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食业复合油烟吸收剂的研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饮食油烟的成分 ,结合饮食油烟气的治理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新型复合油烟吸收剂的实验 ,快速、有效、准确地优化确定了油烟吸收剂的配方和工艺 ,并设计了该吸收剂的油污相溶性、环境毒性、生物降解性实验 ,科学地论证了该产品的性能。结果表明 ,本实验研制的油烟吸收剂能够全面包络、粘合、皂化、附着和分离油烟废气中的油类物质 ,对饮食油烟具有快速、高效、彻底的治理效果 ,而且无毒、易降解。  相似文献   

2.
非均匀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非均匀电动力学技术是正在发展中的环境修复技术,其特点之一是不破坏原有的环境系统。通过小型实验研究了非均匀电动力学及其运行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分析了非均匀电动力学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非均匀电动力学系统的能耗和运行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运行方式和运行参数,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土壤原有的特征,降低能量消耗,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推导了交变磁场感应涡电流力数学模型,找出了影响涡电流分离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涡电流分离条件实验证明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涡电流分离实验的显著效果表明,交变磁场涡电流分离技术作为一项具有十分广阔应用前景的固废资源化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万琼  雷茹  张波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7):1602-1611
针对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提升,通过集约式立体生物生态耦合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净化,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系统进出水中的COD、氨氮、TN和TP进行了测定,评价了系统对各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实验进水COD,氨氮,TN和TP均属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时,系统稳定后实验出水的COD,氨氮,TN和TP的浓度分别可降至9~35、1~7、8.0~14.9、0.20~0.47 mg·L~(-1),均满足一级A标准。随着流水分区不同,COD,氨氮,TN和TP的浓度逐渐降低。采用集约式立体生物生态耦合系统可使农村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实现深度净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液体旋流分离器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设备之一。在以前的液体旋流分离器分离效率和压力损失等实验研究中,提出了液体旋流分离器的优化组合的设计方法,为了验证该设计方法对微粒子的分离性能,按照该设计方法中各部分结构参数的选取原则及合理搭配优化组合,制作了一台优化组合型液体旋流分离器并进行了性能实验,通过从水中分离脱硫石膏的实验方法,得出了优化组合型液体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分割尺寸和压力损失的实验结果。从而验证了优化组合型液体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6.
模化方法是将实验室内模型的实验结果推广到实物中去的最有效方法。依据归纳的旋风除尘器近似模化条件,对新型低阻高效旋风除尘器进行了模化实验研究。新型除尘器模化实验结果与工业化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该模化方法是成功的。为新型除尘器的系列化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微细水雾除尘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煤矿并下呼吸性粉尘防治技术现状,并对水的超声雾化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应用回归分析建立了超声雾化性能的数学模型。在分析微细水雾捕尘机理及捕尘水雾凝并沉降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集微细水雾捕尘-凝聚、凝并降尘-惯性沉降分离为一体的含尘气流净化系统,并对该系统的除尘效率进行了实验研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基于超临界技术的印刷线路板资源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线路板的回收由于其结构和组成材料的复杂性,被认为是电子电器产品回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提出了将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于废弃印刷线路板的回收工艺,研究出了一种环境友好的废弃印刷线路板回收方法。建立了回收模型及回收实验平台,并使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实验进行设计,利用SPSS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实际实验结果得出了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对反应生成物进行质谱分析,推测出了生成物的主要组分,并据此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种水基燃烧新技术及其清除海洋油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面积海洋石油污染难以利用现有方法进行高效治理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水基燃烧新技术,介绍了其技术特点和以碳化钙和金属钾为主要原料配方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而利用其独特的可长时间持续燃烧这一关键性能,设计开展了对海洋油污进行清除处理的实验研究。结果不仅表明了采用该技术处理海洋油污的有效性,特别是对实际最为常见且采用传统燃烧法根本无法处理的油层厚度不足3 mm的海洋原油污染,通过其对油层持续的点火和加热挥发等多种作用也可达到高效清除的目的,并从油层厚度与燃烧状况之间的关系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体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电子束深度氧化烟气净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电子束烟气净化技术的特点,对传统电子束法与深度氧化法的反应原理、工艺流程进行了比较及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束深度氧化烟气净化技术能耗低、可靠性高,是一种具有广阔工业应用前景的环保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测定苯胺类化合物pH控制范围及调节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NEDA法反应机理及其酸度、pH调节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叙述了合理调整pH控制范围及改进pH调节方法,可以得到最大灵敏度、最佳分析效果及理想的实验方法。该方法可在化工、纺织、染料、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开展恶臭污染调查,评价所必须建立的恶臭物质的分析测试方法进行了讨论,对典型采样、分析方法和装置、关键性实验材料和实验条件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开发建立简单、实用恶臭污染物质分析测试方法的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固体废物中重金属浸出毒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出毒性是固体废物的重要特性之一,亦是判别固体废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的重要评价指标.根据与溶液接触方式的不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评价方法可以划分为批处理实验、柱淋滤实验和恒pH滴定(pH-stat)实验等.对这3种方法的应用方向、特点和缺陷等进行了系统总结.最后还指出,在评价固体废物中重金属的浸出毒性时,可采用几种方法进行对比,还可以根据实验目的和需求对各个实验参数进行改进,从而得出更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电压、流量及重碳酸盐碱度对电吸附设备除盐的影响,同时对高碱度水的酸化吹脱作为预处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电吸附设备的最佳工作电压为1.4 V,最佳工作流量为1.5 m3/h。在进水碱度为170~500 mg/L时,HCO-3的脱附率为64%~83%。研究还发现,酸化吹脱是高碱度水的有效预处理方法,避免了HCO-3在电极内的积累。  相似文献   

15.
