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21世纪议程》指导下,结合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布署,讨论构筑艾比湖生态系统大厦──艾比湖MAB(人工生物圈)的可行性。以21世纪议程为主导思想,努力并入CERN,构筑艾比湖MAB可行性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由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牵头,组织农业环境保护分会和自然保护专委会的15位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于1993年4月10日至14日考察了眉山、洪雅生态农业试点县的建设状况。该两县都非常重视生态农业建设,制定和颁布了2000年总体规划及地方法规。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具体的办事机构(生态农业办公室或生态农业试验站),对编制人员、经费等均得到妥善解决,对实施《规划》和《法规》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3.
针对艾比湖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状况,对艾比湖流域生态退化问题提出了分区治理措施。将流域分成4大区8个小区,根据不同区域在艾比湖生态链中的作用和各区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禁牧、砾石覆盖、防风林等保护和治理措施。可为艾比湖生态环境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从生态功能区建设、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环境监控体系建设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4个方面提出艾比湖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以遏制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博尔塔拉河,精河流域规划实施后艾比湖湖面变化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尔塔拉河、精河流域规划实施后艾比湖湖面变化预测苏颖君(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博乐841000)艾比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准噶尔盆地西部,北临著名的阿拉山口,酉、南分别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博乐市与精河县,东面与塔城地区的乌苏县为邻,...  相似文献   

6.
艾比湖湖周生境恶化及其恢复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比湖是新疆第二大咸水湖,湿地内分布着多种植被类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湖水水位急剧下降,造成湖盆大面积裸露,在当地强风作用下成为巨大风沙之源,从而成为困扰新疆地区的严重生态问题。通过有关资料对艾比湖及其毗邻地区环境恶化的现象进行剖析,提出保护、恢复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艾比湖湖水很浅,湖底平坦,沉积着巨厚的细沙和淤泥。依据自身特征及其他因素,针对艾比湖水量的收支情况,建立艾比湖的储水量和需水量的数学模型。其中艾比湖湖面面积数据是重要参数之一,利用遥感技术,采用资源卫星影像,结合Modis数据,解译提取获得。通过艾比湖储水量和需水量数据可以进一步预测艾比湖湖面面积的变化趋势,对本地区的生态及农业生产具有指征意义,为决策层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由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承办的"第十四届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评奖结果揭晓。新疆环科院博士赵晨曦、秦璐的两篇论文《利用一种有前景的废水处理技术——喜钙念珠藻(Nostoc calcicola)反应器去处废水中镉污染》、《艾比湖地区不同生态系  相似文献   

9.
新疆准噶尔盆地艾比湖流域属典型的风沙地貌聚集区,近50年来由于湖域面积不断减少,植被逐渐衰亡,在阿拉山口大风的作用下,艾比湖流域已经成为新疆沙尘暴的策源地之一,综合治理刻不容缓。流域水量逐年减少、植被大面积衰亡和阿拉山口的大风是导致艾比湖流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利用风力布水,辅以植物纤维网覆盖为核心的生物综合治理方案,其可行性分析表明:该方法对逐步恢复艾比湖流域的生态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同时该技术还可以推广至湿地恢复和沙漠化治理当中。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在《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防止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为各级农业和环保部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近几年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理论上作了许多认真的探讨,实践上已由小到大广泛地开展起来,使我国的农业逐步摆脱恶性循环,正在向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要发展生态农业,必须明确生态农业的管理原则,而要做到这点,就应该了解生态农业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笔者归纳诸家之言,觉得在生态农业发展上有以下三种情况: 其一,狭义的生态农业。例如,安徽祁门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生态农业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生产中的系统性、协调性以及可持续性等特征,决定了发展生态农业离不开政府的调控与支持。此外,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提供建设所需的公共品,也是政府的主要职责。然而,当前政府在扶持生态农业建设中还存在着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资金扶持力度不足等状况,限制了生态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此,应当通过培养生态农业意识、完善制度体系、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以及开发相应的科学技术等途径,来推进生态农业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2.
芜湖市生态农业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生态农业内涵与模式的认识,指出中国生态农业的研究侧重于对生态脆弱区与具体模式的提炼,而对经济发达区、城郊区缺乏研究,对社会经济条件关注较少。针对芜湖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等地域基础的分析,分别从产品、产业、地域三个方面进行了生态农业系统设计,从而力图把握生态农业的系统本质,将生态建设、经济建设以及各种支撑体系建设进行综合考虑,充分发挥生态农业思想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农业 发展立体种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建立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立体种植,养殖,种养是生态农业向现代化集约经营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新疆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4.
论四川发展生态农业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四川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科学家提出四川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才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原始森林减少,生态功能削弱,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面积大,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建设加速水土流失,城市生活坟圾和工业废弃物、酸雨、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农用薄膜的残留、畜禽粪尿污染是四川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善四川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是大力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强化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启动农业清洁生产工程;重视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科技产业,以构筑生态安全体系为根基,以公司加农户的产业运管模式,以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有力推进生态农业的科技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生态县规划     
江苏省大丰县人民政府为贯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一基本国策,根据国家“七五”期间进行生态农业试验的要求,在县“七五”计划、农业区划与《生态县规划设想》的基础上,经多次酝酿研讨,编制了生态县规划。  相似文献   

16.
LiuMingYing,TheFirstEcologicalAgricultureVillageinChina4月24日,世界能源理事会亚太地区50多位外国专家学者在北京大兴县县长聂玉河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留民营参观考察,所见所闻,令外国专家学者赞叹不已,他们说:“留民营生态农业在中国是一流的,在世界也是一流的。”留民营位于北京市东南郊,距黄村卫星城对公里,全村210户,WX)多日入。j996年,全村集体固定资产总值达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800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全村80%以上的户都住上了两层小楼,人均住宅面积5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7.
老河口市自1996年被确定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以来,全市上下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积极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与农业生态环境,巩固和推广生态农业建设,促进了城市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编制生态建设规划,保证生态建设目标的实现 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国家生态示范区,必须要有一个立足实际,科学、合理、可行的生态建设规划作保证。为此,我市组织专门班子,先后完成了《老河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第四次修编、《老河口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于1978年经国家科技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直属四川省科技厅领导的社会公益型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国土资源规划、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数字自然资源、资源生态与环境、生态农业开发及资源信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9.
佳木斯市土壤环境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佳木斯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结合国家第二次土壤污染源普查,对辖区内基本农田、草地、松花江沿岸农田、三江平原典型土壤白浆土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土壤污染仍以有机氯农药和重金属污染为主,有98.9%的农田监测点位土壤质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佳木斯市基本农田土壤环境整体质量良好,草地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松花江沿岸农田未受污染。由于工业化进程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佳木斯市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氯农药和酞酸酯等持久性有机物在一定区域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20.
魏铭炎 《环境技术》2004,22(1):10-10,48
前苏联比较重视和推崇天然环境试验,早在1976年春季,就开始在巴伦支海沿岸摩尔曼、里海沿岸巴统和日本海沿岸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威)三地,进行各种不同镀层样品的天然环境试验。目的是为了考验和探索镀层对海洋环境条件下使用的船用仪器设备零部件和紧固件等的导电性、耐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