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污染源排放标准的选择关系到污染源监测结果的评价,本文描述了我国炼焦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展。通过结合日常监测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对炼焦行业三台煤气锅炉采用不同排放标准进行结果测算分析,阐述了炼焦行业中的煤气锅炉执行何标准进行评价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苏华轲 《环境》2012,(Z1):66-66
以某省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阐述该省石油加工、炼焦行业企业分布情况,分析该行业企业环境风险特征,提出石油加工、炼焦业环境风险控制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我国炼焦工业的发展和污染控制技术现状,通过对现行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控制因子的局限性和有效性分析,结合行业排污特点和日益从严的环境管理要求,作为《炼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课题组的主要参加者之一,对拟修订的炼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具体控制因子的选取及修订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新标准未发布之前,本文作为技术交流进行研讨,以获取有关专家更多合理、科学的建议,使之在未来实施中更为科学有效,以促进炼焦工业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汾渭平原焦化行业的发展现状、产业布局、大气污染排放控制现状,剖析了炼焦生产过程中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现行的环境要求及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区域大气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炼焦工业废水污染控制相关法规、标准为依据,通过美国炼焦工业的发展状况研究该行业废水排放标准的制定历史,按1982年和2002年两个时间节点将该历史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认为美国第一阶段炼焦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制定情况与我国现阶段情况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00~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新疆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万元产值废气排放、烟尘排放、水耗、废水排放、COD排放等8个指标,建立了各污染物排放及水耗随着行业人均GDP变化的环境学习曲线,结果表明:新疆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万元产值污染物排放及水耗与行业人均GDP的增长呈幂指数衰减规律,其环境负荷及节能减排潜力均呈下降趋势,说明今后新疆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发展,不仅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环境意识和环境管理,还要在节能减排技术的更新及设备产品的更新换代上有所突破,研究结果将对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疆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应用欧洲环境署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指南、中国台湾地区环保管理部门挥发性有机物之行业制程排放系数、上海市环境保护局VOCs通用计算方法、美国国家环保局大气污染排放系数汇编文件规定的排放系数和公式法,对某炼焦工艺的VOCs无组织排放量进行实例计算,比较了几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提出了炼焦过程VOCs无组织排放计算模式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焦化酚氰污水因其成分复杂、毒性大、难于生物降解,是世界公认的最难处理废水之一。以山东钢铁集团济南焦化厂为例,介绍了酚氰污水来源及AA-OO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投产之初,因在工艺、操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出现了多次硝化菌受抑制现象,该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及剖析,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优化结束后,整个工艺运行稳定,出水指标达到炼焦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运行成本也有明显下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成功经验值得焦化同行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焦化行业清洁生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清洁生产标准-炼焦行业>(HJ/T126-2003)标准开展焦化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评价指标达87个,存在数据收集困难的问题,并且采用标准对比法进行清洁生产评价只能得出每个评价指标清洁生产级别,为了明确焦化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和行业清洁生产水平间的关系,以河北省符合国家焦化行业产业政策的8家企业为样本,采用主成...  相似文献   

10.
陶春明 《环境工程》1994,12(1):25-28
本文总结了宝山钢铁总厂二期工程炼焦集尘系统自1990年5月投入运行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及暴露的一些问题,为即将展开的三期工程炼焦车间集尘系统设计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关键种理论的孝义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关键种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关键产业的概念,总结了关键产业在生态工业园中发挥的作用和特点,并以关键种理论为指导,构建了以炼焦行业为关键产业的孝义生态产业链。  相似文献   

12.
陈晨 《环境保护》2005,(11):80-80
唐山市汇丰炼焦制气厂是唐山市浩利集团公司的下属单位,浩利实业集团是一家采纺织,炼焦制气,污水处理,煤炭,石油,编织,商贸七大行业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自2000年5月组建以来,现拥有总资产20多个亿,员工4000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0人。  相似文献   

13.
以相关法规、标准为依据,研究了美国炼焦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制定程序。分析认为:美国炼焦行业污染排放标准的制定由环保局、钢铁研究院、法院、环保机构等单位共同参与,立法过程包含提出、上诉、驳回、解决协议、重审、修改等众多程序;标准制定的技术过程包括污染物筛选、数据收集、现场取样、模式处理技术确定、处理工艺调研、经济费用估算和排放限值与标准确定等环节。  相似文献   

