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2011年-2015年夏季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主要水质指标(水温、pH、漂浮物、石油类、粪大肠菌群)的监测结果,按照游泳适宜度分级规定分析评价了各年度海水浴场的水质状况,详细分析了各监测指标,除粪大肠菌外其它各项指标均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监测结果表明: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水质总体优良,游泳适宜度为最适宜游泳或适宜游泳,粪大肠菌群是首要污染物质,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对粪大肠菌群的超标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辽河口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年分别于夏季和秋季对辽河口海域的粪便污染指示菌(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肠球菌)及环境、水化学要素进行分析,研究粪便污染指示菌在海水中的数量、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水化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选取河口地区合适的粪便污染指示菌.结果表明:夏季总大肠菌群数量在1.7×105~6.2×106CFU·L-1之间,粪大肠菌群数量在5.0×102~8.7×104CFU·L-1之间,肠球菌数量在1.0×101~2.5×102CFU·L-1之间;秋季总大肠菌群数量在5.0×102~1.1×105CFU·L-1之间,粪大肠菌群数量在4.0×102~1.0×103CFU·L-1之间,肠球菌数量在3~95 CFU·L-1之间.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肠球菌的数量变化与环境指标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与盐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粪大肠菌群、肠球菌与水化学指标Si O4-4-Si、NH+4-N、TP和COD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粪大肠菌群与SiO4-4-Si和TP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742(p0.01),肠球菌与TP和COD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742.实验结果表明,辽河口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数量在夏季高于秋季,近岸高于远海,其中粪大肠菌群和肠球菌的数量、分布特征与陆源污染物特别是氮磷的输入量密切相关,而且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粪大肠菌群与肠球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河口粪便污染情况,建议采用粪大肠菌群与肠球菌作为河口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相似文献   

3.
选取大连市具有代表性的棒棰岛海水浴场,对2008-2013年6年浴场主要水质监测指标(如水温、p H、石油类、粪大肠菌群及漂浮物质等)的结果进行分析,重点对粪大肠菌群的变化原因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海水中污染指示细菌——粪火肠菌(FC)和粪链球菌(FS)的种群丰度,是评价海水水质特别是近岸养殖场和海水浴场水质是否遭受了生活污水污染的重要指标。所以,许多沿海国家将污染指示细菌种群数作为一项重要的海水卫生学指标加以限制。例如,我国海水水质标准中规定,供人生食的贝类养殖水域中大肠菌群数应不超过700个/1,其它海水养殖、海水浴场等水域的大肠菌群数应不超过10,000个/1(1)。日本、苏联、美国对水产一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衡阳市城区3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近四年(2012-2015年)来,水质中粪大肠菌群的污染状况及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近四年来各水源地水质中粪大肠菌群的浓度范围、平均值、超标次数、最大超标倍数进行了讨论分析,得出了水源地水质中粪大肠菌群的污染现状及污染趋势,有利于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与监管。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厦门市海水浴场泳季水质状况,并为监测管理工作提出对策建议,根据1997.5-10月对厦门市3处有代表性的沙滩海水浴场主要水质指标,如粪大肠菌群(FC)、DO、SS及石油类等的监测分析,确认FC为主要污染因子,因其含量单次测值差差异十分显著,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其含亘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研究表明,3浴场水质状况基本符合本市潮间带功能区划的相应要求,建议加强对沙滩浴场的综合整治和陆源污水排海方式的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主要河流水体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传统培养技术评估了细菌总数、粪链球菌、肠球菌、脆弱拟杆菌、总大肠菌群及粪大肠菌群的污染水平;同时以拟杆菌作为特异性指示菌,选取人源性粪便专一指示菌引物(HF183)和猪源性粪便专一指示菌引物(Pig-2-Bac)进行源追踪.微生物培养结果表明:重庆市主要河流在春季有15.4%的研究断面未达到Ⅲ类水质,秋季有61.5%的研究断面未达到Ⅲ类水质.在春季,主城区河流主要受人类粪便污染,区县河流主要受动物粪便污染;在秋季,主城区和区县河流都主要受人类粪便污染.指示微生物指标间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粪链球菌、粪大肠菌群、肠球菌两两之间有显著相关性,肠球菌与脆弱拟杆菌有显著相关性.猪源性拟杆菌特异性生物标记Pig-2-Bac和人源拟杆菌特异性生物标记HF183对人和动物粪便污染区分成功率达100%;用这两种特异性引物对春季水样DNA进行扩增,发现13个采样点均未受到猪源粪便污染,唐家沱、朝天门、鸡冠石、合川受到人源粪便污染.  相似文献   

