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卫星遥感监测大气NO_2的差分算法涉及的科学问题进行了综述,包括去除大气散射和地表反射噪声影响、大气拉曼散射引起的Ring效应校正、不同大气成分分离和观测垂直归一化等问题。国际上通过剔除平流层NO_2获得对流层柱浓度产品,文章绕开平流层NO_2获取问题,提出了结合大气化学模式模拟的垂直廓线直接估算近地面NO_2浓度技术方法,以更好地满足环境空气质量的观测需求,阐述了几个影响NO_2反演精度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3年—2017年常州市NO_2数据,分析常州市NO_2污染特征,结合混合层高度及水溶性离子组分等数据,重点分析2017年11月1日—3日的大气污染过程及成因。结果表明,秋、冬季NO_2呈逐年升高趋势,NO_2污染日益凸显,秋、冬季在不利气象条件下,NO_2质量浓度易在交通晚高峰时间段迅速升高,并形成污染过程。针对NO_2污染应加强本地污染源管控,提前削峰减排。  相似文献   

3.
2014年夏季6~8月利用地基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MAX DOAS)在新疆绿洲城市乌鲁木齐市三道坝镇、库尔勒市西尼尔镇及博乐市84团农田区观测的NO_2垂直柱浓度(VCD)数据,结合同期的气象数据分析了NO_2VCD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NO_2气体的日变化规律在乌鲁木齐市和库尔勒市农田区呈波浪式多峰特征,博乐市农田区呈明显的双峰形式,且峰值除了库尔勒市在午后外,乌鲁木齐市和博乐市均出现在早晚时段;2新疆绿洲城市农田区在夏季6月(3.327×1015molec/cm~2)的NO_2VCD最高,其次是7月(2.002×1015molec/cm~2),最低是8月(1.656×1015molec/cm2);3NO_2VCD与气温、水汽压气象要素密切相关;由于城市间地势、格局的差异,库尔勒市的NO_2浓度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乌鲁木齐市、博乐市的NO_2浓度与风速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乌鲁木齐市东南郊柴窝堡盆地西部洼地地下水中NO_2~-、NH_4~+的成因,偏高机理.作者提出水资源利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用天然水样制备NO_3~-—N、NH_3—N和NO_2~-—N分析质量控制样的方法,试验了控制样的长期稳定性和实际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NO_3~-—N、NO_2~-—N及NH_3—N控制样分别能够稳定8个月、1年和6个月,用于绘制控制图控制分析质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镉屑还原比色法测定水中NO_3~-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比色测定水中NO_3~-—N的常用柱还原法作了改进,仅用镉屑作还原剂,把NO_3~-还原成NO_2~-。方法简便、对环境污染小。检出限可达0.007PPm,线性范围为0.01~0.3PPm,适合地面水、降水中NO_3~-—N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以下称“系统”)中采用SO_2、NO_2渗透管作为气体标准物,分别用于对二氧化硫监测仪、氮氧化物监测仪进行校准.现在国内各城市大多采用美国MONI TOR LABS公司的“系统”(或该“系统”的一次仪表部分).该“系统”中的ML—8550动态校准器,内部安置50℃SO_2、NO_2渗透管产生标气,对ML—8850型SO_2仪、ML—8840型NO_x仪进行每天一次的零点——单标点跨度自动核标;每月多点的人工动态校准.该校准器中使用渗透管的渗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北京地区冬季PM_(2.5)载带的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污染特征,2013年1月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内采用在线离子色谱(URG-9000B,AIM-IC)对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SO_4~(2-)、NO_3~-、Cl~-、NH_4~+、Na~+、K~+、Mg~(2+)、Ca~(2+))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总水溶性无机离子(TWSI)浓度为61.0μg/m~3,其中二次无机离子SO_4~(2-)、NO_3~-、NH_4~+(SNA)占比达72.3%,在PM_(2.5)中占比为40.29%,表明北京市PM_(2.5)二次污染严重。重污染天[NO_3~-]/[SO_4~(2-)]表明,固定源污染较移动源更为显著。三元相图表明,在空气质量为优的情况下,NH_4~+(在SNA中占比为30.3%~65.5%,下同)主要以NH_4NO_3的形式存在,较少比例以(NH_4)_2SO_4存在;严重污染时,NH_4~+(47.3%~77.9%)主要以(NH_4)_2SO_4形式存在,其次以NH_4NO_3的形式存在,其余的NH_4~+以NH_4Cl的形式存在。[NO_3~-]/[SO_4~(2-)]日变化表明,早、晚机动车高峰影响北京重污染发生。  相似文献   

9.
