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叶片能通过气孔吸收并积累大气中的氟化物,分析累积在叶片中氟素的含量,便可估测出大气氟污染程度。1982年,我们曾对杭州市十个采样点的悬铃木叶片含氟量与各该点大气中氟污染浓度进行了分析比较,表明了杭州市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大气氟污染,主要污染源为处于杭州市北郊的杭州钢铁厂和杭州玻璃厂,其氟污染浓度超过相对清洁区的十四倍。  相似文献   

2.
氟在大气中一般以氟化氢的形式存在,其毒性比二氧化硫大20倍左右。氟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1ppb 时,就能在植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卫生标准规定氟化氢在空气中的日平均浓度不得超过0.01毫克/米~3(相当于7.7ppb),因此,氟化氢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有毒气体。目前,我国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还难以控制氟污染,所以有必要考虑采取生物防治。绿化林木具有枝叶茂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磷肥生产的主要原料磷灰石通常都含有3%左右的氟。在矿石粉碎,酸化等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含氟废气、废水和废渣产生,虽然经过除氟设备的回收处理,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氟化物以各种途径从工厂逸散出来,污染工厂附近的空气和水源,并在土壤中富集,造成周围地区土壤的氟污染。共结果,一方面土氟被植物吸收,造成植物体内累积;另一方面上氟还可以向水中迁移,向空气中扩散,造成水体和大气的二次污染。长期以来,人们对大气和水体的氟污染较为重视,但对土壤氟污染的严重后果还认识不  相似文献   

4.
1.前言以公害为研究对象的课题不仅因时代而异,并且也因其国情之不同而异,对于SO_2和卤代烃的研究就是其中的二个事例。发见SO_2是大气污染物质的历史很久,并且我们在很长的时间里只关心大气中的SO_2的浓度,可是最近却有人指出硫酸盐比SO_2更为有害,所以对大气中的SO_2的氧化机制、硫酸盐的捕集与分析方法就成了主要的研究课题。日本虽然对卤代烃给大气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应用植物监测大气污染,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尤其适用广大农村。本文运用四种多年生木本植物进行叶片含硫量测定,同步测定大气中 SO_2浓度。通过模糊聚类,将广州市划分为四种类型污染区,与实况相符,并建立预测回归方程y=-0.0835+0.00295x_2+0.0263x_4式中:y——大气中 SO_2浓度 x_2——大叶榕叶片含硫量x_4——羊蹄甲叶片含硫量 F=14.4876方程经 F 值检验,达极显著水准。燃煤是广州市的大气主要污染源,全年排入大气的 SO_2达14.5万吨。植物是生态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通过对植物叶片含硫量的测定,同步对大气中 SO_2浓度的监测,将取得的信息,通过电子计算机处理,从中找出其内在规律;并从植物叶片含硫量来预测大气中SO_2的浓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浙江省环境空气中SO_2、NO_2和PM_(10)监测数据,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研究了近10年(2005—2014年)浙江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5—2014年,浙江省县级以上城市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呈显著下降趋势,总体环境空气质量呈好转趋势。(2)SO_2年均值呈不显著下降趋势,NO_2年均值基本保持稳定,PM_(10)年均值呈显著下降趋势。浙江省SO_2、NO_2和PM_(10)浓度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浙中北部地区,与2005年相比,2014年浓度高值区域面积减少,污染程度降低。(3)SO_2、NO_2和PM_(10)月均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浓度高值主要出现在1、11、12月,低值集中出现在6—9月。(4)PM_(10)为城市大气中首要污染物,NO_2污染负荷呈显著上升趋势,表明浙江省城市空气污染特征逐渐从煤烟型污染过渡到机动车尾气型污染。(5)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和污染源综合整治等人为控制措施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地形、气象、沙尘等自然因素是大气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的外因。  相似文献   

7.
