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与老牛     
刚到交警队的时候,我对老牛并没有好感,此人不爱说话,整天板着个脸,十天半月难见一次他的笑容,肯定是个厉害的主,以后自己得小心,千万不能得罪他。可与老牛交往多了,才发现其实他是热心肠的人。每天上班,他总是早早来到队里,把屋内外干干净净的打扫一遍,然后再拎上  相似文献   

2.
周末,一个很熟悉的朋友打电话来,问我在不在家,说要过来看我。我说,在呀,来吧。心里却有些纳闷:几步之遥,过来就是了,还打什么电话"预约"?没想到,不预约还好,这一预约,足足等了将近一个钟头这哥们才到。原来,这厮买了一辆新车,特意开车过来的,一路上被堵了几个地方,结果是原本走路最多只要15分钟的路程,他开车却跑了四十几分钟才到。  相似文献   

3.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有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后的一天,他把朋友的儿子请到家里,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  相似文献   

4.
正工区成立创新工作室,要挑选一名带头人,组长老牛极力向区长推荐小马。老牛原本不看好小马,只是因为亲身经历的几件事让他改变了对小马的看法。一件是耙斗的事。那天,班前会一散,老牛不由得叹了口气。班长安排了个缠手的活。1302皮顺迎头的耙装机耙斗齿坏了,班长让他们把耙斗运上井维修。老牛面露难色,刚想张嘴,就被堵了回去。"啥  相似文献   

5.
15年前,也就是1988年的深秋,我到皖峰采石场检查安全,采石工紧张地破石、装车,突然从断面上方岩层掉下一块鸡蛋大的石块,把阜阳来的23岁民工张民的安全帽打掉,石块正打在他头上,张民马上昏死过去。一检查,原来他戴安全帽未系下颏带。急送医院救醒后,经检查头部右枕骨击断,住了6个月医院出院后,挺机灵的小伙子变呆了,留下了终生残疾。从此,农场安全部门严格规定一条制度:戴安全帽必须系紧下颏带。用血的教训进行教育,用从重的处罚执行制度,我走家串户,从工棚到采石场宣传正确佩带安全帽,纠正戴帽不系带的不安全行为,15年…  相似文献   

6.
本和 《劳动保护》2003,(8):39-39
我是从1997年开始干上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当时,是从一位表示“再不愿同安全工作打交道”的同志手里接过了这一摊子事儿。接过来才知道,前一任的弃权是多么的“英明”,其间的酸甜苦辣,怎一个“难”字了得!况且,我还是个新手。现如今,在这个岗位上,我摸爬滚打也有8个年头了,等于打了一场抗日战争,能够坚持下来,全凭《劳动保护》杂志伴我走过。  相似文献   

7.
恶意投诉交警的行为如何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我是一名交通警察,在执勤中查处违法驾车的当事人李某。李某为发泄心中的怨愤,于次日到市公安局督察队和市检察院投诉,竟然捏造事实恶意投诉,称我酒后驾车追赶并动手打了他。督察部门对此事展开调查后,结查我并没有酒后驾车,也没有打他。该当事人最终承认了恶意投诉我的事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安全管理员,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难题,特向您咨询。 原我厂职工高某,于1973年5月因本人没带防护镜,在工作中把左眼崩伤,当时认定为轻伤,没有评上工伤等级。按我厂的规定,对该职工看眼睛的医疗费给予100%的报销。一直到 1996年11月份该职工调离我厂,到一家合资企业工作以后,我厂才不负担该职工的医疗费用。今年年初高某到我厂,要求报销其眼部治疗的费用,提出左眼的视力不断下降,需要不断吃药,他所在的合资企业老板不给报销药费。我到本市劳动部门咨询,回复是:“人事档案在什么单位,什么单…  相似文献   

9.
52岁的杨玉清终于结束了一年的苦恼,一度困扰他的受了工伤才发现所在的单位原来“不存在”,想告谁都不知道的困境打破了,他的工伤终于得到了赔付。 1998年 8月 5日,杨玉清在大连昶东铸造有限公司做工。那天早上6点多钟,人们突然发现有个炉子过道堵塞,铁水无法流到下面的缸里。时间长了将影响下一道工序。 负责生产的厂长让杨玉清打开炉底检查故障。没想到翻腾的铁水突然从炉底流出,杨玉清还没反应过来,铁水就淹没了他的双脚。 虽然经过了治疗,但杨玉清的左脚趾粘连,右脚背大片烧伤。他走路一颠一颠的,无法长时间负重,…  相似文献   

10.
警告牌     
快下班了,班长通知说,今天班后开个小会,内容他没说,可我一看我师傅那副脸色,已经猜出了八九分:肯定是为了上午那点小事。 我师傅啊!什么都好,就是太顶真了。鸡毛蒜皮的事,碰上他呀,总要给你唠上个半天。我刚进厂那阵,有天我穿了一双打钉掌的皮鞋上班,他看见了硬说:“这危险,车间里有些岗位是易燃易爆作业,万一遇上异常情况,鞋掌磨地出火星也可能起火!”我不信,可他紧唠叨,没法子,我只得把钉掌撬了下来。前两天快入冬时,师傅让我用草绳包扎水管保温,还给我拿来了一副安全带。我暗暗好笑,水管才三米多高,算个什么,还拴什么安全带!我抓住墙边…  相似文献   

