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为探究京杭大运河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21年1月—2023年2月京杭大运河20个主要监测断面水体的W-TEMP、DO、COD、CODMn、BOD5、NH3-N、TP等水质指标进行研究,识别主导水质变化的水质因子.结果表明:(1)京杭大运河水质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水质总体较好,大部分监测断面水体都属于Ⅱ~Ⅳ类水,部分监测断面的DO、BOD5、NH3-N和TP指标超出Ⅳ类水标准;(2)COD、CODMn和BOD5是京杭大运河水质变化的主导因子,且3个水质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3)空间上,水质污染程度为上游>下游>中游;(4)时间上,水质污染程度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综合而言,京杭大运河水质特征受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同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京杭大运河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水质综合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钦州湾养殖区的营养盐分布特征和富营养化现状、趋势和原因,于2018年冬季(2月)和夏季(8月)调查了钦州湾养殖区的营养盐及相应理化因子。结果显示,磷酸盐(PO43?)的浓度为3.7~40.0 μg/L,溶解性无机氮(DIN)浓度为41.1~664.8 μg/L ,其中,硝酸盐(NO3?)占比最高(77%),其次是铵盐(NH4+)(16%),而亚硝酸盐(NO2?)占比最低(7%)。营养盐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显示,冬季陆源污染物输入是影响营养盐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夏季除了陆源输入外,生物过程对营养盐分布的影响不可忽视,这与夏季DIN和PO43?的浓度明显高于冬季的现象相对应。钦州湾养殖区水体的富营养化指数( EI )范围为0~19.65,平均为4.06,富营养化超标率为77%,其中,夏季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于冬季,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与近40年的历史数据相比,钦州湾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呈显著增长趋势。与此相对应,钦州湾养殖区水体的N/P下降明显(低于Redfield值),其根本原因是磷排放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开展区域水质监测与成因分析是实施水污染治理的重要前提。基于2021—2022年湖南省的547个监测断面的地表水水质指标数据,依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析湖南省地表水水质时间变化规律与区域性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识别主要污染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法探究驱动水质异质化的主要因子。主要研究结果表明:2021—2022年湖南省水质整体良好,每月Ⅰ—Ⅱ类水断面比例不低于70%。湖南省地表水水质的月际变化特征表现为夏季劣于其他季节。与2021年相比,2022年水质状况有所提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溶解氧为湖南省主要污染指标。各驱动因子中,工业取水总量、城镇污水排放量、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人口与水质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均值>0.8,是驱动不同城市地表水水质异质化的关键性因子,且与工业型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关联紧密。 相似文献
4.
钦州湾秋季营养盐分布特征及营养状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0年9月对钦州湾海域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钦州湾表层海水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富营养化。结果表明:该湾亚硝酸盐(N02-N),硝酸盐(NO,-N),铵盐(NH4-N),磷酸盐(PO4-P)和活性硅(SiO3-Si)平均含量及范围分别为0.032(0.006-0.059)mg/L,0.262(0.018-0.663)mg/L,0.076(0.032-0.120)mg/L,0.009(0.001~0.02)mg/L和1.213(0.191-4.078)mg/L。在空间分布上,各营养盐含量均呈现出湾内高,湾外低的分布趋势,体现出秋季陆地径流的主导控制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秋季营养盐的补充均以陆源输入供应为主,对整个海湾的营养水平起到了主导控制作用。根据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模式计算结果显示,秋季钦州湾调查海区总体表现为中度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于2009年1—11月对广西钦州典型养殖海湾——钦州湾海域水体中叶绿素a(Chl-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进行了4个季节航次的调查,分析了该海湾Chl-a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钦州湾表层海水Chl-a浓度周年变化在0.83~32.5 mg·m-3之间,平均为5.39 mg·m-3;Chl-a浓度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初级生产力变化范围是92.3~1494.5 mg·m-2·d-1(以C计,下同),平均为425.1 mg·m-2·d-1;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特征呈现夏季冬季秋季春季.钦州湾Chl-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在春、夏、冬季呈现内湾和三娘湾海区高、钦州港海区低的分布特征,秋季出现相反的特征.相关分析显示,钦州湾Chl-a与水温、盐度和氨氮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总体来看,陆源输入的营养盐及贝类养殖活动是影响Chl-a和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钦州湾近20 a来水环境指标的变化趋势Ⅰ平水期营养盐状况 总被引:6,自引:11,他引:6
根据 198 3、1990年和 1998~ 1999年平水期 (春、秋季 )的调查资料 ,分析了钦州湾水域的营养盐状况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本湾营养盐含量变化显著 ,无机氮呈明显递增趋势 ,无机磷则与此相反 ,而活性硅的最低值则出现在浮游植物量最高的 1990年度 ;相关分析显示 ,陆源输入的多寡和浮游植物的丰度是导致本湾N、P、Si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Si/N/P值分析则体现了本湾从明显N限制到显著P限制的演化规律 ,而Si限制状态只有在浮游植物异常丰富的情况下才出现 ;通过营养状态综合指数计算 ,表明本湾水体已由明显贫营养状态上升为中营养和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7.
