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过去的十年里,对世界环境的研究表明,有许多环境破坏所引起的不良影响已超越国界。为了保护全球环境,各国都应共同努力以避免产生共同性的破坏问题。正如国际开发问题独立委员会最近在一份关于“南北共同危机:为实现世界性的痊愈进行合作”的报告指出: “土地受到的压力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生产和滥用化学品和化肥,沙漠蔓延,滥伐森林、森林植被的消失以及水土流失等正在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遭到严重破坏。这种退化已经到了紧  相似文献   

2.
《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8,27(2):123-131
本文探讨了森林退化的历史,简要描述了过去15年欧洲森林监测和研究项目。临界负荷法是一种把科学依据引入政策制订过程的主要机制。由于它能建立污染输入与生物可持续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来说,这种方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高忠 《环境科学》1993,(2):90-90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的最新研究估计,在过去45年间,全世界有19.644亿hm~2土地的土壤发生退化,其中有12.154亿hm~2遭到中等到极强度的退化,大约相当于中国和印度的面积之和。全球土壤退化面积约占全球有植被覆盖面积的17%,其中中等程度以上的退化面积占全球有植被覆盖面积的约11%。研究指出,全球土壤返化以水蚀类型所占比例最大,达56%;风蚀类型占28%,另有12%和4%分别为化学损蚀和物理损蚀。造成土壤退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在全部退化中,因砍伐森林引起的占  相似文献   

4.
森林认证是早在九十年代引入,其目是关注森林的退化与森林滥伐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持,特别是在热带,最初由环境集团所推动并迅速发展成为促进可持续森林管理的一种潜在手段。目前,大约1.24亿公顷或全世界3.2%的森林已经在过去的十年通过了各种认证方案的认证。  相似文献   

