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本文对东海西北部海域布设了八个站位进行了表现铜络合容量的测定,得到的表观铜络合容量在51.4~363.0nmolCu/dm ̄3之间,平均值为132.6nmolCu/dm ̄3。得出了各站位的表观铜络合容量在黄海沿岸水的方向上依次减小的分布规律。并结合水文、生物、化学方面的有关调查结果对这一分布规律的原因作了探讨。指出受长江径流影响及上升流的存在使R_(1-1)站营养盐含量高,生物量丰富,表现铜络合容量也相对较高,成为黄海沿岸水的源头水。大洋水形成的黄海冷水团生物量低表观铜络合容量也低。因而沿黄海沿岸水的方向,源头高表观铜络合容量的海水受低表现铜络合容量的稀释,造成在黄海沿岸流的方向上的各站表观铜络合容量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东海西北部海域布设了八个站位进行了表观铜络合容量的测定,得到的表观铜络合容量在51.4~363.0nmolCu/dm^3之间,平均值为132.6nmolCu/dm^3。得出了各站位的表观铜络合容量在黄海沿岸水的方向上依次减小的分布规律。并结合水文、生物,化学方面的有关调查结果对这一分布规律的原因作了探讨。指出受长江径流影响及上升流的存在使R1-1站营养盐含量高,生物量丰富,表观铜络合容量也相  相似文献   

3.
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胶州湾12个站位的表层海水样品的表观Cu络合容量(ACuCC)和络合条件稳定常数(K)进行了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胶州湾表层海水的表观Cu络合容量的变化范围为327.3~587.2 nmoL/L,平均值为436.0nmol/L;条件稳定常数对数值的变化范围为7.45~8.34,平均值为7.73,平均值为95.05%.胶州湾表层海水ACuCC呈现东北及西北部高,湾中部及湾口低的特点.胶州湾表层海水Cu络合能力可能是以相对较强的配位体所控制.  相似文献   

4.
在纽约Singhamton附近,三个月为一周期,采集Susquehanna和Chenango河水样品,测定表观银络合容量的溶解成份。以AgNO_3电位滴定河水时,用Ag~+/S~-离子选择电极检测的银离子活度低于一种无机平衡形态模式计算的Ag~+活度。Ag~+活度范围从1.5×10~(-8)到8.4×10.8,在Ag~+活度中的这个很大差别是因为在河水中存在着强烈结合Ag~+的一种或几种组份,这大概是溶解的有机物和胶体物质。在河水中样品之间的表观络合容量的变化,用络合Ag的配位体的浓度不同来解释。在天然河水中,由溶解形态的Ag到Ag的浓度初步推得知道,将由Cl~-和组份不明的一种或几种组份络合大部分银。  相似文献   

5.
通过铜加标实验,运用两步酸化阳极溶出伏安法(DAM-DPASV)得到官厅水库各水样对铜的络合容量,同时测定了水样在铜加标前后对Q67淡水发光菌的96h急性毒性.官厅水库各水样对铜的络合容量为26~128μg/L,与水样中DOC的含量成正比,络合容量随DOC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铜对Q67淡水发光菌的毒性随着水样对铜络合容量的增加而降低,相对于用总铜浓度表示的EC50而言,由电极有效态铜浓度(无机铜浓度)表示的EC50能够更好地预测天然水体中铜对Q67淡水发光菌的毒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ASV)对黄河口及其附近海域14个站位表、底层海水的表观Cu络合容量(ACuCC)进行了测定,并计算了条件稳定常数(K)和络合容量指数(CCI).得到该海域海水ACuCC的变化范围在215.1~738.0 nmol/L,平均值为387.3 nmol/L;lgK的变化范围在7.66~8.95,平均值为8.27;CCI的变化范围在82.50%~95.25%,平均值为88.05%.结果表明:调查海域表层海水ACuCC的平均值比底层海水ACuCC的平均值高,南部海区表层海水ACuCC值高,而远离海岸的东北部海区表层海水ACuCC值低.  相似文献   

