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75年8月,在一场由台风引发的特大暴雨中,河南省驻马店等地区共计60多个水库相继发生垮坝溃决,引发了一次世界上最惨烈的水库垮坝事件.30年后,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聚集郑州,对这次震惊世界的灾害事件重新进行理论研讨.专家们认为,自然灾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减轻灾害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这次事件折射出的问题值得人类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世界最大的水库垮坝惨案本文记述的事件发生于1975年,地点在中国中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在一次猝然降临的特大暴雨中,包括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在内的两座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数十座小型水库、两个滞洪区在短短数小时内相继垮坝溃决。死亡人数超过85万人。...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事件对于人类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与灾害斗争的历史.随着人类的发展壮大,仿佛已经有了征服一切的雄心和力量.但是人类却从未真正的征服过灾害.特别是近代来,全球突发灾害事件频发,印度洋的海啸、美国的"9·1 1"和"卡特里娜飓风"、2003年的席卷全球的烈性传染病SARS、我国2008雪灾、我国2008年5月汶川8级地震……灾害仿佛更加的嚣张和强大,种类变得更多,成因更复杂,影响范围更广,灾害程度更深.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也使得突发灾害事件的应对工作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周彬 《劳动保护》2007,(5):96-97
近年来,尾矿库垮坝事故呈多发趋势。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全国共发生尾矿库事故11起,死亡33人,失踪8人,重伤1人,轻伤28人。特别是2006年,相继发生了陕西省镇安金矿“4·30”尾矿库、河北省邢台尚汪庄石膏矿区“11·6”尾矿库、山西省娄烦“8·15”尾矿库溃坝、垮坝等重特大事故,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金磊 《安全》2005,26(1):15-17
1 次生灾害不容忽视 次生灾害也称二次灾害,指的是在重大自然灾害(原生灾害)发生后,与其伴生或衍生(引发)的灾害.它往往会形成一条灾害链,持续地给人类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有时,次生灾害带来的危害会远远超过主灾.  相似文献   

6.
<正>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的急剧恶化,面对频频发生的各种灾害,应急防灾机制就像人类最后一层保护伞,承担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在突发灾害事件面前,各个国家是如何应对的?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最有效地抵御灾害对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的急剧恶化,面对频频发生的各种灾害,应急防灾机制就像人类最后一层保护伞,承担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在突发灾害事件面前,各个国家是如何应对的?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最有效地抵御灾害对人类的侵害?各国又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应急防灾机制的呢?  相似文献   

8.
《劳动保护》2012,(9):82-84
尾矿库隐患无损诊断、风险分级与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以防止尾矿库引发安全事故为目的,针对尾矿库溃坝隐患探测、灾害预防、在线监测预警所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成果已分别在9个尾矿库建立了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并探测、诊断出12座尾矿坝坝内裂缝、松散软弱夹层等隐患,为隐患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灾害性气象事件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见识或经历过不同的灾害事件,常见的气象灾害事件如洪涝、冰冻、台风、高温等,关系到社会每一个人的现实利益。灾害性气象事件的发生通常是不可控的,其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威胁不仅局限于灾害性气象事件本身,还可能诱发相关的公共安全风险,从而会导致公共安全状况进一步恶化,损失加大。尽管当前人类科技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然而对于气象灾害依旧缺乏足够完善的应对手段,每一次灾害性气象事件的发生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与伤害。对大部分气象灾害而言,目前只能采用被动防御应对手段,追求降低损失,而难以完全避免损失。  相似文献   

10.
数字播报     
<正>0起据国家能源局8月5日通报显示,2015年7月,全国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事故、电力设备事故,没有发生电力系统水电站大坝垮坝、漫坝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7月全国发生电力人身伤亡责任事故2起,死亡3人,同比减少3起,死亡人数同比减少3人。其中,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2起,死亡3人,事故起数同比减少1起,死亡人数相同;电力建设人身伤亡事故0起,死亡0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2起,死亡减少3人。  相似文献   

