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原宣钢1~#高炉矿槽料仓移动卸料小车作业时岗位粉尘浓度严重超标。为改善现场工作环境,在移动卸料车上选用车载滤筒型除尘设备进行粉尘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市水泥厂立窑水泥生产工艺中的生料磨头仓上,因需将原料分仓储备,采用能够中间卸料的带电动卸料车的皮带输送系统。在运行中,由于卸料高度差而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了作业环境。经测定现场粉尘浓度达300 mg/m~3,直接影响着工人的身体健康。但是由于卸料车是往复移动,向8个料仓内卸料,扬尘位置不固定,在30m皮带廊上有8个扬尘点,给除尘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据对全国同行业调查,在这种工艺的生产中尚未见到成功的收尘经验。因此我们设计制造了卸料车移动式除尘设施。经过一年的使用,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一、工艺条件、工作原理及结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于厂房里大的尘源,特别是电炉工段、转炉工段及其他各种精炼炉工段排出的烟尘,设置了局部除尘装置,但还不完善。在人口稠密的中心地区,人们要求改善生活环境,改善厂房内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因此,对厂房除尘的认识很快提高了。所谓厂房除尘,就是以不使操作环境恶化,不向厂房外排出粉尘为目的的除尘,方式大致有三种,即自然通风,密闭和强制通风。强制通风就是用大型排风机,通过管道从尘源上部的吸尘罩和天窗抽风,送至地面  相似文献   

4.
针对磨细粉煤灰由储料仓向罐式汽车内装料的作业特点,研制了自动化装车除尘系统,解决了装车过程中的粉尘污染问题,并实现了装车过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磨细粉煤灰由储料仓向罐式汽车内装料的作业特点,研制了自动化装车除尘系统,解决了装车过程中的粉尘污染问题,并实现了装车过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某铁矿胶带运输机移动卸料车的除尘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该矿胶带运输机移动卸料车定点卸料的作业特点,采用随卸料车移动的抽风罩、水平式风管接口装置及湿式除尘机组,构成简捷的除尘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卸料车作业时产生的粉尘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移动卸料车的产尘机理以及传统的移动卸料车除尘技术,分析了传统的移动卸料车除尘技术存在的不足。针对移动卸料车定点卸料的作业特点,提出了一种移动卸料车新型联动除尘装置,该新型装置不受矿仓空间和场地的限制,且极大降低了除尘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成本。以上海梅山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移动卸料车为研究对象,证明了该新型联动除尘装置在移动卸料车除尘系统的应用效果,成功解决了移动卸料车作业产生的扬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鞍钢炼铁厂的球团矿、烧结矿采用电机车运输,露天向原料矿槽内卸料,产生大量粉尘。这种粉尘具有阵发性、扩散性和产尘量大、作业时间短等特点,不易捕集。炼铁厂一排高炉(即1~#、2~#、4~#、9~#高炉)每天使用球团矿、烧结矿约1.8万t,卸料约1.3万t,扬尘量约6.8t,严重污染周围环境。炼铁厂环保科根据矿槽生产工艺和卸料操作的特点及矿槽除尘的情况,采用半密封式捕集粉尘方法处理矿槽卸料产生的粉尘,获得成功,矿槽粉尘捕集率达95%。 1.原料的理化性质为了研究捕集粉尘的方案,对原料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 (1)球团矿、烧结矿的化学成分见表1. (2)粉尘的物理性质见表2。 2.试验布置  相似文献   

9.
针对该矿胶带运输机移动卸料车定点卸料的作业特点,采用随卸料车移动的抽风罩,水平式风管接口装置及湿式除尘机组,构成简捷的除尘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卸料车作业时产生的粉尘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0.
