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概述了头孢噻肟钠生产废渣的危害及目前国内外对该废渣处理与利用的研究状况,介绍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并对其资源化利用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城市给水厂产生的污泥量大、有机物含量低、无机污染风险高,其绿色低碳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我国供水行业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国家行业政策与给水厂污泥性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分析,并归纳了处理方法和资源化利用发展趋势。目前,常用的给水厂污泥处理方法包括水体排放、市政排污和陆地填埋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环境风险、堵塞设施、占用土地、碳排放量大等难题。基于城市给水厂污泥的特性,其潜在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包括合成吸附材料、混凝/沉淀材料、再生盐材料、建筑材料和农林材料等。若能突破上述关键技术,实现给水厂污泥从“处理”到“资源化利用”的途径转变,将对我国城市供水行业的绿色低碳运行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解锰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解锰行业是典型的“两高一资”行业,废渣、废水产生量大,污染物复杂程度高,环境影响较为复杂.目前电解锰生产项目的环评工作的重点一般针对企业产生的常规污染物进行分析,存在工艺技术调研范围窄、对行业特征污染物分析不细致、依赖末端治理忽视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量等问题,应结合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强化工艺比选、引导企业应用先进技术,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并深入分析行业特征污染物的环境影响,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疏浚淤泥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疏浚工程的广泛开展,短期内产生了大量的疏浚淤泥。疏浚淤泥是一种高含水率并含有污染物的固体废物,如何对其进行处理以及处理后的出路一直困扰着相关的管理和施工单位。在分析疏浚淤泥处理难点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世界上常用的疏浚淤泥处理处置技术,分析了疏浚淤泥的海洋和陆地处置方法,将疏浚淤泥资源化利用的填海造陆技术、物理脱水技术、固化技术和热处理建材化处理技术的原理、效果、优缺点、经济性、适用性等。最后对疏浚淤泥资源化处理和利用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适合我国的疏浚淤泥资源化处理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5.
电石渣的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石渣是工业废渣,其大量排放和堆积影响环境,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介绍电石渣在建筑材料、化工生产、三废处理等行业中的资源化现状,针对电石渣利用量的局限性,高掺量高附加值电石渣砖的制备为电石渣的大量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由于竹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竹制品废水,竹制品废水无疑将会影响本地区的生态环境,随着这种恶劣情况的日益加剧,早日解决高浓度竹制品废水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当下,竹制品废水处理方法和技术比较单一,主要以混凝沉淀法、活性污泥法、Fenton法处理和厌氧微生物法为主,还没有非常成熟的废水处理技术,对于治理竹制品行业产生的废水、保护生态环境等还是广大研究学者重点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是通过借鉴相关文献及资料来分析高浓度竹制品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主要是高浓度竹制品废水污染现状问题、处理技术及方法、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目前进行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与无害化试点城市建设,以广泛采用的厌氧消化技术为研究对象,进行物质流分析,评价了其资源化利用情况。得出:我国餐厨废弃物厌氧处理技术资源化产品仅为输出物质的23.7%,废渣和废水占输出的76.3%;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为73.5%,资源化利用率平均为24.4%。最后,针对餐厨废弃物厌氧消化废水废渣产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将沼液沼渣合理利用,将垃圾分类就地处理以及改进厌氧消化技术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含铬材料的大量使用,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渣。其中六价铬对人体及环境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资源化处理。本文基于此,详细综述了国内外铬渣处理技术及综合利用进展,药剂稳定化技术处理铬渣将成为铬渣稳定化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无论从环境还是经济角度考虑,都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目前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传统处理方法如填埋、焚烧及土地直接利用等存在的不足与弊端,指出了污泥资源化利用方式是今后污泥最佳处置方式,并就目前研究较多的污泥堆肥处理、污泥厌氧发酵工业化制气及建材利用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前景进行了分析,为今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利用工业废渣是发展我国建材工业的战略方针,而有一些工业废渣含有较高的天然放射性比活度,为使大量的工业废渣在建材中得到利用,又避免少量含有较高放射性比活度的工业废渣排放于建材,以使建材利用  相似文献   

11.