半山地区位于杭州市北郊,是该市重工业区,分布有杭州钢铁厂、玻璃厂、汽轮机厂、重型机械厂及火电厂等大中型工厂。该区已不同程度地受到工业氟污染。由于大气中的氟污染,使树木的叶片含氟量明显地高于风景区,还影响了蚕桑业的发展;土壤中含氟量较高,使局部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健康。因此,对该地区氟污染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着重通过多种试验对该区氟在水土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采暖期重污染天气频发,成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难点。汾渭平原刚被划为中国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基于2014—2018年PM2.5、SO_2、NO_2、O_3和CO等污染物监测数据及空气质量指数,分析了汾渭平原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大气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采暖期PM_(2.5)、SO_2、NO_2和CO浓度均高于非采暖期,非采暖期PM_(2.5)相比采暖期低42%~54%,采暖期SO_2、NO_2和CO的平均浓度分别是非采暖期的2.7、1.5、1.6倍,而非采暖期O_3平均浓度是采暖期的2.2倍;(2)PM_(2.5)和SO_2为采暖期首要污染物,O_3为非采暖期首要污染物;(3)采暖期和非采暖期三省交界处和临汾的PM2.5浓度均较高,采暖期气态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与非采暖期基本相似,其中SO_2浓度的空间分布为山西境内河南境内陕西境内;(4)采暖期PM_(2.5)与SO_2、NO_2、CO浓度均呈正相关,与O_3呈负相关,非采暖期SO_2、NO_2和CO随PM_(2.5)浓度呈一致变化趋势,均先上升后下降,与采暖期的变化趋势并不相同;(5)采暖对PM_(2.5)和SO_2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4.9%和42.1%。  相似文献   

9.
大气中的硫约有60%是人类排放造成的,大气中的SO_2污染不仅给都市造成危害,而且在气象因素的作用下,也传输影响到乡村和边远地区,形成大范围的硫循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采集杭州市PM_(2.5)样品,同步观测大气散射系数、吸收系数及气象因子,分析杭州市大气颗粒物消光特性及灰霾天气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杭州市大气颗粒物消光系数平均值为566 Mm~(-1),呈现出夏季低冬季高的季节特征。利用修正的IMPROVE公式估算PM_(2.5)中对消光系数有主要贡献的化学组成,得出消光系数的主要贡献者为NH_4NO_3、(NH_4)_2SO_4、颗粒有机物,对消光系数的贡献率分别为31.6%、25.6%、28.9%。灰霾天气下,NH_4NO_3与(NH_4)_2SO_4的消光贡献分别为清洁天气的14.1、10.2倍,说明硝酸盐和硫酸盐可能是杭州市灰霾天气中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1.
蚕桑生产受大气氟污染为害,国内、外均已有报道。日本栗林茂治提出桑叶含氟量56ppm 使三龄蚕9%致死。我国华东地区提出叶含氟量35—50ppm 为临界值。华南农业大学卢鉴明等提出桑叶含氟量60.75ppm,三龄蚕有3%中毒死亡。广东主蚕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从1979年秋以来,氟污染日益严重。仅以顺德县勒流区为例,1979—1980年共损失50多万元。大气氟污染对蚕桑的危害,除与污染源强度有直接相关外,还受生态环境因子所制约。在污染源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季节,不同生态因子组合的生态环境有明显差异。本文通过对顺德县勒流区大气氟污染对蚕桑危害的调查资料,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理  相似文献   

12.
