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工艺特征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时,在最佳投药点(PACl),出水水质符合纳滤系统预处理单元的要求,而且该工艺需要PACl絮凝剂的量较低.该预处理系统与纳滤系统组合的集成工艺可以使水中的腐殖酸浓度大大降低,且含TQ56-36FC型纳滤膜的流程1比含M-N1812A型纳滤膜的流程2效果好.前者出水的TOC值可达0.28~0.45mg·L-1,CODMn值为0.47~0.8mg·L-1,UV254nm值为0~0.0033,且有95%以上的脱盐率;后者出水的TOC值为0.52~1.25mg·L-1,CODMn值为0.66~1.0 mg·L-1,UV254nm值为0.008-0.012,脱盐率很低.另外,尽管保安过滤器/活性炭预处理有利于纳滤膜出水水质的提高,但活性炭柱与纳滤膜能去除的有机物种类有些重合,活性炭柱的存在也降低了纳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水中颗粒物的粒度分布表明,原水、絮凝后和气浮出水中颗粒物粒度分布的中位直径(d50)分别为5~6μm、10~14μm和8~13 μm.经过保安过滤器或保安过滤器/活性炭柱,水样中的颗粒物的d50为0到几个μm.经过纳滤膜后出水无颗粒物.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工艺特征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时,在聚合氯化铁(PFC)的最佳投药点0.62 mmol·L-1(Fe3 )下,出水水质符合纳滤膜系统预处理单元的要求,而且该工艺需要PFC絮凝剂的量较低.该预处理系统与纳滤系统组合的集成工艺可以使水中的腐殖酸有机物浓度大大降低,且含TQ56-36FC型纳滤膜的流程1比含M-N1812A型纳滤膜的流程2效果好.前者出水的TOC值可达0.48 mg·L-1,CODMn值为0.64~0.69mg·L-1,UV254值为0,且有95%以上的脱盐率.后者出水的TOC值为0.61~1.00mg·L-1,CODMn值为0.72~0.97mg·L-1,UV254值为0~0.0109,脱盐率很低.另外,尽管保安过滤/活性炭预处理有利于纳滤膜出水水质的提高,但活性炭柱的存在也降低了纳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该集成工艺在本试验中运行周期为72h.水中颗粒物粒度分布表明,原水、絮凝后和气浮出水中颗粒物粒度分布的中位直径(d50)分别为2~5 μm、21 μm和16μm;经过保安过滤器或保安过滤器/活性炭柱,水样中的颗粒物的d50为0到几个μm;经过纳滤膜后,出水基本无颗粒物.初步研究表明,微涡旋絮凝过程中投药量对絮体的分形维数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某染织废水处理工程为例,重点介绍了电絮凝气浮装置处理染织废水的工艺参数和效果,工程规模36m~3/d,工程处理效果稳定,各项出水指标均稳定达到GB4287-201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4.
典型气浮净水设备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从气浮设备的原理与结构、优缺点、应用情况等方面评述了加压溶气气浮设备、涡凹气浮设备、浅层气浮设备、电气浮设备、充气水力旋流器、多段环流气浮塔和旋流-充气气浮系统等气浮设备,并讨论了气浮设备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作为混凝药剂,利用混凝-气浮技术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MA),用图像法对絮凝体的分形维数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混凝条件下的气浮除藻效果以及PAC-MA絮凝体的形态学特征,并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快速混合搅拌强度和时间分别为500 s-1和1 min,回流比为10%条件下,PAC最佳投药量范围为5.6-9.8 mg/L Al2O3,最佳点为8.4 mg/LAl2O3;最佳的絮凝反应搅拌强度范围为50~80 s-1,最佳点为50 8-1;最佳的絮凝时间范围为5~8 min;投药量、絮凝反应搅拌强度及时间对PAC-MA絮凝体形态有着显著影响,在最佳混凝条件下,絮凝体的二维分形维数D2较小,在1.168 8~1.235 7之:间,相对应的絮凝体的平均粒径较大,在300~500 μm之间;在适当的混凝条件下,结构疏松,枝权较多,尺寸较大的PAC-MA絮凝体与气泡粘附效果好,容易气浮去除.  相似文献   

