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霞  黄静  邹孝 《四川环境》2023,(4):127-133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细颗粒物(PM2.5)、臭氧(O3)等二次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臭氧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为研究成都市污染源VOCs排放情况,根据成都市最新污染源普查数据,我们针对成都市工业源、农业源、移动源和生活源,采用监测数据法和系数法核算了成都市VOCs排放量,行业分布、地区分布,并结合各地区大气臭氧污染情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经过统计分析,工业源和移动源为成都市主要VOCs排放源,工业源VOCs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业分别为家具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及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VOCs原辅材料使用量及VOCs排放量最多的是胶黏剂,移动源VOCs排放主要为机动车排放。成都市各地区VOCs排放量及臭氧年均值空间分布整体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22个区(市)县VOCs排放量与大气臭氧日均值超标率正相关,15个区(市)县呈现出明显相关性,指数曲线较线性拟合程度较好,存在非线性关系。7个区(市)县VOCs排放与大气臭氧日均值超标率拟合程度较差,呈现出较弱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挥发性有机物(VOCs)由于自身的毒性及对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贡献,其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日本是亚洲较早开展VOCs管理的国家,其固定源VOCs排放量2010年较2000年减少44.5%。通过梳理日本的VOCs减排成果,总结了日本针对VOCs开展削减的法规制定、行业协作、监管等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国内重点行业和重点设施的VOCs控制和减排工作在强化行业力量,加强政府、企业及公众三方共同监督管理、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为全面推进重点行业减少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产生和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设定了2016-2018年《行动计划》实施期内的VOCs削减目标,并针对农药、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汽车等11个重点行业分别提出了具体任务和措施。总体思路。聚焦工业领域VOCs削减重点行业,以技术进步为主线,坚持源头削减、过程控制为重点,兼顾末端治理的全过程防治理念,发挥企  相似文献   

4.
源强核算是环保部门实施污染控制、企业申请排污许可的重要依据,如何准确识别核算公式中的关键参数,提高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一直备受关注。基于生态环境部推荐使用的《石化行业VOCs污染源排查工 作指南》方法,在对公式参数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重点对反映罐体结构和特点、反映外界条件和油品特性、变化范围较大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在参数变化范围为20%时,确定VOCs源强核算敏感性参数和该参数对排放 量的影响程度分别为年周转量(7.35%)、油罐壁油垢因子(7.35%)、有风边缘密封损耗因子(4.47%)和零风边 缘密封损耗因子(3.18%)。结合某油库的实际调查和分析结果,对上述参数取值进行合理性分析,确定最佳参数组合,计算求得油库全年VOCs排放量为45.77 t/a,相较参数优化前的242.13 t/a低81.1%。该参数合理性分析方法为油库无组织排放源的调查与核算提供依据,也为企业合规性及排污许可的获取,及后期VOCs排放污染控制对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从企业工艺和产品特点出发,分析了石油炼制企业主要水污染物的排放量与企业加工量、加工工艺、加工装置、末端治理设施之间的简单逻辑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企业规模、生产装置特征和污染治理技术的石油炼化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量复杂系数核算方法。通过与实际监测数据的对比,该方法的误差满足总量核算中石油炼化企业排放量核算的要求,为行业总量减排核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石油化工从原料到产品的加工阶段可称为生产过程;石油化工液态产品的储存、装卸、运输、使用等阶段,可称之为生产后过程。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目前在该行业的生产后过程中尚未得到有效实施,作业过程仍有大量VOCs泄漏排放,污染了大气环境。主要原因有"法规要求不一致、方法措施有缺陷、监督执法不到位"等。因此,完善规范标准、强化监察力度、建立第三方修复机制,是减少生产后过程VOCs污染排放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挥发性有机物(VOCS)活性炭吸附回收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婕  羌宁 《四川环境》2007,26(6):101-10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类有机溶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有机废气的排放量也随之逐年增加,其所带来的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过去,研究人员主要致力于开发高效的VOCs控制技术。随着我国建立可持续社会目标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经济有效的VOCs回收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活性炭吸附回收VOCs的工艺现状和研究进展,并预测了VOCs分离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石化行业申领新版排污许可证的经验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化行业在申领排污许可证时,需综合考虑核算边界、生产参数、排放标准及排放量核算方法等关键因素。通过对相关标准、规范的解读,结合企业在新版排污许可证申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做法,明确了核算边界、产排污设施、污染物种类、排放口类型、生产参数、排放标准、核算方法等相关信息的选取方法和确定原则,为石化行业排污许可证申领工作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成都市武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武侯区生活源餐饮、干洗、汽修和医院4个行业数据,采用排放因子和物料衡算法,建立了2016年成都市武侯区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并完成了空间分配。结果表明:武侯区生活源VOCs排放量为154.891 t/a,其中餐饮、干洗、汽修和医院VOCs排放量分别为107.070 t/a、39.340 t/a、8.295 t/a和0.186 t/a,餐饮为最大的生活排放源。空间分布上,人员集中、企事业单位密集以及人流、车流量大的片区VOCs排放量更大。为提高清单的可信度,将研究结果与其他排放清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差异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
电子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近年来VOCs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通过对电子行业的VOCs产生环节的分析,探讨了电子行业VOCs的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是控制VOCs无组织排放的重要方法,但在天然气行业应用较少。对A天然气净化厂的一列净化装置(原料气过滤分离单元、脱硫脱碳单元、脱水单元)开展动静密封点LDAR工作。通过装置情况调研、密封点台账建立、现场检测、泄漏修复、数据核算分析等将LDAR技术全流程在天然气净化厂进行应用。结果表明:净化装置实现VOCs减排率达80.22%,具有较好的减排效果。现场应用证明LDAR技术是控制天然气行业VOCs无组织排放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铅蓄电池行业是我国重点整治的涉重金属行业,应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文章在探讨铅蓄电池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系统说明了铅蓄电池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现状评估方法和平衡测试分析方法,提出了审核应重点关注的技术要点,以及常见的清洁生产方案,指导企业建立持续清洁生产机制,实现铅蓄电池行业全过程污染防治和重金属减排。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减排的深入推进,石油炼制工业作为重点管控行业,对VOCs和NOx的控制已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有必要开展石油炼制行业VOCs和NOx的深度治理。文章介绍了石油炼制行业VOCs和NOx治理技术现状,并提出了石油炼制行业工艺加热炉、裂解炉烟气NOx控制的可行的技术路线,以及不同浓度VOCs控制的可行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4.
根据收集的青岛市九大类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本研究采用排放因子法结合调研实测等工作建立了青岛市VOCs源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工业企业VOCs排放占总排放的比例达到43.17%。其中,工艺过程源类中排放占比较高的行业依次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溶剂使用源类中排放占比较高的行业为金属制品业、皮革皮毛羽毛制品和制鞋业、印刷业、铁路船舶航空等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通过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入场调研采样分析,本研究发现不同行业中VOCs组成特征有差异,多数行业VOCs物种排放以卤代烃、芳香烃、烷烃等为主,纺织印染业、制鞋业等部分行业以含氧有机物排放为主。通过调研和实测对部分行业的VOCs排放因子水平做了本地化深入研究,调研统计青岛市约49%的企业安装了VOCs治理设施;在企业所安装的VOCs治理设施中吸附法占比最大,占比为26%。  相似文献   

