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影响珠江广州河段局部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剖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珠江广州河段水体中BOD5不同而溶解氧较低的特征,10多年来没有改变,甚至发展到局部水质出现发黑发臭的现象。章从污染物耗氧、污染物降解能力、水体氧平衡和水条件等方面剖析这种水质污染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广州河段水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对广州市重要饮用水源地珠江广州河段西河道的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水质监测和浮游藻类调查,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状况作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掌握珠江河水中污染物变化规律,对其进行预测研究,对于整治珠江广州河段,更好地为环境管理部门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珠江广州河段近5年的一项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预测方法,阐述了模型原理,建立了珠江广州河段高锰酸盐指数的灰色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用该模型对珠江广州河段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高锰酸盐指数进行了预测,其结果分别是4.82,4.92和5.03.  相似文献   

4.
根据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氧化铝厂——靖西选矿厂取水对靖西县城河段水质的影响,对靖西县城河段、入河排污现状,以及该河段纳污能力的计算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河段水体己受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锰和粪大肠菌群。由此对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采自珠江三角洲河口及其邻近海区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含氯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定,并探讨了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中澳门内港和广州河段的样品已经受到严重的有机氯污染.从有机氯农药来看,其分布为澳门内港>澳门南环湾>珠江广州河段>狮子洋>伶仃洋>西江;多氯联苯的分布为广州芳村>澳门内港>珠江广州河段>狮子洋>伶仃洋≈西江.  相似文献   

6.
环境遥感     
天气的产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1参22X盯一‘双叮功3267水体污染的遥感方法及在珠江广州河段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王云鹏…(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学报/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一2(X)1、5(6)一闷印-肠5环图X一135 介绍了水体污染的遥感机理、方法,并探索在珠江广州河段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随着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增加,水体的可见一近红外光谱反射率逐渐降低。经比较发现,先对图像数据进行对数变换、n王S变换和几变换后再进行密度分割及图像分类,可以更好地区分和识别水体污染。采用这…  相似文献   

7.
珠江广州河段多氯联苯有机污染物的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州河段7个样点水体中多氯联苯类有机污染物平均含量为2.3ng/L,各点含量无显差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类有机污染物平均含量为31.52μg/kg,各点有显差异,其中以广州河段南航道y03样点最高;底栖生物体内多氯联苯含量平均含量为181.77μg/kg。多氯联苯在水体、沉积物及生物体三之间存在明显的富集和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珠江广州河段水体污染的遥感监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大量的排放,珠江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尤其有机污染更加严重。各项水质指标均严重超标。本文将运用遥感技术对珠江广州河段水环境质量中的水质污染进行监测应用研究。并建立了水质污染预测遥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遥感资料能有效地监测珠江水质污染状况,在监测水环境质量中遥感技术是一种快速,全面,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氨氮的污染是影响珠江广州河段水体中溶解氧低、水质差的主要原因^[1]。通过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转化的实验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氨氮是水体中关键的污染物,它是水体中主要的耗氧污染物。要降低氨氮对河水的污染,必须减少氨氮的人河负荷量。在污水处理中要注意保证充分的溶解氧,溶解氧越多硝化反应的速度就越快,处理后排放的尾水中氨氮的含量就越低。该三氮转化的研究实验结果可为城市污水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海燕  段丹丹  黄文  冉勇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2):2963-2972
分别于2011年4月(春季)和2011年9月(夏季)采集珠江广州河段及东江东莞河段表层水体样品,对该区域表层水体中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时空分布、固液分配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珠江广州河段及东江东莞河段表层水体中多环芳烃浓度春季高于夏季.藻类有机碳是该水环境有机碳的主要成分.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态有机碳(POC)以及叶绿素a(Chl a)含量是控制水体PAHs浓度的主要因素,说明水环境的富营养化程度可以通过增长的浮游生物量来影响多环芳烃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继而影响其环境行为和归宿.多环芳烃在水/颗粒物间的有机碳归一化分配系数(log Koc)与辛醇/水分配系数(log Kow)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其斜率是夏季大于春季,可能与多环芳烃的非平衡吸附有关.多环芳烃同系物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PCA)的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体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化燃料、煤和生物质的混合燃烧,并且PAHs的来源未体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通过本研究我们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该流域多环芳烃的时空分布状况,固液分配及其可能的来源,并且为珠江广州河段及东江东莞河段多环芳烃污染的控制和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水环境演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的角度剖析了广州市水环境变化的特点和原因。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对珠江广州河段的演变和水环境质量的变化作了定性,定量分析,表明目前广州市水环境退化严重综合整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林洁 《交通环保》2004,25(5):29-30
主要介绍了广州港南沙护岸围堰及试挖工程陆域场地软基处理工程及其施工工艺对珠江口水质的影响,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一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限控制体积法和隐式离散基本水质方程,根据潮汐河网的特点,利用半控制体积概念和迭加原理,导出一种适合于任意形状的均匀混合型潮汐河网水质方程的分缓解法。应用广州潮汐河网两期水文水质同步实测资料,建立溶解氧动态模型,并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水质预测,初步揭示了广州潮汐河网半月潮期间的水质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14.
珠江干流河口水体有机氯农药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4,自引:11,他引:23  
珠江干流河口6个水样均检出有21种有机氯农药(OCPs).OCPs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洪、枯季珠江干流河口水体中OCPs总量(颗粒相和溶解相)分别是9.7~26.3ng/L、41.7~122.5ng/L;珠江干流河口水体中∑六六六和∑其它OCPs的浓度(>>)∑DDTs的浓度.OCPs含量的季节变化明显,枯季水体中OCPs的含量明显高于洪季的含量.OCPs的含量和分布表明,珠江干流河口沿程存在不同的OCPs化合物输入,特别是东江网河区OCPs的输入对狮子洋水体中OCPs含量的影响较为突出,这种非点源污染特性在洪季表现更为突山.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广州港出海航道疏浚情况及其对珠江口水质影响以及疏浚过程中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城市供水水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居民生活和商业用水量的急剧增加和市域内水源水质的下降,广州市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性缺水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以珠三角典型灰霾天气为例谈资料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处理复杂问题需要抓住主流,以珠三角地区发生的一次典型灰霾天气过程为例讨论了抽丝剥茧的资料分析方法.这次灰霾过程同期20日左右,中亚、蒙古国与我国北方发生了当年沙尘天气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强沙尘暴过程,冷空气前锋22日凌晨到达穗港地区,但穗港两地空气质量发生了相反的变化,香港空气质量急剧恶化,气溶胶浓度超过700μg/...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温燃烧法测定了夏季珠江口的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浓度,结果表明,DOC浓度在夏季珠江口虎门上游不同来源的淡水水体间存在较大差异,广州段水体DOC浓度高达479 μmol/L,在广州-虎门约70 km干流中DOC浓度呈快速降低趋势。东江三条支流在广州-虎门汇入干流中,东江各支流平均DOC浓度约为227 μmol/L,东江DOC浓度相对较低水体的汇入稀释了干流中的DOC,再加上DOC的去除效应,至虎门时干流中DOC浓度只有139 μmol/L,即干流中DOC下降的浓度为340 μmol/L。建立三端元混合模型定量讨论去除效应和稀释效应各自的贡献,结果表明去除效应和稀释效应的贡献分别为228 μmol/L(占比约67%)和112 μmol/L(占比约33%),DOC浓度在珠江广州-虎门快速下降主要由去除效应造成,但东江对干流的稀释效应也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