为系统研究广西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与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分别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10月在钦州湾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116件,测定7种重金属的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和污染载荷指数对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其潜在生态风险,采用富集系数法和UNMIX模型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As为 (10.18±4.61)μg/g,Cd 为(0.17±0.13)μg/g,Cr为(44.28±23.56)μg/g,Cu为(18.53±10.75)μg/g,Ni为(23.38±11.11)μg/g,Pb为(24.76±12.75)μg/g,Zn为(62.66±27.32)μg/g,重金属含量比其他海域低,与本区近15年的调查数据相比也有所下降,但Cd含量呈增加趋势。地累积指数和污染载荷指数显示,Cd处于较高污染水平,污染严重区域主要位于防城港近岸,说明人类活动对该区域Cd分布有较大影响,且Cd是影响污染载荷指数的主要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表明,Cd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富集系数显示,研究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为显著,通过UNMIX模型识别出3个潜在污染源,源1代表以Ni为主的矿石燃烧源,源2代表船体涂料、养殖废水的排放源,源3代表防城港近岸工业污染及岩石自然风化源。 相似文献
8.
钦州湾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研究了钦州湾近海及汇海河流磺胺类抗生素浓度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种磺胺类抗生素(SAs)和甲氧苄氨嘧啶(TMP)在钦州湾近海及汇海河流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浓度范围为n.d.~12ng/L.其中,磺胺甲基异恶唑(SMX)在近海的检出率和平均浓度最高,分别为100%和4.1ng/L;其次为TMP(检出率87%,平均浓度1.0ng/L).与国内外其他水域相比,钦州湾磺胺类抗生素浓度处于较低水平.钦州湾近海抗生素浓度分布呈现以下趋势:茅尾海(8.4ng/L)>钦州外湾(1.9ng/L)>三娘湾(1.4ng/L).磺胺类抗生素在钦州湾的海水养殖区均呈现出较高的浓度水平,说明高密度水产养殖是钦州湾水体中抗生素的重要污染源.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钦州湾水体中残留的磺胺甲基异恶唑(SMX)对相应的敏感物种存在中等生态毒性风险,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广西钦州湾近岸海域“十一·五”期间营养盐变化趋势分析及污染控制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6年-2010年N、P、Si数据分析广西钦州湾海域N、P、Si的变化趋势、富营养化状况以及限制因子。分析表明:钦州外湾DIN、DIP、SiO3-Si含量呈波浪形变化并有所下降,钦州外湾2006年-2010年均为贫营养,外湾海水水质良好。茅尾海DIN值含量较高,海域受到N的影响。茅尾海2006年-2010年为轻度~中度富营养。茅尾海属于磷中等限制富营养,磷酸盐仅表现为相对不足,仍然有爆发赤潮的危险。控制茅尾海富营养化的关键在于控制磷的入海量。 相似文献
10.
广西钦州湾营养状况季节分析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1月、4月、8月和11月对钦州湾海域调查结果,分析并评价了该海域营养状况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钦州湾海域总溶解无机氮(DIN)含量范围在0.023 mg/L~1.750 mg/L,硅酸盐(SiO3-Si)含量范围在0.027 mg/L~3.900 mg/L,磷酸盐(PO4-P)含量范围在0.001 mg/L~0.158 mg/L。NO3-N是DIN的主要存在形式,占62%~78%。不同的营养盐季节分布有所差异。DIN季节分布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PO4-P季节分布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SiO3-Si季节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从营养结构看,与Justic'等提出的营养盐化学计量限制标准比较符合P限制条件,PO4-P可能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限制因子。按照营养状态指数值,钦州湾海域春季、夏季和秋季表层海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钦州湾内湾富营养化程度高,一旦水文气象条件适宜,从春季到秋季该区域随时都会发生赤潮灾害的可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