8.
几种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粪大肠菌群作为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其在地表水水质监测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采取精确、快速的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对控制流行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此对应用多管发酵法、滤膜法、快速检测法(纸片法)、酶底物法检测粪大肠菌群的优缺点作了对比研究。得出了快速检测法(纸片法)、酶底物法有较准确、快速等方法特性,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孙傅  沙婧  刘彦华 《环境科学》2012,33(11):3778-3786
随着城市居民亲水娱乐活动日益增加,研究城市地表水体的粪源性微生物污染特征,开展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有效的水质监测和风险管理,对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尤为重要.以我国南方某城市的5个典型地表水体为案例,监测总大肠菌(TC)、粪大肠菌(FC)、大肠埃希氏菌(EC)和肠球菌(ENT)这4种粪源性污染指示微生物以及常规理化水质指标,研究指示微生物在城市地表水体中的浓度水平、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案例水体中TC和FC通常在10^3~10^7个.L^-1,EC和ENT通常分别低于200个·L^-1和105个·L^-1;4种指示微生物的浓度分布呈现季节变化特征,并且能够指示水体受到周边环境的污染状况;4种指示微生物指标之间以及微生物指标与常规理化水质指标(如溶解氧等)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浑河(抚顺段)水质粪大肠菌群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城市垃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人畜粪便和医院废水等的不合理排放,导致浑河(抚顺段)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粪大肠菌群(Fecal Coliform)是检验水质污染的一个重要生物指标,主要来源于人和混血动物的粪便,对水域进行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并结合理化分析,可以准确定出水体污染的性质和程度,从而可为水体的污染状况和程度的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以粪大肠菌群作为水质粪便污染指标,于2005年监测了浑河(抚顺段)水体粪便污染情况,同时监测了水质COD值.其结果表明,浑河(抚顺段)水体粪便污染严重,粪大肠菌群与COD呈现良好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海滨浴场污染经济损失的定量化估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环境经济学的意愿调查法,通过填写调查表的方式,调查大连市民对某海滨浴场水质改善前后的支付愿望,定量地估算出此海滨浴场污染损失币值。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就海滨浴场的水质现状而言,市民个人平均支付愿望仅为4元/a,如果水质改善后,个人平均支付愿望将增到40元/a;当前居住在海滨浴场2km以内的居民平均支付愿望为6元/a,居住在4km以外的平均支付愿望为3元/a;目前由于水质污染,不愿意去海滨浴场游泳  相似文献   

12.
利用污染羽流浓度模拟法,采用连续释放质点拉格朗日追踪法计算污染羽流的运动路径。选用大肠杆菌作为污染指标生物,考虑了大肠杆菌衰减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针对黑石礁湾风景旅游区的特点,提出了黄金时间污染羽流文章频率场的概念,对大连市黑石礁湾污水排海工程和黄金时间污染羽流的访问频率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用访问频率场模型能够直观显示黑石礁湾排海污水中大肠杆菌影响的水域面积和时间,对于黑石礁湾污水排海工程  相似文献   

13.
构建粪便污染指示细菌的浓度预测模型有助于保障海水浴场水质安全,避免因传统的病原微生物监测方法造成时间滞后,可及时给予公众健康指导,为海水浴场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基于国内外海水浴场水质中粪便污染指示细菌的浓度预测模型技术发展现状,综合评述了模型构建方法,归纳了各种模型的特点、应用范围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分析了在构建我国海水浴场粪便污染指示细菌的浓度预测模型中所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差距,对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我国开展海水浴场中粪便污染指示细菌的浓度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海滨浴场的卫生细菌学调查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卫生细菌学角度,选用总大量菌群作为指标,对多年的海浴场监测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了解近年来秦皇岛海滨浴场的水质变化情况,并提出了可行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25年洞庭湖水质演变趋势及下降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1~2015年水质数据研究了洞庭湖水质演变特征,识别了主要驱动因子,并探讨了水质下降对其生态风险影响.结果表明,1991~2015年间,洞庭湖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TN和TP是影响水质变化的主要指标,其浓度年均值分别介于1.060~2.072mg/L和0.026~0.146mg/L;其中,1991~2002年间,TN和TP浓度均显著上升,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水位和泥沙淤积是导致洞庭湖TN和TP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2003~2015年间,TN浓度进一步明显上升,而TP浓度维持高位,波动变化,氮、磷负荷输入量和水位是影响TN和TP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洞庭湖生态风险等级则由轻微风险转变为中等风险,TP是影响生态风险的主要水质指标;受洪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化等影响,洞庭湖磷风险时空差异较大,1991~2008年间,各湖区磷风险均有所升高,其中西洞庭湖磷风险增长幅度最大;2009~2015年,各湖区磷风险均有所降低,其中西洞庭湖下降幅度最大,而东洞庭湖下降幅度较小.因此,进一步控制入湖氮磷负荷、优化水位及重点关注磷风险是保护洞庭湖水生态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