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章考察了料层厚度、翻料操作和麸皮比例3个关键因素对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浅盘发酵三七渣生产蛋白饲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料层厚度对品温和发酵培养物真蛋白含量影响显著(p0.05),增加料层厚度将导致品温升高和发酵培养物真蛋白含量降低,适宜的料层厚度为2~3 cm;翻料操作可以降低品温并提高发酵培养物的真蛋白含量。麸皮比例对发酵培养物的真蛋白含量影响显著(p0.05),适宜的麸皮比例为10%。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纤维素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利用能够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菌种对玉米秸秆粉和白酒糟进行了发酵处理.结果表明,经发酵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粉和白酒糟蛋白含量有了明显提高,真蛋白含量分别可达17.04%和29.64%,比发酵处理前高了731.2%和64.0%;粗蛋白含量分别可达18.94%和30.86%,比发酵处理前高了576.4%和65.3%,并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及淀粉酶活性,因而可作为蛋白饲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固体发酵提高水生植物发酵产物蛋白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微生物固体发酵技术对伊乐藻(Elodea nuttalli)、苦草(Vallinmeria spiralis)和喜旱莲子草(Alterranthera philoxerides)3种高等水生植物进行单细胞蛋白生产的研究,分析单一菌种和混合菌种发酵过程中水生植物粗蛋白含量和纤维素酶活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霉菌发酵相比,利用霉菌与酵母混合发酵,可明显提高发酵产物粗蛋白产量,其中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与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混合发酵苦草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产物中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39.88%,粗蛋白增加率为84.2%,使其有可能成为鱼、家禽和家畜的蛋白饲料来源.因此,利用固体发酵处理水生植物可以实现水生植物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4.
双菌联合固态发酵生产酒糟菌体蛋白饲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以JZ-1和JZ-2组成的双菌发酵体系对白酒酒糟进行高蛋白菌体饲料化生物转化。方法为:以预处理过的酒糟粉为主要培养基,添加少许辅料,调节培养料酸度至pH为5.5~6.0,接种上述2种液体菌种进行固态发酵。该方法的培养周期为22~24 h,所得酒糟菌体蛋白饲料的粗蛋白含量接近33%,粗纤维小于14%,氨基酸种类齐全。   相似文献   

5.
红霉素废液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方法,以微生物含量为主要检测指标,研究红霉素废液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工艺条件。探讨了接菌量、发酵培养基中废液含量、发酵时间、发酵pH值、氮源等因素对单细胞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霉素废液发酵生产蛋白的适宜条件为:发酵培养基中废液含量20%,接菌量6%,pH=6,发酵时间72h。  相似文献   

6.
采用黑曲霉、绿色木霉和耐热克鲁维酵母发酵芦苇叶和浮萍原料,研究植物原料中粗蛋白含量的变化以及纤维素酶活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生植物原料中接种7%的黑曲霉和3%的热克鲁维酵母进行共发酵的效果最佳,发酵后芦苇叶原料和浮萍原料中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8.58倍和3.64倍;黑曲霉与耐热克鲁维酵母共发酵时其降解纤维素的能力显著提高。有望利用该工艺发酵这两种水生植物生产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7.
厨余发酵菌株筛选及单菌发酵对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适合厨余发酵的菌种并探讨各菌种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文章从厨余发酵糟感官品质变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多次初筛、复筛得到发酵效果好的优良菌株,将各菌种接种于厨余中进行发酵,通过对各发酵组不同时间段微生物、真蛋白、葡萄糖等指标的分析,考察各菌种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筛选出的4株菌分别为L22、Lc、Ydy、S1,...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与白色农业──用食品与发酵工业废物生产微生物蛋白饲料李红光一、食品与发酵工业资源浪费严重食品与发酵工业是以粮食与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工业,包括制糖、淀粉、罐头、饮料、酒精、味精、白酒、淀粉糖、啤酒、柠檬酸等工业。这部分行业年耗粮食、糖料、...  相似文献   

9.
味精生产废水综合治理及资源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采用化学絮凝、沉降方法除去味精发酵醪液菌体,清液采用浓缩—连续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采用新工艺后,菌体可回收作蛋白饲料,谷氨酸提取率由现在的75%—78%提高至85%,废水量减少一半以上,采用蒸发浓缩处理,回收作有机复合肥,根本解决了味精废水污染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以固体发酵工艺解决酒精的污染综合治理问题,并对工艺的节能优势加以分析。发酵产品替代豆饼和酵母粉等的饲喂试验表明采用该技术可为国家提供大量优质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11.
SBR法处理啤酒废水和味精废水进水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BR法处理啤酒废水和味精废水 ,研究了不同进水方式对SBR法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啤酒废水采用限制曝气进水效果较好 ,瞬时进水和限制曝气进水效果相当 ;味精废水采用非限制曝气进水效果较好。通过动力学分析认为 :SBR反应器内的反应在限制曝气进水条件下以推流式进行 ,在非限制曝气进水条件下具有完全混合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盐析法从利福霉素SV钠废渣中回收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盐析法破坏蛋白质水溶液的亲水胶体系统 ,从含水 89%左右 ,蛋白质 5 %左右 ,总固含量 11%左右的利福霉素SV钠废渣中 ,回收制得粗蛋白质约 39 0 9%的蛋白饲料。盐析处理后的药渣 ,机械脱水率大于 70 %  相似文献   