5.
人为扰动是短时空尺度内森林景观变化或用途转换的主要动力,而乡村路网则成为人为扰动拓展的主要通道。基于1992、2002、2014年三峡库区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3期遥感影像和实地调研数据,在ArcGIS平台支持下,研究社区水平乡村路网对森林景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2—2014年研究区乡村路网影响域内次生林、退化林地和耕地的动态变化较显著,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平坦区。1992—2002年乡村路网缓冲区内森林景观整体呈退化趋势,退化类型以次生林→退化林地、次生林→耕地、退化林地→耕地为主,演化量达1 705.91 hm2;2002—2014年乡村路网缓冲区内森林景观主要呈恢复趋势,恢复类型以耕地→退化林地、耕地→次生林、退化林地→次生林和原始林→退化原始林为主,演化量达1 674.52 hm2。2)相比发现,前一时期研究区乡村路网长度的增加和路网材质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驱动森林景观的退化,而后一时期低等级路段的消失、废弃或利用率的降低则有助于森林景观的恢复,消失路段恢复率近100%。3)研究有助于丰富人们对社区水平乡村路网影响森林景观变化的理解与认识,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合理规划乡村路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论文以重庆市石柱县三星乡石星村为样区,基于2004年森林景观格局的相关数据,运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了不同时期对石星村森林景观格局具有决定作用的影响因子,并采用CLUE-S模型对石星村2014年森林景观分布格局进行了模拟与验证。此基础上,分别基于历史发展趋势、“农二代”返乡潮以及工商资本介入3种情景模拟石星村2024年的森林景观格局,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对2004-2024年间3种情景下的景观格局动态及破碎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利用石星村2004年的森林景观格局分布图对2014年森林景观格局进行模拟,总体精度达到了85%,Kappa指数均值达到0.816,这表明CLUE-S模型对石星村森林景观的格局变化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2) 在预设的3种情景下,样区森林景观一直占据20 a间景观基质的主导地位,林区分析结果显示出林地总面积没有明显减少,且相较于2004年的林地总面积表现出增加的趋势。3种情景下退化林地面积均呈减少的趋势,其中,相较于历史发展趋势,“农二代”返乡潮情景下退化林地的减少均伴随着人工林和农用地面积的增加,而工商资本介入情景下退化林地的减少伴随着人工林面积的增加和农用地面积的减少;3) 在林地的空间分布上,各林地类型的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其中退化原始林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东部低山、深丘区,次生林、退化林地和人工林呈镶嵌格局,分散于主要基质性景观中;4) 样区在3种情景模拟下,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存在差异。总体来说,“农二代”返乡潮和工商资本介入两种情景下森林景观恢复较好。研究结论可为石星村未来森林景观管理、规划及政策的制定等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基于对历史上自然干预动力的理解的森林经营方法的开发兴趣日益增加.这一方法的理由是,有利于景观组成和林分结构及自然生态系统的经营活动也应当保持生物多样性和基本的生态功能.在火灾居支配地位的景观,用森林经营替代火灾这一方法只在当前火频率和未来火频率比工业化以前的火频率低得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通过将当前火频率、未来火频率与在加拿大北方森林中再现的森林火灾历史的比较,我们讨论了这一问题.对于多块研究地而言,当前火频率和2倍CO.及3倍CO2情形下模拟的未来火频率都低于过去火频率,这暗示着森林经营可以被用于重建受控于火灾的、工业化以前景观的林木年龄结构.但对目前的同龄林经营来说,还有一些重要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8.
杨莹 《环境》2007,(12):67-69
据联合国的一项环保调查表明,在过去10年里,发达国家发展最快的两个经济领域:一个是信息产业,另一个是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9.
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退化现状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藏西北高寒牧区为研究区域,综合利用NOAA、MODIS卫星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气象资料、社会统计资料并结合GIS技术,对藏西北高寒牧区的草地状况和退化机理作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覆盖度等级呈正态分布,且中等偏下略多,地表植被总体上比较稀疏;②2005年区域内的草地退化总面积为14.19×104km2,占区域天然草地总面积的39.64%,其中轻度退化面积最多,占退化总面积的65.96%,其次是中度和重度退化,分别占25.20%和8.84%;③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一是与近年来该区域的气候变化有关,二是草地超载率达到59.18%,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地退化和沙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是局部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频繁对草场的破坏,也是近年来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工林生态系统正面临着结构退化、功能降低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合理的森林管理方案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加以改善。本文以湖南省会同县磨哨林场为研究区,应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PnET-II和森林景观模型LANDIS-II,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研究未来100年低、中、高强度的采伐措施以及人工更新对森林面积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采伐强度增加,人工针叶林面积持续减少、森林AGB下降幅度加大;(2)人工更新措施能够使人工针叶林面积保持稳定,促进其AGB积累,有利于人工林更新与生长;(3)对人工林采取中等强度采伐且实施伐后人工更新的管理方案有利于我国南方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主要树种的人工林地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亚马逊河流域的土壤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和甲烷含量的测定表明,在不同时期对热带森林的破坏加剧了大气温室效应的严重性。热带森林的土壤和人类耕种土地对大气中碳循环的影响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解决人类改变地球气候的方法是控制能源燃烧、保护现有热带雨林、大大减少已在退化的热带森林地区的生产性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地球物理研究快报》2017年5月10日过去20年里,生活在美国西南部的居民频频遭受沙尘暴的侵袭,而根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最新的研究,沙尘暴频发可能是由大规模的海洋表面温度的变化引起的。"1990年到2000年,沙尘暴在该地区增加了不止一倍。硅谷的热度正在上升。"NOAA空  相似文献   

13.
刘枚 《环境》2002,(9):33-33
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它除了让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外,还给全球的湿地沼泽、沿海低地、珊瑚礁、温带寒带大量物种带来毁灭性打击。当人们恼于温室效应,地球变暖,而寄予厚望于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解救人类时,美国一群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又给了人们劈头一棒。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要想阻止气温逐年升高的趋势、化解温室效应的威胁,人类不能像从前那样寄厚望于森林,还得另想办法。因为森林吸收的大量二氧化碳,最终几乎会如数奉还给地球。  相似文献   

