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勇 《环境导报》2003,(9):40-41
净化水车间是石化总厂的污水处理终端,目前接纳的污水比较复杂,来自于总厂各炼油装置产生的炼油污水、化工区产生的化工污水及东营区化工厂所排放的各类污水。现建有两套污水处理设施,分别为第一污水处理场与第二污水处理场。其中第一污水处理场于1990年建成,并于当年投产,其处理工艺为隔油、浮选,处理能力为150t/h;第二污水处理场于1995年建成并投产,处理能力为500t/h,工艺流程为隔油、一浮、二浮、生化(A/O生物系统)、后浮选、生物炭吸附与氧化沟。第一污水处理场处理过的污水进入第二污水处理场的生化系统进一步处理。1996年下半年前,现…  相似文献   

2.
南充炼油化工总厂外排污水达到国家综合排放一级标准中国科学院生物所针对工厂实际研制的复合优势菌种解决了南充炼油化工总厂多年的环保难题。目前投资1500万元对工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外排污水水质达到国家综合排放一级排放标准。此次改造包括新建沉淀均质罐、两级气浮和生化池的新系统和旧系统两部分,在新系统中采用了大量新工艺、新技术,通过将原污水系统隔油工序和新污水系统的间隙式进水均质罐、新二级浮选、生化处理和砂滤等五道工序的联合运行,系统改造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南充炼化总厂的生存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摘自《石…  相似文献   

3.
动态及文摘     
南充炼油化工总厂外排污水达到国家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南充炼化总厂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针对工厂实际研制的复合优势菌种解决了南充炼油化工总厂多年的环保难题。目前投资1500万元对工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外排污水水质达到国家综合排放一级排放标准。此次改造包括新建沉淀均质罐、两级气浮和生化池的新系统和旧系统两部分,在新系统中采用了大量新工艺、新技术,通过将原污水系统隔油工序和新污水系统的间隙式进水均质罐、新二级浮选、生化处理和砂滤等五道工序的联合运行,系统改造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南充炼化总厂的生存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相似文献   

4.
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对硝基苯甲酸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工产品对硝基苯甲酸的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化工废水,主要含有苯甲酸、硝酸、硝基苯、对硝基苯甲酸等物质。采用微电解-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后,CODCr去除率达60%左右,并提高了可生化性。将预处理后的废水加入一定数量的厂区生活污水,再进行生化处理,出水CODCr、色度等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生化处理油田污水的新趋势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本文介绍了油田污水排放现状、特征和危害及生化处理在油田污水处理方面的成功应用。说明了生化处理在油田污水治理有着良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化工集中区污水处理厂现有流程处理效果差、出水超标的问题,对厂内原水及生化系统出水进行全面的水质特征分析,发现原水中含有大量卤代、含硫的杂环化合物,且出水中含有大量难生物降解的多环芳烃类物质及其分解产物。结合现场试验结果,在生化系统前增加臭氧氧化工艺,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生化系统后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再生工艺,使最终出水完全达到DB 32/939—2006《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生物所针对工厂实际研制的复合优势菌种解决了南充炼油化工总厂多年的环保难题。目前投资1500万元对工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外排污水水质达到国家综合排放一级排放标准。此次改造包括新建沉淀均质罐、两级气浮和生化池的新系统和旧系统两部分,在新系统中采用了大量新工艺、新技术,通过将原污水系统隔油工序和新污水系统的间隙式进水均质罐、新二级浮选、生化处理和砂滤等五道工序的联合运行,系统改造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南充炼化总厂的生存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农药化工废水水质复杂、可生化性差,采用传统生物工艺的处理难度大且效果不理想。针对国内某农药化工废水蒸发后产生的污凝水,采用常规生物处理后,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及氨氮(NH3-N)不能达到当地污水处理厂收纳标准的问题,该项目采用外部投加工程菌以提高原生化单元的污水理效能,并增设超滤和反渗透双膜工艺以保障出水水质。改造后的工艺系统调试表明,工程菌增效提升了生化处理单元对污水COD及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与67%),双膜工艺保障处理后,水质[ρ(COD)<500 mg/L,ρ(TN)<70 mg/L,ρ(NH3-N)<45 mg/L]达到下游污水处理厂的收纳标准。经成本核算,该厂污凝水处理项目运行成本为52.77元/t。工程菌增效/双膜工艺改造方案实现了对该厂污水的达标处理排放。  相似文献   

