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heIdeologyofWhichHumanBeinginHarmonywithNatureCaiShouqiu3从“是”中推导出“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观”的基本认识论刘文认为能否从“是”中推导出“应当”是自然主义生态伦理观所面对的一个最主要的理论难题。笔者认为,从人与自然关系的“是”推导出环境道德或生态伦理的“应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环境道德或生态伦理学的共识,且是当代生态伦理得以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愿意、不承认甚至反对从人与自然关系的“是”推导出环境道德或生态伦理的“应当”,恰恰是传统的或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海城市过去几年生态建设的调查研究,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海城市生态建设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对今后的生态建设提出对策分析,提出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工业文明生态文明转变,提倡生态道德,坚持以人为本,自觉维护人类生存条件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自觉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国家级生态区建设为契入点,全面开展生态建设。努力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的新海城。  相似文献   

3.
章阐述了生态伦理学上人对自然态度的两种观点,人对自然价值取向的转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调节的特征、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SARS病毒来源,指出了由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和违背自然法则,造成烈性传染病的传播,提出人类必须珍重和保护大自然,遵循生态道德观念,建立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5.
卜欣欣 《环境导报》2002,(12):38-38
环境教育,又称绿色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简言之,环境教育就是关于如何学习照顾好地球、他人和我们自己的问题。环境教育以影响人们关于环境的价值、态度和行为为目标,本质上是告诉人们环境是你自己的。这种价值观的培养目标确定了环境教育的三个核心理念,即:生态意识、生态道德和生态审美,三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
《中国ISO14000认证》2007,(B12):51-57
当前我们面对两个基本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生态和道德问题。如何使加快发展和人类发展协调起来呢?如何阻止毁灭环境和威胁所有生物生存的大灾难呢?又如何能逆转现在已经发生的负面影响呢? --John Paul Ⅱ教皇,欧洲环境署的演讲 L’Osservatore Romano,2606 1996[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范冬萍 《环境》2003,(7):40-41
为动物解放和动物权利提供哲学及伦理学的依据一直是西方哲学家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关于道德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广到非人类的讨论,在近代早期,是围绕动物活体解剖实验问题的讨论而展开的。洛克认为,动物能够感受痛苦因而能被伤害,对动物的这种伤害在道德上是错误的。但是,这种错误不是源于动物的天赋权利,而是源于对动物的残忍给人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魏智勇 《环境保护》2011,(19):64-65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资源大省和我国北部的生态屏障,近年来对自然资源的超强度开发和低水平利用,使当地生态环境面临着逐渐恶化的趋势。结合实际,建立具有内蒙古区域特色的生态环境道德保障体系,对于促进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自身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生态环境道德保障体系旨在推动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根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道德模仿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阐明了道德模仿的两阶段说,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道德模仿对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大发展时期,而国家的发展强大取决于教育,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现在教师队伍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不容忽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本论述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创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包括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学道德和交际道德;而为了使职业道德建设有必要的社会环境保证,国家要继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构建良好的社会风气作保障。  相似文献   

11.
道德灌输妨碍或阻止了个体自主地进行理智思考和判断,并造成了道德无思及道德冷漠的后果。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引导学生过一种有思的道德生活,承认个体独有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价值探询与价值思考,从而避免道德灌输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老百姓没有意识到,他们一些不经意的习惯也会给环境带来污染,所以我们要主动走出去,向老百姓宣传环保知识。"荔湾区环保局局长郭泽果认为,抓环保宣教工作应成为城区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原来只有梦的组织,没有梦的素描,如今是圆了自己的梦啊!"荔湾区环保局副局长吴英霞感叹道。吴英霞的这个"梦",就是站上讲台当老师,荔湾区环保局的环保宣讲团的组建,为吴英霞所属的宣讲队伍,搭造了一个"讲台"。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2015,43(3)
当前,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中,作为核心内容之一的生态保育严重滞后,亟需确立“生态立国”战略,全面推进生态保育的主流化.为此,建议在“两型社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增列建设“生态健康型”社会的内容;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政策体系上增设“改善生态”的基本国策;在法制保障上制订“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法”、“生态保育法”和“湿地保护条例”、“生态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推进法律体系的生态化;在监管体制上组建“生态建设部”,革新国家生态治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中,作为核心内容之一的生态保育严重滞后,亟需确立"生态立国"战略,全面推进生态保育的主流化。为此,建议在"两型社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增列建设"生态健康型"社会的内容;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政策体系上增设"改善生态"的基本国策;在法制保障上制订"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法"、"生态保育法"和"湿地保护条例"、"生态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推进法律体系的生态化;在监管体制上组建"生态建设部",革新国家生态治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古往今来一切社会活动的道德终极目的,这是不证自明的公理,具有先在的规定性。教学是一种育人成才的道德性社会活动实践,因此,追求人的幸福也就构成了教学活动的道德终极目的,而实现学生幸福是教学幸福的先在性要求。学生幸福具有多重意蕴,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生理幸福、心理幸福与伦理幸福等层次。在当前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结果等方面综合关注学生幸福,促进学生幸福的辩证实现,这是教学活动的终极道德追求与伦理使命。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教育是引导学生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化--生态城市建设的软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生态文化的内涵以及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软件作用。城市的生态文化建设应该从物态、行为、体制、心智四个层面进行,并且互相促进,形成一个循环的整体;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利用教育和宣传积极培育生态意识,同时加强生态体制这一保障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生态占用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秦皇岛市及其各区县的生态占用进行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以生态占用评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伦理学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补偿遵循“谁破坏,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是符合生态伦理学原则的。发达国家对当今世界生态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无偿援助。国内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负有责任和义务,国家应从宏观调控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给贫困地区居民以更多的补偿。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制定相关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政策,建构相应的社会组织机构,还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下,从伦理层面上加强对待自然的道德自律,确立正确的道德自律原则,以此来规范自身的实践行为,为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谐提供必不可少的伦理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