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张灏  金鑫 《化工环保》2007,27(5):468-472
将废锂电池正极用酸溶解,再分别采用分步沉淀法和吸附沉淀法去除废锂电池液中的Fe^3+,Al^3+,Ca^2+,Mg^2+,抽滤后得到含CoSO。的滤液;用NaHCO3作沉淀剂,对CoSO4滤液进行沉淀反应,将得到的沉淀物过滤、洗涤、干燥后得CoCO4粉末;将CoCO4粉末进行煅烧后得Co3O4粉末。实验得出的制备CoCO4粉末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50℃,用NaHCO,作沉淀剂;制备Co3O4粉末的最佳工艺条件: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大于4h。在该条件下得到的Co3O4粉末符合锂电池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制备固体超强酸SO2-4/Fe2O3,并测定其红外光谱,首次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合成阿斯匹林.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等对水杨酸酰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收率可达88.8%.SO2-4/Fe2O3对合成阿斯匹林的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是能代替浓硫酸作为水杨酸乙酰化的对环境友好的优良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硫酸渣制备高纯度硫酸亚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铁硫酸渣为原料,采用酸浸一还原-除杂-结晶-重结晶-干燥工艺,合成高纯度硫酸亚铁.通过反应温度、反应时闻对硫酸渣中铁的浸出率的影响,以及结晶温度、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于燥时间对硫酸亚铁产品纯度的影响做分析实验,得出最佳酸浸条件:硫酸渣与硫酸的固液比为1:3,硫酸质量分数为20%-2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 h,搅拌强度为200 r/min;最佳结晶精制条件:结晶溶液pH值1:3,温度为60℃,温度海60℃;除杂最佳条件:pH值约为4.5;冷却结晶温度控制在20℃,结晶秣过程为30℃于燥6 h.  相似文献   

4.
采用Fenton氧化法处理石化含油废水生化出水,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优化了反应工艺条件。正交实验得到各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溶液初始pHH_2O_2投加量n(H_2O_2)∶n(Fe~(2+))反应温度。实验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溶液pH 4.0,H_2O_2投加量3.00 mL/L,n(H_2O_2)∶n(Fe~(2+))=10,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60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COD可降至60.33 mg/L,COD去除率达61.33%。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分别采用超声(US)-Fenton氧化和紫外光(UV)-Fenton氧化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生化出水,COD去除率分别达76.77%和80.23%。但单一Fenton氧化、US-Fenton氧化和UV-Fenton氧化工艺对NH_3-N的去除效果均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制备固体超强酸SO2-4/Fe2O3,并测定其红外光谱,首次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合成阿斯匹林。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等对水杨酸酰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收率可达88.8%。SO2-4/Fe2O3对合成阿斯匹林的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是能代替浓硫酸作为水杨酸乙酰化的对环境友好的优良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法处理模拟酸性红B染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文军  胡翔  康灵玲  邵磊 《化工环保》2012,32(5):393-396
采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处理用酸性红B配制的模拟偶氮染料废水,考察了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酸性红B降解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处理酸性红B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2O2加入量49.0 mmol/L,Fe2+加入量2.0 mmol/L,反应温度25℃,初始废水pH 3~6.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反应5min时,酸性红B去除率为99.8%,COD去除率为62.3%;反应60 min后,酸性红B去除率为99.9%,COD去除率为80.0%.Fenton试剂催化氧化降解酸性红B的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7.
硫酸生产中废钒催化剂回收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2SO4浸取、NH4HSO3还原、NH4NO3氧化、KOH精制的方法回收废钒催化剂中的V2O5。实验结果表明,还原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NH4HSO3)/n(V2O5)=1.10,还原反应温度90℃,还原反应时间2.0h。氧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KOH)/n(VO^+)=1.10,氧化反应温度60℃,液固比8,氧化反应时间60min。该方法V2O5回收率达90.3%以上,V2O5纯度达82%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制的负载型CuO-ZnO-CeO2/γ-Al2O3催化剂,常温常压下通过紫外辐照-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酸性大红GR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催化剂加入量、H2O2加入量、废水pH、反应时间、初始酸性大红GR质量浓度等对废水脱色率的影响。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酸性大红GR质量浓度200mg/L,催化剂加入量10.0g/L,H2O2加入量2.0mL/L,废水pH4,反应时间2h。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脱色率达99.33%。  相似文献   

9.