新书介绍     
大气化学 J.Heicklen著的“大气化学”(Atmospheric Chemistry)于1977年在美国出版。全书分以下十章:1.大气结构;2.上层大气化学;3.电离层;4.大气污染物;5.碳氢化合物的氧化作用;6.光化学烟雾;7.O_3和单O_2的反应;8.SO_2化学;9.气溶胶化学;10控制方法。该书较为系统地全面论述了大气化学的各种有关问题,内容充实,观点明确,博引了近年来大气化学研究方面的很多文献资料,并把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化学反应机理、污染状况发生的条件和频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2017年底绵阳出现的一次重污染天气,绵阳政府于2017年12月25日0时至29日12时首次实行了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利用2017年12月20日至2018年1月2日绵阳4个国控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CO、NO_2、SO_2、O_3、PM_(2.5)、PM_(10)的数据分析限行前后的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并结合气象数据进行污染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PM_(2.5)和PM_(10)是此次重污染天气的首要污染物,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对PM_(2.5)和PM_(10)有一定的减排效果。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对NO_2、SO_2、O_3具有明显的减排效果,而对CO几乎没有减排效果。限行前和限行期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化学转化形成的二次颗粒物,而限行后则转为沙尘、扬尘等一次颗粒物。江油对绵阳大气颗粒物PM_(2.5)、PM_(10)影响很大,气流轨迹出现频率高,大气颗粒物浓度也高,有必要考虑进行区域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14.
无锡市区大气污染物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4年无锡市区的6种大气污染物浓度和气象因子等监测数据,研究了无锡市区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无锡市区PM_(2.5)、PM_(10)、SO_2、NO_2、CO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O_3浓度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就全年的综合情况而言,颗粒物污染,尤其是PM_(2.5)污染最严重。(2)PM_(2.5)、PM_(10)、SO_2、NO_2、CO浓度间两两呈正相关;PM_(2.5)、SO_2、NO_2、CO浓度均与O_3浓度呈负相关。(3)温度与PM_(2.5)、PM_(10)、SO_2、NO_2、CO浓度呈负相关,与O_3浓度呈正相关;相对湿度与PM_(2.5)、PM_(10)、SO_2、NO_2、O_3浓度呈负相关,与CO浓度无相关性;风级与PM_(2.5)、PM_(10)、SO_2、NO_2、CO浓度呈负相关,与O_3浓度无相关性。降水有利于PM_(2.5)、PM_(10)、SO_2、NO_2、O_3浓度的降低,但对CO浓度影响不大。(4)无锡市区空气质量周末比工作日差。NO_2、SO_2浓度周末低于工作日,O_3浓度周末高于工作日,呈现明显的"周末效应";PM_(2.5)、CO浓度周末高于工作日,未出现"周末效应"。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目前测定植物体中含硫量是采用湿灰化法,消化分解植物体的有机部分,使用的消化液为硝酸和高氯酸的混合液。为此,在消解植物样品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以及硝酸和高氯酸之间的比例,否则将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本文是在测定醋酸纤维素中微量硫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适合于测定植物叶片中的硫含量,而根据某些敏感植物体中含硫量的变化,可以监测大气中 SO_2的污染状况,为评价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本测定法通过回收率、重现性和准确度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基于气象预报(WRF)的多尺度空气质量(CMAQ)模型,通过研究不同大气污染物排放情景下PM_(2.5)平均浓度变化,分析SO_2、NO_x、PM_(10)、PM_(2.5)、VOCs等大气污染物减排对武汉市PM_(2.5)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减排对武汉市PM_(2.5)年均浓度影响十分显著,且随着污染控制力度加大,PM_(2.5)污染持续减轻;当SO_2、NO_x、PM_(10)、PM_(2.5)、VOCs排放量均削减40%时,PM_(2.5)年均浓度下降24.0%,依然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值。