11.
在遇有灾害的紧急情况下,如发生火灾或地震、台风侵袭、人为灾害(如商店里发生枪杀事件)等意外事故时,人的避难行为有一定的反应模式。这是由人的本能和生理反应、心理反应造成的。了解和研究人在遇到灾害的紧急情况下的反应,进而采取符合人避难反应规律的措施,对减少灾害中的伤亡是有作用的。这里仅就火灾中人的避难行为与如何减少伤亡作一些分析研究。 1972年5月夜,日本千日前一座大楼的三层楼突然起火,火势很快蔓延到全楼。楼里的人惊慌失措,纷纷逃跑,结果因跳楼和被烟火窒息致死的共118人。这次火灾造成如此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一是无人…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27日12时20分,贵州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尾矿库子坝发生塌溃事故,致使约20万m3尾矿下泄,造成1人轻伤,下游2座水库受到污染。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组织一次专项行动,对有毒污染物矿山尾库进行彻底检查,消除垮塌隐患,做好应急预案,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方东省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截至2015年底,全省已建正在运行的大中小型水库为8397座,其中中型水库为342座、小型水库为8018座,中小型水库占99.5%。全省以挡水坝为主要挡水建筑物的水库大坝中,土坝占绝大多数,且多为均质土坝;其次为浆砌石坝,再次为混凝土坝、碾压混凝土坝和堆石坝等。水库大坝,特别是土石坝,因为设计、建设等多方面原因,可能出现渗漏、滑坡等隐患,如不及时加固处理,造成跨坝,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4.
<正>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就某些国家和局部区域而言,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和平与安全的挑战。SARS、禽流感的袭击、恐怖活动、印度洋海啸和飓风等灾难,给人类和平与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联合国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全球安全减灾和应对各类紧急突发公共事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大规模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成立了国家减灾委员会,继续推进"国际减灾战略"行动,以减轻自然、人为和技术灾害。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迅速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15.
为指导山区暴雨作用下农业经济受损的防治工作,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对暴雨-农业灾害链进行静态风险分析。山区暴雨-农业灾害的风险演化发展过程具有链式规律,基于农业生产、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作物本身等基本因素确定39个灾害事件,构建以灾害事件为节点,事件发展联系为连接边的山区暴雨-农业灾害复杂网络模型;利用节点出入度及聚类系数对灾害演化过程进行风险分析,确定网络中导致农业经济受损的关键节点,并提出部分针对性的断链措施与控链建议;基于最短路径方法对导致农业经济受损的6种山区暴雨次生灾害链进行风险识别。结果表明:网络整体聚类系数为0. 04,集团化程度不高,大部分风险事件之间仅存在明显的"单节点-单节点"单纯传递关系,且灾害网络呈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网络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地震次生燃气管道泄漏事件是导致地震灾害影响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建 筑物内地震次生燃气管道泄漏事件的发展过程,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和统计资料,确 定建筑物内地震次生燃气管道泄漏事件贝叶斯网络的节点变量和取值范围。根据节点变 量及其逻辑关联性构建贝叶斯网络结构图,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数据的统计并结合专家经 验估算确定各节点变量的条件概率。利用贝叶斯网络工具计算建筑物属性和环境变量在 不同状态取值下建筑物遭受破坏、燃气泄漏、燃气扩散引发二次灾害等关键节点变量的 后验概率。通过实例分析得出,建筑结构和地震烈度是建筑物遭受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 ,风速、大气稳定度对燃气扩散引发二次灾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应急管理的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安  赵燕 《安全》2007,28(3):1-4,7
近年来突发事件频繁发生.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是人为造成的社会安全事件,2003年的"SARS事件"则是由于当时未知的一种病毒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8月的美国大面积停电事故是人为造成的影响巨大的事故灾难,2004年末的印度洋海啸给东南亚国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则属于自然灾害的范畴,以上这些都属于事先很难预知的突发性事件,给人类造成了惨痛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来讲,20世纪都是个多灾多难的百年。大自然每一次的报复,都在为人类敲响警钟,生命的脆弱的,地球只有一个。公共事故及灾害一般届人为灾害类,但长期以来社会未给予充分重视,在非生产意外事故方面,除交通、火灾等类事故外.人们对发生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的事故或灾害关注、研究甚少。但笔者近十年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非生产领域的事故及灾害近二十年来数字在增加,死亡人数已占到全部死亡人数的20%,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杀手”就在我们身边。公共场所事故随着人类对灾害的关注日益得到重视。公…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赤潮对人类健康和海洋环境的危害。列举了近20年来中国沿海发生的严重赤潮事件,提出不同条件下赤潮灾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特稿     
联合国呼吁加大气候变化防灾减灾投入2021年11月12日,联合国秘书长减灾事务特别代表水鸟真美发出呼吁,号召世界各国加大防灾减灾投入以防范应对极端灾害事件发生。她指出: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及灾害频发,只有加大防灾减灾投入才能有效应对和防范极端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