陈奇奇  徐明德 《化工环保》2014,34(4):348-351
采用二次缩合反应预处理高浓度酚醛树脂生产废水。一次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醛加入量0.010 0 mL/mL,Ba(OH)2加入量0.005 g/mL,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85 ℃。最佳工艺条件下的一次反应COD去除率为 52.9%。二次反应中,当反应温度为80 ℃、反应时间为3 h、尿素加入量为3 g/L时,二次反应COD去除率最高,为31.5%。COD=85 000 mg/L、ρ(挥发酚)= 12 000 mg/L、ρ(甲醛)=6 740 mg/L的废水经两次缩合反应处理后,出水中COD=27 400 mg/L,COD的总去除率为67.8%;ρ(挥发酚)=2 400 mg/L,挥发酚的总去除率达80.0%;ρ(甲醛)= 980 mg/L,甲醛的总去除率达84.9%。处理1 t废水还可回收酚醛树脂6.75 kg。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以 CaO 为沉淀剂去除废碱液中 SiO2回收 NaOH 的工艺,研究了各工艺因素对siO2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aO 沉淀除去废碱液中 SiO2的最佳工艺条件为:CaO 与废碱液中 SiO2摩尔比 3.0,反应温度80~95℃,反应时间 40~60 min,搅拌转速 200 r/min.在此条件下,S...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含铝、钴的化肥废催化剂为原料制备硫酸铝钾(明矾)的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化肥废催化剂粒度为300目、硫酸浓度为9 mol/L、浸取时间为30 min、用K2CO3调滤液pH至1-2。在该条件下制备的KAl(SO4)2·12H2O产品纯度为98.2%,达到日本工业标准(JIS K1473-1970)工业级纯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打浆水洗除Cr(Ⅵ)—电渗析除Cr(Ⅵ)—碱浸提铝—碳酸化分解法精制Al_2O_3"的新工艺处理含铬铝泥(以下简称铝泥),并回收Al_2O_3。实验结果表明:铝泥在70℃下经3次打浆水洗后,w(Na_2CrO_4)(以干铝泥计)降至5.0%;采用电渗析除Cr(Ⅵ)工艺可有效去除铝泥中以结合态和结晶态形式存在的Na_2CrO_4,在55 V直流电压下电渗析6h后铝泥中的w(Na_2CrO_4)降至0.98%;在碱浸温度为100℃、碱浸时间为3 h、NaOH质量浓度为150 g/L的优化碱浸条件下,铝浸出率(以Al_2O_3计)高达90.0%;经3次碳酸化分解处理后,Al_2O_3产品的纯度达98.65%,满足GB/T 24487-2009《氧化铝》中的一级标准,Al_2O_3回收率为96.37%。  相似文献   

13.
蒋银峰  朱梦冰 《化工环保》2018,38(5):605-608
以含铝废硫酸和废铝渣为原料制备聚合硫酸铝(PAS)。优化了废铝渣的酸溶条件,确定了合适的稳定剂和碱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溶反应温度为80 ℃、酸溶反应时间为40 min、以20 g/L Ca(OH)2溶液为碱化剂、以加入量为60 mg/L的固体柠檬酸为稳定剂的条件下,制备的PAS比聚合氯化铝(PAC)和Al2(SO43具有更优异的混凝性能。该工艺可回收利用废铝渣和含铝废硫酸,从而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浸取—抽滤分离—减压蒸发—结晶的方法处理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合成废渣,回收其中的氯化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液固比、浸取温度、搅拌时间对氯化钠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浸取温度为30℃、搅拌时间为30 min、液固比为15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氯化钠回收率为81.53%。回收氯化钠产品符合GB/T 5462—2003《工业盐》精制工业盐一级标准。采用本工艺每处理1 t TAIC合成废渣可节约费用3 064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陈莉荣  陈毛毛  刘文 《化工环保》2015,35(3):318-323
以拜耳法赤泥为原料、Na Cl为助溶剂,采用酸浸法溶出赤泥中的铁、铝元素,再与硅酸钠、硫酸氧钛反应制备出高效混凝剂含钛聚硅酸铝铁(T-PSAF),并将其用于模拟亚甲基蓝印染废水的脱色。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为8 mol/L、液固比(硫酸体积与干赤泥质量之比)为14 m L/g、酸浸温度为80℃、酸浸时间为80 min、Na Cl加入量为0.10 g/g(以干赤泥计)的优化酸浸条件下,铁、铝的浸出率分别为88.25%和73.21%;在n(Fe+Al)∶n(Ti)∶n(Si)=0.3∶0.3∶1、熟化p H为4~5、熟化时间为2 h、混凝剂加入量为25 m L/L的优化混凝条件下,初始亚甲基蓝质量浓度为10 mg/L的废水的脱色率可达87.1%,而当初始亚甲基蓝质量浓度增至150~200 mg/L时废水脱色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制聚合氯化铝铁和白碳黑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粉煤灰制备聚合氯化铝铁和白碳黑.该法共分一次酸浸、碱溶、焙烧、二次酸浸4个阶段.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一次酸浸阶段酸溶温度100℃,碱溶阶段m(氢氧化钠):m(活化高硅渣)=0.6,二次酸浸阶段m(碳酸钠):m(灰渣A)=0.8、盐酸质量分数20%.在此条件下Fe~(3+)和Al~(3+)的总浸出率分别为96.54%和86.67%.主要产品聚合氯化铝铁的质量符合GB15892-2003<水处理剂聚氯化铝>的标准;产品白碳黑的质量符合GBl0517-89<沉淀二氧化硅>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用废铝渣制备聚合硫酸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雷  赵雅芝  全燮  陈硕  赵慧敏 《化工环保》2005,25(5):382-385