9.
采用物化-生化-物化工艺处理染料化工废水。在生化工段成功地运用了生物活性炭技术,克服了染料化工废水因可供微生物生长的养料少,含盐浓度高而影响生化处理效果的弊端,使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律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董利珠 《环境工程》2012,30(2):11-12,19
厂区生活污水有机物及悬浮颗粒含量高,可生化性好。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厌氧/好氧)处理生活污水,目前系统运行稳定,出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排放标准。设计处理能力为1 500 m3/d,处理后出水进入厂区回用水池。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辽化公司废水排放与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废水系统治理改造的必要性及实施方案的研究。对于上游生产装置排放的含油废水、合酸废水和高浓度 COD 有机废水,实行预处理的方案,力求降低废水中污染物的总量,给后续污水生化处理装置提高处理效果提供条件。在下游污水处理装置则实施局部的或全部的改造方案,提高生化处理装置的能力,确保污水总排放口的水质稳定的达标。  相似文献   

12.
氟化工企业的废水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中工业废水中氟化物浓度较高,该废水采用三级化学反应后经过沉淀-过滤深度处理,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后排放。而生活污水经过预处理-A/O池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后,部分出水回用用于企业回用,部分出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3.
提高含硫污水汽提装置的处理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岭炼油化工总厂的含硫污水汽提装置存在装置处理能力不够 ,净化水排放质量不达标等问题 ,通过系列技术改造 ,成功地将装置的处理能力提高到 90 t/ h,且净化水排放达标。  相似文献   

14.
青肯泡氧化塘位于大庆市,年处理化工废水约2000×104t.2005年5月对青肯泡氧化塘监测结果表明对化工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相似文献   

15.
以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两级UASB-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化工制药废水的设计内容和效果,工程规模30m~3/d,工程处理效果稳定,各项出水指标均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6.
南充炼化总厂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针对工厂实际研制的复合优势菌种解决了南充炼油化工总厂多年的环保难题。目前投资1500万元对工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外排污水水质达到国家综合排放一级排放标准。此次改造包括新建沉淀均质罐、两级气浮和生化池的新系统和旧系统两部分,在新系统中采用了大量新工艺、新技术,通过将原污水系统隔油工序和新污水系统的间隙式进水均质罐、新二级浮选、生化处理和砂滤等五道工序的联合运行,系统改造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南充炼化总厂的生存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城宽 《环境科技》2007,20(3):32-33
采用物理灭活与生物处理相结合的废水处理技术对药厂污水进行处理,高温灭菌灭活了废水中的病毒、病菌等,生化处理化解污水中大分子的有机物.工程实践表明:两者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处理后的水质能够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化广州化工总厂乙烯污水回用装置建成投用,生产装置产生的所有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场处理后将全部回用作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这样,广州石化每年可分别节约新鲜水和减少外排废水1000kt以上。化工生产污水经处理后作为循环补充水,这在国内乙烯行业属首例。广州石化乙烯污水处理装置是乙烯装置引进的配套环保装置,该装置由隔油、浮选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污泥处理单元和辅助单元组成,是一套先进的生化污水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19.
邵永康  黄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8):115-117,121
以某化工生产企业废水为例,介绍了水解酸化-厌氧-SBR工艺处理高浓度苯甲酸类生产废水的工程实例,该工程设计规模为70m^3/d,综合进水CODcr高达15000mg/L。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苯甲酸类废水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利用水解酸化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不仅有效地去除了77%的CODcr,还大幅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使BOD5/COD值由原水的0.33升高到O.54,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减轻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并使最终出水CODcr小于500mg/L,出水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农药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农药生产排放废水的特点 ,提出了清污分流、分质处理的思路 ,研究并实施了对农药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 生化处理技术 ,废水排放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96 )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