6.
气浮净水工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热力学、动力学、流体力学三个方面介绍了气浮理论,对涡凹气浮、浅层气浮、超声波气浮、高效加压气浮、逆流共聚气浮等五种新型气浮工艺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评述,最后讨论了气浮净水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采用絮凝气浮 过滤工艺处理轴承生产废水。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工艺组合合理。预处理后的废水经气浮 过滤工艺处理后,COD、SS、油的去除率分别为80.62%~84.31%、81.00%~84.39%、89.37%~96.45%,出水完全能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制革污水中污染物成份复杂,CODcr及BOD5含量很高,同时还含有硫化物、铬等无机成份,处理工艺较为复杂,我们经调研后采用电絮凝、气浮、生物氧化塘处理方法,该工艺简单,投资少,处理效果优良,适宜于中小型制革厂。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絮凝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确定了应用絮凝一气浮技术处理气纺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并推广到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取得了很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用革新技术改善水处理厂运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60%以上的城市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采用常规处理工艺的水厂在处理受污染原水时,效果不显著,效率低,尤其对于重度污染的原水只有采用深度处理工艺,如臭氧化、生物活性炭和膜分离等技术才能有效地处理、然而,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工程实践证明,在处理轻度污染原水时,由传统工艺的改善和革新形成的革新技术,比传统处理工艺更为高效,比深度处理技术投资更经济和合理.在对微涡旋絮凝池以及小间距斜板强化沉淀池同传统处理工艺作了比较后发现,传统絮凝池和沉淀池的水力负荷为 7m3(m2·h),絮凝和沉淀时间分别为 20~25min和 60~80min,出水浊度为7~15NTU,色度为 15~25PtCU;而革新絮凝池和沉淀池,在水力负荷为 12~13m3/(m2·h)时,絮凝和沉淀时间分别为12~15min和40~50min,出水水质优于传统工艺,浊度为1~4NTU,色度为3~8TtCU.  相似文献   

11.
针对辽宁大成 (大连 )肉鸡加工厂屠宰废水水质特点 ,将原有的混凝沉淀改建为混凝气浮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工艺。改建后 ,处理水水质达到辽宁省一级排放标准 ,CODCr去除率高于 96 % ,运行成本为 2 0 1元 m3。  相似文献   

12.
对于提高气浮法污水处理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浮法污水处理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正的主研究并不断推广的一项污水处理新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气浮法污水处理的效果,根据气浮的基本原理分别对气浮装置的压力溶气,溶气释放,气浮分离三等三个组成系统的结构设计,工艺操作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二级出水回用处理工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工业废水二级处理基础上,寻求最佳的深度处理工艺。结合二级出水水质特点,提出了“加药 气浮 过滤 吸附 消毒”的实验方案,先后解决了絮凝剂筛选、滤料优选、气浮技术参数的确定等技术问题。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先进,设备运行稳定,管理方便,运行成本低,处理后水质基本达到回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4.
气浮法处理回用洗浴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生物法处理回用洗浴废水占地面积及投资较大、难于调试等不足,对气浮法处理洗浴废水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工作。结果表明,气浮对处理洗浴废水有较强适用性,不仅净化出水水质可满足冲厕、绿化等回用水要求;而且具有易于调试、投资小,占地面积省等特点,可降低中水系统管理难度及成本费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加压溶气气浮实验装置处理羟丙甲基纤维素模拟废水,实验结果表明:pH值、混凝剂用量、浮选剂用量和气浮时间对羟丙甲基纤维素的混凝气浮处理效果影响较大,当pH值为6.0,投加混凝剂硫酸铝钾333mg/L,投加浮选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00mg/L,气浮时间为5min时,CODCr去除率可达82.96%。混凝气浮对羟丙甲基纤维素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双级气浮法处理洗毛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用双级气浮法处理洗毛废水的全部过程及结果.用一种单元操作—双级气浮,加一次药—CK—Ⅱ型洗毛废水处理剂,使排放水的各项指标均达到GB8978—88三级标准,接近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介绍对炼油厂净化水车间一级浮选2^#池的改造,并与未改造的1^#池进行工业应用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大大提高了气浮处理效果,平均除油率达85%,且除油效果稳定,出水合格率比对比池提高20.4%。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用物化法(气浮 过滤)处理橡胶制品废水的工程实例,并对该工艺进行了简单的说明。经过本工艺处理的橡胶制品废水可以直接回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解 接触氧化 气浮 生物碳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设计规模为 14 4 0m3 d。总排放口水质为 :pH =6 98,CODCr=83mg L ,BOD5=2 3 5mg L ,SS=5 3mg L ,色度 =4 0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混凝气浮-过滤为主体工艺,对哈轴集团一厂区的生产废水进行了生产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和油类分别为400mg/L和200mg/L的情况下,出水水质分别达到了60mg/L和10mg/L,去除率高达85%和95%。经济分析表明:废水的运行成本为1.4元/t,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