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业的可持续依赖于各项环境资源的投入及其科学有效的治理,而旅游地公共池塘资源治理问题仍有待深入。水资源作为一类典型的公共池塘资源,是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哈尼梯田核心区为案例,以水权科层概念模型为分析框架,通过半结构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大众旅游发展前后目的地水权结构的演变历程。研究发现:(1)政体变动和大众旅游业的发展是促成目的地水权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从赋权体系和分配方式两方面影响用户的水资源利用实践;(2)旅游情境下,目的地用户主体的异质性增强,水资源稀缺性提高,商品化趋势明显;(3)科层结构下,集体层级的决策实体作为连接国家层级决策实体和用户层级的中间层,只有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的治理职能才能促进资源的公平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案例地水资源治理以市场力量为主导,而政府管理存在一定缺位,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尹寿兵  王鑫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9):2105-2119
增权是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增权对应的概念是去权,对社区去权的研究能够为增权探索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路径借鉴。运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和田野调查等方法,以安徽省太平湖为例,借助社区增权分析框架,探索湖泊型旅游地社区参与的去权过程。研究发现:(1)太平湖渔民群体在政治、经济、心理和社会四个维度上都显现出权利被削弱甚至处于无权的状态。(2)经济利益分配不公是社区居民“权能感”丧失最直接的因素,为改变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对政治权益的要求常成为经济诉求的辅助手段;经济、政治和社会三方面去权共同导致了社区心理无权感。(3)太平湖社区参与的去权呈现了螺旋下降的过程。(4)相对区位条件、参与旅游程度、个人能力等因素导致对“权能感”感知明显不同,社区内部出现分化。最后,从制度、政府和社区层面探讨了湖泊型旅游地社区去权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邹晶 《世界环境》2007,(3):92-92
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ies,ISC)是一家独立的非盈利组织,1991年由美国佛蒙特前州长马德琳。坤林(Madeleine M.Kunin)创办。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总部设在美国的佛蒙特州,此外还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俄国和乌克兰设有办公室。  相似文献   

4.
地质遗迹的开发和保护是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地区面临的现实问题。在介绍了社区生态旅游定义以及地质公园走社区生态旅游意义的基础上,利用国外较为成熟的社区生态旅游理念为指导,对八台山省级地质公园进行研究。提出八台山省级地质公园社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构想:(1)搞好地质公园内的生态旅游规划工作;(2)实施补偿机制;(3)搞好社区生态旅游示范区:走“政府引导+社区参与+企业经营+科研机构介入”的开发模式,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地质遗迹的合理开发提供示范作用和理论依据,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有利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2005,(7):79-80
6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对2005年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进行表彰,授予北京市西城区丰汇园社区等112个社区先进社区称号,授予北京市丰台区环保局等39个单位优秀组织单位称号,授予李文等61位同志先进个人称号(环发[2005]70号)。  相似文献   

6.
基于知识图谱法的国际生态旅游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采用“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知识图谱法(CiteSpace)对国际生态旅游的研究文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国际生态旅游的研究规模逐渐扩大,且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和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2)旅游、保护和管理是生态旅游研究的核心:“旅游”研究内容包括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影响和游客环境教育,“保护”研究内容包括生态资源保护和保护区研究,“管理”研究内容包括社区管理、管理指导原则和评价方法。3)学科发展经历了资源导向、社区经济和发展旅游三个阶段:资源导向阶段(2008—2010年),自然和文化资源是生态旅游目的地选址的重要条件;社区经济阶段(2010—2012年),广泛开始对社区生态旅游经济效益的分析;发展旅游阶段(2013—2014年),生态旅游市场研究、生态旅游者行为分析成为学科研究的又一重要方向。4)生态旅游活动的普及与地域性研究的深化、生态旅游市场化的研究和跨学科方法的运用将是未来生态旅游发展的三大趋势。  相似文献   

