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道路交通噪声测试结果的统计检验和回归分析,得出了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时间分布规律和道路交通噪声普查工作中依据车型噪声污染程度的车辆统计方法,建立了道路交通噪声与车流量的回归模型和道路交通噪声与路面宽度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2.
根据文山州生态环境局文山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对文山市城区道路交通噪声连续3a的监测数据,得出文山市城区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状况3a来保持稳定,并对不同等级路段交通噪声强度变化趋势和车流量与道路交通噪声的年度变化趋势进行探究分析,对文山市城区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现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监测并分析了2015~2017年上海市青浦区某主干路的道路交通噪声,讨论了该道路交通噪声的变化趋势及其与该区汽车拥有量和车流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测定道路的交通噪声昼夜变化特征有差异,年际间及季度间均有着一定程度的波动,与小时车流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与汽车拥有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对北京市交通微环境(轿车内)、西三环和增光路等典型道路交通环境以及紫竹院公园非交通环境空气甲醛浓度进行监测分析,解析交通环境空气甲醛污染特征。结果显示:对于交通微环境存在早晚甲醛浓度暴露峰值。典型道路交通环境甲醛浓度明显高于非交通环境甲醛浓度,西三环中路测试甲醛平均浓度为对应时段紫竹院公园环境甲醛浓度的1.7倍。甲醛浓度与道路交通流量有着明显的正相关,不同类型道路甲醛时间分布规律与车流量的时间分布规律一致,呈现早晚峰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Cadna/A为工具,分析了交通噪声与车流量和车速的关系,相对车速,交通噪声的增减程度对车流量的变化更为敏感;以车流量与车速的不同组合,模拟了临街高层住宅声环境质量的达标距离,可为城市道路规划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并对交通噪声的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噪声值随高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垂向面上会出现极大值,相对地面道路,高架道路噪声垂向极大值点会下移,极大值点和道路中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形成一定的角度.  相似文献   

6.
2011—2013年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环境工程》2015,33(1):141-145
在2013年10—12月期间,选取了广州市58条道路和20栋噪声敏感建筑物进行噪声监测,与2011—2012年监测数据相比较,综合分析了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的现状和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广州市昼夜道路交通噪声以71 d B和70 d B为中心上下波动。对于2013年监测数据,噪声敏感建筑物昼夜噪声均值为65.1 d B和64.6 d B,夜间最大突发噪声均值为80.7 d B。此外还计算了每条道路的昼夜噪声频率重心,结果显示,广州市道路昼夜交通噪声频率重心分布基本相同,以1 000~2 000 Hz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高密度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分布的特点,从噪声接受点评价的观点出发,以香港地区为例,研究不同建筑形态道路交通噪声的典型分布。基于方法是采用简化的DoT模型计算道路交通噪声,以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噪声评价预测系统为工具计算不同建筑类型各单元的噪声级,再统计出各型建筑的噪声分布。通过Kolmogorov-Smirnov检验证实这些分布来自于不同总体,具有显著的差异。将上述计算结果运用于香港新界西北地区道路交通噪声的战略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8.
对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应用于高架桥道路交通噪声地面预测的适用性及桥面作灯适量上地面预测区的噪声屏障衰减作用的计算方法作了探讨,诸如:确认车辆交通的声源高度,起屏蔽作用的桥面有效宽度,辐射噪声的车型与车流量车型的对应等,并提出了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9.
山城道路交通噪声的分析和预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子明  林董 《环境科学》1991,12(2):38-41
本文报道了以路面坡度为主要特点的山城道路交通噪声的分析和等效声级预测方法.根据山城路面结构,两侧建筑物分布特点,对机动车辆在坡道上行驶状态和噪声辐射进行了大量测量和研究,得到不同车种噪声与坡度、车速的线性关系式.研究证明上下坡侧声级值有差异,道路两侧建筑物阶梯式分布噪声污染特点.给出了坡道路面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及其在车流量较少条件下的预测方法,并与实测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交通干道车流量与噪声污染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铁军  王翔  田良 《交通环保》2005,26(1):13-16
兰州市受河谷地形限制,用地紧张,交通问题突出。近年来,市内车流量呈显著攀升趋势,噪声污染基本保持平稳。近期监测表明,市内交通干道车流量较大,声环境质量较差;典型路段车流量变化时间规律明显,车流量与Leq均值在工作日与休息日有显著性差异;公交车站噪声比站旁道路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影响道路交通噪声相关因素的探讨垦利县环保局赵建华我们在研究道路交通噪声评价、预测及污染防治等问题时,首先应考虑机动车类型、车流量、行车速度、鸣喇叭的频率、道路状况、声学环境等请多因素对道路交通噪声造成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较准确地建立道路交通噪声环境...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理论一统计模型/李本纲…(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000,21(6)一1一5 环图X一5 在分析影响道路交通噪声各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的理论公式,结合实测数据,建立了适合中国城市交通、路况和环境标准的理论一统计模型。该模型对机动车参考噪声、车流量、车速、路面坡度、地面植被等因素对噪声的影响作了有效的预测,使模型的实际应用中计算更简单、结果更准确。图l表3参9X593 200101533棉纺车间噪声综合治理/邹定(广东省佛山市环境工程装备有限公司)…//环境工程/冶金部建…  相似文献   

