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课题:关注沙尘暴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关注目标:认识地表植被破坏是导致沙尘暴的主要原因之一。2.知识目标:我国沙尘暴的分布和沙尘暴的防护。3.技能目标: 学会着手进行环境议题的调查,培养学生搜寻数据并加以处理的能力。培养利用地图的能力。4.态度目标:防止沙化,减轻沙尘暴的危害是一项长期的任务。5.参与目标:学习自护常识。研究环境策略并采取适当行动——参与种草、植树和保护绿化区的活动。重点与难点:如何搜集有关沙尘暴的信息(搜集信息的能力)。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具:中国行政区图;学生准备彩笔及有关…  相似文献   

2.
一、课时: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与古代环境问题有关的三大历史因素及其相关知识点。2.思想教育:要求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3.能力培养: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媒体:录像资料片。四、教学方法:讨论法等。五、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学生分两大组,然后共同观看我国古代与环境有关的录像:人口情况、边境开发、楼兰古国消失、古代战争等资料;阅读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联系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从高中《中国古代史》课本中找出我国古代与环境有关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务院于2.005年12月2日发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内容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人与环境     
1 课时:一课时。 2 教育目标:本课以人与环境为主线,揭示了当今人类面 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危机 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并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他们对环境 负责的行为。 3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 4 教育方法:启发式,讨论法等。 5 教学过程目:多媒体演示课题《人与环境》。  相似文献   

5.
综合资讯     
《环境教育》2006,(5):77-79
周生贤:中国平均两天发生一起突发环境事件,松花江化冰期没有出现二次污染,环境执法能力关乎中国环保前景,建设部:严格限制在风景名胜区内拍摄影视,绿色奥运北京加快实现奥运环境目标,“绿箱子”生机勃勃——六手机厂商加入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联合行动,广东省环保局称吴川三叉江污染事件已经查清,甘肃敦煌遭强沙尘暴袭击能见度小于100米。[编按]  相似文献   

6.
适用年级:1—6年级适用学科:社会、科学、家政技能:分析、归类、比较、描述、绘图、评价、知觉发展、列举、媒体运用、观察、动作技能、报告、综合时间:1—2课时团体规模:任意人数场所:室内活动目标:使学生1)明白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代,许多衣服材料都来源于动物和植物;2)了解并分析现代衣服材料的来源;3)明白可更新自然资源和不可更新自然资源之间的区别。(说明:以上三个目的适用于小学生。幼儿园和一年级学生仅完成第一个目标即可。)活动概述:学生运用各种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活动背景:除了一些热带…  相似文献   

7.
文献^[1]中提出了分散体系、分散介质、分散相的概念,前文^[2]认为水体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复合三元分散体系,本文认为水体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复合四元分散体系,分散相是:①粗分散相,②假胶体^[3]分散相,③真胶体^[3]分散相,④分子离子分散相。分散体系中分散相的分离方法的理论(方法)是给水(排水)处理理论(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钴的分光光度测定常用的显色试剂有亚硝基红盐[1]、亚硝基甲苯酚[1]、PAR、[2]、5 cl PADAB、[3]、DPPI、[4]、亦有采用多元络合物的[5]。中川元吉等研究了1-(2 噻唑偶氮)2-萘酚(简称TAN)与一些金属离子的反应,[6]提出在PH 4~10,TAN与Co~(2+)生成组成2∶1的红色络合物,Σ580nm=3.8×10~4,但未见用于具体样品分析,且需用氯仿萃  相似文献   

9.
渗透类型:语文/环境课题:秃鹰之死(初中语文第四册)年级:初中二年级课时:一课时  相似文献   

10.
告别口香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口香糖残渣对环境的污染;了解口香糖的成分和性质;增长生活常识。  相似文献   

11.
<正>针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浅绿化”“片段化”和“眼前化”问题,提出绿色育人要从“浅绿化”到“深绿化”、从“片段化”到“过程化”、从“眼前化”到“长远化”。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1]。提出到2035年我国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2]。  相似文献   

12.
钴的分光光度测定常用的显色试剂有亚硝基红盐、亚硝基甲苯酚、PAR、[2]、5 cl PADAB、[3]、DPPI、[4]、亦有采用多元络合物的[5]。中川元吉等研究了1(2噻唑偶氮)2萘酚(简称 TAN)与一些金属离子的反应,[6]提出在 PH 4~10,TAN 与 Co~(2+)生成组成  相似文献   

13.
何喆 《环境教育》2023,(9):39-41
<正>学校教育应当转变传统德育与智育相分离的观念,采用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上融合,进而建构生态文明在学科内、学科间、超学科的三重维度融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育人的重要功能,能否充分发挥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功能关乎到生态文明教育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从源头控制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的刻度量,控制其在回收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6]115号),全文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正>应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双碳”目标宣传工作;加强大学生对“双碳”目标相关行业的就业引导;鼓励大学生在环保产业的创新和创业。“双碳”目标即“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而要实现“双碳”目标,当代青年是中坚力量[1]。本研究通过广东省大学生对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行研究,并对影响实现“双碳”目标的行为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通过低碳教育形式多样化、学科融合渗透、构建低碳评价体系等方式,使小学低碳教育更易于执行,在让小学生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同时,有利于构建绿色校园,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要达到低碳目标,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1]。“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时期,推进低碳教育刻不容缓。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2],理应承担起低碳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胡凯 《环境技术》2023,(2):170-175
新能源汽车快速取代传统燃油汽车的趋势日益明显。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中关键的其中一部分,其续航能力、容量、安全性能等受到整车厂、消费者乃至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就目前最新的标准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1]与被取代的国标GB/T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2]、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3]进行详细剖析,旨在为试验人员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新旧版本之间对试验要求的差异,以便更快速准确地掌握试验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8.
做衣服!     
适用年级:1-6年级 适用学科:社会、科学、家政 技能:分析、归类、比较、描述、绘图、评价、知觉发展、列举、媒体运用、观察、动作技能、报告、综合 时间:1-2课时 团体规模:任意人数 场所:室内 活动目标:使学生 1)明白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代,许多衣服材料都来源于动物和植物;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世界上空气清新剂的种类繁多,通常分为固体、液体、烟雾剂三种剂型[1]。这些产品多以消除异味为主,与人们的现代生活要求有一定差距。我们以产品应具备杀菌消毒、芳香清淡、留香持久、有益于人体健康、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清新感觉为目标,充分利用天然冷杉精油开发研?..  相似文献   

20.
活动方案(一):酸雨贵阳市西新桥二村幼儿园李玉娟陈志嘉活动目标1.关注酸雨对地球上各种物体的腐蚀现象。2.通过实验发现酸雨的形成过程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关领域科学、语言、体育、社会。活动方法实验、讲述、游戏、亲子活动活动准备1.实验材料:瓶子、酸醋、皮球。2.大班教材。3.邀请家长参加亲子制作活动——宣传画报。活动过程1.实验见分晓。小实验:什么是酸雨?方法:让幼儿把酸醋与水相互溶解,把鼓起的皮球放进酸水中,观察皮球怎么了?并记录下来。2.图中找原因。酸雨有什么危害?让幼儿在图中找出酸雨对植物、动物以及日常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