水中NO_2~-分析的简单、经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中NO_2~-的分析,普遍采用萘乙二胺盐酸盐(NEDD)比色法,该法许多文献报道也不相同。我们经过比对试验和多年实际应用,认为这些方法中水样及试剂用量过大,有的用醋酸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夏季近地面臭氧污染气象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利用2016年7月成都市8个环境监测站点的臭氧、NO_2的监测资料以及成都市国家基准气象站和基本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成都市夏季臭氧、NO_2浓度和气象要素的日变化特征和臭氧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臭氧污染受综合气象条件和NO_2浓度的影响,高温、低湿、强辐射有利于臭氧大量生成,NO_2浓度高低决定了臭氧浓度的峰值大小;在污染期间,大气边界层高度远高于本地平均水平,数值约为平均水平的2~3倍;成都市臭氧污染的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地区差异,成都市区的臭氧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光化学反应,而灵岩寺地区的臭氧来自于VOCs和大气水平输送。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21年12月1日-2022年2月28日合肥市细颗粒物(PM_(2.5))及其水溶性离子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了合肥市冬季PM_(2.5)中水溶性离子化学特征以及不同污染程度下水溶性离子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合肥市PM_(2.5)污染较重,不同污染程度下PM_(2.5)浓度差异较大,中度及以上污染天的ρ(PM_(2.5))平均值分别是清洁天和轻度污染天的2.8和1.3倍。二次水溶性无机离子[硝酸根离子(NO_(3)^(-))、铵根离子(NH+4)和硫酸根离子(SO_(2)-4),简称SNA]是合肥市PM_(2.5)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污染程度的加重,PM_(2.5)二次生成比例随之下降。NH+4是合肥市水溶性离子中中和能力最强的离子,易与NO_(3)^(-)和SO_(2)-4结合分别形成NH_(4)NO_(3)和(NH_(4))_(2)SO_(4)。合肥市SO_(2)和NO_(2)均易发生二次转化,且SO_(2)较NO_(2)更容易发生二次转化。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相关性较高,说明合肥市PM_(2.5)可能受扬尘影响较大;钾离子(K^(+))是生物质燃烧的指示离子,氯离子(Cl^(-))与K^(+)相关性较好,说明合肥市PM_(2.5)组分中的Cl^(-)和K^(+)主要来自生物质燃烧。PM_(2.5)中水溶性离子受降水和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关于大气中的SO_2、NO_x的测定方法有三种:化学法、自动监测、24小时连续采样,三种方法各有利弊.本方法采用高聚物铝复合膜软气袋采样,用自动监测系统中的在线紫外荧光SO_2仪和化学发光NO_x仪进行单个样品分析.具有操作简便、方法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采样无需动力及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化工、冶金、石油、环境等气态中SO_2、NO/NO_2/NO_x的监测、评价及规划.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焦作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其相关性,对2015—2017年焦作市4个国控空气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7年城区环境空气污染SO_2、NO_2、CO、PM_(10)、PM_(2.5)浓度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大气污染浓度季节变化特征明显,PM_(10)、PM_(2.5)、SO_2、NO_2、CO的浓度均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空气质量指数也在冬季达到最高值; O_3浓度则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2017年焦作市沙尘天气共计36 d,严重影响了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由PM_(2.5)与PM_(10)的比值说明大气颗粒物污染以PM_(2.5)为主。通过SPSS软件分析,SO_2、NO_2、CO、PM_(10)、PM_(2.5)浓度间呈两两正相关,O_3浓度与NO_2、CO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淋洗液中加入H2O2和三乙醇胺配制成吸收液,通过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废印刷电路板真空热解气相产物中HBr、NO_2和SO_2的含量,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当用50 m L吸收液、采样体积为30 L时,3种污染物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 005 7、0.000 003 4、0.000 002 9 mg/L。该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5.7%~104.8%,完全能满足废印刷电路板真空热解气相污染物中HBr、NO_2和SO_2的同时测定要求。