11.
开心一刻     
《安全与健康》2010,(8):21-21
棋逢对手火车上,有个青年对坐在他身旁的人说:我进城经常不买车票,根本没事。听后,身旁那人说:哦,真的吗?本人是铁道公司的检查官。啊!我……我……我是走路进城才不买票的。  相似文献   

12.
王京忠是鸡西市碱场煤矿一井的支柱工。他在井下工作24年,从未发生过人身事故,工人们称他是“老安全”。 去年6月的一天,下班的时间快到了,但最后一排顶子还没打完。这时,顶板突然冒落一米多,支柱打不上。按规定,应在支柱下垫上木墩。这是件费工累人的活,有的工人下班心切,主张拣几块石头垫上算了。王京忠不同意这样马虎敷衍,制止道。“这不行!俗话说,质量不好,安全不保。”他不顾辛劳到材料场领来了三个木墩,按规定打好了支柱。这时已是凌晨两点多了。 今年,井里实行支柱计件奖励工资制,王京忠仍严格按操作规程打支柱,从不偷工减料,不愿意…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前不久,我雇佣了邻村王某的汽车拉菜,中午在县城一家饭馆就餐后忘记付款。第二天某又进城办事时,饭馆的人要他付钱。王某只付了他一个人的,饭馆主人不同意,于是双方由争执发展到对打起来,王某将对方打伤。此事经法院审理,判决由王某赔偿对方医疗费,王某说事情是由于给我拉菜而引起的,要我付这笔钱。请问,他的这种要求合法吗? 宁夏中宁县:赵汝林赵汝林同志: 你们吃饭以后忘记付款,这是你的过失。但是这与王某为支付饭钱而与饭馆的人打起来,并且将人打伤是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的。根据民法理论和我国《民法通则》的…  相似文献   

14.
某网络公司的刘先生说,公司内有十几个同事同时患了一种怪病:一进办公室就感到目眩头痛,越到下午越严重,后来才知道这可能是工作环境造成的.莫名其妙的烦恼,浑身不舒服,做事打不起精神来,耳鸣、眼睛酸累、思维迟钝、性欲减退等,这种由于新的工作环境引发的疾病,目前已经是城市职业病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到常熟市出差,晚上住在旅馆里,和我住在同一个房间的.是一位来自江西南昌的小伙子。他问我:“常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到沙家浜去吧!”他有点惊奇:“为什么叫沙家浜?”我看见他困惑的表情,也有点惊讶:“你连沙家浜都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6.
每天的午休时间对于许厚德来说是天中最惬意的时候了,因为也只有在这时候,他可以稳稳地坐在计算机前,或是打仆自己的资料库,从中检索出自己要找的内容,或是将写半载的稿子给调出来.继续完善尚缺的部分。他说电脑给他帮了大忙。我问他:像您这样的领导每天这样忙,为什么不找别人来打字还非要自己十呢?他扭过头来,镜片后的一双大眼睛象看外星人一样地看着我:你别以为我是领导,我是个研究员。难得是机遇人的一生可能会遇到一些自主或不自主的事情,而往往正是在这阴错阳差之间,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许厚德可能是这无数人中的其…  相似文献   

17.
去年我下基层采访,偶然中认识了一个年青人,也看到了一出精彩的“戏剧”。那一天,我去所长办公室。而所长正要往外走,和他一同出来的是一位穿着警服的高大英俊的青年,他见所长主动与我打招呼,立即上前给我敬了个礼,并大大方方地问候一声:“您好!”同时自然而潇洒地伸出手来。虽然我也曾在许多场所呆过,也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但当时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慌乱中竟伸出左手,愣了一阵,才又伸出右手……倒像他是经风雨见世面的记者,而我才是年轻的警察。  相似文献   

18.
轨距     
那天太阳很大,尽管已经过去了很多年,那天很大的太阳一直照在我心里,什么时候想起总让我浑身燥热。  那是个星期六。星期六下午工区通常不干活,因此午饭时间一过,跑通勤的上了车,一路摔着扑克朝家里赶。不跑通勤的也上了车,一路摔着扑克到灯红酒绿的城市去潇洒。本来我也是后者中的一员,可惜头天晚上打牌输完了兜里的钱,只好在工区当留守人员。  一到星期六,呆在工区的滋味真不好受。巴掌大的空间里,除了看鸡飞狗跳,听水声风声,想找个说话的人都很难。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老荀是永远不会走的。老荀是家在农村的半边户,他回…  相似文献   

19.
好友大年二十九回家过年,我把这个消息告诉远在福州打工的侄儿,他可以搭顺风车回来。可事偏有蹊跷,朋友突然有急事到了浙江,让我这个当叔叔的尴尬了一回,好在侄儿在年二十八的下午搭上了顺风车,我愧疚的心才觉得宽慰了许多。  相似文献   

20.
一个朋友开车两年了,有一日驾车来接我出门,刷刷刷点火起步调头倒车,身手颇为了得,老三老四地瞧着挺像回事。比起他当初帅从我学艺时那种呆头呆脑的傻鸟样来,端的是要刮目相看。我便大加赞许,直夸他聪明悟性高,真是“太有才了”。这哥们就很洋洋自得。不过当我们出发行驶了一段路程以后,我感觉他的操作总有些别扭,留意了许久,这才发现,原来他没有用空挡。红灯停车,他的脚还是紧踩离合器,挡位还留在四档上。前面堵车走不动了,他还是踩着离合器挂着三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