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水土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如何协调发展是当今环保学科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论述了伊犁州"1515"工程和伊犁地区生态环境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预测水土资源开发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基本的可持续发展结论.  相似文献   

2.
水土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如何协调发展是当今环保学科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论述了伊犁州“1515”工程和伊犁地区生态环境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预测水土资源开发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基本的可持续发展结论。  相似文献   

3.
新疆水土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以呼图壁县为例钟骏平(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830052)呼图壁县位于天山北前中段,其山区、平原及沙漠各约占1/3。自然条件在新疆,特别是北疆有一定代表性。随着经济建设发展及人口的自然增长,在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及提高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4.
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建设之途径--以新疆阿克苏绿洲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干旱区绿洲的特定地域条件和干旱区绿洲的表现特征为对象,介绍了处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克苏绿洲的状况,对干旱区绿洲的共性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做了分析阐述。认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扩大绿洲面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动用政策、经济、技术的手段;合理调配绿洲种植结构,全面推广节水农业;提高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这些途径将有助于绿洲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太湖水土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江苏省太湖地区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该区今后在保护水土资源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河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过去50a来由于大规模的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和人类活动,导致塔里木河在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大强度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作用下,流域自然生态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下降对绿洲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保障该地区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当地水土资源保护的现实状况,阐述了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常熟市水土保护与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当地水土资源保护的现实状况,阐述了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作为世界页岩气储量大国,页岩气的规模化开发和利用是不可阻挡的趋势。随着水力压裂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与推广,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不利生态环境影响逐步引起重视,主要表现在水土资源的大量消耗、水污染、大气污染、固废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声污染等问题。从页岩气的开发利用出发,梳理现阶段我国页岩气的储量、特点、开采技术及流程,结合我国现阶段页岩气开发现状和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分析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以期对推进我国页岩气产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市域为评价单元,将其分为河西、陇东陇中、陇南和甘南四区,通过构建水土资源匹配测算模型,对该省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农业水土资源空间分布和匹配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水土资源现状为"耕地资源较丰富,水资源短缺,水土资源错位分布";2000—2015年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逐渐上升,2015年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为0.254万m~3/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空间匹配程度形成"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点,有一定的集聚态势,总体格局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西部的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亚西  温泊 《四川环境》2001,20(3):38-40,44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西部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因此,西部的生态恢复,必须从解决水生态失衡和控制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入手,以提高植被整体覆盖度为手段,逐步达到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钢铁工业废水治理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四分之一,而且降水在时空分布上很不均衡。这一现实,决定了节省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文章概要地叙述了钢铁工业废水治理及其发展过程。作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钢铁工业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并把整套循环用水技术引入生产工艺过程,使废水与污染物都作为资源加以回收,并实现循环利用。上述过程的实质,是模拟大自然生物圈循环运行  相似文献   

13.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新疆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目前我国现有的矿产开发中经济补偿的相关法律制度,提出生态保护及生态补偿的要求,建议新疆今后对矿产资源开发应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基金制度、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和矿区(矿业城市)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恢复补偿统筹考虑,针对不同区域制订不同的补偿办法.  相似文献   

14.
唐山南部沿海地区地热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地下热水的开发利用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但存在项目单一、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其开发利用应结合地区区位优势以及地热资源的特点,针对用途分层开采,梯级开发,综合利用,加强温泉旅游的拓展,合理、有序、科学地利用地下热水,更好地保护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15.
Geography provides the basic building blocks for the study of resource us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asmuch as it categorizes the human environment. Within the environment are resources that are needed for the survival of society. As resources are largely limited and finite, humans as agents of change must employ techniques that allow an efficient and lasting use of the available resources in their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xus between geography, resource exploitation, us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also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types, and classification of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for attai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6.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环境保护的首善之区,在环境问题上应该,也必须是安全的。但实际上,北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紧张,环境安全形势严峻。本文根据2005—2014年十年环境污染统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对北京市城市环境安全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市环境安全度为6.3~6.89,属于较安全级别。十年来北京市环境安全状况呈好转趋势,环境安全度最低值出现在2006年,最高值出现在2011年,增幅9%。地表水的氨氮、BOD、高锰酸盐指数及大气污染中的PM10污染相对严重。PM10安全度指数2005—2007年偏低,由于奥运减排措施的持续作用及沙尘影响减弱,2006—2013年安全度逐年增高,2014年安全度略有下降,但整体呈好转趋势。北京市地表水污染仍为有机污染型,2005—2014年的十年间,通过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监管减排等措施,地表水有机污染得到很大改善,各项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总体而言,环境空气质量仍未达标,水环境污染仍较突出,应针对评价结果加大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确保首都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7.
四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质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怀良 《四川环境》2003,22(3):38-41
四川水资源以河川径流为主,可利用率不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径流的地区差异大;水能丰富,开发条件优越。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在分析水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质保护的相应措施:以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把建设全国能源基地与实现地方电气化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发水能资源;以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推动水质保护和水土保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田的持续开发,油气开采总量逐年增加,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文章综述了油田开发对油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针对油田开发对水环境、土壤环境的污染,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油田生态环境污染的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管理的经济政策效果模拟是从政策理论到政策实践的关键步骤,让决策者感知政策效果的方向和影响程度,才能更好地促进政策实践转化。本研究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水资源经济政策耦合机制下水资源系统动力学(SD)模型,将我国划分为三种类型区域(干旱地区、丰水地区和过渡地区),进行三类四种水资源管理经济政策(水资源有偿使用,水价政策和水权政策;水污染收费,排污收费政策;水生态保护,水生态保护补偿政策)的耦合仿真实证研究。以我国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为目标,进行不同水管理政策耦合的生态经济效果仿真和效果定量评价,结果发现:干旱地区有偿使用的经济政策是目前经济水平下效果最好的;过渡地区有偿使用结合污水排放收费政策效果是最好的;而丰水地区必须同时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和水污染收费两类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长,但伴随形成的水土资源消耗和耕地环境负荷令人担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环境效应基本情况,总体结论是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所带来的环境负荷日趋严重。同时,对休耕模式和粮食主功能区调整这两项国家战略政策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效应进行了重点分析,建议逐步扩大在水资源超采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退化区等典型区域的休耕面积,积极谨慎地评估主功能区调整形成的潜在资源消耗缓解与环境效益提升作用。提出:改变以牺牲耕地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粮食持续增长、建立以资源环境效应评估为平衡点的粮食供需模式的时机已成熟,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环境效应,应纳入国家粮食战略安全保障整体计划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