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灵活就业,根据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住2002年撰写的《我国灵活就业问题研究报告》中对这个概念的界定是: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兼职就业、远程就业,独立就业,承包就业、自营就业和家庭就业。  相似文献   

4.
5.
我国正处于一个从农业社会迅速向工业社会迈进、从改革普惠走向财富或利益分割的时代,就业不足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正在成为我国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6.
2013年,我国就业实现了稳中求进,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增长,1至11月,城镇新增就业1242万人,提前完成全年900万人的目标任务;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低于4.6%的控制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新一轮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的产业转型升级,有四个特点:一是产业区域转移明显,二是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共赢的局面,三是出现了新型产业发展方式,四是产业园区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的,并使就业结构得到优化,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最主要产业。今后一段时期,产业转型升级将引起就业形势改变和政策重点调整。为此建议: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产业转型升级和就业有机结合;二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发挥劳动力市场对就业的调节作用;三是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解决职业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7.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这是在总结我国近10年来就业工作的具体实践,认识和把握扩大就业的客观规律,科学分析当前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新时期我国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衡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近年来,衡阳市已成为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劳务输出大市。今年春节前农民工返乡人员达5056万人。截至2月5日,全市再度外出务工人员3405万人,其中出省人员2724万人,省内681万人。目前失业返乡农民工在家待业人数达1651万人。面对这种形势,衡阳市各级党委和劳动保障部门高度重视,始终把统筹城乡就业放在当前“保增长、促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受高校扩招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浙江省杭州市的大学生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2009年.在杭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10万余人,比上年增加0.8万余人,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20世纪90年代,瑞典经济经历了剧烈的波动,受其影响就业状况迅速恶化,大约有4年时间,有超过5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在这其中受冲击最大的是那些丧失工作或者进入劳动力市场有严重困难的群体,即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劳动科学》2008,(2):58-63
第一条 为了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提供服务,根据就业促进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江苏省吴江市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07184人。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85051人.占92.79%:中专与高中文化程度21211人,占69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922人,占0.30%;培训后就业人数为9809人.占3.19%。从事第一产业的57198人,占18.62%;从事二、三产业的244236人.占79.51%;  相似文献   

17.
18.
大学生失业已成为当前亟需化解的重大社会难题之一。据有关统计,自1999年高校大扩招以来,大学生未就业人数逐年递增:2002年26.7万、2003年56.3万、2004年64.6万、2005年84.1万、2006年123.9万、2007年148.5万,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加之往年未能就业的100万名失业大学生,共约711万大学生求职。大学生就业被称为进入30年来最艰难时期。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第三产业的逐渐壮大,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文化理念的不断变化,多种灵活就业方式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应运而生,并对当地劳动力市场产生了积极作用,日益引起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时至今日,灵活就业已经从一种零星、分散的就业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就业服务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劳动力市场机制,是具有经济理性的一种劳动力市场制度,发挥着促进劳动力供求均衡、减少劳动力市场摩擦、降低劳动力交易成本的功能,其中的公共就业服务更能起到提高劳动力市场透明度,帮助就业困难群体避免陷入不利地位的特殊作用。因此,各国都建立有比较先进的就业服务制度和比较完善的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