利用该方法和行标方法同时测定环境空气中的HBr、NO_2和SO_2,再利用Excel分析工具对测定数据进行F检验和t检验,检验结果表明2种测定方法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基于郑州市2005—2015年的OMI遥感反演资料以及地面相关监测数据,研究了郑州市对流层NO_2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灰色关联法对郑州市NO_2柱浓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地面观测数据对比检验显示,对流层NO_2柱浓度年均值数据与近地面监测站NO_2浓度的实测年均值数据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 6和0.940 2,表明OMI数据资料可以较好地反映地面NO_2浓度的变化。郑州市的对流层NO_2柱浓度在2005—2013年间呈现波动变化且2013—2015年NO_2柱浓度显著减小的特征。季节变化上NO_2柱浓度主要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特点。郑州市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空间变化分布主要表现为由北部向南部逐渐递减的趋势,年际变化上高值区与低值区变化不够显著,中值区近年来不断扩大。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汽车保有量与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灰色关联度最低为0.571,而标准煤消耗量、工业用电量以及采暖供热量与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灰色关联度比较高,分别为0.956、0.828、0.862,即大气中工业过程及采暖期煤炭燃烧排放的NO_2占较大比例,汽车尾气排放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臭氧污染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006—2016年上海市的监测数据发现,臭氧(O_3)浓度存在逐年上升趋势,污染持续时间有所增加,但除水平风速有下降趋势外,其他相关气象因素的年际变化趋势并不显著。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O_3超标主要集中在西南部郊区,但市区O_3超标潜势不容忽视。O_3污染高发季节的污染玫瑰图分析发现,上海市南部地区是影响上海市O_3污染的关键区域;对于NO_2减排的影响分析发现,尽管上海市O_3平均浓度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但在NO_2下降幅度最为明显的内环市区和北部郊区,O_3上升幅度低于NO_2下降幅度较小的内外环区域和西部郊区,表明上海市的O_3污染控制仍需持续推进NOx的减排,并同步推进VOCs的减排。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污染场地的普遍特征以及场地初步调查的基本目标,从布点前期准备、布点原则、布点程序和布点方法等方面详细探讨了污染场地土壤初步调查的点位布设方法;并从采样准备、采集方法、采集程序以及现场记录等环节探讨了现场样品采集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以期为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土壤监测和采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面观测数据,分析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宁波市酸雨污染特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5年降水pH从2010年的4.37上升到4.89;2010—2015年酸雨发生频率降低了17.4百分点;重酸雨区范围不断缩小,轻酸雨区范围不断扩大,酸雨污染程度有所改善。降水中化学组成变化显示,与"十一五"末相比,2015年除NO_3~-、Cl~-外其他离子浓度均有所下降;2015年SO_3~(2-)与NO_3~-的当量浓度之比从2010年的3.10下降到1.73,表明酸雨污染从硫酸型向硫酸与硝酸混合型转变。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主城区大气水溶性离子在线观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5年12月—2016年3月期间,利用在线气体与气溶胶成分监测仪(IGAC)在重庆市大气超级站开展连续观测分析,并捕捉到2次持续时间较长的空气重污染过程。对PM_(2.5)中9种水溶性离子及5种气态前体物的观测结果分析表明:NO_3~-、NH_4~+和SO_4~(2-)是重庆市主城区PM_(2.5)中主要的水溶性离子成分,其浓度均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主要以(NH4)_2SO_4和NH_4NO_3的形式存在。NH_3和SO_2是最主要的气态污染物。2次重污染过程的水溶性离子组分有明显差异,细颗粒物累积型污染的NH_4~+、SO_4~(2-)、NO_3~-浓度高,二次转化十分明显;春节期间烟花爆竹集中燃放,Cl~-、K~+浓度高,主要属于一次排放;污染期间主要离子组分的同源性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20.
依据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2015年2个代表性采样点的142份监测数据,对降水中的化学组成及各组分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单次降雨的pH值为3.85~6.09,平均值为5.09,属硫酸型/硝酸型复合污染酸雨。其中SO_4~(2-)和NO_3~-为主要离子,平均值分别为4.55和3.31 mg/L。通过SPSS统计分析得出,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以及海洋源是浦东新区大气降水化学组分的主要来源,但仍存在不同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