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建立了室内空气品质综合评价密切值法的数学模型,并将其用于某地区4栋大楼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通过与灰色评价法、污染损失率法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密切值法的判定结果等级与污染损失率法的评价结果完全一致,与灰色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存有差异;从评价结果排序看,密切值法的判定结果与灰色评价法、灰色物元分析法、相似率法、污染损失率法基本一致.说明密切值法用于评价室内空气品质是可行的.而且该评价方法原理简单,计算过程简便,分辨率较高.本研究拓展了密切值法的应用领域,也为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污染损失率法在室内空气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污染损失率法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评价,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而有效的,其原理简单、算法简捷、评价结果物理意义明确,从而为客观地评价室内空气品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的定义、评价的标准和几种现行的评价方法.通过对这几种方法进行系统地介绍,比较这些方法在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时的优劣,对其中的几种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为进一步研究室内空气评价方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室内空气品质的由来,并介绍了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归纳了部分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的高校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随着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对室内空气进行环境评价以了解室内空气品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提出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并应用于高校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对某高校室内的甲醛、氨、TVOC、苯、甲苯、二甲苯进行测定,并对测定数据先后采用单一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其中模糊层次分析法是通过对污染物相对重要性比较,建立判断矩阵,经运算和一致性检验得出各污染物权重向量,再确定评价集合,构造各污染物的隶属函数,得到单因素评价矩阵,各污染物的隶属度与其权重的乘积即为评价结果。与单一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对比,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够更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室内空气品质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水平的逐年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对于房间的装修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伴随而来的就是人们对于室内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分析是为了保障我国居民的基本安全的生活环境。它能够切实保护和增强人们的家居环境质量水平,使大众向健康安全的城镇居住环境发展。当前,我国对室内空气质量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评价方式与标准上。对于评价系统的研究还是很少的,笔者在对我国现行室内空气评价系统进行分析比较,总结找出适应我们发展现状的室内空气品质综合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我国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系统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当前评价方法没有考虑室内空气质量界线的模糊性,不能真实反映室内空气品质,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建立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目标层、准则层和措施层三层递阶的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特征向量,得到各自的层次总排序结果,结合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各指标权重,计算空气各污染物的隶属函数,求导室内空气质量最终评价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获得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值与实际调查监测值一致,能够真实反映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层次分析室内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的方法———层次分析模型(IAAH)。利用IAAH法对长春部分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室内空气属中等以上程度污染。  相似文献   

9.
现代人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青岛市不同区市具有代表性的新装修住宅305户为例,探讨了综合指数法[1]、模糊数学法和灰色系统分析这三种常用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比较并指出模糊评价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建材与室内空气质量关系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污染是对人体健康的五大环境危险之首,相当多的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含有人体有害成分,构成了室内污染的主体。文章对建筑材料对室内窑品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材料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的评价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环境保护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概念和主要内容,阐述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三类手段的重要性及时代内涵,并就我国这三类手段的丰富和运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严重地阻碍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指出了环境污染问题的特征,分析了以行政干预为主的方法本身所造成的缺陷,提出必须运用适当的环境经济手段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同时提出了选择环境经济手段的思路,并对其理论渊源、现状和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省辖市环境监测站是我国环境监测系统的中坚,其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决定了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水平和发展高度。以扬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为例,分析了省辖市环境监测站人才队伍现状与存在问题,概括了人才队伍以“三个层级、三大类别”为特点,提出了围绕“国家十二五环境监测规划”要求和解决具有区域特色的环境问题作为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突破口和发展方向,阐述了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目标-手段链的视角搭建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对策框架,并针对框架中所提出的子系统目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目标及支撑对策体系之间的"目的 -手段"关系,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涉及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提升对策应从生态物质文明建设、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生态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等方面着力,分别采取相应的手段使得生态文明建设的各子目标逐步实现,最终促使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提升的总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预算管理是集团实现其盈利和其他战略目标的组织手段。预算管理在管理流程中处于中间环节,对组织结构起到完善和健全的作用。预算管理的有序、有效实施,才会得到各个管理层级的高度重视和执行。预算管理具有全员性、数量化、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特征,可以起到管理协调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约束机制,对企业未来经济活动做出详尽规划。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三种工业废水处理方式及每种处理方法的特点,通过比较三种处理方式在资金投入、处理效果、运行费用等几方面的比较,结合工业废水水质特点、排放方式等因素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及运行管理的影响,并通过比较,提出了相应的污水处理厂设计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分子生物学在生物强化处理环境污染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技术在生物强化处理环境污染物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通过分子生物技术育种、筛选、构建高效降解污染物微生物菌株;提供更科学、快捷、准确多样的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技术手段;探索微生物与环境污染物间的相互关系,及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有关基因定位,相关主要技术有:核酸探针检测、DNA-DNA杂交,rRNA和rRNA基因序列分析。质粒指纹图谱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低分子量PNA分布图及由PCR技术发展而带动的基因多态性技术,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等。  相似文献   

18.
对曲靖市近年的垃圾处理费收缴情况进行了研究。围绕提高收缴率,从体制改革、政策支持及收缴方法等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区域开发生态影响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一套系统的区域生态影响评价方法,对于区域环评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济南舜湖社区区域开发为例,建立和应用由生态指标法、图形叠图法、景观生态学方法构成的方法体系,对舜湖社区区域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并提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具体措施。结果表明,3者构成的方法体系,能较全面的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现状,预测生态环境影响,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Ecosystem risk is a new concept in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and develop 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regional ecosystem risk analysis. In this study, some new indicator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oasis ecosystem risk were established using reliability theory. These indicators are linked to water resource, which is the key restricting factor in arid area oasis ecosystems. They have clear meanings and can also be compared in different arid area oases. A case study in the Liangzhou oasis of the Shiyang River Basin in China shows how to calculate these ecosystem risk indicators. The results of the case study are as follows: the reliability indicator, risk indicator, stability indicator, and integrated loss indicator of the Liangzhou oasis are 0.686, 0.314, 0.743, and 0.301, respectively. This means that the reliability degree of the oasis's ecosystem safety is 68.6%; the degree of risk that it is unsafe is 31.4%; the stability degree is 74.3%; and 30.1% of the oasis's area is supported by over-exploiting underground water and damaging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ecosystem. This result can be used as a guide in controlling and managing ecosystem risk in the research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