1.问题我厂浮法玻璃生产线通风除尘管路的设计和除尘设备的选型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受厂房高度所限,部分通风除尘管路水平设置,管路易堵,除尘器运行效果差。 (2)管道内粉尘浓度大,机械振打时除尘器布袋间隙小,除尘器内外温差大,致使除尘器易堵,振打臂易折,维修量大,除尘效果差。 (3)设备密封性低,泄漏现象严重. 为此,对我厂通风除尘系统进行了改造,加强了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2.改造 (1)1988年,对浮法车间窑头和浮法碎玻璃下料仓扬尘点以及原料车间自磨除尘系统和粉碎15米砂岩料仓等进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颗粒黏性对过滤除尘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颗粒沉积过程的受力情况,应用颗粒流计算软件PFC2D对颗粒在滤料表面的沉积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颗粒形成粉尘层的过程中主要受到风流力、惯性力等压缩力和范德华力、滚动摩擦力偶矩等压缩阻力的作用,颗粒黏性的增加,会使颗粒间滚阻系数和摩擦系数显著增加;PFC可实现粉尘颗粒在滤料表面沉积过程的可视化,得到不同黏性颗粒在滤料表面的沉积形态,滚阻系数或摩擦系数越大,粉尘层孔隙率越大,过滤阻力越小,其中,摩擦系数的影响作用弱于滚阻系数。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重型柴油货车在不同道路运行工况下的NO_x排放特性,以一辆配置选择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Reduction,SCR)净化系统的国V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货车为研究对象,开展实际道路运行车载排放测试,通过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实时采集车辆行驶速度、NO_x排放体积分数与排气温度等数据,分析车速、排气温度、路况等对NO_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车速低于40 km/h,NO_x排放随车速增大稍有增加; 40~70 km/h,随车速增大NO_x排放降低;高于70 km/h,随车速增大NO_x排放显著降低。车速与排气温度呈线性正相关,排气温度高于150℃,SCR才能显示出对NO_x的净化效果。市区工况车速低,排温低于150℃,SCR不能有效工作;市郊、高速工况下排温高于150℃,SCR催化效率提高,车速增大,排温升高,NO_x排放降低,因此NO_x排放市郊工况低于市区工况,高速工况低于市郊工况。配置SCR的重型柴油货车NO_x高排放区主要集中在中低车速、加速区间内。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目前人员疏散转移安置点设置研究现状和问题及城镇化工园区集约发展安全隐患的分析,提出了突发事件耦合影响下人员转移安置点综合规划的必要性。首先分析了典型危化品园区内突发事件耦合的典型模式、影响特性,并基于突发事件耦合特性、影响区域提出了耦合突发事件下人员转移安置点规划的安全性、可达性、适宜性的14个关键影响因素,给出了各指标量化的标准。基于加权灰色关联法和事故影响评估方法,提出了一套安置点适宜性评估筛选、新增安置点规划的方法,给出了安置点规划的流程。利用改进的Voronoi图方法确定安置点的覆盖半径和责任服务区,进行安置点容量与责任区内核密度人口容量的对比分析,以确定安置点人口容量缺口。结合安置点可达性、安全性、适宜性进行叠加划分,确定新增安置点规划位置。最后以某区示范应用,阐述其规划应用方法和流程。以区域内安置点最大全覆盖原则,得到了在地震灾害影响下城镇人员可能受危化品泄漏威胁区域,以及区域安置点的缺口及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工业电雷管装配生产过程中,因人工参与导致自动化技术水平低、危险系数高,造成生产效率低、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将并行控制思想融入工艺模块划分、模块间的通信及PLC控制系统设计中,构建了一种基于PLC的工业电雷管智能并行装配系统,实现了工业电雷管并行装配,并使危险工作位置实现无人化,优化性能瓶颈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设计了智能异常排除策略,实时监控和调整系统性能参数,使装配生产安全事故率大幅降低,增强了系统可靠性。实际应用表明,系统运行安全稳定、维护简便,实时预警及保护功能齐全,有效提高了工业电雷管自动装配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铀矿山采掘作业低频振动对高温铀矿围岩氡析出规律的影响,选取南方某铀尾矿砂、石英砂等原材料制备类铀矿岩试块,基于正交试验原理设计0~40 Hz与30~50℃两种因素条件下共计25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单因素测量条件下低频振动与高温加热对试块的氡析出率均有提升作用,但是随着振动频率的上升,氡析出率会呈现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30 Hz时氡析出率达到最大值;在低频振动与高温持续加热耦合作用下,氡析出率变化呈三维立体曲面,在曲面振动频率30 Hz、试块测量温度为50℃位置时氡析出率达到最大值,试验结论可为铀矿井氡防护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响应曲面法系统研究了掺硼金刚石(Boron-doped Diamond,BDD)膜电极电化学氧化双酚A (BisphenolA,BPA)的影响因素及含氯副产物的生成。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是影响降解速率常数(k)和氯离子消耗量(Δc(Cl-))的最主要因素。以BPA有效降解的同时生成较少量的含氯副产物为标准,通过响应曲面法计算得到的最优反应条件为:对0. 06 mmol/L BPA、40 mmol/L NaCl(pH=8)的溶液,当电流密度为15 mA/cm2时,k为0. 318 min-1,Δc(Cl-)仅为3. 55 mmol/L。BDD电极电解不仅生成了高浓度的高氯酸盐,还生成了1,1,2,2-四氯乙烷、2,3,4,6-四氯苯酚和五氯苯酚等仅在BDD体系中被检测到的含氯有机副产物。