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斐敏  林新财 《安全》1995,16(4):37-39,9
现在,我省的原煤产量和刚建矿初期相比,已经翻了几番。可是煤矿的形象,在社会上却仍然不太好。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事故多,不够安全。我省和统配矿相比伤亡率(指百万吨死亡率,下同)的差距是不小的。为什么长期以来。安全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并且某些单位有上升的趋势呢?笔者考虑这与人们的认识不够一致,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有关。有些人认为,机械化程度低,技  相似文献   

2.
近期来,企业安全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企业安全化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安全化?建设什么样的安全化?安全化建设应遵循什么规律?即怎样建设安全化,我觉得应当首先认清这四个基本问题。否则,安全化建设有可能流于形式,甚至偏离方向,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4.
5.
天捷集团是国家中型企业,现有职工1068人,产品主要生产水泥、锆、包装材料,复合农药和钴等五大系列产品,年销售11亿元。1997年12月,集团成功地以买断企业净资产的形式建成了集体不参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真正成为“四自”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产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安全生产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使安全生产纳入议事日程,通过狠抓薄弱环节和全面落实目标管提责任制,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但是,现有的安全生产工作仍不能适应当前深化改革和经济建设发展形势的需要。1存在的问题1.1有些单位的领导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轻管理,放松了现场安全检查与监察工作。1.2许多企业安全投入严重不足,企业设备陈旧老化,带病运行,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1.3一些基本工程、产品转项和技改项目仓促上马,没有严格实行‘三同时”,尘…  相似文献   

7.
8.
9.
落实“企业负责”靠强化干部安全职能上钢五厂第一炼钢厂厂长朱希圣决策制订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我厂强化了干部的安全职能,取得了好效果。1、谁主管谁负责,责任到人。我作为分厂行政一把手,每年元月初组织召开安全年会,在认真总结上一年有效...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作业环境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安全生产的好坏。为此,我厂在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作业环境安全化的方面下功夫,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强化组织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变、条例,形成五个系统的保证体系。 1.行政方面,建立以经理、厂长为首的安全决策指挥体系,一级保一级,一级抓一级。2.政工方面,建立以党委书记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安全工作中。3.从安全业务方面建立以安环处领导的安全业务保证体系。4.工会方面,建立以工会主席为首的群众监督检查体系。5.共青团工…  相似文献   

11.
12.
一个行业或企业事故频繁.虽然多与领导干部官僚主义、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制度不健全有重要关系,但是,都离不开缺少必要的科学管理方法这个更直接的重要原因。 几十年来,多数企业的安全工作,一直处于经验管理状态,主要是围绕着事故转,工作方法行政化,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行着事故后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缺少科学分析与预测,很少运用现代安全管理技术与方法,对事故的潜伏形态与触发可能性茫然不知或知之甚少。出了小事故,只要不超指标,就不在乎;出了大事故,则吓一跳,“痛”一下,忙一阵,过后一切如常。有些领导部门也往往是下边出了重大事故,就强调…  相似文献   

13.
就当前体制转换阶段中如何搞好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首先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企业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把安全当作效益抓,再次必须切实抓好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看法,以期促进企业的安全工作上一台阶。  相似文献   

14.
15.
简要论述了现代安全科学管理的特点及在企业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谈安全管理的到“底”到“边”钟永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向被企业安全人员作为管理经验。然而这“底”和“边”究竟如何才能到,人们讲的似乎并不很多,还有待探求。笔者思忖再王,认为借用体育运动术语“接力”来作比喻较为贴切。但这种“接力”不是“接力赛跑”,...  相似文献   

17.
吴瑞祥 《安全》2000,21(2):45-47
1993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决定,对全国安全生产领导体制进行变动,由劳动部代表国务院综合管理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行使国家监察的职权。并确立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即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并且明确指出:企业负责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和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19.
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栾柯,盛登杰,秦广武,费春申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已由“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规守纪”的新型管理模式。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与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