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第四纪冰期-间冰期的旋回中,寒冷气候的回暖经历了一个长时间过程,而冰消期的时间则相对较短。原地宇宙成因核素~(10)Be可以得到冰川退缩后冰碛物的暴露年龄从而揭示冰期-间冰期演化历史。本文初步总结了末次冰消期附近以~(10)Be暴露测年获得的冰川退却年代,并据此简要讨论末次冰消期的演化过程和驱动机制,包括太阳辐射和北半球巨大冰盖在末次冰消期启动过程中的作用,及其随后崩塌的冰筏对全球海洋和大气环流模式的影响,冰盖融化、海洋上涌产生温室气体与多个正反馈共同推动了冰期的结束。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咸水湖,研究该区域冬季湖泊冻融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为预测未来气候对青海湖水情变化提供重要的见解。根据冰的亮度温度值高于水的亮度温度值这一差异,使用2001—2018年MODIS MOD02QKM数据产品和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分别提取了青海湖开始冻结、完成冻结、开始消融和完成消融四个时间点的数据,综合分析青海湖湖冰物候特征变化,并结合气象数据,得出湖冰物候变化对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青海湖每年11月左右进入冰期,12月开始形成稳定的冰盖,次年3月或4月开始消融。湖冰覆盖时长和封冻期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整体上呈现出缩短的趋势,湖冰消融期整体上呈现出先缩短后增加的趋势;2001—2018年,平均首日冻结面积为8.15%,平均冻结速率为192.02 km2?d?1,开始冻结和完成冻结的日期略有延迟,开始消融和完成消融的日期已经大大提前;冬季温度越高,青海湖湖冰封冻时间越短,日照时数越长湖冰覆盖时长越短,对于湖冰消融期来说,降水量越多湖冰消融速度越慢,平均风速越大湖冰消融速度越快。初步认为,气温是湖冰冻融的主要因素,预测未来1—2 a青海湖冬季气温仍会呈现上升趋势,湖冰封冻时长也会出现缩短趋势。  相似文献   

3.
ENN精粹     
<正>气候变暖会致使格陵兰岛大的冰盖融化迅速Enn环境新闻精粹2017年11月10日《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气候变暖使科迪勒冰盖的质量在短短500年里减少了一半,研究认为格陵兰冰原也可能有类似的命运。科迪勒拉冰盖在"更新世"或最后的"冰河时代"这两个地质期覆盖了北美的大部分地区,与格陵兰冰原的质量相似。以前的研究估计,它在12500年前就覆盖了加拿大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但是新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希夏邦马峰北坡地区夏末降水化学特征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 997年 8— 9月野外工作期间 ,在希夏邦马峰北坡达索普冰川高海拔区 ( 2 8°33′N ,85°44′E)采集到一批大气降水样品 .样品化学分析结果表明 ,达索普冰川高海拔区夏末降水化学成分中NO3- 浓度最高 ,Mg2 浓度最低 .海盐离子浓度在海洋性气团降水中高于局地大陆性气团降水 .同全球其它偏远地区比较 ,本区夏末降水的主要离子浓度较低 ,与南极和格陵兰冰盖内陆地区雪冰相当 ,表明希夏邦马峰北坡地区夏末大气环境相当“洁净” ,可代表全球偏远地区大气降水的本底状况 .达索普冰川区夏末降水的 pH值 (平均值为 6.0 )和主要离子浓度表明 ,本区夏末大气降水受人类排放污染物的影响很小 ,同时降水的电导率较低而且变化较小 .  相似文献   

