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轧钢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由于其特殊性,含油污泥比普通的污泥更加难以处理。主要介绍国内外对于冷轧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及研究前景,为我国合理开发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处理煤气化生化污泥,优化了处理工艺条件,考察了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含水率为90%(w)的污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80℃、反应压力25MPa、氧化系数(初始反应加入的H_2O_2的摩尔数与理论上废水完全氧化所需的H2O2的摩尔数之比)4.0、反应时间2 min。SCWO处理后的气相产物为O2、CO2和少量N2,清洁环保,可直接排放或回收利用。液相产物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含量均大幅降低,出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或回用。固相残渣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可直接进行填埋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3.
环氧氯丙烷和环氧丙烷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厚全  晏懋肃 《化工环保》1994,14(3):144-147
对环氧氯丙烷和环氧丙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融产物D-D混剂和1,2-二氯丙烷,通过氯化、氨化、脱氯化氢、异松化等方法进行处理,可得到加氯化碳、四氯化烯、三氯丙烷等有用物质。D-D混剂还可直接用作农药或生产农药的原料。笔者根据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状部,提出了比较经济合理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4.
开发了冷轧含铬污泥中温脱硫保铬预处理工艺以及利用含铬污泥制备CaO-MgO-Al2O3-SiO2(CMAS)系统微晶玻璃的工艺,研究了晶核剂对微晶玻璃的物相、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所开发的工艺过程清洁环保,制品力学性能好、无浸出毒性。本技术不但实现了含铬污泥无害化处理,还发挥了污泥的资源价值,为冷轧含铬污泥的厂内安全低成本处置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于峥  王琼  张振群 《化工环保》2024,(2):242-248
以掺烧污泥型粉煤灰(电力燃煤和市政污泥混合共燃产生)和纯煤粉型粉煤灰为对象,研究了其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了其重金属含量和浸出毒性,并进一步考察了其重金属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与纯煤粉型粉煤灰相比,掺烧污泥型粉煤灰的微观形貌更接近于规则球形颗粒;二者矿物组成差异明显,掺烧污泥型粉煤灰由多种矿物质均衡组成;两种粉煤灰浸出液中各重金属浓度远低于GB 8978—1996的排放浓度限值,可再利用为水中重金属吸附剂;掺烧污泥型粉煤灰对铜、铅、镉、镍、铬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07.53,119.99,73.39,53.14,42.19 mg/g,均远高于纯煤粉型粉煤灰,这归因于其矿物相反应活性高、化学吸附能力强。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技术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微生物烟气脱硫原理和工艺.讨论了硫酸盐还原茵(SRB)的代谢途径、作用效果和关键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微生物技术应用于湿法烟气脱硫产物石膏的转化及脱硫废水中重金属的处理现状,提出了利用SRB生物还原技术,将烟气脱硫废水中的重金属转化为难溶性或不溶性盐类而得以去除的设想.同时展望了利用SRB生物降解硫酸钙,从而实现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剂重复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用于处理废水的活性炭不久可能在电厂广泛用作烟气处理的清洁剂。因为焦炭来源于煤,所以在燃煤电厂中会发展成终端闭环技术。欧洲有许多烧垃圾的动力厂(WTE)用活性炭减少气相汞、气相或附于细粒上的  相似文献   

8.
城市污泥既是污染物又是一种资源.从土地利用、回收能源和生产建材等几个方面对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途径进行了介绍,指出了从源头控制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讨论了利用污泥生产水泥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程学文  莫馗  王珺  张宾  侯秀华 《化工环保》2016,36(6):641-645
以初步驯化后的絮状污泥作为内循环(IC)反应器的接种污泥,厌氧处理甲醇制烯烃(MTO)废水(COD大于50 000 mg/L、TOC大于10 000 mg/L),以高负荷、高进水浓度方式培养颗粒污泥,考察了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废水处理效果及污泥性状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IC反应器的进水COD容积负荷可达29.0 kg/(m~3·d),COD和TOC去除率可稳定在96%以上;在污泥培养阶段,废水升流速率宜采用0.4~0.6 m/h;在颗粒污泥未成熟时废水升流速率不宜提高过快,而在颗粒污泥成熟后,废水升流速率可在一定范围内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国内外电动力学去除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污泥中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水解引起的pH变化、电极极化、外加酸和螯合剂、电流和电压等对该技术的影响。阐明了利用电动力学去除技术去除剩余污泥中重金属离子的可行性。指出了今后电动力学去除技术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