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鲑鱼-2000计划:莱茵河流域管理成功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轲 《世界环境》2006,(2):62-65
莱茵河是欧洲的大河,流域面积18.5万平方千米,河流总长1320千米.流域内有瑞士、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列支敦士登、卢森堡、奥地利等9国(表1).二次大战以后,莱茵河沿岸国家工业急剧发展,造成污染不断蔓延,莱茵河也被称为"欧洲的下水道和“欧洲公共厕所”.  相似文献   

2.
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东南的阿尔卑斯山北麓,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和法国,在荷兰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370公里,流域面积22.4万平方公里。浩荡的莱茵河及其繁密的支流,构成了西欧便捷的水上运输网,自工业革命以来,莱茵河流域成为西欧重要的工业地带,著名的鲁尔工业区就位于莱茵河的支流鲁尔河流域。二战后,各国在沿河西岸又建造了大批工  相似文献   

3.
国外点滴     
莱茵河是西欧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瑞士中南的阿尔卑斯山北麓,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西德、法国、荷兰等国,在荷兰著名港口鹿特丹入海。 莱茵河所经之处、山峦起伏,风景秀丽,古迹众多,再加上清澈明亮的河水,曾使古今多少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为之倾倒。 但是,近几十年来,莱茵河却每况愈下,今不如昔。  相似文献   

4.
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全长1320 km,流经意大利、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法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9个国家,在荷兰汇入北海。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莱茵河因受工业污染而水质恶化,直到80年代初,莱茵河一直被称为"欧洲下水道"。流域各国为了全面解决菜茵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问题,建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ntemational Commission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Rhine,简称  相似文献   

5.
根据1976年莱茵河沿岸诸国的国际协议,为防治莱茵河的污染,荷兰在鹿特丹建设的综合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废水处理厂于1987年11月19日正式运行。这座耗资1.7亿美元的设施座落在多  相似文献   

6.
来到列支敦士登的首都瓦杜兹(Vaduz)正好是周日。从安检口出来,我四下张望,想打一辆车去预订的酒店,可是等了许久也不见一辆车的踪影,更奇怪的是连公共汽车也没有。我简直难以置信,虽然列支敦士登的领土面积很小(仅有160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也比较匮乏,但依仗银行业、旅游业和邮票业,国民收入特别高,以他们的经济能力,任何一家人都可以买上一辆或多辆小汽车,怎么可能街上连一辆汽车也没有呢?  相似文献   

7.
以莱茵衣藻为受试生物,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和毒理测试方法,开展了3种典型重金属(Cr~(6+)、Pb~(2+)和Ni~(2+))对莱茵衣藻的单一毒性效应试验,分析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重金属对莱茵衣藻光合活性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3种重金属均能降低莱茵衣藻的叶绿素荧光产量和相应的光合参数(Fv/Fm、RC/CS_0、ET_0/TR_0和ET_0/ABS),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活性,降低莱茵衣藻的SOD活性,并增加莱茵衣藻的MDA含量,对莱茵衣藻造成一定的氧化损伤,且随重金属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对莱茵衣藻的抑制和损伤作用加剧;但莱茵衣藻对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重金属的毒性效应响应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Cr~(6+)胁迫在其低浓度和短时间内即对莱茵衣藻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而Ni~(2+)胁迫随其浓度的增加对莱茵衣藻的ET_0/TR_0、ET_0/ABS参数和MDA含量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参数Fv/Fm是对重金属毒性效应响应最敏感的毒性评价指标,结合其半数效应浓度(EC_(50))值得出3种重金属对莱茵衣藻的毒性效应强度排序为Cr~(6+)Pb~(2+)Ni~(2+)。该研究结果可为莱茵衣藻在重金属污染水体监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988年版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桥——美国犹他州雷恩博拱桥,跨度 84.73米,宽度才6.7米。桥体最长的天然桥是同一州的兰茨开普拱桥,跨度88.7米,高于峡谷地面30.5米。其实,这两座桥的跨度、长度、宽度和桥高度都远远低于我国贵州省黎平县的高屯天生桥。国外传媒直到90年代第三个年头,才很不情愿地承认上述两座桥的跨度、长度、宽度和桥拱高度,都低于高屯天生桥。这  相似文献   

9.
姑苏小桥多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平原中部,紧扼太湖之咽喉,京杭大运河由南而过,水网交织是一座江南水城。杜荀鹤在“送人游吴”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有水自然有桥,在苏州,“东西南北桥相望”咏桥名句不胜枚举。地志记载:苏州城内城外合共有上千座桥,城区之内占去367座,每平方公里平均13座,是桥梁密  相似文献   

10.
各缔约国参照保护莱茵河免受污染国际委员会于1963年4月29日的协议及1976年12月3日的补充协议,考虑到莱茵河水域化学污染对动植物的危害以及对海水产生的无法估计的影响,要求改善莱茵河水域因使用而造成的水质污染问题,特别是航运及作为废液的受纳体。承认这种保护莱茵河水免受化学污染的国际行为,应看成是与其它保护莱茵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