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寨沟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九寨沟景区现状条件下的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空间容量、旅游服务设施容量和旅游社会环境容量进行了定量分析,获得了九寨沟景区现状条件下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和最佳旅游环境容量值;诊断出九寨沟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充分满足游客需求,但服务设施的不足限制了大量游人的进入。  相似文献   

2.
旅游景区开发与产权酒店经营模式--以四川省理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国内外分时度假和产权酒店的发展现状,论证了这种经营模式的双赢性,认为旅游景区开发需要引入这种新的经营模式,并论证了其可行性和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3.
蓝楠 《绿色视野》2013,(1):47-50
【案情】游客对于九寨沟的破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游客进入森林后,对林区土地的践踏,对树木的触摸等,这些是对景区生态环境最直接的破坏影响;其次,大量的游客到达九寨沟后,食、住、行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生活垃圾,以及当地居民为了接待游客而过度地消耗当地自然资源,这些是间接的破坏影响;除此以外还有噪音等其他因素,也会对九寨沟的动植物正常生长有所影响。通过实地考察,发现九寨沟管理部门针对这些问题都采取  相似文献   

4.
景区内部交通构成旅游景区碳排放的主体,创建低碳旅游景区必然要走低碳交通之路。旅游景区的低碳交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低碳景区创建角度出发,对景区内几种典型交通方式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初步比较,从交通工具的选择与改进、交通站点的合理设置、景区道路的科学规划、运营管理的技术引入等方面构建旅游景区的低碳交通模式,为相关景区选择低碳化的交通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华  付磊  明庆忠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5):461-463,413,F0003
近年来漂流旅游逐步成为我国夏季旅游的新兴热点,在各地发展迅速。以我国漂流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基尼系数等计量地理学方法和ArcGIS分析软件对其在全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表明,我国610处漂流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呈集中和空间凝聚态势,且分布的均衡度很低;而在地势第三级台阶内的山地丘陵地区呈现明显的条带状凝聚,多位于降水充沛的季风性气候区。同时,漂流旅游景区的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耦合关系,体现出明显的城市指向。  相似文献   

6.
论旅游景区循环经济的策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颜庭干 《四川环境》2006,25(1):42-44,51
本文尝试将循环经济的理论与方法导入旅游业,提出了旅游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以及旅游景区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发展模式,井着重就旅游景区循环经济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博弈均衡理论为基础,以平顶山市清水河景区为案例,通过对"人系统"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实地调研和走访,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行为及其博弈均衡。研究表明,只有顾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追求和利益最优化,保证多方利益的协调才是旅游新景区开发的最佳途径,从而为旅游新景区开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科学评价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的经营绩效,根据其经营特点和特征属性,探索平衡计分卡在景区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从财务、资源及环境保护、社会、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六个维度构建起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绩效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相应权重,以期为全面系统地评价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绩效,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
碑林资源以其蕴含的历史沉淀和艺术价值为载体,赋予了旅游景区独特的文化内涵.以祁阳浯溪碑林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景区开发存在产品开发水平低、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参与性和体验性产品缺失、联动发展程度低等问题.针对语溪碑林景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景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助于景区深度开发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旅游网络舆情视角,从蚂蜂窝网上选取2014—2015年评论条数超过100的全国100家5A级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提取约45000条游客评论作为研究样本,运用ROST CM6.0软件,通过语义网络分析、高频词分析,结合扎根理论思想,归纳出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旅游景区网络舆情指标体系。同时,以泰山风景区为案例,对该指标体系的应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有助于旅游景区实现基于游客视角的经营管理提升与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11.
琅琊山风景区旅游商品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琅琊山作为著名旅游地,其旅游商品目前存在着产品单调、缺乏特色、品质不高等问题。通过对现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琅琊山风景区旅游商品开发的原则,利用景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优势,从4个方面给出了旅游商品开发的对策,以提升景区的形象与品位,推动旅游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山风景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山风景区共有悬钩子属植物20种5变种。记述了该地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价值,并对其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为生态旅游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楠溪江风景名胜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自然景观被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古建筑特色被削弱等问题.我们必须在突出当地特色的情况下,保护好生态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加强对生态旅游容量、旅游企业、旅游者等一系列科学的管理,以实现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莆田塔斗山景区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长春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5):471-472,F0003
分析了莆田市旅游客源现状与塔斗山景区客源现状,提出了塔斗山景区客源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塔斗山景区的资源价值、市场基础、开拓条件和潜力,确定了塔斗山景区的市场定位,并从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宣传促销等方面来开拓塔斗山景区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双龙风景区自驾车游客的实地问卷调查资料,得出双龙风景区自驾车游客的客源地构成;分析了自驾车游客的年龄、职业、收入等结构特征及其出游时间、旅游偏好、消费水平等行为特征;揭示了制约自驾车游客出游的主要因素;针对自驾车游客的旅游体验与评价,提出了促进自驾车旅游发展的建议,以期为相关旅游企业及旅游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山自然风景保护区自然条件优越,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种子植物丰富,有134科655属148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31种.由于旅游的发展,种子植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应加强种子植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具有不同环境意识的旅游者,对旅游帚区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同。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运用spss软件和建立函数模型,对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旅游者的环境意识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不同统计特征旅游者的环境意识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环境意识的各层次也表现出各不同程度上的差异。文章最后指出了基于旅游者的环境意识分析对于景区环境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