基于空间布局和行业敏感性确定武汉市大气污染控制方案,方案实施后SO_2、NO_x、PM_(10)、PM_(2.5)、VOCs排放总量分别下降53%、26%、32%、36%和31%,PM_(2.5)年均浓度下降35%左右,控制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通过分析和研究成都地区大气扩散状态及污染源状况,我们建立起一个大气中SO_2的物理扩散模型。在计算机上对成都市大气中SO_2的分布特征和浓度值进行模拟计算。为今后成都市的城市规划、大气污染治理及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6年冬季12月16—22日监测的宝鸡市6种大气污染物及主要气象要素,分污染前、重污染期、污染结束3个过程分析了污染物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大气污染物时间变化与气象要素关系。结果表明:(1)大气重污染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为PM_(10)和PM_(2.5),重污染期最大值比污染前增加113%、93%,比污染结束高出268%、190%,浓度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24h平均二级限值。SO_2、CO、NO_2、O_3重污染期最大值比污染前增加7%、33%、54%、18%,比污染结束高出36%、33%、58%、57%,但浓度均未超过GB 3095—2012中1h平均二级限值。日变化总体表现为PM_(2.5)、PM_(10)、CO出现两个峰值,SO_2、NO_2、O_3出现一个峰值;3个过程峰值点出现时间基本一致;重污染期PM_(2.5)、PM_(10)较高,但振幅比污染前后的振幅减小。(2)PM_(10)、PM_(2.5)与相对湿度、风速关系密切,与气温关系较差。(3)河谷地形、气象条件及大气环流场相互作用形成污染物持续的集聚是导致宝鸡市重污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并对污染物的扩散和清除具有滞后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冻融循环对污染土壤砷(As)的稳定化性能的影响,投加4种含铁材料(Fe SO_4、Fe S、Fe_2(SO_4)_3和Fe~0)对土壤中的As进行稳定化处理,并通过实验室模拟冻融过程,研究4种含铁材料稳定化处理后土壤中无定形氧化铁含量、氧化铁活化度、p H和As的浸出毒性随冻融循环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含铁材料稳定化土壤无定形氧化铁含量与氧化铁活化度随冻融循环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冻融循环降低了无定形氧化铁的含量,促进了铁氧化物的结晶老化。与未冻融土壤相比,冻融循环增加了稳定化土壤As的浸出毒性,但在冻融后期,As浸出毒性的增加量呈降低的趋势。4种含铁材料稳定化土壤As的浸出毒性随冻融循环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1%Fe~0稳定化土壤经过冻融循环As的稳定性最高,1%Fe SO_4和1%Fe_2(SO_4)_3稳定化土壤次之,而1%Fe S稳定化土壤最低。因此,冻融循环增加了稳定化土壤As再释放的环境风险,Fe~0用做冻融地区As污染土壤稳定化药剂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
不同类型伴随阴离子钙盐对风化煤矸石污染物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溶地区煤矿山污染修复过程中,钙盐在风化的酸性煤矸石污染物质控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评价不同类型伴随阴离子钙盐对风化煤矸石中特征污染组分释放影响,通过在风化煤矸石中添加等摩尔比(以钙计)的CaCO_3、Ca_3(PO_4)_2、CaC_2O_4、CaSO_4、CaCl_2、Ca(NO_3)26种钙盐并稳定7 d后,考察了浸出液的pH、EC、Eh及Fe、Mn、Cu、Zn和SO_4~(2-)等特征污染物。结果表明:CaCO_3、Ca_3(PO_4)_2能有效缓冲煤矸石的酸度,明显提高了体系的pH,极显著(p0.001)抑制风化煤矸石中特征污染组分的溶出释放;CaC_2O_4能显著提高煤矸石浸出液的pH,降低浸出液EC、Eh及Mn、Cu、Zn和SO_4~(2-)的含量,但草酸根的存在明显促进亚铁和总铁的释放;CaSO_4一定程度上会抑制Fe、Mn、Cu的释放,但会提高浸出液中Zn、SO_4~(2-)的含量,总体上对各污染组分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呈中性的强酸强碱盐CaCl_2、Ca(NO_3)_2由于离子竞争作用及Ca~(2+)形成复合物-石膏沉淀作用能显著(p0.05)抑制SO_4~(2-)的溶出,但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浸出液的pH、提高浸出液的EC及Zn离子浓度,而对其他污染组分影响作用相对较小,故建议在煤矿山污染修复过程中需谨慎使用或引入此类物质。综上,不同类型伴随阴离子的钙盐对风化煤矸石中pH、EC、Fe、Mn、SO_4~(2-)及重金属等多种特征污染组分的释放存在显著差异,影响着风化煤矸石在环境中的潜在污染风险和修复材料的污染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