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婉婉 《四川环境》2020,39(2):81-87
为了解松江区PM 2.5与PM 10浓度变化特征,选取2014年1月1日~2019年2月28日松江区3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市控点质控后的小时平均值,进行日、月、季节和年际变化的讨论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8年松江区的PM 2.5与PM 10年均浓度分别为51、61μg/m 3,呈整体下降趋势;冬春季PM 2.5与PM 10浓度较高、秋季次之、夏季低;2014~2018年PM 2.5与PM 10浓度月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整体呈现4~6月逐渐下降,10~12月逐渐上升的规律;PM 2.5与PM 10浓度各季节及全年的日变化均呈双峰型;PM 2.5与PM 10的相关系数为0.87,四季系数为r冬季(0.91)>r夏季(0.90)>r秋季(0.88)>r春季(0.72);PM 2.5/PM 10的平均值为0.83,大气颗粒物PM 2.5的贡献率非常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15~2018年衡阳市城区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15~2018年衡阳市城区环境空气以PM2.5、PM10、O3污染为主,其中PM2.5和PM10年均值浓度呈下降趋势,O3年均值浓度呈不规则波动变化;年内时空变化上,O3呈现夏、秋季浓度高和冬、春季浓度低的特点,PM2.5和PM10呈现出夏季浓度低、冬季浓度高的特点。针对衡阳市空气污染物特征,提出了衡阳市城区空气质量改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成都市2020年的日均空气质量数据和地面气象数据为基础,对PM2.5浓度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分布进行分析,得出成都市2020年较2019年相比PM2.5平均浓度下降5.94μg/a·m3,年度最低值为4μg/m3;PM2.5随季节变化规律为:冬高夏低,冬季波动大,夏季稳定,平均浓度冬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并且冬季有...  相似文献   

4.
利用车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对长沙市城区典型交通路口的近地面空气质量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表明,在监测时段(14∶00~20∶00)内,该监测点环境空气中PM10的小时质量浓度范围在0.097~0.222mg/m3之间,平均值0.163mg/m3;PM2.5的小时质量浓度范围在0.050~0.158mg/m3之间,平均值0.103mg/m3。PM2.5/PM10比值在48.1%~76.6%之间,平均值62.4%。PM10与PM2.5质量浓度在星期一相对较低,星期二有所升高,星期三至周末总体上保持基本稳定。在监测时段PM10与PM2.5小时质量浓度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即14∶00~15∶00,PM10与PM2.5质量浓度相对较高,16∶00左右降至最低,从17∶00开始逐渐升高,20∶00达到峰值。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变化与车流量和车速密切相关,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素对PM10和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影响也较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长沙市10个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2013年的历史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PM2.5质量浓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采用非参数分析(Pearson相关性)法,研究了气象因素对长沙市PM2.5质量浓度周期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M2.5日均质量浓度在不同季节的绝对值和变化周期都相差很大。总体上,PM2.5在冬季的浓度高于夏季;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周期在3~8d。在2013年4个典型月份内,温度和风速与PM2.5质量浓度负相关,而湿度和气压与PM2.5质量浓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3、-0.395、0.519和0.440。PM2.5周期性变化与区域内大气环境容量相关,而大风、降雨等强对流天气是终结PM2.5变化周期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6.