冯旭晗  刘方  朱健  陈祖拥 《环境工程》2020,38(9):219-223
针对电解锰渣堆场在降雨条件下释放出大量Mn产生的环境问题,通过对褐煤和腐植酸钠进行改性,优选改性材料再与壳聚糖、酚醛树脂进行复合,探讨不同腐植酸类材料对电解锰渣中Mn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在腐植酸类材料添加量为5%~20%时,褐煤对锰渣中Mn的稳定效率为27.5%~31.5%,而腐植酸钠对Mn的稳定效率为7.2%~27.6%;褐煤改性后的不溶性腐植酸对锰渣中Mn的稳定效率最高提升了14.3%,但腐植酸钠改性后的磺化腐植酸钠对Mn的稳定效率仅略有提高。进一步将不溶性腐植酸、磺化腐植酸钠分别与壳聚糖、酚醛树脂进行复合,得出壳聚糖-不溶性腐植酸复合材料对锰渣中Mn的稳定效率最高为55.7%,而酚醛树脂-磺化腐植酸钠复合材料对Mn的稳定效率最高可达73.1%。  相似文献   

12.
以电解锰渣作为光催化剂构建非均相类光Fenton体系,采用双酚S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该反应体系中双酚S氧化降解的降解机制及影响因素,并建立了·OH的生成速率模型以及溶解性有机质(DOM)影响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电解锰渣中具有催化效果的铁和锰的质量含量分别为1.49%和2.28%;相比UV、UV/电解锰渣、UV/H2O2和电解锰渣/H2O2体系,电解锰渣/UV/H2O2光Fenton体系对双酚S具有更好的氧化降解效果,双酚S的降解效果与电解锰渣投加量、H2O2浓度呈正相关,与pH值、双酚S初始浓度呈负相关;溶液中析出的Fe和Mn的浓度与pH值呈负相关,且电解锰渣/UV/H2O2氧化体系反应浸出的共存活性金属组分不利于双酚S降解;电子自旋共振和自由基淬灭实验发现电解锰渣/UV/H2O2体系中氧化降解双酚的主要活性物种是·OH.采用异丙醇构建了该体系中·OH的生成速率模型,计算可得·OH的生成速率R·fOH在3.22×10-9~1.1×10-8mol/(L·s)之间,与硝基苯拟合计算出的R·fOH(6.5×10-9mol/(L·s))一致.双酚S降解效率随着DOM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基于自由基稳态动力学理论建立了DOM存在下电解锰渣/UV/H2O2体系中双酚S降解的动力学预测模型,发现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较好符合,说明DOM主要通过淬灭体系中的·OH影响双酚S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贵州省遵义市长沟锰矿区不同类型废渣(矿井废石、冶炼渣、电解锰渣、新尾矿、旧尾矿)进行调查与采样分析,探讨浸提条件下重金属的释放特征及其对种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废渣浸出液中主要污染物是Mn、Zn,浓度范围分别为0.1172~82.99mg/L、0.2232~23.85mg/L,其次为Cd、Hg;电解锰渣和新尾矿属于危险废物。电解锰渣浸出液对幼苗的根长、芽长以及发芽率、发芽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物种耐性由强到弱的大小顺序为油菜〉黑麦草〉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传统锰和二氧化锰制备过程中单独电解的高能耗、高污染问题,目前国内外在同槽电解制备金属锰和微粒二氧化锰方面已有一定的探索和研究。总结介绍了锰和二氧化锰的研究进展,电解液的制备方法、电极的制备研究以及最新同槽电解工艺的研究动态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电解制备锰和二氧化锰工业的发展趋势,致力于开发一种同槽双极锰电积清洁节能工艺,在同槽电解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发展清洁工艺,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对环境保护、水体治理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跃东  彭犇  吴龙  闾文  张国华 《环境工程》2021,39(1):161-165
