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基于渗流理论及富水区阿嘎下隧道特点,利用有限元MIDAS GTS NX,建立出与富水区阿嘎下隧道尺寸一致的数值模拟,并在基于CRD法对隧道左右线进行同步开挖的情况下,对阿嘎下隧道进行围岩位移分析,得出在1~5 d隧道间距和0.1~0.5 d注浆圈下围岩地表沉降规律和围岩监测点的位移规律;考虑流固耦合的工况相对于未考虑流固耦合的工况下,其地表沉降更大;从不同方面对造成地表沉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地表沉降的实质性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不同岩层组合底板对承压水的阻隔效果,以淮北矿区下组煤底板为研究
对象,建立了三种不同组合特征底板模型。基于FISH语言对FLAC3D软件进行二次开发,
对流固耦合条件下不同组合特征底板采动应力及围岩渗透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流固耦合条件下,底板采后应力转换点深度较不考虑底板水压条件下加深,且底板深
部出现了明显的卸压现象;硬软型底板采后卸荷程度及应力转换点降幅最大,而软硬相
间型底板受最小;硬软型底板采后渗透性提高4.5倍,而软硬相间型底板仅提高1.4倍,
研究结果揭示出软硬相间岩层组合底板阻水效果最好,而硬软型底板最差。 相似文献
4.
基于流固耦合的多弯管路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多弯管路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基于流固耦合和有限元原理,对充液L型管道的固有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TMM(传递矩阵法)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建立了水下多弯管路的数值模型,进行了流固耦合模态分析,研究了壁厚、管径对管路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并对非定常流下多弯管路系统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壁厚和波动速度对管道振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管内、外流体与管道三者耦合时的管道固有频率比只考虑管内流体与管道二者耦合和不考虑耦合时小,但流固耦合作用对管道模态振型的影响较小;管道的固有频率随管径和壁厚的增大而增大, 气体与管道之间耦合作用对管道固有频率的影响小于液体;非定常流下,多弯管路的振动幅值随着壁厚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波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针对富水区阿嘎下隧道穿越断裂活动带的工程地质和施工特点,采用有限元midas GTS NX,建立基于不同开挖方式下的阿嘎下隧道模型。对比考虑流固耦合作用下的围岩位移,研究表明:对于3种开挖方式,当开挖间距不变时,随着注浆圈从0.1d增至0.5d(d为隧道净宽),地表沉降量减小;当注浆圈不变时,随着开挖间距从1d增至5d,地表沉降量减小。考虑渗流作用对围岩地表沉降的影响,建议类似阿嘎下隧道工程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间距为3d、注浆圈为0.3d较合适;对比不同开挖方式下0.3d注浆圈和3d~4d开挖间距导致的沉降量,结果表明CRD开挖法引起的地表沉降量最小,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沉降量最大。 相似文献
6.
7.
9.
车辆通过桥梁时,桥梁和车辆的动力响应都包含桥梁结构模态或者几何参数信息,对它们进行分析能识别桥梁的模态参数和损伤。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综述基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技术,并与传统识别方法进行比较。指出其优缺点;详细介绍基于灵敏度分析和模型修正的方法、基于结构刚度搜索的方法、利用车辆响应傅立叶变换识别桥梁频率的方法、利用车激桥梁响应的小波变换识别桥梁模态参数的方法以及综合利用车辆和桥梁响应识别桥梁损伤的方法等5种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总结上述方法的实施步骤和应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指出了该领域的关键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施工安全和列车行车安全,以某市政隧道下穿13股道繁忙铁路工程为例,建立安全监测系统获取实测数据,再构建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研究多种工况耦合下的便梁结构安全和列车行车安全情况。结果表明:车桥耦合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轨道不平顺对结构安全性以及行车安全性影响较大,轮重减载率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大;列车通过曲线段时腹板应力增大,便梁结构稳定性降低,轮重减载率增大;温度附加变形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程度较小,但温度应力不容忽视。在施工期间进行轨道平顺性测量,以适当车速通过D型施工便梁保证行车安全性,按要求布置斜杆及限位装置以保证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职业伤害经济损失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结合国情 ,在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工业企业职业伤害的经济损失的基础上 ,对需要明确的若干问题进行了阐述。主要内容有 :国内外职业伤害的经济损失研究现状 ;职业伤害的经济损失的调查、统计与分析技术 ;工伤事故的经济损失估算方法及其主要规律等。 相似文献
12.
以海域生态环境保护为目的,开创性地引用高等数学中的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结合水土流失通用方程,从土壤有机质含量、地面植被覆盖类型、植被覆盖率和流失距离等方面,模拟计算其对化肥农药流失产生的影响力,得出不同条件下控制化肥农药流失的理论经济点和敏感点,提出综合分析结论,为城市决策、规划和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事故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简要分析了国内外事故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共同特点及问题 ,对事故经济损失的概念和计算范围进行了比较清晰的界定 ,给出了新的事故经济损失分类方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事故经济损失评估理论 ,建立了评估模型 ,明确了从企业角度和国家角度评估事故经济损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廖海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11):34-36
针对安全生产事故的人员伤残损失统计,除直接经济损失外,还包括因死亡和伤残而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为了计算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的人员伤残损失,DALY(伤残调整寿命年)是目前国际疾病负担应用较多的统计指标,其将因伤残导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和死亡寿命损失综合计算。笔者首次应用DALY来计算2005年我国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导致的伤残寿命损失,2005年因事故伤亡导致的健康寿命损失至少有3 651 862人年,折合成静态经济损失约878亿元。通过DALY计算健康寿命损失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发现事故造成的间接损失,在调查处理安全生产事故时,除了直接损失外,还应该重视安全生产事故带来的间接损失。 相似文献
15.
16.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笔者认为建筑事故经济损失的分担不仅是经济、安全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在事故发生后不仅要查清人员的伤亡情况、事故经过、原因分析、责任人处理、人员教育、措施制定、事故经济损失,还要弄清法律问题,要依法问责或依法问罪,也是行政法律问题,依法行政处罚和处分,还是民事法律问题,依法承担民事赔偿。笔者认为企业最好采用保险和非保险转嫁方式把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转移出去,减轻自己的负担。只有在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处置方法,或是为了经济上的节约而并不影响自身的财务稳定且有控制风险的能力,或不知道风险的存在,或虽知风险存在,但由于预测失误、忽略而导致损失,才自己承担。当事故发生后要通过法定程序来确定的建筑事故经济损失是由保险公司、合同另一方和企业分担。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的评价和管理水平,减少因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差引发安全事故,为此找出建筑工程设计的关键风险因素,并研究其风险评价和管理的方法。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归纳总结出33个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因素;再结合问卷调查结果,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从33个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因素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8个公共因子,同时得到各个因子的影响作用情况。最后,结合各因子得分矩阵,得到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的计算函数,用以计算评价不同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综合风险。 相似文献
19.
Emiel A. Den Hartog George Haveni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ergonomics》2013,19(2):245-261
For wearers of protective clothing in radiation environments there are no quantitative guidelines available for the effect of a radiative heat load on heat exchange. Under the European Union funded project ThermProtect an analytical effort was defined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radiative heat load while wearing protective clothing. As within the ThermProtect project much information has become available from thermal manikin experiments in thermal radiation environments, these sets of experimental data are used to verify the analytical approach. The analytical approach provided a good prediction of the heat loss in the manikin experiments, 95% of the variance was explained by the model. The model has not yet been validated at high radiative heat loads and neglects som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radiation emissivity. Still, the analytical approach provides a pragmatic approach and may be useful for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in protective clothing standards for moderate thermal radiation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