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锌合金工业白烟治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填料塔洗涤吸收净化工艺在化工领域和低浓度工业废气净化方面均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以水为吸收剂,应用填料塔对锌合金白烟进行吸收操作,试验结果显示:锌白烟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铵烟尘,其粒径在1μm以下,极不易溶于水,导致该工艺对氯化铵烟尘的处理效率仅在70%左右.烟气中氯化氢和氨气的浓度较低,经过处理已经达到排放标准.尽管氯化铵烟尘的处理效率低于预期,但实验研究对锌合金白烟的治理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熔铅行业中的铅烟气因对人体具溶血作用,危害操作者的健康,越来越引起劳动保护工作者的重视。铅烟的净化治理,方法种种,而净化设备则直接关系到净化效果,对它做认真选择很有必要。在此,本文简单介绍一种投资少、体积小、效能高的惯性喷淋一体式铅烟净化器。 该净化器由 5毫米厚Q 235 A钢板焊接制成,由惯性沉降室、烟尘分离室及填料喷淋室三层组成一体,附设最新型高效节能液泵与渐开线喷嘴。 其工作原理是:由铅污染源产生的铅烟、铅尘在负压的作用下经吸风罩、风道以一定的速度进入净化器内底部,使部分铅尘与吸收液直接接触碰撞,由惯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生物滴滤塔中接种脱硫杆菌,以H2S和NH3为研究对象,选用合适的循环液喷淋量、循环液pH值以及进气中目标污染物的质量浓度,考察NH3的存在对系统净化H2S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循环液喷淋量为120~ 160 mL/h,pH值为6~7.5,停留时间为34s,进气中NH3的质量浓度小于80 mg/m3,H2S的质量浓度在800~1 500 mg/m3时,进气中H2S和NH3的去除效率为99%和70%以上.说明该系统对H2S具有较好的处理能力,同时低质量浓度NH3的存在不影响生物滴滤塔对H2S的净化效果.在该生物净化装置中,H2S通过生物降解作用主要转化为SO42-,NH3则主要以(NH4 )2SO4的形式被去除.低质量浓度NH3存在时,系统无需对pH值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4.
吸收液在喷淋塔内以液滴和降膜两种形式存在,为了深入考察降膜对喷淋塔吸收特性的影响,以多孔分布板代替传统的压力式喷嘴,实现了降膜和液滴流量的可控调节,结合喷淋塔流体力学特性和双膜理论,建立了液滴及降膜的传质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定量计算,分别考察了喷淋量及空塔气速对降膜吸收速率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喷淋塔脱氨过程,相对误差小于4%;降膜吸收速率分率几乎不随空塔气速而变化,但随喷淋量增大而减小;当大量吸收液在塔内壁形成降膜时,要达到相同吸收率所需喷淋液量将更大.  相似文献   

5.
喷淋塔的流体力学特性与脱硫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喷淋塔内脱硫过程中的流体力学数学模型,描述了湿式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法的脱硫效率与入口烟气SO2浓度、喷淋浆液中SO2浓度、烟气量、循环浆液量、钙硫摩尔比以及脱硫塔结构(截面积、吸收区高度等)的定量关系,重点分析了喷淋塔内液气比、烟气流速、吸收液的流量、喷嘴雾化性能、浆液pH值和烟气温度等参数,并阐述了这些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工业电焊烟尘的产生原理及特点,重点论述了风幕集烟尘风机在治理工业焊烟中的理论研究,论证了利用“短路流场”控制烟尘理论的可行性和先进性。讨论了造成“短路流场”的风幕集烟尘风机的结构及集烟尘原理。该项技术经对各种型式样机的研制和多次烟尘试验及大量测试分析,从理论上建立了“短路流场”数学模型,实际烟尘试验验证了其良好的集烟尘效果。为适应现场状况,提出了烟尘净化综合处理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契合当前城市污染治理目标,建设经济与生态环境友好共同发展的社会,文章以城市纳污河道废水为处理对象,分析以聚合铝基为基础的聚合铝铁絮凝剂和聚合氯化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絮凝剂处理废水的应用效果。取某市北郊一处纳污河道中的废水,设计2组实验,分析两种聚合铝基絮凝剂能否发挥去除有机物、颗粒物、异味等影响水质不良因素的作用。经实验,聚合铝铁絮凝剂具备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去除废水中的悬浊物质;聚合氯化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絮凝剂能够去除溶解性污染物,可适应不同pH环境。  相似文献   

8.
