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湖南省西线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方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西线是湖南省旅游资源的富矿区,品位高,特色明显。文章客观分析了西线旅游资源的基本态势,提出了该地区旅游开发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
水面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现状怎样,如何抓紧开发?为此,我们调查了濒临西洞庭湖的湖南省常德地区。调查情况表明:水面资源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水乡商品经济要腾飞,必须做好水面开发。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森林覆盖率达55%,森林资源品位较高,是森林旅游资源大省,但还不是森林旅游强省.为了适应外部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内部产品升级的要求,湖南省发展森林休闲旅游势在必行.根据湖南省森林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湖南省森林休闲旅游产品谱,并初步提出了湖南省森林休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畜禽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改善了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但是废弃物又造成了环境污染.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畜禽粪便污染环境的治理并使其资源化,在减少生态环境污染的同时,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通过分析畜禽粪便对环境的危害及其资源特性,提出了资源化、无害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邢台市畜禽粪尿污染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统计资料和文献数据,结合国内外研究,确定邢台市畜禽粪尿资源的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估算了邢台市畜禽粪尿产生量及其中的氮磷养分的含量、CODCr含量和单位耕地负荷量,并分地区提出畜禽养殖污染负荷警报值,为邢台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以旅游资源非优区——湖南省祁东县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其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祁东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旅游景点间的交通通达性较差,旅游资源点的连接度不强,各旅游资源点的可达性有待提高,整体空间结构不合理。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构建“两心、两轴、两组团”的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结构,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增加旅游区域竞争力,加强区域协作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提高畜禽粪便沼气发酵产气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合理处理畜禽粪便是目前刻不容缓的问题。目前,沼气发酵是解决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且通过提高畜禽粪便沼气发酵产气量可以实现将粪便变废为宝的目的和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效果。综述了畜禽粪便沼气发酵产气的内在影响因素和外在影响因素对产气量的影响,为提高畜禽粪便的利用率和沼气发酵产气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S—R(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模型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压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响应子系统三方面构建了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各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对2000--2008年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影响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08年湖南省综合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其生态安全等级多年来一直处于“临界安全”。②人口密度大、人均GDP低和不合理的化肥农药施用是湖南省土地资源压力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耕地面积少和农田水利设施差是状态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偏低和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滞后是响应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南省桂东县从县情实际出发,大力开展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利用当地林业资源,开发多种形式的林业产业项目,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桂东县位于湘赣边境,湖南省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山清水秀、风光秀丽、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素有“天然空调”、“自然氧吧”之称,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境内万山环绕,层峦叠嶂,森林覆盖率达76.79%,动植物资源丰富,负氧离子丰富,并于2002年被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桂东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县内有红六军团誓师西征旧址、工农红军在桂东革命活动纪念馆、唐家大屋、沙田…  相似文献   

10.
王修川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1):1025-1028
运用循环经济理论,针对畜禽排泄物治理和科学利用,提出了畜禽粪便减量化、资源化措施。畜禽粪便作为新的资源在降低自然资源消耗的同时,给农业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人、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之间互动影响已不再是破坏生态环境、限制经济发展的障碍,而是表现为一种社会、经济和环境"共赢"的有利局面。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酸雨现状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是地处中南的酸雨污染严重区域。本文依据湖南省1993—1999年监测酸雨的数据资料,对湖南省酸雨的现状特征作了简要的阐述,对湖南省酸雨的成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酸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初步提出了一些酸雨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湖南西部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系统开发和保护民俗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合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是构筑湖南西部黄金旅游区的基石。分析了民俗、民俗旅游资源与民俗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湖南西部民俗旅游资源的结构及其特征,提出了湖南西部民俗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原则、模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农业环境影响及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晓兰 《四川环境》2009,28(3):114-119
四川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的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两方面。针对四川省农业的特点,本文提出四川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两型"社会发展要求,本文从低碳视角出发,对比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13个地级城市建设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比分析了13个地级城市在湖南省成为"两型"社会改革实验区前后,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四个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城市经济方面,13个城市呈现东高西低的发展模式,尤其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情况明显快于其他地级城市;在城市社会方面,相对于其他方面变化差距最小,其中长沙市提升最快,张家界市变化最慢;在城市资源方面,整体水平相对于其他部分变化较大,其中长沙、邵阳等市的资源消耗较少,老工业基地娄底、岳阳等市资源消耗相对较多;在城市环境方面,大部分城市环境都有所提升。总体上,湖南省13个地级城市的"两型城市"建设,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方面都有所提升,但仍存在巨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技术水平、"三废"利用率以及城市环境治理能力方面上升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野生陆栖脊椎动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湖南省现有野生陆栖脊椎动物32目101科579种,约占全国陆栖脊椎动物总数的2786%。根据资源现状,本文提出了野生陆栖脊椎动物的开发利用途径、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湖南水域风光资源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湖南水域风光旅游开发规模在迅速扩大,但开发层次依然低下。湖南水域风光旅游开发的主要途径有:认真进行宏观开发布局的研究,精心打造水域风光品牌景点、景区,大力进行互动式开发,科学地开发亲水性旅游项目,加大水域风光宣传的力度,加强水域风光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关于首例环境污染责任险获赔案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某农药企业污染赔付事件为例,分析了推广环境污染责任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强制推行环境污染责任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凸显,用市场机制代替行政处罚成为降低治污成本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从优化环境资源配置、激发企业积极治污、实现政府职能转换三个方面阐释了湖南省实施排污权交易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制约排污权交易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其制约因素,从建立严格规范的法规体系、行之有效的市场机制、实时有效的监控系统、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方面,提出了完善和壮大湖南省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有机食品发展与生态省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论述了发展有机食品与生态省建设概念、理论、理念和建设指标的一致性关系,阐述了有机食品发展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在生态省建设中重视加强有机食品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湘西南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优越条件,指出了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开发的建议与初步设想,并对开发的前景意义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