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徐州市老工业基地型城市为例,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城区绿量严重不足、绿地系统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对徐州市原有绿地系统存在主要问题进行简析,总结了徐州市立足自然资源,加强规划引领,立足项目带动,加快完善生态系统,优化绿地布局,提升人居环境,创建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功能完备、生活舒适健康的生态园林城市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并从城市园林绿化绿地生产力、城市热岛效应、滞尘降噪、生物多样性指数等方面分析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
董文茂 《环境》2006,(11):63-65
备受关注的中国家电制冷剂无氟化问题,在9月中旬再次提上议程。  相似文献   

3.
徐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用 5至 10年的时间将徐州市建成特大城市和以徐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城市圈。在构筑建设特大城市和城市圈的新蓝图中,徐州市把改善环境质量,高标准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作为规划的关键一环,力争 2~ 3年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到 200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 徐州市决定到200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江苏省环保厅  相似文献   

4.
赵本国  杨洋 《环境导报》2003,(22):35-35
最近,徐州市召开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动员大会,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到2005年把徐州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要求,全面部署三年“创模”工作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徐州环保工作将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为此,笔者采访了市长潘永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徐州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对生活垃圾中常见成分比例和垃圾热值进行了测定.应用MATLAB7.0软件,以影响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主要因素(人口数量、人均可支配收入、燃气化率、源头减量及资源化利用率)作为输入,来建立预测城市垃圾产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发现当隐含层的节点数为8时,网络收敛速度较快,预测偏差最小,于是确定预测模型的结构为4-8-1,应用该模型对徐州市生活垃圾产量进行了预测.最后,以所得数据为基础,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徐州市垃圾综合处置和资源化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6.
徐州市城市垃圾综合处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徐州市城市垃圾污染及其处理情况,运用线性回归法对垃圾产生量进行了定量预测,用层次分析法优选了适合于该市的城市垃圾综合处理系统,从而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适合于该城市垃圾处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处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咽喉处的徐州是全国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域内所有河流均存在无自然清洁水源补给、水环境容量小等“先天不足”。同时,作为基础工业城市,结构性污染突出、重污染企业多、污染总量大、治理资金不足、治理技术缺乏、历史欠帐多等使徐州水污染防治工作困难重重。为营造良好的水环境、确保南水北调工程用水,徐州市认真贯彻“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方针,提出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以保护饮用水源为重点,全面实施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农业生态建设两大战略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省以及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现状阐述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意义、作用以及推动此项工作的措施,通过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必将提高城市环境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环保工作,改善城市面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 为保护臭氧层,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根据《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方案的规定和要求,我市决定加快淘汰氟里昂,建立无氟城市。为此,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徐州城市绿化取得较大成就,但对于其描述仅限于定性分析,而缺乏定量的表述.本文分别以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评价标准为依据,选取了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为具体评价指标,采用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对徐州市2002年-2009年间城市绿化的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判定,结果显示:自2002年以来徐州市各项绿化指标数值增加,绿化状况逐年改善;2005年属于国家园林城市的属性测度为88.82,而属于国家生态城市的属性测度为11.12,此时徐州市已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2009年属于国家园林城市的属性测度为14.31,而属于国家生态城市的属性测度为85.69,理论上徐州市已基本符合生态城市的要求.实际上因绿化覆盖率不达标,徐州市仍不是生态城市.从本文来看,城市绿化覆盖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实际出发,对泰兴如何发展生态经济,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的提出了虎林市建设生态城市的观点,着重从生态城市的涵义、特征及建设生态城市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结合虎林市的生态环境现状,强调了生态城市建设是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需要,是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翁伟  叶之林 《环境》2005,(6):32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这是诗歌中的惠州,也是历史的惠州。昔日东坡被谪处,今朝名城竞风流。这是现实中的惠州,也是向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迈进的惠州。惠州,既是一片饱含文化的厚土,又是一块充满革命激情的热土。从一代文豪谪贬于斯到近代史上的"东征"与"东纵",再到今天的新兴的工业城市和正在创建的全国文明城市,九百余年的历史中惠州就一直处在世人的注目之中。天下不敢小惠州。在建设绿色广东的大旗下,惠州市这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发出了建设绿色惠州的号召。我们相信随着绿色惠州的建设,惠州将再一次引起人们的瞩目。  相似文献   

14.
"十三五"时期是推动城市向协调、开放、绿色、环保发展的新时期,这对重工业发达的洛阳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近些年来,洛阳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文章对当前洛阳市生态城市规划与已有城市规划体系间如何实现有机融合做出思考,指出洛阳市城市规划必须走低碳经济之路,强调在城乡规划,绿色公共交通网络建立,污水管道规划,绿地规划等四个方面树立生态环境标准从而有效实现洛阳市生态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15.
从玉溪文化底蕴、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教科文卫事业及环保工作等方面进行分析,玉溪建设生态市已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同时,提出了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步骤、目标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经济、文化等为中心的城市发展也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城市地区由于人口众多,各种产业和人为活动密集,环境问题尤其严重。城市环境问题不仅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也严重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尽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南宁市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了南宁市的生态优势,指出创建生态城市已是南宁市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综合整治的当务之急,根据生态学原理,结合南宁市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将围绕生态城市建设这一主体展开。从闵行区的水体、大气、噪声等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创建生态城区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城市污水资源化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资源危机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的严峻课题,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时空分配不均、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危机尤为严重.城市污水回用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将着重论述城市污水回用的意义、技术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张家港市创建全国首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晨 《环境保护》2005,(1):74-75
张家港市是长江下游南岸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人口85万。改革开放以来,张家港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等60多项国家级荣誉。2003年,全市实现GDP475亿元,人均GDP6700美元;财政收入67亿元,上缴国家财税贡献总额超过10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