采用逆流吹脱塔,研究了不同pH、气液比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吹脱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吹脱效率随pH值升高而增大;气液比越大,氨吹脱传质推动力越大,吹脱效率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9.
生物膜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在生物膜填料塔进行液相催化氧化脱硫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有效的方法.脱硫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分别研究了SO2入口质量浓度、喷淋液Fe2 浓度、喷淋率、空塔气速及喷淋液循环使用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操作条件(SO2入口质量浓度小于2 000 mg/m3、喷淋液中Fe2 浓度≥0.06 mol/L、喷淋率约为12 L/m3h,空塔气速约为0.15 m/s)下,脱硫效率可达96%以上.还分析了在反应器中培养基连续循环使用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当喷淋液循环使用7次后,必须补充新鲜营养液,以保证较高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利用Fe~(2+)、Mn~(2+)作为吸收剂进行湿法催化氧化烟气脱硫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在低pH值下能够实现良好的脱硫效率,其中Mn~(2+)的效果优于Fe~(2+),采用Mn~(2+)作为催化剂,pH控制在3~5之间效果最好,吸收液温度不宜超过40℃,利用过滤中和法处理循环吸收液能有效调控pH值,避免结垢现象。该法针对中小型烟气脱硫系统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园区污水处理方式-以污治污:利用企业A废水中的碱性物质与消耗企业B废水中的氢离子,再向废水中投加石灰石去除多余的氢离子,投加液碱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和锌离子。优化后的废水处理方式可减少盐酸、石灰石的使用量,从源头上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排入外环境的污染物,对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均具有明显的正效益。  相似文献   

12.
降膜法脱氨氮的技术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气化废水的特性和处理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总结了降膜技术在煤气化高氨氮废水中的脱氮效果和液泛气速、膜厚、pH值、温度的关系。研究表明,降膜技术可将氨氮去除率提高到95%以上,同时降低调整pH值的药剂成本,并有效缓解结垢现象,在类似工业废水处理项目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水喷淋控制烟气输运的大涡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岸  陆夕云  廖光煊 《火灾科学》2002,11(4):191-200
本文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了烟气输运和水喷淋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研究目的是探讨水喷淋(或细水雾)对烟气输运的控制和抑制的有效性和要行性。为了有效地模拟烟气输运过程,本文采用了低马赫数近似下的三维可压缩滤波形式的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有限差分法数值求解。烟气的生成和运动采用携带燃烧反应热的Lagrangian粒子(热元模型)来模拟,同时喷淋器喷出的细水雾也采用模型模拟。在本文的研究中,烟气由一个独立的火池产生并且被一股来流(或风)驱动,从而在一个方形槽道里形成烟气输运,在火池下游槽道的顶部布置若干个喷淋器并喷出水雾,以便探讨水雾对烟气输运的控制作用。本文着重分析讨论了不同喷淋角和水雾半径下水雾对烟气输运的控制和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氧化亚铁硫杆菌培养过程中沉淀的产生,对其营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不同氮源、磷源、初始Fe2+质量浓度及pH值对菌体生长和沉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氮源(NH4)2HPO4质量浓度为1.5 g/L时,取代了(NH4)2SO4和K2HPO4,同时作为氮源和磷源;优化后的培养基初始Fe2+质量浓度为13.5 g/L,pH值为1.8。优化后培养条件下菌体生长有较高氧化活性且沉淀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前消除"有色烟羽"主要采用MGGH、GGH等烟气再热技术,这些技术只是通过提高烟气扩散消除"有色烟羽"的视觉感受,但不能减少污染物和水汽的排放。本文介绍了一种钛管冷凝除湿技术在某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烟羽治理"中的实际应用,并对冷凝除湿过程中烟气水回收、污染物协同治理等效果进行分析,最终实现节水及污染物协同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杨玲  刘志敏 《火灾科学》2010,19(1):27-32
