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国第一个排污权交易平台在浙江省嘉兴市揭牌成立,排污权转让有了专门的二级市场。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的成立,意味着中国的排污权有偿转让开始从单个企业行为向规模化、制度化迈进。
●近日,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批复江苏省在太湖流域开展以水污染物排污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这是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又一新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3.
2005年末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北京大学法学院三位教授及三位研究生于2005年12月7日向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了国内第一起以自然物(鲟鳇鱼、松花江、太阳岛)和六位师生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最基本功用之一,在于改善民生,低碳经济亦当成为这一战略目标的催化剂和助推器。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看,低碳化是大势所趋。理解与设计低碳经济,需了解何为最基本的国情。最现实的国情,就是工业化持续进行、能源选择余地少、技术不全面、人口压力大。要创新思维实现碳减排的既定目标,可行路径有二:一为开征碳税,二为建设排污权交易体系。 相似文献
5.
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需要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发风能资源、利能风力发电在我国虽然只有数十年,但发展却很快。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有巨大的环保意义,也有突出的经济效益。本文从风能利用的意义和社会需要展开论证,结合我国风能资源利用的概况,特别是结合风电装机最多的新疆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从多侧面论述了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家和省应尽快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好让水源保护区群众收入、地方财政、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同步,从而建立起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增长速度、增长方式和增长动力等均将发生深刻变化,对环境管理也将提出新的要求,机遇和挑战并存。一、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环境保护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一种工业化条件下的生态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指导人类经济活动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倡导经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封闭反馈式流程,使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以从根本上消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相似文献
9.
10.
正如人们所常说的,徒法不足以自行,公益诉讼制度建立之后要能有效发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效益,关键还在于各法律规定的机关与有关组织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组织的功能,就是替社会发现问题和困难,并通过自身的持续挖掘和提炼,把这些困难投料到社会生态系统中,逼迫社会的生理和心理讨论和接应,最终给出一些共识性的应对方案,慢慢地沉淀为人类共识的一部分,为政府和企业所遵守的执行。社会组织的创新过程有助于政府拓展其业务领域,社会组织的道德追求有利于避免企业沦落到无道德感的泥潭,社会组织持续的业务追逐有利于社会组织自身永远处在社会的边缘并保持高度的清醒和敏感。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科学发展观已成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纲领和原则.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我们要把环境保护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让全社会都来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制度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减排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相对于"控制、命令"型的政府主导的节能模式,运用市场化机制促进节能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具有其独特的资源配置优势。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近年来虽有较大的发展,但在信用体系建设、融资平台建设、能效评估体制和政府采购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4.
计算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也对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构成了较大挑战。互联网服务中产生的云计算催生了新型的"复制"概念和数字作品版权的收益难题。面对网络时代的著作权问题,我国立法者应当考虑借鉴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的相关意见,不将云计算缓冲认定为著作权意义上的"复制";在SAAS软件"出租"的情形下,通过立法确立"数字化作品出租权",在保障云计算业务顺利成长的同时,避免因缓冲和软件按需使用的法律性质不明而可能造成的司法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5.
环保量罚制度的创新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富阳市环保局根据法律规定,结合当地实际,综合企业排污总量、违法次数等情况,规范自由裁量权,率先创设了环保量罚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涉及到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从近几年的实践看,生态文明建设"硬件"投入较大,效果比较明显;而生态文明建设"软件"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生态文明价值观不够强烈,决策程序不够科学民主,考核方法和制度滞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健全,环境执法监管不到位。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应该从文化制度、决策制度、评价制度、考核制度、协调制度和监管制度等方面着手,以制度建设和创新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6)
环保社会组织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环保部和民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对环保社会组织引导发展和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不仅体现了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也融入了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思想及实践经验,在制度安排上从注册登记、扶持政策、监管体制和能力建设等方面为环保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和发展格局指明改革方向,未来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的推进落实,有助于为环保社会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作为预防和控制环境影响、创新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制度,实施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工作边界和内容范围交叉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环境污染焦虑引发社会风险事件的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导致两者的"天然联系"愈发紧密,工作存在模糊地带的问题愈发凸显,致使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繁复、执行力差。在梳理环评、稳评的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环评和稳评的法律地位、适用范围、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实施主体和程序上的异同,剖析了两者在制度设计和内容衔接方面的关系,并从理清工作边界职责、环境社会风险评估结果共享、强化稳评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环评和稳评政策衔接的建议,为政府有效实施建设项目环境、社会监管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