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塔里木河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过去50a来由于大规模的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和人类活动,导致塔里木河在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大强度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作用下,流域自然生态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下降对绿洲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保障该地区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揭示塔里木河的形成历史和污染现状及所面临的危胁,提出了输水、节水和播绿等措施,以拯救塔里木河。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为了维护下游日益劣变的生态环境,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积极实施了塔里木河干流生态治理抢救工程,以增加向塔里木河下游的输水量,改善塔里木河流域下游绿色走廊的生态环境状况。自干流中游沙子河-乌斯满河-阿其克河口段河道整治工程竣工后,塔里木河干流向下游输水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绿叶》2004,(2)
全长1321公里的塔里木河是新疆人民的"母亲河",它沿中国最大的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自西向东流淌,注入罗布泊地区的台特玛湖。20世纪5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流域人口不断增加,垦殖活动日益频繁,而补给到塔里木河的水量不断减少,流域生态遭到极大破坏。1972年,塔里木河从大西海子水库以东至台特玛湖的300多公里下游河段开始断流、干涸,下游两岸被誉为"绿色走廊"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水资源现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只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以及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科学管理、优化配置认识不足,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大面积开荒等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及可持续利用。对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现有水资源有效利用的对策,对进一步完善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维护塔河干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河干流区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措施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退耕还林(草),再造山川秀美的历史机遇面前,针对塔里木河干流区尤其是下游绿色走廊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阐明在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水资源的前提下,退耕还林(草)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措施以及实施退耕还林(草)对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和意义,论述退耕还林(草)应掌握和处理好改善生态与经济发展、改善生态与农业结构调整、现代技术应用与传统方式的关系,探讨退耕还林(草)中合理的林草比例及科学的林草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近几年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改进内梅罗指数法对塔里木河下游霍拉山地区2013~2019年地下水监测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霍拉山地区地下水主要影响指标为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等,水质状况稳定,无明显变化.地下水持续消耗导致包气带增厚,进一步增大含水层与地下水源...  相似文献   

8.
分析塔里木河沿岸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提出了充分利用该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一、黑孜水库工程效益黑孜水库工程是渭干河上的骨干工程, 位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境内。渭干河属于塔里木河水系,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9亿立方,流经拜城、库车、新和及沙雅四县,尔  相似文献   

10.
1 新疆荒漠植被的保护荒漠植被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新、老绿洲外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和扩大绿洲发挥着重要的屏障作用。新疆荒漠植被资源贫乏。北疆以“梭梭荒漠”为主,准噶尔盆地梭梭荒漠的植物区系组成为184种,隶属116属29科。南疆的荒漠植被以分布在塔里木河(包括各支流)流域的胡杨、红柳为主。塔里木河中游荒漠植被的植物组成约68种,隶属25科。在新疆的荒漠植被中,能构成森林的主要有胡  相似文献   

11.
阐明了土地开发对塔里木河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下游工程输水后的生态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塔里木河下游为研究区域,分析了生态输水工程实施以来该区地下水埋深、水质、植被生长状况的不同响应程度。研究表明:生态输水工程使得原本较低的地下水位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抬升,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尤其在输水中期(2003-2005年),植被物种组成发生变化,物种多样性增加,植被盖度提高,地下水水质有所好转;但2007年以后,尤其是2008年,随着输水的间断,下游地下水位开始回落,草本植物物种数量又开始减少,因此,生态输水工程必须持续进行才能真正挽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塔河下游胡杨和红柳自然恢复的土壤条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塔里木河下游中段,随塔里木河下游应急放水,河滩地的胡杨和红柳种子出苗与根系吸水后重新发芽生长等自然恢复措施的同时,分析了河床自然淹水条件下林灌草甸土的水分,盐分和肥力变化状况及其对胡杨和红柳乔灌木植被种子出苗和地下水位的升高对升灌木根系重新发芽生长的效果。根据对塔河下游定点观测取样分析结果来看,淹水林灌草甸土不但是自然恢复保护塔河下游绿色走廓的根本基础,而且是恢复与保护绿色走廓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构成塔里木河沿岸地区农业用水资源的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进行了全面评价,提出了合理利用该地区有限农业用水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阐明了土地开发对塔里木河下游环境的影响,研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河胡杨林生境特性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概述了塔里木河绿色走廊-胡杨林的分布、植物学、生物生态学特性,分析了塔河流域生境恶化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治理和改善塔河生态环境,保护绿色走廊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塔里木河下游的地下水位、植物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地下水位、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实施生态输水工程后,地下水位对生态输水的响应显著,地下水位逐渐抬升,下降趋势得以控制。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与每次输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输水量的增加草本植物的生物量也相应增加,草本植物生物量对生态输水的响应程度与输水的时间、输水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地下水位埋深上升,物种多样性也呈上升趋势,但二者并不是同步,物种多样性上升趋势滞后于地下水位的上升,这表明地下水位的抬升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增加,但是地下水位变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对构成塔里木河沿岸地区农业用水资源的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进行了全面评价,提出了合理利用该地区有限农业用水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阐明塔里木河绿色屏障衰败、下游河床断流,河道退缩266km,绿色走廊濒临灭亡的严重后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流域的治理上,应把塔里木河干流的治理、恢复下游绿色走廊作为流域治理的首要任务给予优先考虑”的思想,并进而提出了“监控源流,着力治理干流”的指导思想。在治理对策上,提出了“开发与治理相结合,林、牧、农、副各业综合开发,设立‘塔河干流沿岸经济开发区’,用效益吸引投资,以开发带动治理”的设想。借以使保护塔河绿色屏障,恢复绿色走廊,改善沿岸人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目标能快速实现。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河下游的卡拉到罗布庄(台特马湖口),河道长度491kin,塔河中、上游大规模水土开发,使其下游的水量不断减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西海子水库就成了塔里木河最终归宿地,两大沙漠在绿色走廊的多处合拢。绿色走廊生态危机已越来越显露出来,遏制塔河下游生态恶化趋势刻不容缓,重新构筑绿色长城不能在延误了。笔者于2002-10月和2004—05月先后两次对塔河中、下游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和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整治塔河上、中游,恢复和重建下游绿色走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