析,对2016—2050年的出生率、人口总数及人口结构作出预测,最终发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会促进人口结构相对优化,但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劳动力供求关系失衡和老龄化加剧的趋势。为防止落入人口超低生育率陷阱,适度抑制老龄化快速增长趋势,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对现行的生育政策进行完善,短期内,应积极出台配套措施,全面贯彻"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长期内,应逐步过渡到自主生育政策,形成人口自然生长的均衡发展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据德国联邦人口研究所日前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1999年全世界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只有 2 6岁。人口平均年龄与人口平均寿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据报告分析 ,造成世界人口平均年龄如此低的主要原因是 :非洲和亚洲的人口出生率很高 ,婴幼儿在全部人口中所占比例过大。据这份报告的统计 ,意大利和日本是人口平均年龄最高的国家 ,达 4 0岁 ;其次是德国 ,为 39.7岁。平均年龄最低的是加沙地带 ,仅为 14.4岁 ;次之是乌干达 ( 15岁 )和尼日利亚 ( 15.8岁 )。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约为 65岁。日本人口平均寿命是世界上最高的 ,去年达到将近 80岁 ;其…  相似文献   

7.
1993年上海人口自然变动在全国率先进入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0.78‰,并将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这是长期以来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计划生育工作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其中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推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上海除了继续控制人口增长的数量外,还要调节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不断使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平衡、资源利用等方面达到协调发展。由负增长引发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程度加剧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的事”,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计划生育之“难”的原因?却很少有人专门研究或探及。本文试图通过计划生育工作实践,从宏观上对此做一点探讨,以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进一步抓住控制人口的主要矛盾。把握规律,针对问题,采取对策,做好工作,为促进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9.
简讯     
全球计划生育项目取得进展  联合国人口基金 9月 1 5日在日内瓦发布公报说 ,在过去 1 0年里 ,世界范围内计划生育项目的质量和覆盖面都取得很大进展 ,但资金不足仍是影响计划生育推广的最大障碍。联合国人口基金公布的一份名为《十年后回顾开罗共识》的报告显示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已将人口问题纳入了本国的发展和减困战略。全球使用现代避孕方法的家庭比例已经从 1 994年的 5 5 %上升到目前的 61 %。报告同时还指出 ,目前仍有 3 .5亿对夫妇无法享有计划生育服务 ,全球每年有近 5 3万名孕妇和产妇死亡。仅从技术角度讲 ,是完全可以降低孕妇…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正面临的一次新的人口革命,它呼吸观念的突破和理论上的创新,呼唤对人口发展战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运行机制做出新的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1.
准确的人口结构预测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论文采用人口-发展-环境模型(PDE),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设定生育率低中高三种不同方案进行推演,预测了我国2015-2050年人口结构变化走势。结果显示:若实行较低的生育率方案,即维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到2050年我国人口结构将呈现非常严重老龄化状态;若实行中等生育率方案,即实施二胎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将会得到明显改善,到2030年之后我国人口结构将逐渐年轻化,呈成年型人口结构;若实行较高的生育率方案,即实施较二胎政策更宽松的计划生育方案,我国人口结构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人口结构符合年轻化人口结构的特征,但将带来大量的新增人口。比较三种不同的预测结果,基于我国国情,认为实施二胎生育政策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剧,呈现人口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负增长态势,人口流失将阻碍区域经济发展与振兴。通过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鹤岗、牡丹江等9个资源型城市的实地调研,总结人口流失在政策制度、经济社会和文化科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可行性、针对性和个性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口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我国11亿人口,有9亿多农民,因此计划生育的难点和重点均在农村。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农民高生育意愿,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转变农民旧的生育观念,才能实现人口控制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人口问题依然严峻 ,特别是上半世纪 ,出生率虽会有所下降 ,但人口数量依然会有较大增长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依然是人口增长的主体。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 ,全球的人口与家庭也将会出现新的变化趋势 ,其主要趋向是 :人口增长速度依然较快。全球人口预计到 2 0 2 5年将达到85亿。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到 2 0 2 5年 ,人口分布格局仍是亚洲居第一位 ,亚洲人口将达到 49.10亿 ,占世界总人口的5 7.65 % ,世界 10大人口国中的 6个在亚洲。非洲人口将超过欧洲 ,拉美人口将超过北美。人口大国的变化。到 2 0 2 5年 ,中国人口仍居世界第一。预…  相似文献   

15.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直接关系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工作,也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长治”工程重点县——城口县为例,研究其水土流失成因及治理模式。该县位于重庆市最北端,既是“长治”工程重点县,也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引水方案丹江口水库上游水土保持工作重点县。该县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流失面积高达1 728.67 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2.61%。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但其资源相当丰富,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在分析其水土流失成因基础上,结合该县的资源优势和实际情况,提出其水土流失治理的模式和途径,以期进一步推进该县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为长江上游贫困山区县的水土保持工作探索比较合适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专家指出 ,未来 5 0年 ,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 ,人口过多仍然是我国首要的问题。据分析 ,随着我国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逐步进入婚育期 ,2 0 0 5~ 2 0 2 0年期间 ,我国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年的高峰 ,年龄结构的影响将使政策内出生人口有所增加。未来 15年 ,我国年平均增长人口仍将在 10 0 0万人左右 ,总人口在 2 0 0 5年达到 13.3亿 ,2 0 10年接近 14亿。 2 1世纪中叶 ,我国总人口将达到零增长 ,届时 ,人口总量为 15~ 16亿。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更加…  相似文献   

17.
从多角度分析新疆于田县50多年来的人口变化状况,其变动由3个波峰和3个波谷组成。增长率最高峰为1984年的34.13‰。最低峰是1964年的-2.29‰。两者相差36.42‰。形成人口高增长率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稳定、医疗条件改善、文化大革命及政策;而瘟疫流行、自然灾害、人口惯性及政策控制了其增长。同时,由于宽松的少数民族生育政策。其人口控制和变化比发达地区滞盾一个时段.并亵现出偏远、自给自足地区受外界干扰少——一种典型封闭系统的人口变化特征。各类人口模式的变化都表明于田县人口变化已趋于一个较为合理的增长。为该县的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 3月1 2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 ,切实做好计划生育、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工作 ,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我们必须始终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统筹安排 ,协调推进。江泽民在讲话中说 ,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 ,到 2 0 1 0年 ,全国人口要控制在十四亿以内 ;基本改变环境恶化的状况 ,使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对加强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也确定了具体目标。这是摆在全党…  相似文献   

19.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人口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计划生育的实施使中国总和生育率不断下降。但现在用工荒、老龄化危机等问题不断加重,使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危机,我国需要从人口控制走向人口优化,全面提高人口质量。文章首次提出用遗传算法模拟人口发展,通过控制每一代的总和生育率研究人口质量进化过程,从大数据的角度论证了中国目前提出提倡适度生育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利于人口质量进化。  相似文献   

20.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我国总人口数为 12 .95 33亿人 ,年平均增长率为 1.0 7% ,比 80年代末下降了 4个千分点 ,这表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 ,不仅平稳度过了建国以来第三次生育高峰期 ,还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 ,开始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发展阶段。除此之外 ,我国人口变化还有其他五大特点 :①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我国人口的粗文盲率 ( 15岁及以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 )为 6.72 % ,比 1990年普查的 15 .88%下降了 9.16个百分点。②老龄化进程加快。 0~ 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 2 .89% ,比 1990年人口普查下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