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油气田开发中硫化氢产生机理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概括总结了油气田开发生产中硫化氢的产生机理,论述了防治硫化氢的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法,指出了油气田开发中硫化氢防治工作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加强现有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开发新的防治方法,以及硫化氢防治措施的成套化、规范化、安全化是今后硫化氢防治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动态配气法配置硫化氢恶臭气体,筛选出一种价廉易得、吸收氧化效果好的吸收液,考察了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漂白粉投加量、进气浓度、进气流量、温度、吸收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室温25℃、0~5391mg/m3硫化氢浓度范围、3h吸收时间的条件下,漂白粉对硫化氢去除率在92%以上。此法能在较长时间、较大浓度范围内保持较好的去除效果,适于工业化放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民爆企业废气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该厂废气主要来源于稀硝酸配制产生的硝烟和粉尘、硫化氢、爆炸烟气、硝烟、一甲胺的无组织排放。针对该企业废气排放现状,提出了采用新建硝烟吸收罐对稀硝酸配制过程中产生的硝烟进行吸收处理和拟采用碱液吸收系统对产生的硫化氢气体进行处理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180~530 nm波段范围内研究硫化氢和羰基硫吸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硫化氢敏感吸收波长范围为182~225 nm,羰基硫敏感吸收波长范围为192~260 nm。高炉煤气中含有尘、水、NH3、SO2、HCN以及芳香烃等物质,在紫外段存在吸收干扰。采用差分算法分离紫外吸收光谱的快变吸收信号和慢变吸收信号,并通过不同的慢变模拟进行信号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硫化氢和羰基硫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消除交叉吸收干扰。在高炉煤气脱硫技术开发中,成功地用于羰基硫水解催化剂和硫化氢吸附剂的高炉煤气选型评价测试和系统中试评估。  相似文献   

5.
碘量法是分析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经典化学分析方法之一,但在油田现场测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过程中,存在取样口出现冷凝液导致硫化氢吸收不充分、检测效率低、湿式流量计在取样现场结冰的问题。通过分析取样过程影响因素并找到问题原因,对取样流程装置进行改进,在取样口处增加气液分离装置、适量减少天然气的取样量、用电子流量控制器代替湿式流量计。实验证明,改进后的方法消除了上述问题,能够准确检测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提高现场取样成功概率和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6.
高95井硫化氢处理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总结了硫化氢对钻井的影响及在钻井中应注意的事项,并结合胜利油田高95井现场取芯钻井过程中硫化氢六次高显示的处理工艺,提出了主要防治措施,对该区块的高含硫化氢井有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恶臭气体微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鸿郭  周少奇  石永 《四川环境》2006,25(3):95-100
恶臭气体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已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采用微生物方法能有效去除恶臭气体,本文在探讨恶臭气体迁移机理及迁移速率的基础上,介绍了处理恶臭气体的微生物吸收法、微生物吸附法和微生物填料吸收法三类共6种处理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今后恶臭气体微生物处理研究工作的深化指明了方向,对于恶臭气体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硫化氢是油气田伴生气中的有害组分。在含硫油气田的采出水中,硫化氢的存在对于安全生产和和油田环境均会产生危害。采出水经处理后通常需作为地层回注水使用,由于油气生产的特殊性,常用的硫化氢脱除方法在使用中受到限制,探索适合于油气田生产的水处理方法十分必要。本文探讨了通常可用于油田水中硫化氢脱除的各种方法,对比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以次氯酸钠为主要脱硫剂的水处理方法,通过对模拟采出水的室内试验,证明次氯酸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采出水中的硫化氢,并提出了消除过量氧化剂的后续处理方法。实验表明经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油气田回注水质要求,处理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
生物法脱除污水处理厂硫化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并研究了生物滴滤塔处理污水处理厂硫化氢气体的技术,分析了负荷、压降、温度等因素对生物法脱除硫化氢恶臭气体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原油中的硫化氢会对后续工序产生影响,文章重点研究原油中硫化氢含量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法检测范围广,误差小;碘量法操作简便,但存在较大误差;碘量法、激光法、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在检测原油中硫化氢含量之前,均需要吹脱原油样品;而电化学法、气相色谱法可以直接检测原油样品;对传感器的研究是今后热点,但要克服原油腐蚀性、黏稠的问题;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适合一线操作员工使用。  相似文献   

11.
硫化氢气体检测方法及安全防范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介绍了硫化氢气体的物理性质、来源及其对人体和设备的危害,阐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所规定的硫化氢气体测定方法及常用快速化学分析方法,介绍了钻井现场常用硫化氢监测仪器,并提出一些人身安全防范措施以及现场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一种针对油田采油系统由于井筒原生和地面集输系统次生造成硫化氢污染的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形成了集输系统次生硫化氢外源微生物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技术,实现对次生硫化氢的生物抑制。该技术能使油井硫化氢降至5mg/m3,集输系统次生硫化氢降至25mg/m3以下,改善了原油集输系统作业场所工作环境,消除了硫化氢气体对人体危害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循环气提法脱除原油储罐中的硫化氢以达到降低储罐内硫化氢浓度的目的。某联合站卸油台零位罐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7h的实验,零位罐观察口硫化氢浓度可由484mg/m3降低至9mg/m3。文章主要介绍了循环气提法在轮三联合站卸油台零位罐的实验过程、除硫剂的筛选及在某联合站原油储罐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储罐内硫化氢浓度。  相似文献   

14.
低温捕集/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分析废气中挥发性硫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捕集/热解吸/火焰光度检测填充柱气相色谱法可分析废气中挥发性硫化物。标准气浓度为2.80g/L~38.10g/L时,硫化氢、甲硫醇、乙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平均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2.1%~106.8%及0.5%~6.0%,采样体积为1.0L时,上述挥发性硫化物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8ng/L~0.65ng/L。该分析测定了炼油厂某些污染源和催化燃烧脱硫中试装置废气中挥发性硫化物组成,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含硫天然气井井喷后,由于复杂地形条件对硫化氢扩散的影响,造成硫化氢应急监测过程中监测布点不准确。利用ANSYS-Fluent软件,选用大涡模拟模型,分析复杂地形下的气流运动和扩散规律,对硫化氢的应急监测分析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