5.
由于人类活动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有更大的全球性灾难风险,这是最近英国气象局(Meteorological Office)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的.报告关注全世界会接近温度的阈值,将引发不可逆转的巨大影响.报告的题目是:“避免危险的全球气候变化”,报告列出证据表明格陵兰冰层(仅次于南极冰层的北半球最大冰层)可能已经开始融化,如果格陵兰当地气温比目前平均气温高出2.7℃,则可能是引起冰层不可逆转融化的阈值.但这一数值已处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GCC)预测的本世纪温升的范围内.科学家预计,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就…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东部大气降尘量的空间和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晋昌  康晓云  高婧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10):1729-1735
2012年,黄土高原东部未发生明显沙尘事件,降尘主要表现为常态化的非尘暴降尘.对2012年该区18个站点降尘量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降尘量为89.27t/(km2×a),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占全年的53.69%、22.45%、8.44%和15.42%;降尘量季节变化主要受风速影响,但高的降水量和NDVI指数也可以减少降尘量;在现代气候背景下,研究区各季节非尘暴降尘均主要为地方性粉尘,春、冬季降尘中远源粉尘含量相对较高,总体来说,黄土高原东部已很少接收西北干旱区的远源粉尘;与地质时期风尘通量相比,黄土高原现代降尘量表明现代气候可能处于间冰期较为暖湿的时期,并且倒数第2次冰期和末次冰期的整体气候环境可能类似于黄土高原西部现代3、4月份的气候,而倒数第2次间冰期和末次间冰期则类似于黄土高原东部现代5、6月份的气候.  相似文献   

7.
青海东部岩溶发育在青藏高原持续隆升的高海拔、高寒的构造和气候背景,具有其独特性。岩溶水作为气候记录档案不仅记录了古气候的变化,也对岩溶发育特征及其变化有所反映。本文通过青海东部岩溶水的H、O、C同位素组成,探讨温度和湿度变化,揭示气候变化下青海东部岩溶发育的响应。结果表明,青海东部地区岩溶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和HCO3-Ca·Mg型为主,水化学组分来源于碳酸盐岩的溶解,岩溶水末次冰盛期以来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从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早期,总体温度较低,降雨量较多,并在青藏高原持续抬升的地史阶段的夷平面塑造下,青海东部地区形成了独有的高寒-高山岩溶地貌。其中,青海湖流域降雨量较少,温度偏高,岩溶发育不强烈。湟水河流域气候变化频繁,总体气温较低,降雨量较多,是岩溶主要发育地区,且岩溶发育良好。在末次冰盛期,青海东部气候寒冷,降雨量偏多,岩溶较为发育;进入全新世冰后期,气温开始回升,降雨量减少,限制了青海东部岩溶发育强度和深度。末次冰盛期是青海东部地区地表岩溶发育主要时期,岩溶发育方式主要以冻融、冰劈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8.
北极的烟雾     
北极浮冰上空的一层迷惑不解的烟雾被证明是大气污染的产物,它说明地球北极冰帽正在进行着灾难性融化。罗得岛大学海洋专业的兰恩教授在纽约科学家创议召开的一次污染物会议上说,这种烟雾是当他在五十年代乘气象飞机在北极圈作例行飞行时就开始注意到的现象。而在世界浮冰最多的南极上空至今尚未发现同样的烟雾。兰恩教授说,分析表明这种烟雾是由硫、  相似文献   

9.
环球扫描     
两极秋千效应在末次冰期(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时代,格陵兰岛和南极洲之间千年温度尺度变化的异步关系已经导致了两极秋千效应,而这种两极秋千效应使大西洋的经向环流发生了逆转变化。过去数千年,南极洲与北大西洋之间的温度变化幅度大约在1至3度之间。这两个不同的冰芯被欧洲南极冰  相似文献   

10.
国际冰雪委员会所作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喜马拉雅冰川正在加速消融,其消融的速度比世界上任何冰川消融的速度都要快。如果按目前这种速度继续下去,到2035年喜马拉雅冰川将可能不复存在。科学家在对喜马拉雅山地区众多冰川中的一个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这个原以为经过1997年寒冷的冬季后体积会有所增大的冰川到1998年却进一步缩小了。有关专家说,冰川加速消融导致的危害不仅是洪灾,致使冰川湖泊湖水泛滥,发生泥石流,田地被淹没,而且冰湖干涸后,河流必将缩小,随之而来的就是干旱。他们认为,由于受全球变暖及季风活动和作用加…  相似文献   