7.
污染水体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化学平衡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湘江霞湾江段重金属污染区内镉、铅和铜的形态分布化学平衡模式,该模式体系包括12种金属和12种配体,涉及134个络合反应、42个沉淀反应和2个混合固体沉淀、5个氧化-还原反应、3种金属在颗粒物上的吸附反应。模拟研究了重金属沉淀的边界和区域,实验测定了该江段河水与重金属的络合容量和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作为有机配体的计算参数,考察了该江段悬浮沉积物对重金属吸附的表面络合常数作为吸附反应的输入参数。计算得到了该江段不同站位镉、铅和铜的形态分布,其结果与形态分析实测和水质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铜在鲤鱼(Cyprinus carpio)鱼鳃微环境中的形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layle设计的装置测定了不同铜暴露水平下鲤鱼鳃部进出水中的游离铜离子浓度、粘液含量及有关参数.用MINTEQA2和单配位体模型联合的试算方法计算了不同形态铜含量以及鳃部粘液对铜的络合能力.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可以获得鱼鳃微环境金属形态分布的准确结果,同时可以得到与鱼鳃粘液络合能力有关的参数.随着暴露铜含量增加,粘液分泌量随之增加,鱼鳃微环境pH和碱度也有所上升.鱼鳃粘液的络合当量浓度(Cu/C)和稳定常数(对数)分别为0.95mmol/mg和5.32.就铜形态分布而言,鱼鳃微环境与外部水相的主要差别表现在相对较高的羟基络合态铜含量以及占总量3%~20%的鱼鳃粘液络合态铜.  相似文献   

9.
铜在鲤鱼(Cyprinus carpio)鱼鳃微环境中的形态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 Playle设计的装置测定了不同铜暴露水平下鲤鱼鳃部进出水中的游离铜离子浓度、粘液含量及有关参数 .用MINTEQA2和单配位体模型联合的试算方法计算了不同形态铜含量以及鳃部粘液对铜的络合能力 .结果表明 ,利用该算法可以获得鱼鳃微环境金属形态分布的准确结果 ,同时可以得到与鱼鳃粘液络合能力有关的参数 .随着暴露铜含量增加 ,粘液分泌量随之增加 ,鱼鳃微环境 p H和碱度也有所上升 .鱼鳃粘液的络合当量浓度 ( Cu/ C)和稳定常数 (对数 )分别为 0 .95mmol/ mg和5.32 .就铜形态分布而言 ,鱼鳃微环境与外部水相的主要差别表现在相对较高的羟基络合态铜含量以及占总量 3%~ 2 0 %的鱼鳃粘液络合态铜 .  相似文献   