7.
对广州市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实践,运用剖析研究方法,论述其成功的要素,得出成功实践经验,结合当前争创“绿色社区”、“绿色企(事)业单位”等活动,获得可参酌实施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8.
恢复力概念为秦岭贫困山区乡村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恢复力视角研究乡村振兴潜力,对于提高贫困山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乡村有效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秦岭贫困山区商洛市为案例,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建立贫困山区乡村恢复力评价体系测度恢复力指数,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识别恢复力关键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三区县乡村振兴潜力类型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商洛市三个区县各镇办的恢复力指数呈集聚分布态势,恢复力整体上处于偏低水平状态。(2)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对乡村社区恢复力起到决定作用。(3)三区县乡村振兴潜力可分为四种类型:均衡发展潜力区、农业主导潜力区、农业旅游兼营潜力区和地理环境限制潜力区,根据其资源禀赋和现状发展条件提出针对性的乡村振兴策略。  相似文献   

9.
环境评价中的赋权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许多环境评价方法都涉及赋权问题,本文对流行的几种赋权方法进行了评述,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赋权方法,并经实例验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全球液化石油气运输网络贸易社区特征及其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澎  程诗奋  陈闪闪  陆锋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687-2695
液化石油气在全球清洁能源消耗市场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通过船舶在不同港口之间进行运输,而港口之间通过局部密集的运输关系,形成了联系极为紧密的贸易社区。采用复杂网络社区探测方法,基于2013—2017年全球液化石油气船舶轨迹大数据构建运输网络,并对其贸易社区特征及其演化趋势开展分析。结果表明:(1)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贸易社区内的港口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不同社区内的枢纽港口联系也日益紧密;(2)各个贸易社区的规模呈现出增长趋势,且同一社区内的港口在地理空间上变得更为集聚;(3)亚太地区、中东、西北欧和地中海地区形成的社区在全球LPG贸易中一直保持着重要地位,而随着时间推移,美洲社区已逐渐从一个相对孤立的社区发展成为与其他社区存在紧密联系的社区。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好吃。因而吃的讲究极多。自古以来。有关吃的外观、内容乃至礼仪、细节都有说法。而烹调技术、口味之类的食谱、馔经,更是汗牛充栋。连孔圣人都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甚至关心到作料,强调“不撤姜食”。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人心目中所占的分量。  相似文献   

12.
1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完善,有效支撑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文在梳理和总结生态环境监测从“跟跑”变为“并跑”,并向“领跑”迈进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支撑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效能、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理论和战略研究方面提出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该文将环保部门应以“有作为”赢得“有地位”为论题,提出了实现“有作为”的四个基本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数百年前,当企业家初次遇到严重的环境问题时,他们只需简单地转移业务。例如,把钢铁厂从利物浦搬到匹兹堡,然后再移迁到中国,而现在没有新的厂址可供迁移了。当企业家无处可藏而不得不面临环境问题的时候,他们最初的反应是勉强接受这恼人的额外成本,并迅速指出没  相似文献   

16.
17.
黑面"李鬼"     
李奇今年二十八岁,至今还是个未婚青年.朋友打电话告诉他傍晚去相亲,他一听,心里美滋滋的,哼着小曲就开始忙着"梳妆打扮".车间里熟悉李奇的人都知道,小伙子聪明俊朗,脑袋瓜儿转得快,经常一身休闲西装的打扮,皮鞋也擦得油光锃亮.班上的同事都知道他爱"臭美",闲着的时候也常偷偷地抹他的鞋油,顺便沾沾他的光也臭美一下.  相似文献   

18.
“环境“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的曙光在千年的祈盼中姗姗来临,人类翘首以待的21世纪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纪,这已成为近期全球性的热门话题.众说纷纭中,“信息革命时代“、“生物革命时代“、“公民权时代“、“过渡时代“、“反抗时代“、“别具特色时代“等名称已开始广泛或日趋广泛使用.这说明,自然科学家、人文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以及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们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潜心的研究,试图对新世纪进行描述、分析、预测和诠释,通过分析现状,展望未来,理解我们业已走进的新时代,它将通往何处而寻找归宿.……  相似文献   

19.
20.
冬防"慢支"     
霍寿喜 《环境》2002,(1):31
临床实践表明,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发病最高时段一般出现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这三个月的发病率约占全年的50%。气象资料分析发现,“慢支”发病人数与月极端最低气温成反相关,即温度降低,发病人数越多;而与偏北风的频率成正相关,这是因为我国属季风气候,“偏北风”常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