13.
黑水虻处理养殖废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腐食性昆虫黑水虻处理禽畜粪便,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大量的禽畜粪便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昆虫蛋白源饲料,在消除环境污染的同时,为市场提供动物蛋白源饲料添加剂,从而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黑水虻的干物质含有42%的粗蛋白和35%的脂肪,必须氨基酸含量优于鱼粉,特别适合于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14.
工业上广泛使用盐酸作为钢材酸洗介质,会产生相当多的含铁废盐酸,废液如果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本文介绍的技术将所得的废酸通过浓缩精馏、酸化制得HCl气体、再吸收成盐酸以及酸化制备母液的再处理,不产生二次污染且零排放,从而实现了工业酸洗含铁废盐酸的资源化处理。废酸中Cl-的回收率达到85%,得到的工业精制盐酸浓度达34%,同时副产氧化铁红和磷肥。目前该技术已通过中试并经过了有关技术鉴定。实践证明,该技术用于含铁废盐酸的处理,可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且环境友好,是目前代替中和法处理含铁废盐酸较为理想的方法,是一项实用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绿色技术。  相似文献   

15.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味精工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味精工业废水的操作运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非限制曝气进水方式为宜;在进水时间为1h ,反应时间为6h,泥水比为1,污泥负荷<0.2kgCOD/kgMLSS,pH=6-7条件下运行,可高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COD的去除率达90%以上;废水中所含高浓度的硫酸盐对SBR处理系统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精喹禾灵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农药精喹禾灵生产废水成分复杂 ,污染物浓度高 ,色度深 ,碱度大 ,是当前废水治理中的难题之一。本工艺采用酸析气浮 +分步厌氧 +生物接触氧化方法综合处理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硫酸酸析后经气浮去除部分有机物 ,剩余有机污染物中的大部分可通过两段厌氧生物降解 ,最后再经好氧生物处理 ,使出水的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和色度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段彤  曾小芸  谈树成 《环境工程》2022,40(4):8-13+21
以猪场废水中典型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 ARGs)为研究对象,针对MBR工艺处理猪场废水,研究生物处理过程抗性基因去除及其与工艺参数的关系。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 MBR)小试装置对猪场废水中COD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5%和92.4%。在污泥龄(sludge retention time,30 d)较长时,MBR对ARGs的拷贝数去除率在1.5~2 logs,而将SRT缩短至15 d时去除率最高可达3.78 logs。环境因子(DO、pH、Temp、SS、COD、NH+4-N和TN)对MBR出水中ARGs拷贝数和丰度的影响呈现出相同趋势。因此,通过降低SRT、提高DO、pH、和温度等措施,可以提高ARGs拷贝数和丰度的消减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喷雾焙烧法作为不锈钢混酸废液全酸回收的最先进工艺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废液中游离酸和化合酸的回收,还可以实现金属氧化物的回收。若该工艺中焙烧炉(核心设备)内流场和温度场分布混乱,易加剧金属氧化物粉末挂壁,进而导致废酸不能完全反应而腐蚀炉体,影响生产运行。采用模拟软件Fluent对不同空燃比、燃烧气初始流速等条件下焙烧炉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进行模拟,以获得最优的流场和温度场,最大程度消除金属氧化物粉末的挂壁现象,确保设备的长时间稳定运行。结果表明:在燃气介质为煤气,燃烧气初始流速为20 m/s,空燃比为1.7∶1模拟时可获得最佳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在该最佳条件下焙烧炉内温度梯度的实际测量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也进一步验证了模型建立的正确性。在改变燃气介质为天然气的条件下,在燃烧气初始流速为20 m/s,空燃比为13∶1时也可模拟获得最佳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该模型对今后酸再生工艺的开发设计和运行管理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泰乐菌素生产中产生的废弃药渣为研究对象,探讨酸、碱或氧化剂对药渣中残留泰乐菌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OH、HCl、H2SO4或NaClO溶液均未对药渣中残留泰乐菌素产生显著的降解作用,但6.0mol/L HCl、60%H2SO4和10%NaClO溶液分别能使药渣中51.70%、81.64%和38.40%的泰乐菌素予以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