15.
铅锌冶炼行业是我国重点整治的涉重金属行业,应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在探讨铅锌冶炼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系统说明了铅锌冶炼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现状评估方法和平衡测试分析方法,提出了审核应重点关注的技术要点以及常见的清洁生产方案,指导企业建立持续清洁生产机制,实现铅锌冶炼行业全过程污染防治和重金属减排。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成都市老旧小区、高层电梯住宅等不同居民住宅类型的油烟进行监测,得到不同时段PM2. 5和VOCs的排放浓度特征,并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得到成都市PM2. 5和VOCs的单户年平均排放量。成都市本次PM2. 5浓度在0. 028~0. 745mg/m3,高层住宅单户平均年排放量为0. 047 kg/a,老旧小区单户平均年排放量为0. 222 kg/a; VOCs平均浓度在0. 856~3. 695 mg/m3之间,高层住宅单户平均年排放量为0. 355 kg/a,老旧小区单户平均年排放量为0. 491 kg/a。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绍兴某化工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的精准化监管,有效降低臭氧污染,利用装载单质谱仪与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的走航车对绍兴市某化工区进行126次走航监测。通过VOCs总量实时监测,异常点位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掌握该化工区大气VOCs污染状况,确定VOCs重点污染区域,选取臭氧前体物作为VOCs管控的关键因子。通过臭氧生成潜势分析,筛选出6个臭氧生成潜势较大区域和7种贡献较高的物质,作为重点监管区域与臭氧生成贡献优控因子,结合污染源调查结果,确定化工区内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化学农药制造行业是主要的排放源;建议加强上述物质和区域行业的日常监管,降低臭氧前体物的排放,从而帮助环境监管部门实现精准化监管,减少大气臭氧污染,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构建开放监督型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污申报平台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无组织排放为主,其排放量的确定和申报对现行的以有组织排放管理为主的环境管理模式提出挑战。为顺利实施VOCs排污收费、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管理,切实降低环保部门收集信息、监督管理的成本,促进环境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我国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结合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对VOCs排污申报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和构建。在研究国内外排污申报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以VOCs管控为契机,整合环境统计、排污费征收等要求,建立面向企业的唯一开放监督型VOCs排污申报平台,采取数据联审制度,推行信息公开和开放型监督。通过申报功能、试算功能、监督审核功能、决策支持功能、减排技术评价功能、信息公开功能、资料和文件功能、培训和试报功能等平台八大功能的有机融合,建立公众、企业和政府相互监督、制约的三级VOCs排放监督管理新机制,为我国环境管理模式的更新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VOCs作为炼化企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年来国家针对炼化企业控制VOCs排放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标准,随着炼化行业VOCs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VOCs进一步减排,为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助力,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文章通过研究企业在厂区内重点区域和厂界安装网格化VOCs在线监测设备,不断提升VOCs管控水平,进而实质性地降低VOCs排放。  相似文献   

20.
为弄清石化工业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排放、分布情况及其对周边大气的影响,采用真空罐采集/预冷浓缩富集-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质谱法,对某石化园区大气中119种VOCs的组成特征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石化园区大气中烷烃、烯烃及含氧化合物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分别占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42.85%、21.50%及27.44%,采用最大增量活性浓度(Maximum Incremental Reactivity,MIR)算法计算三者对该园区大气臭氧生成的贡献率分别为8.87%、59.72%、26.43%,另外,通过对比不同点位及高度大气中VOCs组成发现,不同种类的VOCs在0~50m高度范围内的分布特征不同。本研究结果为石油化工行业VOCs排放的监测监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