2013—2018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大连市环境空气中PM2.5污染特征分析表明,PM2.5浓度在冬季采暖期较高,夏季非采暖期浓度较低,具有早晚双峰的日变化特征.2018年各区市县PM2.5年均值均下降.除普兰店区和瓦房店市PM2.5年均值超标,其他区市县均达标.大连市区PM2.5年均值仅高于长海县,低于其他...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分析枣庄市不同来源污染物排放强度削减与大气环境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使用统计方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对枣庄市2020年第一季度大气污染变化特征和污染来源进行了解析,探究了枣庄市大气固体悬浮微粒浓度变化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20年第一季度PM2.5、PM10、N02、S02浓度较2019年同期显著下降,但枣庄市采...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蒙自市PM2.5的主要化学组分季节变化、来源及贡献,于2017~2018年每季典型月连续10天在蒙自市城区采集样品,对PM2.5的质量浓度及主要化学组成成分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显示:经CMB解析后工艺过程源、二次硫酸盐、煤烟尘、机动车尘、道路扬尘、二次硝酸盐、建筑施工尘和其他源对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23.24%、20.65%、14.11%、13.31%、7.34%、6.32%、5.21%和9.82%;水溶性无机离子质量浓度为19.49μg/m^3,占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的53.09%,是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SO2-4、NH+4和NO-3分别占离子总量的41.20%、27.51%、12.85%;PM2.5中NO-3/SO2-4比值在0.20~0.38范围内,说明固定污染源对蒙自地区大气中SO2和NOX的贡献仍然大于机动车的贡献;春季SOC值为3.33大于二次反应生成的有机碳的条件,表明春季受到二次污染源的影响最为严重;蒙自市全年PM2.5浓度平均值为29.72μg/m^3,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均35μg/m^3二级限值,而且风向、风速等气象条件是造成蒙自春季PM2.5浓度高于其它季节20μg/m^3的关键因素,而其关键贡献源是工业源、建筑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源。  相似文献   

9.
<正>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颁布,一些重点城市也已经开始发布PM2.5的监测信息,但与之配套的监测方法标准、规范却无法满足要求。环保部表示,主要问题在于缺乏仪器适用性检测技术要求。环保部近日同时公开了6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以规范包括PM2.5在内的监测工作。这6项标准包括《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以下简称检测方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十三五”期间泸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情况,通过对“十三五”期间泸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统计、污染负荷计算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泸州市SO2、PM2.5和PM10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NO2、CO和O3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泸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颗粒物总体负荷降低,细颗粒物二次贡献增大,大气污染类型以复合型污染为主。上述分析结果对泸州市、川南片区以至成渝地区其他城市进行大气污染治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孝林  杨茜 《四川环境》2020,39(2):74-80
利用2016~2019年春节期间自贡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主要污染物浓度小时及日监测数据,分析燃放烟花爆竹及采取禁燃措施对自贡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集中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短时空气严重污染,但随着自贡市实行行政辖区内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状况明显改善,2019年污染时段在春节期间占比较2016下降45.6%。颗粒物浓度(PM 2.5、PM 10)大幅度下降,2019年春节期间PM 2.5和PM 10均值分别为73μg/m 3和104μg/m 3,2019年春节期间PM 2.5和PM 10均值分别较2016年同期下降了55.2%和51.6%。烟花爆竹对PM 10和PM 2.5浓度影响明显高于SO 2、CO、O 3、NO 2。春节期间有利的气象因素对自贡市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禁燃烟花爆竹对颗粒物浓度降低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蓝楠 《绿色视野》2012,(5):46-50
【案情】 监测数值表明,2010年北京市大气中PM2.5的年平均浓度为60~70微克/立方米,广州市为45~50微克/立方米,与世界卫生组织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10微克/立方米)相比,北京市PM2.5的年平均浓度超标6~7倍,广州市超标4.5~5倍。即便与世界卫生组织环境空气质量第一阶段目标值(35微克/立方米)相比,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24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点数据为基础,对2013年6月~8月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下,长株潭地区城市PM2.5浓度的日、月变化规律,以及点位差异性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入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后,PM2.5质量浓度较冬季显著下降。受人为活动影响,位于商业区的监测站点的PM2.5较其他站点高;不同城市PM2.5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双峰型;夏季PM2.5上午出现最高值的时间比冬季提前1 h左右,商业区站点的PM2.5最高值出现的时间较其他类型站点早1~2 h。非工作日PM2.5的峰值出现在夜间和凌晨,而工作日则出现在上午9~11点。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大气背景站颗粒物PM2.5和PM10实时监测结果表明,两个点位的PM2.5浓度占PM10浓度分别为80.15%、68.9%,两个点位的PM2.j浓度和PM10浓度均呈显著线性关系,点位1:y=0.8634x-0.2212,R^2=0.9823;点位2:y=0.7352x-0.2142,R^2=0.7767。  相似文献   

15.
