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且普遍的学生群体,在班级中所占比例大,整体合格率低,直接影响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防止学困生数量扩大,对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面对学困生?关注是教师的最佳选择。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关注学困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末。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学习困难学生,指的就是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教学标准要求的学生。目前,初中教育中出现的学困生现象比较普遍。有不少学困生虚度一二年就辍学,流向了社会。还有大量的学困生虽然没有成为流失生,但在学校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三年拿一个毕业证。因此,"学困生问题"就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实际上,在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中,弱智造成的学困生仅占2%左右,绝大部分的学困生是后天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全体学生,尤其要注重学困生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人数众多。本文先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然后提出转化学困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转化学困生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是转化学困生的直接实施者,要把转换学困生作为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在管理上提倡爱的教育,感化学困生;在策略上讲究宽严结合,重塑学困生;在教育上尊重学生,成就学困生,真正做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5.
"学困生"就是指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对学困生的教育策略是长期困扰教育界的热点问题。面对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寻找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学校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学困生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尤其要关注学困生,要让他们在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不断满足学困生的学习需要。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三学段,知识范围和难度增加,学习要求也相应提高。有些学生长时间达不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成了学困生。关注学困生,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尽快转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学困生的转化对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显得十分重要。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由于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方式不科学、基础知识不牢靠等形成了"学困生"。笔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生物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从多个角度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通过实施一些方法策略,帮助学困生改变学习现状,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没有一个学生愿意当学困生,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成功,而总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学困生。想一想他们,刚开始学走路时,不管路有多么不平、摔多少跤;说话时,不管话有多么结巴、词不达意,他们都坚持不懈地进行锻炼再锻炼,直到完全学会为止。是什么原因使那些对未来曾经充满信心、充满希望的学生变成了学困生。是失败,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那么,如何让学困生重新燃起对成功的渴望呢?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让学生接受失败,查找原因,积累走向成功的经验失败在人的成长中、工作中是不可避免的,遇到失败时,要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爱  相似文献   

10.
<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学困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转化学困生就成为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学生素质的一项难题。学困生的转化在农村学校尤其显得重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对于教师基本的教学任务很难顺利完成。对于学困生的形成,我也做过多方面的思考,它既有学校的因素又有家庭的因素,既有智力方面的因素又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但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多是后天的因素,转化学困生应该从学校的层面,教师自身的层面,多进行思考,找出问题的症结。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转化后进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向城区涌入,使得在流动人口大量聚集的区域教育资源显得紧缺,学校每个班的人数剧增,大班额现象由此产生,并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给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能均衡发展,是所有教学工作者的愿望。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教学中,不利于教师及时把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均衡关注及管理难度大,班级两极分化的情况严重。九年级数学"学困生"不仅数量比较多,而且由于积  相似文献   

12.
学困生是每个班级、每个学科都存在的问题,其形成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缺乏毅力,没有掌握恰当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因此,分析其成因,实施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思想教育,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学困生是每个班级、每个学科都存在的问题,其形成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缺乏毅力,没有掌握恰当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因此,分析其成因,实施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思想教育,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教学是学校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则无论对学生自身的能力还是对社会、对国家都是大有裨益的。在现今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新课改工作也不断深化,学校教育中无论是在教学方式还是在教学理念上都有了较大的转变。教学的重心不再仅仅强调的是单调的灌输和复制而更多的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学生教育乃至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必经之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样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本文将根据就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做一些简单探析。  相似文献   

15.
<正>学困生的存在制约着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又均感棘手。木桶理论认为:决定木桶容量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因此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针对错综复杂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有效转化就摆在一线教师面前。作为长期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我们感触颇多,学困生中,又有一部分是数学学习困难,都统统归为"脑子笨""基础"差吗?这种简单的看法显然  相似文献   

16.
<正>学困生,一个沉重的话题,上学困生的课也是让老师头疼的事情。冯恩洪教授说:"分层教学、分组学习、分类指导",这就是现在我们开县提倡的"三分教育"理念,对于学困生的帮助是非常有用的。教师若冷落或无意伤害,他们就会很敏感地在心理上与周围的人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多年的教学生涯,在细心培养优生的同时,我也一直在关注着学习上的这一弱势群体。想帮他们,让他们像别的同学一样享受到学习、思考的乐趣,采取过各种方法,但收效都不尽如人意。没有想到"三分教育"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17.
<正>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发现,因为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有明显差异,开学不久就会有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力不从心。因此,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展教学难免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情况。因此,近几年我一直在教学中探索实施分层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实施分层教学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档案分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我把学生分为A、B、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可以用爱的激励来使学困生进步。教育和转化后进生是一门艺术,也是初中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一定要分析清楚该生成为后进生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用爱心、耐心和恒心来教育每一个后进生,再用校规校纪来规范学生的言行。只要教师常抓不懈,一定可以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也难免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尤其是在农村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这种想象尤为突出,这是每个教师都想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初中英语教师,笔者在帮助初中生树立英语学习自信心方面做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帮助很多学困生走出了英语学习的阴影,使学生开始对英语感兴趣了,使课堂教学也更有成效了。一、暂时"隔离"大部分学困生由于成绩差而产生挫  相似文献   

20.
回顾过去,放眼现在,无论是哪个时期的小学数学教育都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学困生"。特别是近些年来,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学困生"人群的数量似乎并未有所减少,反倒呈现逐渐上涨的趋势。鉴于此,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就成为了数学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学困生"的产生原因谈起,围绕"学困生"成绩的提高和改善这一思路谈谈如何"扶起摔倒在小学数学路上的‘学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