将铝材厂前处理过程产生的废铝渣用硫酸溶解,然后加入有机添加剂等进行聚合反应,制备新型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铝(PAS)。用PAS与聚合氯化铝(PAC)进行絮凝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硅藻土浊度水、水源水和工业废水等,PAS比PAC具有更优异的除浊、脱色、去除COD和悬浮物的效果。该工艺既可回收利用废铝渣,又可省去废渣处置费用,为废铝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The fine particle size frac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or bottom ash is often problematic because reuse applications for this material are limited. In these experiments incinerator bottom ash with a particle size of less than 8 mm was processed using conventional ceramic production techniques involving wet milling, drying, compacting and sintering. The effect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sintered density, microstructure, acid neutralization capacity (ANC) and the release of metal ions as a function of leachate pH are reported. Sintering at 1080 degrees C produced samples with maximum density. This material contained diopside (CaMgSi2O6), clinoenstatite (Mg2Si2O6) and wollastonite (CaSiO3) as the major crystalline phases. The acid neutralization capacity of sintered samples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milled bottom ash, and further reduces as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is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leaching of Ca from sintered ash samples under all leachate pH conditions. Heavy metals present in the incinerator bottom ash included Cr, Cu, Ni, Zn, Cd and Pb. Sintering under optimum conditions reduced the leachable fraction of these metals under aggressive acid conditions (leachate pH 3) by factors ranging from 90% for Ni to greater than 99% for Cr, Cd, Zn and Pb.  相似文献   

19.
以电炉炼锡废渣为原料,经过酸浸处理去除Fe元素后,再用沉淀法制备白炭黑。探索了制备白炭黑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采用XRD、FTIR、SEM及粒度分析等技术表征了白炭黑产品的物相、形貌、粒径及其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白炭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 OH溶液浓度8 mol/L、固液比1∶10(干燥废渣质量与Na OH溶液体积比,g/m L)、搅拌速率300 r/min、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6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白炭黑产品中Si O2质量分数达92.8%。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白炭黑产品是由近似球形的颗粒聚集而成的无定形非晶体水合二氧化硅,粒径为95~200 nm的颗粒约占87.5%。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水萃取分离技术回收聚醚残渣中J的聚醚和膦酸二氰钾,考察了萃取温度、结晶温度、水洗条件等因素对产品回收情况的影响。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聚醚回收率大于75%,磷酸二氢钾的平均回收率为70%.工业化试生产得到磷酸二氢钾和聚醚的产品质量分别达到HG2321-92工业品一级标准和该厂制定的GEP560S企业标准。该技术具有聚醚和磷酸二氢钾回收率高、工艺简单等特点,且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