我国每年有超过1亿t的钢渣副产品产出,但目前国内钢渣综合利用率低,仅为30%左右,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较大,尤其是在道路建设和钢铁企业内循环利用方面。针对钢渣安定性以及尾渣资源化利用问题,对国内外现有钢渣预处理技术以及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论述。而国内新一代钢渣辊压破碎-余热有压热闷技术,实现了钢渣处理的装备化、环境友好化和高效化,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工艺,基本克服国内外多种传统技术存在的适用性小、安定性差以及污染等问题。同时,建议应开发高附加值、低排放的新型综合利用技术,改变利用技术单一的现状;对钢渣进行深度的基础研究,力争解决钢渣的低膨胀性问题,改变钢渣无法在结构混凝土中应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吴龙  吴华峰  吴跃东  贾少华  王会刚 《环境工程》2020,38(9):190-193,88
我国高温熔渣年产生量超过6亿t,其热资源价值巨大,但浪费情况严重。对干法粒化、化学法、冷却水余热利用、直接制备产品4种熔渣热能利用技术进行了论述探讨。熔渣热能回收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熔渣资源利用,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是热能利用技术应用的关键因素。对于高温熔渣热回收技术建议如下:针对活性物料含量低的熔渣采用干法粒化、化学法进行热能回收;活性物料含量高的熔渣,在确保熔渣产品活性的条件下进行热能回收技术开发;因地制宜地进行冲渣冷却水余热利用;解决熔渣直接制备产品的关键工艺技术难点,提质降本;加强熔渣液固转变矿物结构变化过程的研究,实现固化渣的矿物组成调控。  相似文献   

17.
我国硒污染分析与电解锰行业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元素,世界卫生组织(WHO)1973年确认硒是人类生命必须14种微量元素中的第一线微量元素。硒的营养与中毒的界限是所有元素中最小的一个,若不足,则生物效应为"存活,缺乏",若过量,则"毒性,致死"。为了有效提高电解锰生产过程中的电流效率,国内企业广泛使用二氧化硒(SeO2)作为添加剂,导致操作工人长期暴露在硒污染作业环境中,同时锰渣中挟带大量的硒污染物进入到外环境中,存在着严重而明显的环境和生态隐患。因此,研究分析电解锰行业硒污染及其控制技术具有其必要性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钢渣产生量巨大,随着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为使钢渣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钢渣改性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工作。简述了我国钢铁行业产生的钢渣的组成特点、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重点综述了钢渣改性的研究进展。结合现存钢渣改性工艺的特点,指出热态钢渣碳酸化改性,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钢渣本身的巨大热能,实现钢厂内CO2减排,还能够实现钢渣稳定性和胶凝性能的改善,是今后钢渣改性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物质流指标及其分析方法,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颖而简捷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利用软锰矿浆进行烟气脱硫,并副产电解锰、高纯碳酸锰及尾渣综合利用生产水泥辅料的工艺体系,是一条新的软锰矿烟气脱硫资源化利用的循环工艺路线,符合循环经济"3R"原则。通过对电解锰工艺系统主工序及高硫煤燃烧和水泥生产等工序进行全方面分析,对生产过程的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情况进行研究,并将新的生产模式与传统方式进行对比,体现该体系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特性。  相似文献   

20.
钢渣是炼钢过程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具有年产量大、温度高、化学组成复杂、硬度高和安定性不良等特点。在"双碳"目标下,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再次受到关注。针对钢渣特点,对国内外钢渣处理利用情况进行综述,指出了现有处理工艺和资源化利用途径存在的问题,并对"双碳"目标下钢渣的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探讨,提出钢渣余热回收、熔融钢渣还原改性和CO2捕获是未来钢渣处理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