14.
森林与径流关系——一致性和复杂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论文综述国外近一个世纪以来在配对集水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结论,从水的自然属性出发,从森林变化对径流(年径流量、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影响,径流响应的干扰临界值及水文恢复各方面探讨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与复杂性。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由较长时间尺度表达的年径流量上。绝大多数的配对集水区的试验研究表明,采伐森林就会增加年径流量,而在荒地上造林就会减少年径流量。而由较短时间尺度表达的洪峰径流与枯水流量则呈现较大的复杂性和难预估性。综述表明,对径流特别是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定义及分析方法的不同也是造成森林与径流关系复杂性的重要原因。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在研究及应用其关系时就必须有系统观,必须考虑植被、径流与其它过程(土壤变化、气候变化等)的相互作用。论文还认为尽管配对集水区试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许多可靠的结论,但由于许多研究者只把集水区看作是“黑箱”Q从而对认识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应把配对集水区的试验与其它对过程的研究技术(同位素、GIS等技术)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水价上涨,而且有时势头很猛。过去五年,城市供水平均涨价幅度为:美国27%、英国32%、澳大利亚45%、南非50%、加拿大58%。在突尼斯,灌溉水10年里涨了4倍。对14国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城市每立方米水的平均价格从美国的66美分到丹麦和国的2.25美元不等。  相似文献   

16.
生物及生境     
俊红 《环境保护》1992,(12):33-35
生物物种目前面临的危胁比它们过去6500百万年里的任何时候都为严重.热带森林的破坏是造成这一危机的主要原因.但湿地、珊瑚礁及其它地方森林的破坏也对此起很大作用.如果以现在的速度持续破坏生境,那么到2015年,地球的物种将有15%被灭绝.由于生境的改变或破坏,使得某些物种失去为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如清洁水、再生土地、保护流域、调节温度、维持气候等.由于植物或动物物种的减少,对医药及农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这些物种的灭绝,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及人类知识正面临着失去—有代表性的活的图书馆.生境的减少不仅使更多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GIMMS和MODIS两种遥感数据,分析了1982~2008年东北冻土区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的时空特征,并探讨不同类型冻土区和不同植被类型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对气候变化和CO2体积分数增加的响应.研究表明,不同冻土类型区植被生长季NDVI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连续多年冻土区大片多年冻土区季节性冻土区岛状多年冻土区.东北冻土区不同植被类型生长季平均NDVI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森林灌丛沼泽农田草地,其中森林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值为0.61,草地为0.46.过去27年间,东北冻土区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年际变化曲线可分为3个变化阶段:①1982~1990年,小幅上升阶段;②1990~2000年,缓慢下降阶段;③2000~2008年,明显上升阶段.1982~2008年期间,连续多年冻土区及大片多年冻土区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值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对于不同植被类型而言,除森林植被NDVI呈显著上升趋势外(p0.05),其它植被类型NDVI值无显著变化趋势.过去27年间,东北冻土区年均气温显著升高,年降水量显著下降,CO2浓度显著升高.研究区全区平均NDVI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气温是影响东北冻土区生长季植被NDVI的主要气候因子.森林和沼泽湿地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5种植被类型中仅森林植被受CO2浓度影响显著.年平均气温对不同植被类型的影响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森林沼泽湿地灌丛农田草地;降水的影响为:森林沼泽湿地草地灌丛农田;CO2浓度的影响为:森林沼泽湿地草地农田灌丛.  相似文献   

18.
植物可以美化环境, 净化空气,降低噪多,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要说森林也会污染大气,这恐怕难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然而,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森林确实会污染大气。森林本身会产生各类挥发性物质,并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数量相当可观。如青冈栎和白杨的异戊二烯排放量,可以达到该树种经光合作用所得到碳量的2%。最新调查结果表明,森林所产生并排放的大量挥发性物质,可  相似文献   

19.
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潮白河密云水库流域的自然景观进行了自然度分级,并利用景观自然度指数、景观退化程度指数和景观重建程度指数对自然景观进行了评价。结果是研究区景观中度退化,重建程度中等,呈半自然状态。区内景观状态的优劣顺序为:兴隆、怀柔、密云、延庆、滦平、丰宁、崇礼、赤城、沽源。   相似文献   

20.
<正> 最近研究表明,大面积森林毁坏与氮氧化物有关。花费巨额美元立法来从酸雨中挽救美国的森林,目标可能是错误的。过去一直认为,火力发电厂和工厂烟囱排放的副产物——硫氧化物(SO_x)是酸雨中最危险的成份。但是,最近对阿巴拉契亚山和德国森林的调查发现,由发电厂、汽车、肥田和牲畜饲养场释放出的氮氧化物(NO_x)在酸雨中起的危险作用比原来所认为的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