11.
正从19世纪开始,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不断增加,使地球持续变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工业化前上升1.6-4℃。温升达到1.5℃时,气候危机就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为作为吸收热能主力的海洋,温度会持续升高,导致海平面上升;而温升达到2℃时,极地冰川和冰层的融化几乎无法逆转,将会加剧海平面的上升。根据研究统计,如果把冰盖消融的效应计算在内,到2100年,海平面将会上升80-150cm,这将会导致数以亿计的人口被海平面上升波及,因沿海低海拔地区被淹没而不得不向内陆迁徙。我们面临的问题还远不止于此。1980年以来,  相似文献   

12.
<正> 地球化学家关心的是化学元素在地球(和宇宙)中的分布及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的再分配。今天,他们更多的是关心各个地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和地核)中所发生的物质的流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地球的对流方式发生了改变,随之地壳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 就地球的外部(包括我们的环境)而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由于人类活动惊人的增加,这种物质  相似文献   

13.
"一个大四毕业生为何如此执著自己的私人航天梦想?" 在正式采访胡振宇之前,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子里盘旋。 曾经有一个理论是这样讲的:如果你有一个创意,让你激情澎湃,特别想立刻去离职创业,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好先冷静三个月,看看三个月后你是否还有这种创业的冲动或激情。 如果答案肯定的话,那么你就可以开始做了。否则,这只是一个热情的冲动而已。对于常人来说,三个月就足以消磨掉"创业"的激情,而胡振宇已经坚持了三年了。而这时,他大学还尚未毕业。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福州盆地首山路ZKCS钻孔岩芯的AMS 14C及光释光(OSL)年代测试、岩性特征、黏土浑浊水电导率值和地球化学元素测定、粒度分析以及硅藻鉴定,对钻孔沉积物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并与ZK004钻孔结果进行对比,结合全球古气候及区域构造记录,确认首山路ZKCS钻孔记录了两次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第一次海侵结束时间约50 ka,第二次海侵发生在全新世期间.两次海侵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同,第一次海侵发生在MIS3早期,对应于前人命名的"福州海侵",主要原因是区域构造下沉,加之此时古气候变暖引发海面上升;之后由于盆地内部的不均匀沉降,再次发生抬升,导致ZKCS钻孔记录的海侵较早结束、海侵层埋深较浅;全新世海侵即前人命名的"长乐海进",强度比前一期强,为冰后期全球气候变暖和海面上升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可能还伴随着盆地的下陷.  相似文献   

