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6 毫秒
1.
于文轩 《环境保护》2007,(13):18-24
在生物安全国际法中,损害赔偿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各国目前对损害赔偿问题的争议也最大,致使有关国际谈判徘徊不前.为此,生物安全损害赔偿国际立法有必要借鉴相关国际法的成熟经验.充分考虑生物安全国际法的特殊性,明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完整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国际淡水资源争端解决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铮 《世界环境》2002,(4):17-19
世界性的缺水危机和各国发展对水的需求使国际淡水资源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全球性问题。由于国家对国际水域有着直接的重大利益,因此国际水道常是当今国与国水资源矛盾冲突的发源地。在国际淡水资源争端解决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以及判例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然而,解决争端的强制方法却与国际法的传统相悖,有侵犯国家主权和扭曲《联合国宪章》之嫌。  相似文献   

3.
跨国污染构成国家责任和国际赔偿责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伟钰 《世界环境》2000,(3):25-26,32
当前,跨国界污染事件已怪相邻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严重危害,这些不同类型的跨国界污染问题,涉及到国际法原则和国家责任及国际赔偿责任。本文提出了跨国污染的过失责任、环境保护责任和国际法原则规定,跨国污染国家行为的归咎国际赔偿责任;跨国污染的国家责任标准,解决跨国污染国家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国际环境民间组织已成为国际社会中一种重要的行为体,它对全球环境保护和国际环境法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国际民间组织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地位进行研究.国际法律人格者与国际法主体之间的法理区别是国际环境民间组织获得国际法律地位的前提,无论从实证,还是理论方面进行分析国际环境民间组织在国际法中都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成为国际法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次缔约国会议决定,成立生物安全特设工作组。该工作组自1996年以来召开了五次会议,就拟订的生物安全的范围、内容和有关法律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按公约第四次缔约国会议决定,该议定书谈判应于1999年2月结束。目前谈判的近况如何,还存在哪些分歧和焦点问题,本文做简要介绍和分析,以帮助了解国际谈判最新动态,切实作好国内工作。  相似文献   

6.
国际环境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新兴法律部门,在其发展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思想、新原则、新措施、新问题。它对基本原则的内涵不断丰富和修正,环保与人权的结合紧密,软法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国际组织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对传统国际法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07,(7A):1-1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均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生物安全问题。外来物种入侵、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与基因工程微生物使用的环境安全性三大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生物安全管理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秦天宝 《城市环境》2002,16(5):21-24
在国际环境法中发挥核心作用的,还是具有严格法律意义的渊源,即国际环境条约和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习惯,随着国际社会组织化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环境保护运动的高涨,国际法渊源以及国际环境法的渊源在《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列举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国际(环境)法渊源的范围和种类扩大,国际环境法的渊源从以习惯法为主转向以成法为主的趋势不断加强;超国家的国际环境立法机构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9.
1974年12月联合国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该宪章就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各国的经济权利和义务,对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等问题作了详尽规定,特别是重申了国家和民族自主权以及“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的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主权,包括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内,并得以自由行使此项主张”(第二条第1款)。“国际发展法”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传统国际法以主权平等原则为基础,而国际发展法的出发点则是在经济不平等条件下的平等。从性质上说,国际发展法是一种过渡性的国际法形式,其目的是建立国家经济新秩序,体现为…  相似文献   

10.
美国看全球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国际法和国际政治的背景下,讨论美国对全球环境问题看法经历的一些重要转变。尽管美国是全球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领域国际法的起草者,后来好却转而更多地依赖国内治治理环境。  相似文献   

11.
福岛核事故,日本是否负有国家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花 《世界环境》2011,(3):52-55
核事故损害责任国际公约核事故损害赔偿的国际规则为了解决核事故的损害赔偿问题,美国于1957年创设了第一部核损害赔偿方面的立法——《普莱斯-安德森法》。其后,各有核国家纷纷立法,有关国际组织也纷纷投入其中。目前核损害赔偿公约有两大体系——《巴黎公约》体系和《维也纳公约》体系。这两大体系构成了现行第三方核损害民事责任的两大基本国际机制。《巴黎公约》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指导制定的1960年《核能领域第三方责任公约》(也称《巴黎公约》)是最早的核损害赔偿国际规则。《巴黎公约》适用于大部分西欧国家。随着核工业的发  相似文献   

12.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国际环境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其对国际环境法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运作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学术界对此问题观点各异.本文试图整合国际法、国际环境法、法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通过对法的基本原则、具体原则、法的理念等问题的厘清,对国际环境法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整理并按照确立的标准分析,最后提出国家环境法的五大基本原则,希冀能对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理论体系的建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跨国污染是国际环境法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国际(环境)法是解决跨国污染的重要手段。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对跨国(全球)污染的分析表明,跨国污染实质是产生了国家间的环境不公平,即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扩散到污染国之外的国家,而受害国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总体上可能有效率的经济效益只为污染国占有;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跨国污染环境不公平的国际法途径。  相似文献   

14.
国家环境安全及其法律保护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国家环境安全问题,即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问题,既是国内法的国策性问题,又是国际法的全球性问题。我国国家生态安全主要表现为防止国内生态赤字、缓解资源供需矛盾、防治自然灾害方面的国家职能。我国生态环境安全主要包括国土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国际环境安全问题。生态安全与经济安全共同构成国家安全的基础。防治自然灾害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首要任务,减少环境赤字是我国生态安全的物质基础,发挥国家职能是我国生态安全的主导方向,明确公民权利是我国生态安全的法治保证。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2007,(13):1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均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生物安全问题.外来物种入侵、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与基因工程微生物使用的环境安全性三大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生物安全管理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陈赛 《世界环境》2006,(1):40-41
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程度不断深化。领域不断拓展,同时。也使得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跨国界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害问题更为突出,这类事件不仅日益增多,而且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例如,1978年苏联“宇宙954号”核动力卫星坠入加拿大事件。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1986年莱茵河污染事件等。这些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而且均涉及到了国际法领域的国家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金鹏 《环境保护》2021,49(7):69-74
海洋塑料污染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关于海洋塑料污染规制的国际法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条约以及相关国际软法与区域机制。但现有相关国际规则呈现碎片化特征,在专门立法与陆源海洋塑料污染规制等方面存在空白,在实施和遵约方面也存在困境。海洋塑料污染国际法律规制面临的困境需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推动相关国际立法以及促进相关规则的实施与各国的遵约来破解。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我国应积极参与和推动海洋塑料污染国际法律规制的完善,提升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上海生物安全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生物安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文章从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与生物安全管理的发展出发.概述了上海市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了目前上海生物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并对上海市今后生物安全管理的改进,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转基因及转基因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经过7年漫长努力后,终在2000年1月经130多个国家通过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为转基因生物的国际贸易和越境转移设定了基本规则和最低标准。特别是《自然》杂志去年发表的一篇关于墨西哥玉米受基因污染事件,更是把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本刊从这期开始开辟“生物安全”栏目,为读者介绍一些关于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识和一些最新科研动态。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船舶油污事故损害赔偿评估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分析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该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并以20个国际油污基金公约所承认著名赔偿案例为例建立船舶油污事故的神经网络评估模型,该模型对中国船舶油污事故损害赔偿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实用价值,为中国船舶油污事故损害赔偿评估提供了一种新颖而方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