13.
结合大连市道路交通干线的分布及两侧建筑物群结构特点,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测量的数据统计处理,研究得出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一般传播规律,为确定城市交通干线两侧标准适用区域值,提出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亚南 《环境》1997,(8):40-41
随着经济的崛起和机动车迅速增长,道路交通污染已成为广州市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道路交通污染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其危害交通噪声:1989年至1995年,广州市交通干线每小时机动车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微观交通仿真的交叉口交通噪声模拟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微观交通流仿真的交通噪声模拟方法。应用Paramics微观交通仿真软件模拟了车流量从100veh/h逐级增大到1000veh/h过程中信号灯控制的十字交叉口交通状况,并将模拟所得的交通流数据作为交通噪声模拟计算的输入参数对交通噪声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车流量下十字交叉口附近交通噪声的特性及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在非饱和车流情况下,交通噪声水平随车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并与车流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交通噪声的波动范围随车流量的增大而缩小,车流量达到饱和后,交通噪声不增反降。噪声污染级随车流量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峰值出现在车流量为400veh/h~500veh/h之间。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理论-统计模型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在分析影响道路交通噪声各因素的基础上 ,根据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的理论公式 ,结合实测数据 ,建立了适合中国城市交通、路况和环境标准的理论 -统计模型 .该模型对机动车参考噪声、车流量、车速、路面坡度、地面植被等因素对噪声的影响作了有效的预测 ,使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更简单、结果更准确 .  相似文献   

17.
以孝感市城区主要交通干道城站路、北京路、交通大道和槐荫大道为研究对象,对交通噪声进行监测,同时统计车流量.分析孝感市城区整体交通噪声污染情况,以及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孝感市城区主要干道的总体噪声值均在75 dB左右,超过国家相应标准,其中槐荫大道噪声污染较重.交通噪声在时间上呈现周内噪声波动大,周末噪声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与车流量有一定关系;在空间上,东西道路噪声污染较南北道路严重.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温岭市东环高架道路交通噪声的环境影响,采用实测法对东环高架附近代表性点位及不同时间段进行噪声监测,记录等效连续A声级(Leq),以及同步监测车流量、车型等相关数据.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由所得监测数据,推测其交通噪声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噪声最大值发生于上下班高峰期,交通噪声则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而道路两侧高层建筑交通噪声随着高度的增加先由小变大后变小.此外,还为该高架道路交通噪声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根据我国实际研究汽车鸣喇叭对交通噪声的影响,制定控制交通噪声污染的对策具有现实意义。一、实际情况与理论公式交通噪声不是车流量的单因子函数。现将沙市市1980年以来九次交通噪声监测中部份监测点和全市交通噪声等效声级(Leq)和对应的车流量(N)情况列如表1。  相似文献   

20.
杨炜俊  蔡铭  王海波 《环境工程》2018,36(1):142-146
对2016年广州市核心区范围内100个道路监测点和18个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点采集到的交通噪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道路监测点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70.3 dB,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70.2 dB,道路监测点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点在夜间的交通噪声污染较为严重。0—Ⅱ类噪声敏感建筑物前测点主要受交通噪声的影响,而建筑物本身对交通噪声的遮挡作用使后测点的声环境质量明显高于前测点。道路监测点频谱特性分析表明,道路交通噪声的声能量主要集中在1 000~1 250 Hz频段范围内,可针对该特性对道路交通噪声进行控制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