综上,经BDD电极电化学氧化处理后尽管整个BPA溶液的毒性明显降低,但还需特别关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含氯副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水解酸化-地下渗滤系统(Hydrolytic Acidifi-cation-Subsurface Wastewater Infiltration System,HA-SWIS)工艺参数,提高分散式污水处理效果,通过控制HA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搅拌速度、SWIS水力负荷(Hydraulic Load Rate,HLR)及干湿比,考察系统COD、NH4+-N、TN和TP的去除效果。由于温度控制在18~22℃,忽略温度对COD、NH4+-N、TN和TP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优化参数改变,HA-SWIS联合工艺去除污染物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当HA搅拌速度为15 r/min、HRT为2 h时,SWIS的HLR为0. 08~0. 12 m3/(m2·d),干湿比为1∶1~2∶1时,联合工艺对COD、NH4+-N、TN和TP的去除效率最高,分别为92. 0%、78. 6%、65%和92. 7%。该装置占地小,基建费用低,无需药剂投入,每吨水处理费用0. 46元/t,处理水质可回用,满足景观水要求(GB/T 18921—2002),适用于管网不完善地区。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安全与环境学报》(下称《学报》)2007-2017年刊载的4147篇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从《学报》论文的时序产出与影响、分类产出与影响、期刊层面的知识流动及主题热点4个方面讨论了《学报》的文献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学报》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出、影响力及知识密度不断提升,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地区、机构、作者等。《学报》保持期刊内外的知识流动、交换和更新,使得期刊充满知识活力。经过长期的积累,《学报》已经形成了安全工程与管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以及特色专题--安全与环境事故和事件统计快报4个方面的主题方向。《学报》的这些文献计量指标,为全面认识《学报》及未来发展提供了详实的科技情报。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重结晶前后LLM-105在敞开体系、绝热体系中的热分解特性,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了形状规则、缺陷更少的重结晶LLM-105。以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LLM-105的非等温热分解行为,利用Friedman法得到了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及TD24。采用加速量热仪研究了LLM-105的绝热分解行为,计算了绝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及SADT。结果表明,重结晶LLM-105的非等温热分解起始温度(升温速率为10℃/min)、绝热起始分解温度、绝热最大升温速率分别为353.12℃、277.19℃、77.39℃/min,未重结晶LLM-105的相应参数值分别为341.62℃、273.77℃、136.62℃/min。重结晶LLM-105的非等温热分解起始温度、绝热起始分解温度更高,绝热最大升温速率更小。结晶品质是LLM-105的热分解特性、热危险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重结晶LLM-105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绝热分解反应更温和。  相似文献   

20.
升流式生物催化电解反应器(UBER)是一种将生物方法与电化学相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使用UBER降解硝基芳香烃类化合物,不但处理周期短、效率高,而且成本低,占地面积小。通过UBER处理含硝基苯模拟废水,对生物催化电解技术的原理进行讨论,并探索最佳反应条件,为该项技术处理实际废水提供理论依据。考察了进水浓度对硝基苯去除率的影响,同时对阴极催化硝基苯定向还原为苯胺进行探讨,最后分别从外加电压、进水乙酸盐质量浓度及进水p H值3个方面,对UBER还原硝基苯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最优试验条件分析。结果表明,UBER可以高效处理硝基苯废水,当硝基苯进水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去除率可以达到97. 2%,但随进水质量浓度进一步提高至220 mg/L,硝基苯的去除效果不佳,去除率仅为79. 13%。当进水硝基苯质量浓度较低时,苯胺生成率较高,平均值达到91%,随硝基苯进水质量浓度提高,引起阴极电势波动,使得还原反应按照多种途径发生,硝基苯不仅被定向还原为苯胺,还被还原成其他副产物,同时,微生物也可以将部分生成的苯胺进一步氧化利用,造成出水苯胺含量偏低。最优条件试验表明,外加电压在0. 3~0. 5 V,硝基苯的去除率均达到93%以上,此时阳极微生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当电压降到0. 2 V时,硝基苯去除率仅为36%,表明外加电压过低会严重影响反应器的稳定运行;将乙酸钠质量浓度从1 000 mg/L逐渐减小,质量浓度降低至700 mg/L时,阳极电位依然保持在-440 m V vs. SCE左右,UBER系统运行稳定,当乙酸钠质量浓度进一步降低,阳极微生物电化学活性逐渐受到抑制;UBER中微生物最佳生长p H值为6~7,当p H值超出这一范围,会影响微生物生长代谢,进而影响硝基苯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