10.
胶州湾海洋微表层铜络合的容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了2004年胶州湾海水微表层和次表层金属铜离子的络合容量和条件稳定常数,系统地探讨了其分布规律及其与COD、DOC、TN和TP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胶州湾海水微表层铜络合容量有富集现象,平均值微表层为3.85×10-7mol·L-1,次表层为2.45×10-7mol·L-1,富集倍数1.56.条件稳定常数(lgK)微表层为7.21,次表层为7.21;且3月、9月微表层小于次表层,6月、12月微表层大于次表层.胶州湾铜络合容量东北部>西北部>南部>中部>湾口;且9月>6月>12月>3月.海水微表层和次表层铜络合容量与COD、DOC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而与TN、TP存在较好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厦门港沉积物对铜的吸附动力学及条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拟研究在不同条件海水中厦门港沉积物对Cu的吸附动力学。提供动力学模式,测定相应条件下的吸附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和平衡吸附量等定量参数。研究表明,海水的温度、盐度、pH以及沉积物样品干燥细分散处理之后对吸附速率都有很明显影响,但对吸附容量(平衡)影响不大。沉积物对Cu的吸附性质以化学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2.
该文主要研究以下方面:(1)分析氨氮样品过程中发现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时,在遇到Fe~(2+)等还原性物质的干扰时,会使测定结果偏低,加标回收率很低等现象。(2)提出解决方法,即络合保护氧化法。先用络合剂(铜离子)将氨氮络合隐蔽,加入强氧化剂(双氧水)消耗水体中的Fe~(2+)等还原性物质,再去除过量的氧化剂,最后上机分析氨氮浓度。采用此方法大大提高了氨氮的回收率,使准确度和精密度都得到满意的结果。实验表明,用铜离子络合,双氧水为氧化剂去除Fe~(2+)等还原性物质的干扰,此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较好。使用此方法可满足对氨氮准确分析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体与土壤中天然有机物与铜的络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络合滴定方法测定了不同反应条件下水体DOC和土壤WSOC与铜的络合参数。比较了土壤WSOC与FA、HA及与水体DOC络合参数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pH降低,络合稳定常数下降;滴定浓度范围降低,测定络合条件稳定常数升高;离子强度上升,络合稳定常数相应下降。2个样的WSOC络合稳定常数测定结果分别为4.66和4.64,高于水体DOC;络合容量分别为0.079和0.023mmol(Cu)/mg(C),低于DOC。考虑到络合位初始浓度与其他因素的影响,WSOC与FA和HA样品的络合能力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4.
海水中铜铅锌镉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主要分为原子吸收法和阳极溶出伏安法.经过实验分析,比较两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原子吸收法分析,海水样品需要经过前处理富集浓缩,灵敏度较高,方法稳定性强;阳极溶出伏安法可以直接进样,同时测定海水中铜铅锌镉四种金属元素,但是该方法检出限较高,测定低浓度样品,结果的重复性较差.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可以提高两种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前 言 对海洋水质分析监测是进行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特别是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是正确评价海洋环境的必要条件。为此,研究测定海水中痕量铜、镉、铅、砷的方法,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中有其重要的意义。 测定海水中痕量元素时,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氯化物含量高,基体组成复杂,有严重的背景干扰,故国外文献报导中大多采用萃取法分离基体后进行测定,操作步骤烦琐,有机试剂有毒。用石墨炉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铜、镉、铅、砷在国内报导较少,在国外只是进行了部分工作。本文应用具有高灵敏度特点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应用基体改进效应和改进石墨炉原子化器,排除了海水基体氯化钠和镁、钙、锶等对铜、镉、铅、砷的干扰影响,并可直接进样测定。从而省去冗长的化学预处理、萃取分离等步骤。并成功地应用于直接测定海水中的痕量铜、镉、铅、砷。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海水中铁元素含量的检测质量,更好地深入了解铁在整个海水体系的生物地球化学中扮演的角色,需科学地评定检测结果的分散性。文章依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的理论,以浙江近海海水为例,评定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铁含量的不确定度。测得浙江近海样品中铁的浓度为5.2μg/L,扩展不确定度U=0.8μg/L(k=2)。通过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发现,利用该方法测定海水中铁含量时,对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主要贡献来自于样品制备过程,尤其是萃取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过硫酸钾氧化-锌镉还原法("锌镉法")和过硫酸钾氧化-镉铜还原法("镉铜法")是我国海水中溶解态总氮测定的常用方法,为比较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本文结合17家实验室海水中溶解态总氮的现场比测结果,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不同实验室采用同一方法测定相同样品的对比表明,各实验室内部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实验室之间则表现为锌镉法测定结果波动较大,镉铜法测定结果波动较小的特征;采用两种方法测定同一样品的方法比对表明,锌镉法测定结果低于镉铜法。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的实验试剂和实验用水条件下,两种方法测定海水中溶解态总氮的结果波动较大,表明消化瓶内壁吸附的杂质、硝酸盐还原方式以及实验过程中引入的沾污等均是影响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采用D412螯合树脂填充微柱预富集和顺序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光谱仪联用,测定海水样品中Cu2+,优化了实验工作各项条件,并进行干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进样体积5mL时,Cu2+的富集倍数为10倍,Cu2+含量40μg/L的标样连续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87%,以空白溶液11次测定的标准偏差的3倍求得检出限为0.91μg/L。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海水样品中Cu2+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6%。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的络合、吸附与水环境容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已引起环境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而且在排污标准的制订、区域环境的综合治理以及环境质量评价等实际工作中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而天然水的络合容量与吸附容量,则是重金属水环境容量的主要内容。本文阐述了有关的基本概念、测定原理与方法,并评价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核电站运行前后大亚湾海洋生物,海水和沉积物^137Cs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γ谱方法测定了核电站运行前后大亚湾海域一些海洋生物,海水,沉积物的^137Cs含量为计算了海洋生物对^137Cs的浓集因子与^137Cs在沉积物和海水之间的分配系数。结果表明:与发电前相比,该电运行一年后三种样品中的^137Cs含量没有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