简易水处理活性炭的选择和应用方法   总被引:18,自引:11,他引:7  
首先介绍活性炭性能测试与水处理活性炭选炭、吸附技术选择、工艺应用的关系,其次报导两个活性炭选用方面的改进方法。通过重新定义、整合、完善现有活性炭性能指标,建立了以酚值、碘值、亚甲基蓝、丹宁酸值为吸附性能指标的选炭方法。这四种指标化合物的分子量与直径覆盖了大多数有机污染物的范围,用此法可减少活性炭应用测试的炭型。在活性炭精选和吸附工艺应用研究中,用微型炭柱进行穿透实验可弥补缩小式传统型、小型炭柱的不足。相对于国外现用微型柱的实验方法,文中介绍的微型柱快速穿透(MCRB)方法的设备要求较低,操作简单,可以在国内大多数实验室中进行;遇过对多种污染物质的实验结果,建立了MCRB方法的可信性和适用性。这两种新方法完善了活性炭水处理研究的实验体系,可降低其应用于水与污水处理的成本,有利于中国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源水库的氮源污染和有机物污染问题,研究了原位投菌技术对微污染水源水的修复效果。实验在中试反应器中进行,所投加菌剂为贫营养好氧反硝化细菌。实验结果表明,在菌剂投加量为0.1 mg/L,溶解氧质量浓度为5~8 mg/L,水温为16~25℃的条件下,系统对水中主要污染物NO3--N、TN和CODMn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质量浓度分别从1.68、2.25、5.50 mg/L降至最低值0.75、0.95、3.03 mg/L,最大去除率分别可达到57.5%、57.7%和44.9%。系统对水中氮源污染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实验结果表明,将原位投菌技术应用于微污染水源水体的水质改善是可行的。同时还探讨了贫营养好氧反硝化细菌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绿色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的阻垢性能,将静电水处理引入到水处理过程中,采用静态阻垢和动态阻垢实验研究了聚环氧琥珀酸在静电水中的阻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2种实验方法中,聚环氧琥珀酸和静电水处理之间都具有协同阻垢作用。静态实验时,聚环氧琥珀酸的阻垢率可提高19.3%;动态实验时,阻垢率提高12.8%。静电水处理能显著提高聚环氧琥珀酸的阻垢性能。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环境监测部门在编制环境监测分析报告时遇到的问题,介绍采用网络共享的Excel技术来编制环境监测分析报告的方法,并与传统报告编制方法进行了比较,体现出运用现代技术的优越性,同时分析了该方法编制报告时易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植物恢复技术的概念及机理,阐明了用植物恢复技术净化镉污染土壤的方法,优势及潜势,指出在当前我国的水平和技术水平下,利用植物恢复技术来净化镉污染土壤当是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穿透实验为液相吸附应用中预测实际活性炭床运行的必要测试.微型快速穿透(MCRB)实验技术采用粉碎筛分后的微小颗粒活性炭和微型穿透柱,可以加快实验速度、节省时间和资源,同时避免传统穿透实验中常遇到的问题.该实验技术操作较简单、用途广泛和设备要求较低,适合在国内大多数实验室中进行.MCRB实验技术弥补中国微型穿透实验的空白,与中小型、小型穿透柱实验方法构成完整活性炭穿透实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