朱彤 《绿叶》2011,(12):8-12
只有在国家制定了很清晰的PM2.5的空气质量测量标准,以及在未来制定了合理的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且每个城市的监察测量网和监控系统的技术已经非常完善的情况下,公布出来的PM2.5监测值才有更多的可比性,才有更多的科学价值。近期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不是引入新的标准,因为即使没有PM2.5的标准和数据,PM10的浓度也可以反映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程度。现在的问题是怎样采取措施把目前的PM10污染尽快地降低下来,将已有的PM10空气质量标准调整到与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更接近的水平。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进PM2.5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炼化企业厂区大气PM2.5无机元素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5年非采暖期和2016年采暖 期采集两处炼化企业厂区环境空气中PM2.5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其中14种无机 元素质量浓度与富集情况,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解析其来源。结果表明:Na、Fe、Ca、K、Mg 5种地壳元素的质 量浓度 ρ(Na)、ρ(Fe)、ρ(Ca)、ρ(K)、ρ(Mg)占PM2.5中14种无机元素质量浓度总量ρT的93.4%,V、Cr、Mn、Ni、Cu、Zn、As、Cd、Pb人为活动排放元素的质量浓度占 ρT的6.6%。相较于我国主要城市地区,所述炼化企业厂 区PM2.5中 ρ(Cd)、ρ(Cu)、ρ(Fe)、 ρ(Pb)、ρ(Mn)、 ρ( Ni)、 ρ(Cr)、 ρ(Zn)均较低,说明厂区各污染源并未对所在地 区环境空气造成严重的无机元素污染。厂区PM2.5中Zn、Cd、Cr元素富集因子分别为43.2,38.4,34.4,说明这 些元素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为严重。富集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表明,所述炼化企业厂区PM2.5来源复杂多 样,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排放、土壤扬尘、生物质燃烧、道路扬尘、建筑扬尘、燃煤及垃圾焚烧等,其中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厂区PM2.5的贡献大于47.97%;土壤扬尘、生物质燃烧、道路扬尘和建筑扬尘对PM2.5的贡献 大于31.36%。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环境空气中PM_(2.5)含碳组分浓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9~12月对大连市环境空气中的PM2.5、有机碳和元素碳进行连续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碳约占PM2.5质量的14.0%,元素碳约占6.9%,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总质量约占PM2.5的21%。一半以上的天数有机碳与元素碳比值超过2.0,说明大连存在二次污染。有机碳与元素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约为0.93,表明有机碳和元素碳可能有相同的污染来源。较大降水能有效降低PM2.5、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浓度,风速与PM2.5、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浓度呈负相关,雾霾天气时,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浓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环保业装备的投入和技术水平已远落后于钢铁业的发展需求,钢铁产能过剩和环保产品无序恶性竞争,导致了不堪重负的大气环境持续出现雾霾,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创新的厂房三次除尘综合治理技术可有效捕集PM2.5颗粒,杜绝厂房烟气外逸;新颖的袋式除尘设计和加工制造技术能使烟囱排放的细颗粒物浓度控制在10mg/Nm3以下,满足了国家新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9.
2013—2017年南昌市环境空气PM_(10)、PM_(2.5)浓度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7年,PM_(10)、PM_(2.5)年均浓度分别为76μg/m~3和41μg/m~3。污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燃煤、工艺过程、扬尘、餐饮油烟等,同时还受区域传输和不利扩散气象条件影响。针对南昌市颗粒物污染现状、原因,提出了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加大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力度;严控煤炭消费总量,调整燃煤结构;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扬尘污染;加强科学研究及其能力建设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计一种能快速检测空气中的PM 2.5浓度的检测器,作为公司PM 2.5大数据的智能硬件终端。系统采用MSP430F149作为主控MCU,选用SDS018 PM 2.5传感器模块和hc-05蓝牙通讯模块,传感器模块和蓝牙通信模块分别与MCU串行口连接并通信。MCU定时采集传感器模块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模块将PM 2.5数据发送至智能终端,通过设计移动端APP可显示PM 2.5数据,同时APP将系统时间、地理位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以实现公司对PM 2.5大数据的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