采用氧指数、成炭率、烟密度、垂直燃烧(UL 94)、热重分析、环境扫描电镜和锥形量热的方法测试了羟基锡酸锌(ZHS)对PVC的阻燃抑烟作用。ZHS用量为15%时即可以满足对PVC电缆材料燃烧烟密度的要求,燃烧等级可以达到UL94 V0级。PVC/ZHS电缆材料的热稳定性能、成炭性能和燃烧性能表明,ZHS在PVC电缆材料燃烧时,可以促进PVC交联成炭,生成的炭具有较好的隔氧、隔热及抑制可燃性气体逸出的作用,提高了PVC电缆材料的热稳定性能,有效降低了PVC电缆材料的潜在火灾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以动力电池单体自动化拆解线的混合废气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考查了碱液吸收、活性炭吸附及碱液吸收+活性炭组合工艺对拆解线混合废气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混合废气先经碱液吸收,再经活性炭吸附之后,出口浓度比国家排放标准限值低;当质量分数为10%的碱溶液吸收时间为2~3 s、煤质柱状活性炭接触时间为1~2 s时,恶臭物质去除率达95.0%,氟化物去除率达91.8%;整个废气处理系统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前景,经测算,装机功率小于1 k W/1 000 m3,运行成本小于1元/1 000 m3。  相似文献   

18.
吴亚敏    贾杰    杨坤    贺敏敏    杨静    乔春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6):59-64
以壳聚糖为原料,对其季铵化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煤矿用环保降尘剂。主要包括单体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的合成与壳聚糖季铵盐(HTCC)的制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碱用量、单体配比等因素对HTCC降尘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合成条件为:m(NaOH)/m(CTA)=1.2,m(CTA)/m(CTS)=3.5,60 ℃下反应10 h;用IR、XRD表征了HTCC。当HTCC投加量为0.4 g/L,pH=6、温度25 ℃时,煤尘去除率达到最大约为94.6%,在降尘领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高菲 《环境与发展》2020,(1):45-46,49
汽车涂装VOCs的大量排放严重污染环境且危害人体健康,需对其排放水平加以控制。根据汽车涂装VOCs的产生环节,从原料替代、工艺改善和VOCs治理方式等方面探究其减排途径,提高治理水平。采用环保型涂料从源头减少VOCs排放,优化涂装工艺、采用高涂着率喷枪,优化喷枪与涂装面角度、雾化压力、涂装面距离等可以提高喷涂效率,减少过量喷涂。就治理方式而言,吸附技术适用于中低浓度需回收的VOCs气体,燃烧技术几乎不产生二次污染物,吸附浓缩+燃烧技术因治理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鸡粪除臭菌的筛选、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具有高效除臭能力的菌株,采用驯化富集、平板划线的方法从鸡粪中筛选除臭微生物,采用初筛、复筛相结合的方法检测所筛选微生物的除臭效果。初筛采用嗅阈值法,复筛以氨气和硫化氢的去除率为检测指标,最终获得除臭效果最好的菌株CCJZ022。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CCJZ022为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对其初始pH值、培养温度及接种量进行优化,发现该菌株在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30℃、接种量为12%时除臭效果最好,对氨气和硫化氢的去除率分别可达66.73%和54.51%。利用该菌株进行鸡粪除臭的小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明该菌株可以应用于鸡粪除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