14.
煤气脱硫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沈阳市炼焦煤气厂煤气脱硫净化的现状、存在问题、改造方案及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选取山西省典型焦化厂开展不同生产工序苯系物(BTEX)样品采集,分析5种主要BTEX组分的排放特征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并对我国焦化行业BTEX排放量及不确定性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炼焦过程BTEX总排放因子为16649mg/t焦炭,其中焦炉烟气BTEX排放因子最高(7167mg/t),其次为出焦(6454,1825mg/t)、污水处理(1096mg/t)和化产回收废气(112.7mg/t);与燃煤不同,苯是炼焦过程排放的优势特征物种(86.12%),其次是甲苯(11.45%);炼焦过程排放BTEX的δ13C值为-27.10‰~-32.58‰,不同生产工序δ13C值无显著差异;煤焦化过程排放的苯/甲苯比值(B/T)和苯的δ13C值具有特异性,可作为区分炼焦与其他污染源的指示物;2020年我国焦化行业BTEX排放量为7844t,其中山西(22.27%)、陕西(10.39%)、河北(10.24%)和内蒙古(8.96%)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供应商,以常规焦炉炼焦工艺为主,常规焦炉会排放气体、液体和固体污染物.常规焦炉危险废物的产生现状是种类多、产生工艺节点多样、产生量大、污染物种类繁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大.对高附加值的高温煤焦油采取深加工的方式生产多种化工原料,脱硫废液的利用方式是提取单品精盐和制酸,其他低附加值的常规焦炉危险废物回配煤单元炼焦.当前,我国常规焦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存在3个问题:①部分高温煤焦油深加工技术不属于清洁生产技术;②脱硫废液提取的盐缺乏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脱硫废液制酸设备稳定运行难度较大;③危险废物回配煤单元可能引起炼焦产品质量下降和环境风险增大.针对我国常规焦炉危险废物产生和利用处置存在的问题,建议从3个方面提高炼焦危险废物利用率和加强安全处置:①遵循《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利用环节豁免条件,采取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促进高温煤焦油利用;②制定以脱硫废液为原料提取盐的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将小规模企业产生的脱硫废液"点对点"集中输送至专门利用脱硫废液制酸的企业生产硫酸,开发易于推广、平稳高效连续运行和自动化控制的提盐和制酸技术,提高脱硫废液利用水平;③常规焦炉危险废物返回配煤工序炼焦时应精准管控,确保炼焦产品质量,防范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7.
炼焦过程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特征和组成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炼焦排放以及为预防城市大气污染提供可靠的污染源数据支持,利用不锈钢采样罐和全自动预浓缩/GC/MS系统,研究了58-Ⅱ型和JN43-80型焦炉在装煤时刻和炼焦过程(包括装煤时刻)中挥发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及其组成分布,分析了焦化行业排放VOCs的反应活性。研究发现,在装煤时刻和炼焦过程中,58-Ⅱ型焦炉产生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浓度分别为7022μg/m~3和6266μg/m~3;JN43-80型焦炉产生的TVOCs浓度分别为4185μg/m~3和3298μg/m~3。装煤时刻产生的TVOCs浓度明显高于炼焦过程产生的。炼焦过程无组织排放的VOCs包含烯烃、烷烃、芳香烃、卤代烃以及少量的醛和酮,其中乙烯、乙烷、丙烯、苯、甲苯等为主要成分。这些产生的VOCs反应活性各不相同,活性最大的是烯烃类物质,其活性占TVOCs反应活性比重为(86.2±2.1)%;其次是芳香烃类物质,其活性比重为(9.2±3.1)%;反应活性最大的5个物种分别是丙烯、乙烯、1,3-丁二烯、1-丁烯以及苯乙烯。  相似文献   

18.
挥发酚是水和废水监测中有机污染物必测项目之一,酚类主要来源于炼油、煤气洗涤、炼焦、造纸、合成氨。目前各国普遍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光度法,该方法在技术质量上比较可信,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就这方面问题,进行了测试探讨,比对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胡旭睿  虎啸宇  王灿 《环境科学》2018,39(7):3096-3101
对秦皇岛市609家工业企业VOCs的源排放和污染控制技术做了调研.结果表明,VOCs排放源排放的气体流量以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最高(105m3·h-1).其余行业主要集中在103~105m3·h-1之间.各行业源排放的VOCs浓度均小于1 000 mg·m-3,各行业的VOCs排放速率差异性较大,介于50~10 000 g·h-1之间.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较高.和国内之前的调查研究相比,秦皇岛市工业企业VOCs的排放水平相对较低.此次调研的609家工业企业中拥有VOCs处理设施的案例共109个.吸附技术应用的占比最大(69%).其次为吸收技术(19%).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土法炼焦业,如雨后春笋,在各产煤区出现。1983年全国土焦产量仅达600万吨;到1984年就上升为800万吨;今年可预计将超过1000万吨。这些土焦,为地方冶金、化工等企业提供了原料,发展了地方经济,但是土法炼焦由于技术落后和认识上的不足,在炼焦过程中,排放出了大量可以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