15.
冰川与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保护等有着密切关系。根据前人测得的嘎尔琼沟冰碛物10Be暴露年龄,以及冰川塑性流动理论重建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MIS3)以来12次冰进期古冰川表面高程和厚度分布,并分别运用积累区面积比率法(accumulation area ratio,AAR)和面积-高程平衡率法(area altitude balance ratio,AABR)重新估算各期冰川作用的平衡线高程(equilibrium-line altitude,ELA)。结果显示:(1)该冰川面积从MIS3时期的18 km2减少为现在的7.5 km2,小冰期(Little Ice Age,LIA)以来锐减;(2)冰川体积从MIS3时期的1.909 km3减少为现在的0.703 km3,缩减1.206 km3;(3)ELA自MIS3以来上升296 m或227 m,MIS2早期以来上升220 m或178 m,末次冰盛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以来上升206 m或169 m,早全新世以来上升169 m或144 m,新冰期以来上升113 m或108 m,LIA以来上升79 m或85 m。通过区域对比发现,从30 ka BP开始,青藏高原总体上趋向干旱化,嘎尔琼沟冰进规模逐次减小是对干旱化气候背景的响应。新冰期研究区冰川萎缩速度加快,可能与青藏高原季风在同时期的显著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6.
暖冬:瑞典最大湖泊的浮游藻类种群是否受到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世纪90年代,瑞典的冬天变得比较温暖,结果冰雪消融的时间和春天浮游植物的更替开始得较早.甚至春天的气温也已变暖,导致夏天的藻类提早开始生长.浮游植物生长提前至春天开始,导致它们的生长期至少延长1个月.虽然从5~l0月平均的浮游植物总生物量还没有增加,但春天和早夏时,温度敏感的藻类种群诸如蓝绿藻和绿藻的生物量在90年代就已增加.尚未发现其它种群的生物量有增加.考虑到某些通常在夏季发生藻华的蓝藻如鱼腥藻、束丝藻和微囊藻可能有毒,暖冬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上新世阶段青藏高原北部是否存在显著隆升事件这一问题目前依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研究尝试利用沙尘气候模拟方法对上新世高原隆升的可能性做一评估。北太平洋风尘记录显示亚洲内陆干旱化在三到四百万年存在非常显著的增强,这可能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冷和/或青藏高原隆升引起的。基于此,我们利用一个耦合了沙尘模块的气候模式,通过一系列敏感性试验测试大气沙尘沉积通量对于上新世以来主要气候强迫,包括冰盖变化,海表温度,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青藏高原北部地形的响应。可能引起粉尘通量变化的大气环流和沙尘源区面积两个因素的改变在试验中都被考虑。模拟结果表明,冰盖扩张、海表温度下降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下降这些全球变冷因素仅能解释中上新世和末次盛冰期北太地区粉尘沉积通量改变量的约三分之二,而剩下的三分之一需要归因于青藏高原北部的隆升。高原北部的隆升可以显著恶化内陆干旱状况从而提升大气粉尘浓度,支持了上新世高原北部存在明显隆升事件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8.
夏季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营养限制的现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001年7月23日到8月15日期间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进行了浮游植物限制因子测定的现场培养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冲淡水域磷为浮游植物生长的显著潜在限制因子,离岸较远的远河日海域氮是潜在限制因子,中间海域是磷、氮潜在限制过渡区。在调查海域范围内硅和铁不是潜在限制因子。如果水体中存在对浮游植物的某种限制因子,浮游植物的生长将明显受到限制,一旦消除这种限制因子,浮游植物就会快速生长。发生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uans)赤潮时,受捕食压力的影响,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现存量很低,一旦捕食压力被解除,有充足的营养条件下,浮游植物会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寻西安雾霾气溶胶典型生消扩散特征,对2019年最后一场雾霾(简称末场雾霾)开展了高分辨WRF-Chem(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to Chemistry)模拟,并结合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以及特殊观测数据(西安理工大学气象站、粒谱仪、太阳光度计观测等),对末场雾霾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与气溶胶条件进行了综合诊断,研究结果如下:①通过与观测数据对比表明,模式较好地再现了雾霾生命史(发生于12月20—25日,于23日上午发展为重度霾).②四川北部是此次雾霾的发源地,在雾霾形成初期,沿着低矮地势存在一条输送通道(青川县-康县-徽县-两当县-秦岭西部低矮地形与青藏高原东部山脉之间的豁口-宝鸡-西安).③特殊的地形使得西安易于滋养雾霾,而较大尺度的秦岭山脉并不能完全阻挡西安雾霾的形成与扩散.④通过对比2019年首、末两场雾霾,揭示了两场雾霾气溶胶的共性特征:雾霾天气背景下,PM2.5的组份以有机碳为主(接近或突破40 μg·kg-1);偏北风是西安雾霾消散的关键因子(底层持续6 m·s-1以上的平均风速,即可以吹散雾霾),雾霾消散时先从底层开始消散.  相似文献   

20.
正一、问题的产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邻避问题的原理并不复杂。某个项目带有一定范围的外部性是问题产生的基础。项目的外部性如果为零,那么就不存在对其他群体的影响。外部性的范围如果大到一定程度,如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则问题本身将成为国家或国际层面的公共治理问题,不再仅仅涉及"我的后院"。这时候,个人或特定范围内的人群所承担的外部性损失将等于或低于社会边际损失,而阻止这种损失,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